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时间:2023-06-14 15:25:58 晓丽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与家长沟通并不是简单地向家长汇报或回答家长的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沟通是与幼儿教师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一、提醒家长注重幼小衔接教育

  我们这一届的孩子还有一学期就要幼儿园毕业了,面对入小学的准备,我们班的家长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种家长觉得孩子到了年龄就该上学,不需要什么准备;一种家长则是孩子要上小学了,一会给孩子报了拼音,一会给孩子上英语,一会又是舞蹈等等,面对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们焦头烂额,家长还时不时在旁边督促:“认真点,要上小学啦!”面对班中这样的家长,我们与他们沟通就要让家长知道入学资格是平等的,他要求我们尊重每个孩子上学的权利,从孩子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心理年龄、前期经验、早教质量、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考虑,不能只简单告诉孩子该上小学了,而没有给孩子时间慢慢消化和吸收“上小学”的概念和“学生”的意识,他虽然也会配合家长的要求上小学,但是突如而来的生活与学习变化缩短了孩子的心理适应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入学适应。另一种过度的施加“上小学”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觉得“原来上小学怎么累”让他产生恐惧心理,对于适应小学生活也是不利的。

  二、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入学要面临的变化

  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让孩子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面临六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1)师生关系的变化(2)同学关系的变化(3)行为规范的变化(4)学习性质的变化(5)学习方式的变化(6)期望水平的变化

  可见,上小学是孩子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其中既有新奇和快乐,也有挫折和困难,需要孩子具有相应的能力与心理准备。面对这些转折,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让家长清楚孩子的这些可能的转变。孩子可能在上小学初期被一些表面现场所吸引,如小学生的漂亮的书包、校园里的生活设施……然而,表面的兴趣不能持续很久。所以孩子对学校的感情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孩子从大班升入小学需要一年的时间,作为幼儿园大班的老师要带领家长一起不断地培养孩子的“学生”意识,让孩子有准备地接受这六大变化。

  三、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有些家长不太清楚幼儿园教育、大班幼小衔接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根本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1)熏陶孩子的上学意识,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

  上小学了,有的家长会用学习成绩的高低来代替意识,其实这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熟的“上学”意识。如孩子上学需要具备的时间意识——需要掌握课间10分钟能做哪些事情;规则意识——懂得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好,在交往中尊重对方才能交上朋友;任务意识——需要学习完成教师和家长交待的简单任务,而不是有始无终等等。只要和家长深度进行沟通,相信家长便能和幼儿园同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上学意识。

  (2)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

  一些家长的功利心太强,主张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某些研究的确发现,在小学一年级,不少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成绩好。但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二年级之后的学习成绩不再取决于是否提前学习了,而是学习习惯是否良好。有些孩子觉得自己上过了,会了,于是就不认真听讲,养成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筋等不良习惯,而不良习惯的危害是长远的。

  四、指导家长利用暑假做好入学准备

  幼儿园大班结束后的暑假是孩子入学前准备的最后时期,孩子对上学的兴奋和渴望心情此时达到高峰。家长带孩子参与到入学前的准备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上学的向往和自信。家长没做一件事情都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和“怎么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和“学生”意识。

  书中写到根据入学的需要和孩子的特点,暑假期间的入学准备可以分为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作者还列出了清单。看了作者列出的清单我觉得非常的实用,在大班下学期的后期,我将会介绍给家长,相信对于家长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与家长的沟通之道,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我相信我会在自己的实践中积累更多创新、有效、有针对性、科学的沟通方法,做一个享受工作乐趣的老师!

  现今社会,独身子女居多,家长们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什么委屈,出现问题,都不想想自己的原因,每次都是想到老师的失误,老师们也很困惑与家长交流,因为有太多的家长都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有讲过“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幼儿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园共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生成适宜于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我们老师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家长资源,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我认识到,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对提高我们老师自身非常重要,因为从家长处老师可获得许多宝贵的知识经验与信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求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那么,幼儿园教师应如何与家长沟通呢?

  1、我们要主动在孩子入离园时和家长进行简短的一句话沟通。

  有时候,家长不主动找我们,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他们也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我们可采取一句话沟通法,即利用接送环节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当我们主动向家长反映了孩子的情况,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或有的家长会借助此景咨询好多,从而增进我们与家长的关系。

  2、引起家长注意。

  这种方法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知道家长教育孩子的教育观念,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找出问题的原因,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3、用我们的行动和付出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逐渐感动家长。

  有些家长对老师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送孩子后不愿离去。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就用自己的行动说话,逐步去感动他们,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

  有这些方法还是不够,我们要让家园共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 、更好的发展,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要尊重每一位家长。

  尊重别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尽管家长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我们老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家长,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老师对孩子的关注或重视。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

  2、要多肯定孩子,多表扬、多夸夸孩子。

  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赞美,老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也会影响对孩子的态度,时不时竖起大拇指夸夸孩子,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及时地对孩子的表现做出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育儿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

  3、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家长改变观念,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来影响孩子。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老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4、老师多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我们老师还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心痛,这时我们要了解幼儿父母的角色,要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不能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态度,不要认为家长大惊小怪,不然家长就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从而影响家长与我们的关系,如果我们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5、要了解人都是喜欢被别人赞美的,先谈论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

  作为老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老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如果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老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坚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6、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拉近距离。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理解、肯定家长良好的出发点,不要使家长有挫败感,同时要给家长一些帮助,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他们的爱去教育孩子,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种原因,我们老师要鼓励家长采用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

  1、切忌采取“告状”式的谈话方法。

  2、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步骤是:

  (1)多给家长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

  (2)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项。

  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如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讨论、家长园地、网络、个别沟通等形式。

  总之,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应主动些,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狭隘的教育观中走出来,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了孩子,共同协作,做到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态度好一点,肚量大一点……吃亏是福。

【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相关文章:

家长如何与幼儿沟通07-03

大班宝宝如何与家长沟通06-22

如何和幼儿的家长沟通06-23

家长如何与幼儿沟通呢06-23

如何和幼儿家长沟通07-02

如何与家长沟通06-28

如何给家长沟通06-22

如何给家长沟通02-03

如何给家长沟通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