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12-01 12:44:20 政治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总结

  政治这门课程是我们文科生高考必考的一项,想考好政治的学生,平时就要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不断梳理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影响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物价水平。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和保养等。

  2、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

  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是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我们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但也不提倡过于节俭。)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我们要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高中政治知识要点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要坚持哪些原则? 答:(1)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实行什么民族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个政策? 答:(1)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为什么我国能够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

  答:(1)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

  (5)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

  (6)与政府切实履行国家职能分不开。

  (7)与我国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分不开。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5、我国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哪些政治制度?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高中政治知识点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

  【原理内容】

  (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 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② 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③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方法论】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象,也才能指导实践。这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区别:① 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 程度和水平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③ 作用不同:理性认识能比感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

  (2)联系:①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认识总是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26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1-25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11-25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10-24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11-26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1-26

高中政治必修1知识点总结11-25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11-10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备知识点总结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