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百文网手机站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时间:2021-04-03 17:12:33 职业规划 我要投稿

【精选】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汇编十篇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我们的努力下收获新的成绩,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职业规划呢?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汇编十篇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1

  大多数在应聘时,会在简历上着力突出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经验,很少会主动说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你XX年以后想做什么,或者到达一个怎样的职位。其实不要害怕这些会留给用人单位不谦虚的意向,有时候,一份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简历更受到欢迎。

  案例实录:“野心”简历受欢迎

  某外企高级白领丁先生就是用合理的生涯规划赢得工作机会的。求职时,他在个人资料中简要描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表示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3至5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这份充满“野心”的简历让人刮目相看。尽管他没有特别出众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负责招聘的副总一锤定音:“我相信他能成功,我初出茅庐时的想法跟这位年轻人完全相同”。

  在一次人力资源经理业务探讨会上,丁先生的案例引发了一场讨论。几位来自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丁先生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这几位总监认为,抛开专业能力的差别来说,用人单位的确更看重新员工的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一致。

  其中一位总监说,很多求职者在简历中只标出自己学过什么课程、参加过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曾在什么企业有过工作或实习经历等,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明自己的发展规划。透过这些规划,可以看出求职者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生涯规划中,只有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为企业工作,用人单位也乐意聘请这种目标明确、规划透明的人。

  把生涯规划告诉用人单位,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求职者的诚实也会给招聘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给自己赢得机会。因此,建议求职者在简历中尽可能说清楚自己的生涯规划,如:人生目标在哪里?为了这个目标曾尝试过什么工作?这个目标与应征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关联?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2

  毕业之后到30岁这几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自我认知的阶段。你这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短板,性格适合做什么行业,能力到了什么程度等等。

  换岗or转行

  找到符合兴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给你在工作中带来愉悦感,也会让你更有责任心。韦玮说,职场的任何选择都是一种赌博,哪怕你可以把风险规避到最小,风险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走的,那么输了你至少不会懊恼。”

  在30岁转换职业,也不至于将你前几年的积累全部清空。博世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总监袁效琴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那些有跨部门、跨职能,或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这些人一般有更宽的知识面,工作能力也更强。”

  创业

  分布在各个一线城市的创业据点中的创业者们几乎都是30岁左右的年纪。在离职以后自己出去创业,几乎已经快要成为这个年纪的公司人中间的一股风潮了。

  如果已经想明白商业价值、盈利模式,有了一个比较周全的创业计划,最好再有那么一两个投资人对你的项目感兴趣,那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吧,不要怕失败,也不用太担心后果。

  在韦玮的招聘原则里面,有创业经验会是一个加分项。“创业是一个很好的试错机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5年之后再回到公司里面工作。而这个时候你已经比那些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们有了更多的历练,也成熟更多。”

  转往管理岗位

  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读MBA作为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往管理岗位的过渡,这也是一个需要承担风险的选择。“从申请开始,到你全职念完MBA的周期基本上需要3至4年,这么长的时间内,你很难去预见之后的经济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认为,判断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去修读MBA需要考虑三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根据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确定念MBA可能带来的经济成本。其次是根据申请的情况看你能去什么样的学校,它们专长的管理方向是什么,是否符合你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好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合你,以及你将来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先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是否真的适合成为管理者。如果你天生是一个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那么不如省下这笔高昂的MBA学费,继续去钻研你的专业领域。

  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这是更多30岁的职场女性会考虑的问题。

  结婚、生子、带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这个年纪的职场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弃事业成为一个全职太太,那么你大概会更希望转去一个相对稳定的后台岗位。

  不过这不意味着你从此放弃了进入职业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稳定岗位的机会做一些更长远的规划,去想一想十年以后的职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韦玮的建议是,在这段时间选择读书等进修的方式,可以为你回到职场积累资本。

  在这个时间段,跟女性同事增加交流也是排解生活所带来的焦虑感的有效方法。袁效琴就打算在博世组织类似的女性员工沙龙,“大家互相分享应对生活的经验,你就会发现原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撑,就会有动力去克服在平衡工作生活所遇到的困难了。”

  专业领域的深耕

  狄巧提供了一个案例。一位有培训管理经验的候选人曾经去面试她所在HR部门的培训管理岗位,目标是希望在做培训管理的同时能够接触些校园招聘的工作。但由于校园招聘的岗位设了专人负责,这位候选人一开始似乎有点不满足,狄巧给她的建议是在培训管理的专业上开辟出更多能做的事情,比如担任培训师、编写培训教材。“后来我再去问她是否还有时间兼职做校园招聘时,她说在培训管理上的东西就已经来不及学了,完全没时间再去做其他的工作。”

  当然,成为专家不仅是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精深就足够了的。袁效琴说,在博世为希望成为专家的员工开设的培训项目中,更重视培养员工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他们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能力。“作为专家,能把专业的东西用更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袁效琴说。

  30岁时,你应该:

  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毕业之后到30岁这几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自我认知的阶段。你这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短板,性格适合做什么行业,能力到了什么程度等等。

  基本职业方向至少定下来了

  尽管30岁还谈不上老,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确定了自己在职场上大致的发展方向。结合此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未来会做什么,分几步走,最终达成什么目标。

  开始尝试一些自我经营

  自我经营这个词并不总是贬义,30岁的确应该开始打造自我品牌了。你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一些资源,开始重视圈子和某些关系的维系,从各方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职场优质品牌。

  开始重视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平衡

  30岁的时候,许多人的生活状态会发生变化。在进入人生新阶段之后,对工作、家庭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是一门新功课,处理好这个关系也能为你的职场加分。

  如果有可能,做一些自我提升

  在30岁之前,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都来自此前20多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之后,也基本都是知识运用和消耗的过程。如果有机会,可以在这个时候考虑为自己充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新知识。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3

  所谓职业规划,就是根据孩子未来职业的发展预期,来填报高考志愿。志愿填报是孩子人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你对孩子或孩子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望呢?

  你现在虽然不能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规划,但是我知道,大部分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个预期:上大学,甚至上名牌大学,并不是我们家长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一门孩子喜欢的专业,在毕业的时候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个他(她)喜欢干,又学有所用的工作。

  头三年,不指望我们的孩子赚多少钱,关键是能真正掌握一门技术。然后在合适的年龄结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而立之年时,能成为行业中的精英。

  然而,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欠缺职业规划教育。孩子不懂,家长也没想到要规划,甚至连孩子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都不清楚。大学的学科有12个门类,92个专业大类,六百多种(文科约197种,理科约463种)专业,能准确地说出十个专业,学完后是干什么的,就业情况怎么样的家长,并不多。

  家长说不出来,学生更说不出来,这也就是那么多大学生就业不对口的原因。

  怎样给孩子选专业才算科学?

  职业规划主要分三大部分:

  (1)了解专业与职业

  首先要了解,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有哪些专业,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是干什么的,就业环境怎么样,未来发展怎么样。

  (2)根据兴趣性格选专业

  对许多考生来说,专业对应着将来一辈子从事的职业,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可能面临着一辈子的痛苦。

  职业规划是一个体系。首先要了解高校的12个学科门类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将来就业情况怎么样,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学这些专业,从事这些专业需要哪些能力。现在简单的办法就是运用霍兰德的六种职业兴趣学说进行测评。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新浪网教育频道开发出了适合孩子就读专业的测评软件使用起来很方便。专业测评报告出来后你就知道自己的孩子适合学什么了,甚至懂得规划自己孩子的职业发展之路了——实现我上面说的,由“学有所用”到拥有“一技之长”,再到掌握“核心技术”,最后成为“行业精英”的跨越。

  (3)根据能力选专业。

  选择专业时,兴趣和能力冲突,兴趣肯定要让位于能力。就像很多人喜欢唱歌,但是不能把唱歌当成一个职业。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4

  职业“迷茫症”时期

  职业“迷茫症”第一个时期是14-22岁,这个阶段的人承担着学生与求职者的双重角色。主要的疑问是:我是谁?……职业“迷茫症”第一个时期是14-22岁,这个阶段的人承担着学生与求职者的双重角色。主要的疑问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会经验。

  职业“迷茫症”第二个时期是22-28岁,这个阶段的人已进入工作领域,逐渐了解社会,建立了初步的人际关系网。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重新衡量身边的一切,如工作环境、职业种类、待遇等与自己的“职业梦想”是否匹配。主要疑问是:理想与现实不相符,我是否要重新选择?迷茫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单位的现状、提供的机会等不一致。

  职业“迷茫症”第三个时期是28-35岁,这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其才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正为提升或进入其他职业领域打基础。主要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无所成就?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中的挫折及对目前工作的不满。

  职业“迷茫症”第四个时期是35-45岁,这个阶段的人开始重新衡量所从事事业的价值,是容易发生职业生涯危机的阶段。其主要疑问是:接下去的岁月我应该做些什么?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有了丰富人生阅历的他们,对人生的有限与世事的无常有着较深刻的领悟,所以对将来何去何从难以贸然决定。

  职业“迷茫症”对策: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在职业遇到迷茫时,弄明白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非常重要。这需要冷静的分析和对自己、对形势的客观判断,还要有克服目前暂时困难、争取美好未来的勇气、信心与决心。

  职业规划方法

  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相对于专家咨询的双向高成本和实时性要求,客户自服务是更具可行性的道路。

  事实证明,被动接受极少带来明显的行动效果。“鱼、渔”规律必须引入到职业规划中来。

  方法包括“镜子和尺子”、“方法与视角”、“信息支持”和“确定性”。

  1、职业规划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请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有人会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一点都不过分。事实上,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总之,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另一把尺子就是“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对于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它并不是那么必需。大学正规学历教育中核心能力的训练,完全可以支持你基本的职业发展目标。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它的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常模。

  3、组织环境对人职业发展过程的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决策,正所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

  职业规划注重方法论,是因为方法论与价值观一样,是“形而上”的“道”,是必须的前提。但如果不与“形而下”的“器”相结合,“道”亦成为在半空中漂浮的空谈。

  因此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信息库”恰恰是它的信息支撑。即使成本花费巨大、盗版风险极高也不能掩盖职业咨询师和客户的强烈呼声。职业咨询师、分析师都会为此添砖加瓦,而其结构和内容是历经了反复设计与调整的,而且还会继续。

  5、无法回避的是,在你历经思考和学习之后,仍然需要获得“确定性”支持。特别是遇到复杂情况时,取舍、策略、次序、轻重、缓急的筹划都需要专家的深度参与。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5

  国内某所著名高校曾在某一级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为调查样本,数据显示,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2.1%表示“非常了解”,“不太了解”的占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此外66.1%的学生将“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高考志愿,“知己”的前提是职业规划。

  国内一所教育研究院也曾对6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57.8%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0.5%的学生表示希望改变专业。

  缘何出现这么多考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呢?归根结底是因为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在报考院校和专业时,能适当为自己做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相信上述的调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什么是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绘制未来理想的蓝图,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志愿,“知己”的前提是职业规划》。如果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能够适当地做职业规划,那么在志愿选择上将更多地避免盲目,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提高。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这是考生选择专业最基本的原则。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医生、艺术家、法官等职业,必须要以大学所学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有改行的,并且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相反,比尔·盖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对考生则有更大的启示。因此,考生应尽可能实现高考志愿、专业学习、就业和事业的统一。

  如果想成为一名医生,但去学机械行不行?大家都知道问题的答案。然而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却在做着类似的事。填报志愿的考生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不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种,认为自己知道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三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多数考生在考大学甚至考研时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考虑得非常粗糙。比如,希望自己将来有高收入,希望将来能做开心的事情,希望将来能有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等等。这样的一些想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说很难确定下一步自己该做什么。其实考虑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什么时候达到目标,该上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等等,这些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弄清自己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

  怎么做职业规划呢?简单地说就是弄清楚自己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

  许多网站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都有相应的技术可以为同学们进行职业测试,有些技术经过广泛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举例来说,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它已经被翻译成近20种世界主要语言,每年的使用者多达200多万。如果在正规的具有职业MBTI施测师资质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将会使被测者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对自己性格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了解,说到底就是不断引导人们探索自我、进而认清自我的本来面目,以此在工作之前或者工作之中能更好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未来。

  既然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那么就不像许多高中生理解的那样,等我上了大学再考虑。因此,笔者特别希望高中生能够尝试去做职业生涯规划,尽早了解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路线。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6

  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能够理解性格与职业匹配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个性与职业的适合度,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职业发展。很多人会问,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适合做什么?

  性格内向的人,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的精神世界中,不愿意受到外在的人或环境的影响,所以说,他们仅仅是需要安静地思考。也许较少与人交往,使他们减少了与人建立关系的机会,但他们具备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较有创造性的性格特点,因此,这类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需要耐性和深度思考的事情;需要精确、细致处理的事情;需要创造性的事情。

  一般来说,内向的人有以下特征:在人际交往上是腼腆的害羞的;喜欢独处,不太喜欢参与群体活动;比较习惯于沉浸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喜欢思考,但也容易敏感多疑;在做事和人际交往上,一般会比较被动、固执拘谨等。

  很多人会觉得内向是不好的,内向的人不接受自己的内向,把它与不善交际、固执等联系起来。实际上,内向的人有很多优点,如虽然他们社交能力不强,但他们往往对人很真诚,值得信任;虽然朋友不多,但知心朋友却不少;他们思考能力很强,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往往比外向的人更独到、深刻,想象力也更丰富。艺生咨询认为,内向的人如果能发掘自己的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也同样能获得成功。

  所以,在职业规划专家看来,性格内向与外向只是不同,而无好坏之分,他们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职业。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7

  一、自我分析

  1、性格方面:我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对人和善,也乐于助人,坦率,真诚爱开玩笑,遇事乐观向上,有责任心,做事也有毅力,只要认准的事情我一定能坚持到底,一定要把事情做得完美,并且一向对自己高标准要求 。但是缺点也较为明显,脾气急躁缺乏足够的耐心,不够细心,且有时候太追求完美,遇事不够沉稳,对人有什么说什么往往有负面的效果产生。

  2、兴趣方面:喜欢古典音乐,喜欢看书,喜欢去关注手机方面的动态和周边新闻。

  3、能力方面:有较强的与人交流能力,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我是学习IT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领悟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现在所学的是、NET方向的软件开发,我自己也比较喜欢这个专业,所以以后仍然想从事这个方向。选择IT就业,在就业方面有三大特点:一是就业空间大,二是就业工资高,三是就业率高。

  NET方向在我的了解下,在重庆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重庆市场还是大量的需要、NET的程序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IT行业还是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三、理想职业

  我为未来设想了两个职业,我的第一职业目标是就软件工程师,下面将是对第一职业目标职业的详细分析。

  软件工程师:

  1)、选择路径

  根据现在的社会工作就业环境,如果最后有个理想的程序设计师的职位,我选择直接工作。

  2)、选择理由

  自我分析:

  优势因素

  1、对计算机专业热爱,尤其是编程方向;

  2、我的研究方向是编程方向;

  3、逻辑思维能力强;

  4、责任心较强;

  弱势因素

  1、耐心不够;

  2、开发体力不行。

  机会因素

  1、现在社会还是需要大批的计算机高级人才尤其是网络发展,国内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2、我的大学将在江苏建院度过,这里有较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总结: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8

  坚守:鱼与熊掌两难全——

  叙述者:Hugo,35岁,商务总监

  我在中国做电子商务入行很早。从业这些年,结识了不少人,并且很熟悉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生产团队、推广操盘、物流客服,产业链的每个部分都算了解。当我还是20岁出头时,就已经开始潜心做物流及客服工作,然后接触商务层面的事情,后来还介入资本层面的运作,现在在一家规模中等的公司当商务总监。

  今年,公司准备融资开拓中东及西欧的市场,很快就有新的资方介入,我也会有更多的“战场”去大展拳脚。但我却有些困惑。随着项目越做越大,我的薪酬、福利都有机会提高,但按我的资历和资源,如果找几个投资方做合作人,一起开一家公司,或许可以取得更大成功。而且这个岁数正好出去闯,到了40岁,那就真没有勇气了。但我又有些顾虑,毕竟在现在的公司比较稳定,如果要重新开始,我有那个精力和魄力吗?而且,万一干不好,之后的路怎么走?小公司请不起我,大公司又未必能给予我一个好位置。现在,公司的项目很快就要筹备了,我很想把自己的方向定下来,这种摇摆的心态对我造成较大困扰。

  职业瓶: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很多“30+”的职场人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有些成家比较早,需要照顾家庭,尤其女性,在晋升的黄金期生孩子,产后返回职场,很多时候又回到原来的岗位,原地踏步。男性则在这个年龄段事业刚有起色,想继续晋升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努力进修业务知识和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在时间和精力上也需要平衡家庭和事业。”赵争说。

  然而,从总体上看,“30+”的职场人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管理水平都比刚进社会的职场人有优势,比“40+”的职场元老们有冲劲和创意,从而在岗位的选择上机会也相对较多。赵争表示,不少企业会觉得这个年龄段的人难以驾驭,但事实上要妥善安置他们也很简单——只要赋予更优厚的薪酬福利、更高的职位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就可以了。

  “进取”OR“坚守”?因人而异

  对于“30+”职场人来说,既有跳槽的资本又具备升职的潜力,“进取”和“坚守”,应该如何选择?

  赵争认为,对女性来说,在原公司坚守这种“保守”做法也许更稳妥一点。她们很多时候要兼顾家庭和事业,难免会有所侧重,“保守”的做法可以让她们更好地做好现时的工作,适当地进修和充电,等待机会晋升,毕竟在原公司会比较熟悉原来的工作环境及业务,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好处理,不会因跳槽带来重新适应的困难,影响家庭及工作。而对于职场男士来说,她则建议采取“进取”的做法或者更合适。“在当代中国社会,不少男人依然要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事业出色是保障家庭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积极提升相关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打造自身在行业内的品牌,尝试向自己心仪的一些企业或者猎头自荐,物色更好的工作机会,争取更好的发展前景。”

  “30+”员工偏向稳定的工作?

  所谓“三十而立”,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比较旺盛的阶段,但同时也烦恼多多。“不少人组建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少,家庭责任比较重,在企业里也是业务骨干或者位居管理岗位,需要管理好下属,家庭和事业的压力都不轻,因此,很多‘30+’职场人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拼搏期。”前程无忧区域市场经理赵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人的职业生涯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成长期(20+)、成熟期(30+)、突破期(40+)以及高原期(50+)。赵争认为,“30+”的职场人大多已经度过最艰苦的职业成长期,在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能之后,他们的心态逐渐趋向成熟,慢慢步入职业发展生涯的黄金时期。许多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有了一定职务,仍有上升的空间。顾及到家庭的压力,不少人在职业选择上会更偏向于稳定的工作,不轻易跳槽。而在工作上,他们会有更多的思考,例如考虑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对工作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职业潜能大多得以发挥,技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建议: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赵争指出,“30+”职工进入职场的时间接近十年了,多年的职场经历会让人成熟,同时也让人产生些许的倦怠,甚至有些人会伴随着迷惘。

  “我们很多时候会更关注刚进职场的‘20+’,而忽略了中坚力量‘30+’,以为他们处于管理岗位,具备专业能力,心智成熟,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心这部分职场人。”赵争说,“‘30+’的人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都比‘20+’的人更重,对事业的追求更高,职场压力也随之更大,作为企业,除了要用优厚的薪酬去留人,我建议还要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使他们更安心更积极地为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

  考好人生的“期中试”

  在赵争看来,“30+”职场人解决困惑的最根本出路在于理性评估好自身的职业现状,在充分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以及优先顺序,并把自己的目标与家庭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的强力后盾,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走出困境。

  “‘30+’,正如人生的期中考试,是检验过往成绩、调整自我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会建议他们在工作之余多补充一些新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这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赵争说,“若想让自己日后的职场道路走得更为顺畅,最重要的是必须认清自我,清晰了解自己愿意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为顺利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做好准备。此外,还要在35岁前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小贴士

  不管是“30+”职场人,还是“20+”、“40+”甚至“50+”员工,想获得畅顺无阻的职途,都必须做好以下四个关键点:

  ·清晰而远大的目标

  ·从小事脚踏实地做起

  ·用对方法,并善于总结

  ·要耐得住寂寞

  如何穿越职场的“黑色隧道”

  开车走过山路的人,都会对黑色隧道有深刻印象。它们往往是整个路途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也是通往目的地的必经之地。然而进入隧道后,心理上都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光线昏暗,信号减弱,前路不明……因而每一次穿越隧道,从人的心理上说,都是希望用尽快的速度走完隧道那段路,重见光明。?

  人在职场,稍微待上一些年头,就会发现同样也会遭遇极为类似的“黑色隧道”。短则数年,长则几十年,在工作上难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遇中面临压力,失望、迷惘等负面情绪也常会伴随左右,那种不适感就如同驶入了山路中的“黑色隧道”。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9

  第一阶段:校园阶段(毕业前1年-1.5年)

  很多人的职业规划是到了工作以后才开始进行的,其实,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凡是工作过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就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会影响到5-XX年的发展轨迹,甚至会对一生产生影响。因此,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作为起点,是必须要在校园内思考清楚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教育基本是理论教育,大家在工作前的实践能力大多比较弱,固然有其不足,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可塑性比较好。可塑性好代表了选择的余地可以很大,因此,大家在选择第一份工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自己的教育背景、个人能力、兴趣爱好、长期目标等等,作出理性的决策。

  软件测试,特别是黑盒软件测试是一种入门起点较低、上手迅速、且发展空间比较大的职业,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作为进入it就业的`初级岗位,是非常合适的。

  校园阶段的规划,主要是选择大的入门方向,当然,此时也可以给自己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是不必规划过细,因为,在没有入行前,一切都还未知,把握好路线即可。

  第二阶段:入门阶段(入行后3个月-1年)

  对于刚刚入行的新人,这个时期是一个全面熟悉期,最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也最有拼搏的热情和动力。建议大家可以借着这股冲劲,尽可能了解所在领域的全貌,了解各个主要分支的内容、特性、优势、局限性等等,并考察自己当前的工作环境,结合个人匹配程度和兴趣爱好,根据前述内容调整自己的规划。

  对于测试行当而言,技术方面一般有几类: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自动化测试、测试工具、专用业务技能等;相关的管理方面一般有:测试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

  面对上述形形色色的方向,建议大家可以都稍稍了解下内涵,然后确定1-2个,作为中长期的主攻方向,达此标准,基本已经实现了入门,至于能否进得厅堂,就要看后期的努力了。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入门后3年-5年)

  对于入门后选择管理还是选择技术,其实这种问题,是无可无不可的,关键是看对自己的长期的定位了。不过,我个人建议当前阶段还是技术为重吧。毕竟,在一个技术环境中,要做好管理,没有扎实的基础,也难服众嘛。

  本阶段是人最容易懈怠的阶段。毕竟,刚刚入行的热忱早已被日复一日的繁复工作给冷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胜任本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绝不是问题。家庭、娱乐方面开始占据了业余生活的主流。可是,毕竟大家还很年轻,大多数人此时也不过20多岁,就此懈怠也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有规划的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时候尤为关键。

  提高是要提高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没有必要很拼搏,此时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位上的你,可以考虑进行细化自己的中期规划了。根据选定的方向,制定一个自我提升的计划,并定义好自我检查的里程碑(譬如:每个季度或半年算一个阶段),每天或者每周,有规律的学习一点即可。抱定一个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几年一大成不是问题。

  我个人是反对急功近利的,倾向于稳打稳扎,这个阶段忌做“万金油”,而应努力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家”。

  对于选择做技术的人而言,这个阶段的达成标准,一般至少要能够熟悉你所选技术方向的大多数技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嘛,虽然把握全局的能力是必要的,但是作技术而言,倘若不能钻的很细很深,恐怕也很难以高手自居吧。

  对于选择做管理的人而言,我个人倾向是:此阶段接触管理的理念,并可以介入管理,但是此阶段不宜全面进入管理(除非你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可以不去稳打稳扎)。学习管理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管理更多一种思维和做事的方式,这门学问很深入,也不像技术,会不会是那么的显著,因此,建议多看多学,取长补短,并努力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组长等,都是不错的含有技术特征的管理职位,此时的你应该能够胜任于此。

  这个阶段的达成后,你也可以跻身老手行列,不必为求职犯愁,你应该可以很容易跳槽或时不时被猎头骚扰下,达成此阶段,你要做更深入的规划。

  第四阶段:升华阶段(老手后5年-XX年)

  此时的你,即将步入中年,不论是曾经专注技术还是偏爱管理的,都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你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整天拼搏了,你需要稳定,因此,不能频繁的跳槽,建议考虑比较正规且有潜力的企业,要考虑给自己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

  正因为有前期的细节的背景的支撑,此时,你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宏观把握能力。哪怕做技术的,也要考虑适当的转型管理(中国特色是:工程师很难超过35岁的,一般人到了30岁不是转管理就是转商务了)。当然,一般人是技术做得越好,管理的时候,越容易切中项目要害。但是,对于从技术上来的人,关键是要开始培养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此阶段的关键是,需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具备协调并行事务的能力。

  当然,纯管理和技术型管理还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纯管理的人,熟练应用管理的科学理念,形成自己的风格尤为重要。纯管理的测试经理人,不仅仅可以做好测试方面的管理,其实也可以做好项目甚至其他的管理。其实,不管管理的对象是什么,它们的管理理念还是相通的。从测试管理中摸索出来的很多经验,可以很好的推广于其他的管理领域。而对于技术型管理的人,主要是带好技术团队,同时,不断补充新的技术知识,跟紧技术潮流。此时的你,有强大的技术背景支撑,不需要过分钻研细节,只需洞察核心,合理安排好你的团队成员即可。

  这个阶段,也可能少数的人会选择离开具体的企业,而开始从事测试咨询,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崭新开始,也必须有前期的积累方能胜任。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10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的现象,就我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际状况和原因作了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普遍不足,这与自身目标的缺陷有关;就业知识认识不够,面对困难准备不足;在多而复杂的就业选择中,目的性不够明确。并从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对以上现象和行为进行原因分析,明确提出:加强对职业规划知识的认识,明确制定大学学习生活目标,提高重视职业教育等改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现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调查

  20xx年世界暴发了金融危机,这次由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风暴席卷了全球,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直到现在我国仍在为扩大内需而不遗余力地努力着。在新形势下,作为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我们该如何为自己制定一个职业规划来面对挑战呢?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每年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大奇观。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更不知道哪些职位适合自己长远的发展,很少人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长远的打算。为此,我校团委理论研究室针对以上情况在本校内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发现同学们在职业规划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求职、创业的态度。本次问卷共发出600份,有效回收518份,回收率达86.3%。以下主要是对这次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

  一、问卷分析

  1.金融危机的出现,迫使我们做出改变。在回答“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公司裁员,势必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如果在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你会?”问题时,有57.8%的同学选择“从底层做起,向目标奋斗”,有22%的同学选了“继续找,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有16%的同学选“通过其他关系渠道解决”,另有4.2%的同学选择“自暴自弃,随便找个工作混着就行”。可见,大部分同学从实际出发,踏实工作,坚信只要是金子,就有发亮的一天。 在被问及“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后你认为我们医药类学生就业形势如何?”时,有57.9%选择的同学选择“形势较为严峻感到有压力”,有17.7%的同学选择“形势非常严峻压力大”,仅有6.1%的同学选了“不严峻、压力不大”。在回答“金融危机之后,你觉得大学生更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时,有30%的同学选择“正确的就业心理”,有28%的同学选择“专业水平”,有23%的同学选择“心理素质”,有16%的同学选了“社交能力”,另外3%的同学选“其他”。的确,金融危机的肆虐,使我们的忧患意识增强,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后怕,反而应该摆正心态,要有正确的就业心理。同时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找工作增加筹码。

  2.就业认识亟待提高。在回答“从自身角度讲,你认为当前就业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时,有44.4%的同学选择“缺乏实践技能与经验”,有41.6%的同学选择“就业人数多,岗位少”,有7.1%的同学选了“没有社会关系”,另外6.9%的同学选择“其他”。这说明现在的社会不是有实践技能与经验就能找到工作,毕竟毕业的大学生到处都是,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在回答“对于高校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信息?”时,有26%的同学选择“应聘技巧”,有25%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有18%的同学选了“求职辅导”,有15%的同学选择“职业规划辅导”,有11%的同学选择“专业出路”,另有5%的同学选了“其他”。在回答“你觉得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外,还应提供哪方面的指导?”时,有22.4%的同学选择“素质拓展”,有51%的同学选择“就业体验”,有21%的同学选了“职业生涯规划”,有5.6%的同学选择“其他”。应聘技巧和就业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更好的锻炼我们,使我们更好的面对挑战。

  3.面对就业选择多,自主创业成新趋势。在被问及“你是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现象”时,有55%的同学选择“给就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可克服”,有25.3%的同学选了“很普通,容易适应”,有10%的同学选择“会严重阻碍工作,很难在岗位上呆地长久”,还有7.9%的同学选了“根本无法就业”。在回答“20xx年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成了热点问题,您选择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时,有45.5%的同学选了“行业前景”,有28%的同学选择“薪水”,有11.6%的同学选择“个人兴趣”,还有14.9%的同学选择“地理位置和办公环境”。在回答“你对求职渠道的选择”时,有31%的同学选择“人才网站”,有25%的同学选了“校园招聘会”,有25%的同学选择“老师亲戚朋友”,有7.4%的同学选择“媒体”, 另外还有11.6%的同学选了“其他” 。可见,当代医药类高职高专的学生认为,薪水和个人兴趣固然重要,但行业前景更显重要,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可估量的财富以及阅历,在选择第一次工作时,我们应该运用好现有的各种渠道,正确把握信息,争取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是专业与工作不对口,你起步就会比别人慢,没有什么困难你是克服不了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有88%的同学在回答“对现今大学生自主创业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问题时选择“支持,认为大学生应该有创新精神”,仅有8.8%的同学“认为不支持,大学生没有这样的能力”。不少有意自主创业的同学,面对就业压力萌发“自己做老板”的念头,但要清楚认识到除了要与旧的就业观念发生碰撞外,还会涉及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里既要具有生意头脑,还要有资金、专业技术、懂得市场运作,有时遭受不可避免失败和挫折,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

  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以及与同学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高职学生自我认识不够,不少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要么自认为自身条件好,素质较全面,工作能力强;要么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进入社会感到胆怯,所以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趋利避害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误解。结合调查分析的结果,我校理论研究室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期于广大同学共同探讨: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良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备以下基本原则:

  (1)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的幻想和不着边际的梦想,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2)清晰性。保证目标与措施的清晰和明确,可以按部就班地具体实施计划以达到目标。

  (3)适时性。规划中的各项措施与行动应该有明确的时间表,以便及时评估和修正。

  (4)适应性。未来具很强的不确定性,规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能随着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

  (5)持续性。规划要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每个发展阶段能持续连贯衔接。

  (6)长远性。规划应该从大方向着眼,尽可能制定远期目标。

  (7)挑战性。如果目标在原地踏步不前,则规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无法激励自己。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每位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科学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把此项工作实实在在的开展起来,不要流于形式或为了完成任务。根据不同的对象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

  比如在大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导入期。主要是要我们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加对学习专业的兴趣,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是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期。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积极参加各项素质拓展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社会实践最好能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一阶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的进行修整和完善;大三是职业生涯规划适应初期。主要内容是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首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求职技能,培养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用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指导求职,这样可以避免在择业的时的盲目性、随机性、从众性及攀比性。其次是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努力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3. 进一步提高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并给予学员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技能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离不开专业的职业指导师的辅导,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要努力学好职业辅导课程,多听职业生涯教育讲座,增加实习实践,认真做好职业测评等,因为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还应该培养一种能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的能力;在全面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等时,还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因为这都能帮助我们如何设定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校理论研究室制

  参考文献:

  (1)周详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xx( 2):250-251

  (2)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45

  (3)王鹏飞, 刘应君.大学生就业心理维度与救助模式(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2-24

【【精选】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汇编十篇】相关文章:

精选大学职业规划汇编6篇08-14

毕业生职业规划汇编十篇08-13

电子商务职业规划汇编十篇08-12

【精华】大学生职业规划汇编十篇08-23

学生职业规划汇编四篇08-11

【精华】大学职业规划合集十篇08-17

大学职业规划集合十篇08-13

有关学生职业规划集锦十篇08-12

个人职业规划模板集锦十篇08-11

关于个人职业规划合集十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