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中考语文中的知识

时间:2021-09-05 09:25:41 语文 我要投稿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1

  1. 元宵yuánxiāo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

  2. 阅历yuèlì

  3. 云霄yúnxiāo

  4. 允许yǔnxǔ

  5. 酝酿yùnniàng

  6. 暂时zànshí

  7. 赞赏zànshǎng

  8. 郁闷 yùmèn 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迟钝和无兴趣状态

  9. 预测 yùcè 预先测定或推测

  10. 预防 yùfáng 预先做好防备

  11 预料 yùliào 事前推测、料想,也指事前作出的推测

  12 寓所 yùsuǒ 居住的处所

  13. 渊博 yuānbó 精深而广博

  14. 原谅 yuánliàng

  15. 责备zébiè

  16. 增添zēngtiān

  17. 憎恶zēngwù

  18. 眨眼zhǎyǎn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2

  1. 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的归还原主。完:完整,完好

  2 万籁(lài)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宁静。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俱:全,都。

  3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也指出了问题才想法补救已经太晚了。亡:丢失。

  4. 妄自菲(fěi)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妄:不合理的,无根据的;菲薄:小看。轻视。菲:胡乱地。

  5.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舞起剑来。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闻:听到。

  6.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叹;止:停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

  7. 甜言蜜语:为了达到讨好或哄骗人的目的而说的让人爱听的话。

  8. 推陈出新:推去旧的,产生新的。后多指在文化艺术方面去掉旧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来。推:排除;陈:旧的。

  9. 唯利是图: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唯:只,仅。是:复指代词,指前面的“利”。图:图谋。

  10.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3

  1. (1)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2)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2. (1)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比喻贪心不足。(口头语)

  (2)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书面语,比较正式)

  3. (1)滴水穿石:比喻虽然力量小,但是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办成。(褒义)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形成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多贬义)

  4. (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书面语,比较正式)

  (2)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口头语)

  5. (1)自告奋勇:主动承担某项艰巨任务。

  (2)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3)毛遂自荐: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4

  1.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③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④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⑤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二是表达方式:有五种。其中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是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

  2.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

  ①文章通过……的叙述;

  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

  4.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5

  1、《夜雨寄北》(李商隐,七上附录)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望岳》

  (杜甫,八上第25课)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七上附录)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泊秦淮》(杜牧,七上附录)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浣溪沙》(晏殊,七上附录)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春望》

  (杜甫,八上第25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6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1《登上地球之巅》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郭超人,高级记者。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真正的英雄》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

  里根,全名: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美国。美国第49、50届(1981——1989)总统。

  3《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4《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辛格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姆》。

  5《短文两篇》

  ①《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书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内容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共收录18篇文章,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②《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7

  1《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安徒生

  2《诗两首》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②《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4《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作家,代表作有:广播剧集:《薇薇的日记》;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晚年封荆国公,后世多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词:《浣溪沙》《 南乡子》诗:《元日》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8

  一、《最后一课》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三、《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一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散文集:《火鸟之羽》、《端木蕻良近作》、《花,石,宝》等.

  四、《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五、《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郭茂倩,宋朝人。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9

  1、《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第二部诗集《星空》。我们读过他的散文《白鹭》。本文借助联想和想象描写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沁园春·雪》这是一首词(旧体诗),作者毛泽东。文章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上阙写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下阙评古论今,抒发伟大抱负。沁园春,词牌名。雪,题目。

  3、《苏州园林》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文章由总到分多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4、《冰心诗三首》选自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

  (1)《嫩绿的芽儿》,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2)《成功的花》勉励人们为了成功要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要努力奋斗,不怕牺牲。

  (3)《青年人》劝勉青年要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抓紧努力。

  5、《纪念白求恩》毛泽东。文章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10

  1、苦心孤诣:指精心研究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也指辛苦经营,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

  2、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3、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4、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5、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6、金声玉振: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也比喻文辞优美。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8、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9、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10、鸾飘凤泊: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11、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

  12、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关于中考语文中的知识11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中考语文中的知识】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中的知识要点09-13

语文中考习作复习知识09-01

中考语文中的知识点整理09-07

语文中考知识点大全11-29

中考语文中的知识点介绍09-09

中考语文中的知识点分享11-22

中考的语文中的知识点的内容11-23

中考语文中的字词知识点11-27

总结中考语文中的知识点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