教研主题发言

教研主题发言 | 楼主 | 2017-06-17 19:20:43 共有3个回复
  1. 1教研主题发言
  2. 2激发后进生学习乐趣主题教研发言稿
  3. 3识字写字主题教研活动座谈交流发言稿

浅谈新课程改革指引下的中学校本教研,在双自主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让后进生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再比如我班的张子悦同学天生有抽动和多动的毛,三给予时间上空间上的保证让学困生感受到转变的必要。

教研主题发言2017-06-17 19:20:23 | #1楼回目录

浅谈新课程改革指引下的中学校本教研

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校本教研?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二、校本教研的内涵理解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

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通过教学”,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三、校本教研的方法和模式

校本教学研究不只是关注研究的结果,而且重视整个研究的过程,这与“行动研究”的精神是一致的。行动研究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主动变革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以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间相互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动态性、发展性和螺旋式上升等。

模式一:其一般程序是:问题——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模式。

模式二:问题——综述——调查——计划——设计——实施——总结。问题——发现和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综述——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并撰写文献;调查——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计划——设计操作办法,包括学生“学”的操作办法和教师“教”的操作办法;实施——在实践中实施操作;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四、我校校本教研的研究理念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学机制,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学习性的

组织。分组形式:学科型教研组(备课组)与综合型教师研究小组(随机将教师组为8—12人为一小组)相结合。教研形式: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主题活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课)”、“问题会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课改沙龙”、“专业人员(教研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主要形式,辅以“专题讲座”,“做学习笔记”等理论学习及外出学习、交流的以校为本教研方式。加强与教研部门专业研究人员的联系,不定期邀请他们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以校为本的教研质量。同时学校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和配有强有力的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

五、总结语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我们相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思想的指引下,校本教研实践是21世纪现代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人们对与其重要性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同时给予它应该的地位和作用。

激发后进生学习乐趣主题教研发言稿2017-06-17 19:18:23 | #2楼回目录

在双自主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让后进生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要能得充分的发展

一、给予心理上疏导,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我们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因素除学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还有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没能及时得到解决等方面。但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因此,笔者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又是发育时期,平时非常注意学困生的心理状况,经常找他们谈话,了解最近的心理和学习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对症下药,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随之对学困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句赞扬的话语等都会使他们心中感受到教师的时刻关注,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增强。再比如我班的张子悦同学天生有抽动和多动的毛病,数学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比较吃力,几乎每次数学测验都不及格,我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她一旦发病时抵触情绪非常大,在学校她会极力压抑自己、控制自己,但一到家里后会大肆向父母发泄,摔东西、骂人等无所不做,我了解到这些后,采取了跟踪观察、及时交谈、耐心疏导等策略帮助她转变情绪,她每次只要是不在班级上的课都是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我就利用此机会试着与她沟通、交流,一开始不谈学习上的事,与她说些感兴趣的话题,过后我渐渐在她心中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感,我认为时机成熟,每天坚持辅导她课堂上掌握不透的知识点,现在已经是有所收获,第一次的单元测试竟然考了76分,了不起的进步,我当着全班的面不仅表扬了她,而且奖励了她两本数学本,虽然话语不多、奖品不多,但是我感觉到当时她心里一定非常感激,而且信心十足。现在的她不仅作业按时完成,而且书写认真、正确率较高,这样坚持下去,相信智力没有问题的她定会有更可喜的成绩。

二、给予方法上指导,让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数学学困生多数基础知识差、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因此为了减轻他们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进步,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多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困难,提高学习的乐趣。

首先,平时课堂上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节奏,努力做到每一节课、每一问题、每一句、每一字都让学困生听懂理解。还要对他们采取适当优先的方法,可以采取简单提问优先,简单板演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后辅导优先等做法,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难度,但贵在坚持。教学实践证明,长期的坚持转化,这些学困生

其次,看到学困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班级和家庭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的兴趣。比如:我班的聂宇航同学他的计算方面掌握不错,但就是思想不够集中,经常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搞错,其实在他方法正确,我及时发现了这一特点,于是经常把他拉到身边,当着我的面鼓励他多读题目,提醒他集中精神认真看清运算数字与符号,渐渐他的计算在考试中基本上正确率较高,我及时给予肯定,并告知家长,又提出一定的期望,让家长在家里多给予鼓励,在此基础上有机会多训练一些其他类型的题目,让他也能找到自信。

最后,根据实际在班级中组成“一帮一”的队伍。就是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带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让好学生做好督促、帮带辅导工作,让学困生感受到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帮助他们,进而建立提高数学成绩的信心。例如:我班的谭晓君(聪明、伶俐)和王京玲(成绩差、态度好)是一对好朋友,据我发现虽然她们的数学成绩相差很大,但她们相处地很好、很投缘,于是我利用这一契机找到她们俩谈话,让她们组成“一帮一”队伍,平时交代谭晓君要多关心、帮助王京玲的数学学习,有什么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王京玲的数学成绩有微小进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一方面对优秀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对学困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适应,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力度。

三、给予时间上、空间上的保证,让学困生感受到“转变”的必要。转化学困生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还有就是教师下了功夫不一定就有成效,这是最怕遇到的情况。当然,只要我们一线教师坚持不懈,对学困生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不受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辅导教育,他们一定会给予你比较满意的表现和成绩。比如:我基本上每天早上7点半到校找到几个学困生讲解分析订正昨天家庭作业中的错误,中午12点半左右辅导部分学生解决新课中的

疑难问题,下午5点到6点左右再次帮助他们巩固练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扫除”遇到的困难,有时学生还会在晚上打电话给我询问疑难问题,我都会一一给予答复。这样长期坚持做到“日清、周清、月清”,而且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空限制。

相信学困生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也会在心里想:老师这样关心我的学习和行为情况,牺牲许多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我辅导、为我操心,我一定要早日成为不要让老师再操心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转变”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对于学困生的转化过程,我认识到应该是一个长期以往的过程,无论是在心理、行为上还是在方法上转变,对于教师如何做来说都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坚持”,让学困生不再后进,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期望,也是对我们每位教师最佳的工作能力考验。

四、让学困生动起来

学困生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上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上如何让学困生动起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认识学困生。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地了解每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实际情况,在备课时多些考虑他们的能力,有时甚至于要把天枰向他们倾斜,课堂上要多创设一些有效的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的变化和动态,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2、发掘优点,注意评价。要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机会给予表扬,这样一来不仅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在集体中建立一定的形象。

3、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要调动学困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发挥全体学生的力量,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小组的合作来调动,因此,在分小组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学生的调配,让优生带学困生,在小组活动时,注意引导优生带动学困生,让学困生真正参与到互动中来。

五、让学生体验快乐和成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乐学爱学,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呢?我认为抓住以下几点呢?

1、精选素材,让知识生活化.

2`操作动手,激发兴趣.

3练习多样,趣味性浓.

4.尊重学生,给予信心.

5.创设情景,提高积极性

主题教研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祁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我的主题教研课题是“在双自主四环节教学模式下如何让后进生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虽然是一所中心小学,但由于地处乡村,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学困生数量庞大。而每位数学教师一般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因此辅导学困生相对有一定的难度。那些原本学习就有困难的学生,由于长期的成绩低下,造成了意志薄弱、缺乏上进心,失去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教师辅导不到位等因素,因此到了高年级之后成绩更是没有起色。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个别优秀生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由于接受能力较差,参与度不高,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不积极,对学习没兴趣。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并没有真正的有所收获,成绩提高也不明显,基于这的思考,我提出了“在双自主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让后进生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一课题。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80名学生,由于几次更换老师等原因,约有四分之一的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知识缺陷,在新课程下,挖掘他们的潜力,是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学困生学困成因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形成学困的原因,从而确定有效的研究计划,改进课堂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再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再改进,再实施,最终解决问题。

其它还有: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

五、课题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2016年9月)

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作为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动力,认真学习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双自主四环节”教育教学理论、杜郎口教改经验、《合作学习理论》、《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等确定理论支撑。

在经过充分的理论学习之后,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并报学校批准注册。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0月)

为了掌握学困生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做了四方面的工作:①对六年级两个班16名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

②专访了六(一)班学困生赵子超的家长,进行了典型的案例剖析并及时撰写了《学困生典型案例分析1》。

③学困生王瑞通一次考试得了59.5分,我借给了他0.5分及格了,并告诉他:“下次考试你得10倍的还我呀1下次考试他得了65分,要还给我5分,我说:“不用了,看到你的进步老师高兴。”利用“借还分数”这一幽默举措,维护了学生尊严,帮助学困生找回了自信。这小小的0.5分化成了转化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抓住这一时机我及时总结撰写了《学困生案例分析2——可以借还的分数》。

④10月18日,数学教研组召开专题研讨会,6名数学教师对学

困生形成原因进行了研讨。

在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研讨、典型案例分析之后,认为造成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

(2)家教不当,爱度失衡;(3)期望值过高,压力过重;(4)学生自身有生理缺陷,自卑感强,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破罐破摔;(5)智力因素的影响;(6)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这里就不再一一陈述,请参阅《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课题实施操作方案,并请专家指导完善。

第三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5月)这一学段,我们根据实施计划分步进行研究。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合作小组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我们的做法是:每个小组6人,好、中、差合理搭配;男女合理搭配;交流能力强的与差的合理搭配。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实行小组角色分工,如一个讨论小组可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这样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过段时间还要进行角色转换,全面锻炼他们的能力。

2、全面开展小组工作。多给学困生创造发言展示的机会,使他们也觉得自己也能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注意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①培养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②培养学困生的表达能力;③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3、定期评比,对开展好的小组奖励一颗星,达到五星可换取一个“太阳”,对学困生设立进步奖。

4、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跟踪调查。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学困生参与情况调查登记,发现他们的参与度在不断的提高。还专门建立了学困生成绩跟踪档案,比较发现不仅他们学习成绩在稳步提高,其它

方面也能积极参与。前段六年级6名学生代表祁村小学参加了县组织的田径运动会,不仅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还突破了县级运动会三项纪录,其中学困生闫云龙刷新了男子组跳远比赛保持10年的纪录。

5、及时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在这一阶段,先后撰写了《让学困生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和《让后进生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等论文及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6月)也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1、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在“双自主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让学困生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并将各种材料进行归类整理申请结题。

虽然我们前一段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实际的操作中仍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大胆尝试,不断探索,认真分析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以上发言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教师多多指导,批评指正。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识字写字主题教研活动座谈交流发言稿2017-06-17 19:19:37 | #3楼回目录

识字写字主题教研活动座谈交流发言稿

识字写字主题教研活动座谈交流发言稿

识字写字,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日后各科知识继续深入学习的最基础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促进教师们的经验交流、教法共享,让教师们在听课议课活动中得到经验上的互补、教学思路上的启发,促使教师们在互相学习验证中总结得失,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识字写字教学培养的是学生自主识字、规范书写的能力。不是简简单单的会认哪些会写哪些字的事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汉字识记能力,积累丰富的汉字底蕴,能够写出好看的汉字,能把汉字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锻炼、改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严要求、常规范、勤督促的过程。它不仅体现在一节主题教研课上,更要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再者就是要落实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段上。这也是我们要求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参加本次活动的原因。识字写字,小学低段是开头,是起步,中段、高段则是一种坚持、一种常规、一种习惯。规范书写(师生练字)我们坚持了很长一段,形成了一种习惯,但效果不是特别的大,说明我们的做法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改进、需要优化。我们现在的练字,更像是被动地去完成、去应付一种任务,完成也是形式上的完成,就质量与效果而言收效很校结合我们全体师生开始规范书写集体练字以来的种种现象,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是不是有敷衍的心理?我们抓学生的写字训练是不是有形式主义的成份存在?我们是不是对于学生的练字方面关注很少?其实,很多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还需要多思考、多总结、多探究,寻找一套训练学生规范书写的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就前五位老师的识字写字课为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流给大家开启一个思路。

一、识字教学:

优点:

1、每位老师都注重了自主识字的培养,并在自主学习的方法上做了一定的引导。比如:初读课文的标画生字,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读文动笔标画新知识的习惯,还可以间接懂得了一篇新课文可以按着这样的方式去学的方法意识。

2、注重学生生字识记方法方面的训练。比如:每堂课都安排有“怎样记住这样生字”的环节。灵活多样的生字识记方法会帮助学生大大地提高生字识记效率,这样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3、老师的识字训练都有自己特有的识记训练方法。如:从开始的圈画生字,到认真生字,再认读新词,再组词说话等等,从初识到运用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非常合理,非常有梯度。

教师的一个经常坚持运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习方法形成的主要根源。所以老师应该探究总结一套完整的训练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但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有统一性和连续性,学生的学习也会逐渐随着教师的风格形成一种特定的学习习惯。唯有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成体系,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会循规而成。

4、课堂中较优秀的例子

曹XX在课堂上利用的奖励机制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在常态课中值得我们多多运用。胡XX老

师在提示学生学习生字时重点提醒“把你认为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想一想,怎样记住它。”(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这个环节,如让学生说出难记的字,然后大家讨论,都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教师也可以临时发挥出出点子等)。经常针对一些难记的字进行探讨,在相互的交流中,会提高学生生字识记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研究生字、记忆生字的主观能动性。孙XX老师在本课生字识记中灵活巧妙地运用了归类识字方法,二年级下半年,每课的生字开始增多,提示学生将众多的生字归类记忆,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张XX多音字“钻”的教学设计很不错。在许多课文中很多生字都是多音字,教师一定要把多音字重点的指导一下,多音字在汉字的比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的多音字的使用学生都会遇到困难,所以,小学低段对于多音字的教学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段。建议:

1、虽然注意了学生主动识字习惯的培养,但是从过程来看还是在被动的完成老师的安排。比如:在初读课文时设计“初读课文,标上段落,把本课的生字圈画下来”这样的环节安排。我认为,应该加强学生新课的提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把圈画生字放在课前课外,让学生提前接触了解课文,提前解决一些能够完成的知识内容,如标画生字、标段落、初步把课文读准确等等。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教师应该重视起来,是锻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2、生字的识记方法的训练有些机械,受束缚,不灵活,不开放。学生们很多都是为说方法而发言,主动识记意愿并不是很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怎样记住这个字作为思考的重点,而不是说我要用什么方法记。

3、识字教学要注意不能把课文里的生字学习上成生字专题训练,要注意结合文本,结合语境,让识字教学更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课余时间可以多学习借鉴一下随文识字方面的教学案例)

4、教师在生字识记中应常常引领示范,灵活地把握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比如:老师可以选择一个比较难记的字,说一下老师是怎样记住这字的,或是说一下这个字的来源、特点等等。学生说得好的要大力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心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淋”字,学生说的“雨水落在森林里”很不错,老师的鼓励评价就有些不足。

5、教师应不断提升修为,加强汉字文化的修养,引导学生了解汉字造字、演变的历史,从而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丰富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轰”是象形字,字的本义是“古代战车群同时快速行驶时,发出的震耳欲聋的隆隆声。”,繁体写法是三个车,现在写成“一车一双”,而“双”字是汉字简化时的一种简化方式,不是造字时的本义。当然,孙英丽对“轰”字的指导也非常符合儿童的感性心理,很有卡通的形象。我只是想起了曾经在办公室里和校长几位主任们说起过这个字,个人感觉从“轰”的原始字形及字义来说的话会不会效果会更好?“轰”字下面的“双”代表了很多的车,很多的车在一起行驶会发出巨大的“轰轰”声。这样的解释是不是让学生能够更容易记住它的形和义?汉字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指出了汉字的形成的六种构造。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老师也可以经常运用汉字形成的特点指导学生记忆生字。

6、互相多听课、多借鉴、多交流、多探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提高我们的识字写字的整体教学水平。本次活动中就能看到集体备课的影子,值得发扬,值得坚持。写字教学:

教师的指导非常到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字型、田字格点位等非常详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都很高,做法值得发扬。教师的板书基本功有很大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的作用。

建议:

1、加强写字练字的评价指导。指导详细,只是一个认识上的开始,练写才是最应该掌控好的环节。能把字观察好、分析好,只是成功了一半,但只是一半,另一半还需我们老师抓细、抓实并且坚持不懈。把字写好是一个不断练习纠正写不好的部位,不断地练写间架结构,在大量的临摹练习当中形成的。在写字评价指导方面我们做的严重不足。五堂课没一堂课有学生练写后的评价指导。学生干练而不出效果,是不是和这个有直接关系,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验证。而且,写字教学的评价不仅体现在课堂中,更要体现课外。对学生的各类书写作业要严加要求,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同时,发现学生写不好的字,语文教师就要指导其利用练字本多做规范练习,把它专门练好。以后,我们的练字的利用,完全可以与当成改错本来使用。

2、加强汉字形体艺术和书法艺术的探究,做到与汉字深层次对话,对汉字的每一划每一笔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如:一年级的三节课,都有“亻”的写法指导,都提到了垂露竖,但垂露竖是什么样的竖不知道学生知道不知道。垂露竖和悬针竖是从毛笔书法中来的,是两种不同的运笔方式,教师应该清楚的指点给学生的。

3、抓好学生平时的写字训练。这个过程包括作业书写、平时练习的书写、专门的练字书写等。不但要做好整体的要求和督促,还要做好个别字、个别人、个别笔划的指导纠正与训练。

对所有语文老师的建议:

1、继续抓好学生的练字,改变只留任务,评价过少的做法。改变练字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训练任务的布置,如:针对某一个笔画,针对某一个字的结构,教师可以做重点讲评后学生二次纠正练习或多次巩固练习等。教师一定要做好练字过程的检查和监督。

2、适当进行个别指导,针对某个学生某个字写的不好,可以进行单独辅导,督促其专项练习。

3、一定要坚持做好学生写字姿势的严格要求,养成学生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不单包括写字时的坐姿,更重要的是严格要求好握笔姿势(目前学生的握笔姿势正确率不足10%)。

4、经常与学生谈论,这个字这样写不好看,怎么写好看等方面的话题,把写好字的话题融入到课上课下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提笔即想把字写好的意识。

5、明确各个学段的写字目标,有目的的从一个笔划、一个字练起。语文低段一、二年级语文的写字教学课标中规定:“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也就是说一、二年级的重点任务是练好笔划、笔顺,练好偏旁部首的下笔与点位,写字时知道注意间架结构,知道怎样写字才会好看。比如:学校的“校”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朋友的“朋”字两个月应该一边高一样宽等。写字是一个意识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形成的能力。光知道怎么写了不一定就能写好,把心里想的丝毫不差的体现在手指上、笔尖上,还需要长期的练习。这就需要学生要有一个好的习惯,正确的练习方法。所以小学中段、高段乃至实践写字的课标要求都有:“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个目标。所以小学中段以后写字方面就应该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上,放在练习字的间架结构上。当然,这个时候也不能忘记监督一下学生的笔划与笔顺,三、四年级写字要求上老师的要求会相应的放松,学生的笔划、笔顺也会错的多起来,不是不会而不去遵守。

6、要求学生的练字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不能让会写生字与练字同时兼顾,这样虽然可以,但会影响练字的效果。练字应该针对写不好的部分反复练习,进行归类练字,甚至可以专项练一个笔划和一个部首,一个学期可以只练一类字或几个字,长此以往,慢慢积累,才能把学生的字练好、写字的习惯培养好。

2016年3月25日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