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1-07-09 19:07:11 政治 我要投稿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析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医学独立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独立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多、更优质的“医学人文关怀”熏陶和培养,对其从业后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医学独立院校普遍偏重对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导致部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本文以本院开展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为例,探讨对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以推动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析论文

  1 创新教育理念,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弘扬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关键。传统的“纲要”教学活动,往往突出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灌输来实现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常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教师在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处于从动位置,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消化者,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直接导致“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降低。而现代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习方法及过程的研究,强调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对于医学独立院校而言,由于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医学相关的行业,从业后对其动手操作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的要求尤甚,这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彻底打破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观念,准确把握时代赋予医学的新要求和新内涵,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全方位提高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在教学内容层面注重突出对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弘扬,而且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尊重教学客体学生的存在,真正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中,理性地认识历史与社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植根人文情怀,谋求教学模式的多样与创新

  “纲要”课作为医学独立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兼有政治理论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双重特点,课程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部分知识点与中学历史内容的重合,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去重复中学的历史知识,势必会让学生感觉乏味。实践证明,植根人文情怀,积极推进“纲要”课实践教学内容由知识体系的构建向价值体系的塑造,尤其是向人文情怀的培养方向发生转向,并努力谋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与运用,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2.1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宽领域创设人文环境

  教学资源充足与否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为此,在开展“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掘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营造浓郁的医学人文氛围,以主题明确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医学人文特色,努力打造“以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纲要”课实践教学安排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两类,其中校外实践是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取与学务、宣传、团委等部门的携手联动,充分挖掘、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宽领域创设人文环境,着力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史国情、培养高尚的品格、增强历史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资源等条件所限,能够参与其中的学生很少,制约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作者尝试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分为课堂内实践和课堂外实践来进行。课堂内实践活动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常由任课教师就课堂现有教学资源自行组织实施,可采取互动性讨论、问答、情景模拟及演讲等多种方式,还可以当堂播放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及分析、思考、辨别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外实践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内容,课堂外实践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情感价值的提升,更强调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开展时尽量做到和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结合,这也是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利用校报、校刊、校内广播传媒中介,以重大纪念日、传统节庆日等为契机,进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专题讨论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觉参与和热烈讨论中实现“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实践教学外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系统作用,营造浓郁的网上人文气息,提高学生对“纲要”课程相关网页的点击率,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有效整合校内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实施以体现医学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来践行“知行合一,德高医粹”医学价值观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主题明确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医学人文特色,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教育,使医学生的医学道德情操得到感染和提高,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精心选取活动主题,全方位凸显人文精神

  选题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为此,在“纲要”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精心选取活动主题,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不仅在内容层面上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弘扬,而且更注重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推动学生树立富有人文情怀意识的价值观。因此,选题时尽量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力争贴近大学校园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紧扣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一是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开展“读书讨论会”实践教学活动前,为学生列出阅读参考书目,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切磋做人体会,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选播主题教育视频资料,传递正能量。比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及“德耀中华———全国道德模范”等典型人物的视频资料,在让学生了解先进人物及其典型事迹的同时,更让学生学会感动、感恩,并在实践中传递道德的力量;三是利用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与信仰的对话。比如在纪念建党 9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建党 90周年党史知识风采大赛”主题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收集、图片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加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及其不同时期的历史,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历史和人民实现“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使其人生信仰更加坚定;四是透过鲜活的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真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引领教育学生以人为鉴、以史为鉴,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使历史人物教学的过程成为教育学生培养崇高品德和情操的过程。比如在举办“我看历史风云人物”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同学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选取中国防疫、检疫的先驱———伍连德、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童第周等医学界前辈的光辉事迹为主线,现场重温医学生誓词,“理解生命意义,感悟崇高精神”,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立志献身医学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通过开展和实施这些精心选取的主题性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内化抽象的理论,使医学生的医学道德情操得到感染和提高,加深了对医学道德精神的理解和思想的升华。

  2.3 科学统筹教学环节,全过程渗透人文关怀

  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针对医学独立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思想较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兴趣广等特点,科学统筹“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环节,全过程渗透人文关怀,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切实发挥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学期初即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选取活动主题,制定“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方案,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注重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常采取每班限定若干名额,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方式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轮换参与方式。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限内更能突出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所有教学环节的开展和实施均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程参与。进行课堂内实践教学活动时,结合课堂内容抽出部分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活动题目,提前布置给听课班级,以小班为单位,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制作成课件或讲稿,届时每小班代表用 10min左右时间登台演讲并接受台下师生的提问,以考查学生对重大问题的整体把握能力。课堂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设计环节处处彰显竞争与合作,并确保每名同学均能参与。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流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先由任课教师进行分组,每组同学 8~10名左右,视情况不同,可随机按学号分组或同学们自由组合。教师将实践教学任务下达后,指定任意一名同学担任该小组负责人,组长再进行小组内部分工,组员各司其职,在规定时间内课下搜集素材,准备材料,最后由各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和其他组推选出的小组代表上台比赛,由评委教师视各小组的综合表现,选出优胜小组进入下一轮比赛,依次类推,最后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联系。由于教学环节设计科学,教学形式新颖,覆盖面达至每名同学,从而吸引了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去,并在参与、体验式的教学中增加他们对历史真相的认知、体会、思索与追问。

  通过开展这些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全过程渗透人文关怀的“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主体参与意识十分强烈。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语言表达、协同创新等多种能力明显提升,在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

  3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检验与成效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纲要”课大多仍以限时闭卷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主要反映学生的知识记忆水平,无法准确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为核心,自觉完善评价体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检验与成效,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考核。实践课教学成绩在整个“纲要”课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由理论课试卷卷面成绩和实践课教学成绩两部分组成,卷面成绩占到课程成绩的 70%,实践教学成绩占 30%。采取三阶段考核的办法:第一阶段在理论教学部分,期末考试成绩仍然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进行;第二阶段在实践教学部分,由学生提交参观考察报告,并经相关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或提交的作业为考核依据的考核方式,以及由学生用电子文档或制作 PPT等形式通过网络提交作业的考核形式;第三阶段以学生参与“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为考核依据。把以上 3个方面均纳入“纲要”课的考核范围之内,采用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内涵、行为习惯,有机地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认知能力的考核统一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总之,医学独立院校应准确把握时代赋予医学的新要求和新内涵,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并切实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促进其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使其积极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同时,提高竞争力,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早日实现培养医德医术兼备的医学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推动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论文07-27

浅谈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06-07

诗词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入论文08-06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解析论文07-31

兵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教育教学论08-0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德育功能论文08-08

谈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06-10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分析论文08-02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探析论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