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

时间:2021-07-09 15:54:32 语文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精选

  一、积累与运用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精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口吻()②媒介()③煞风景()④颐()和园

  ⑤点缀()⑥摄()影⑦孕()育⑧前瞻()后顾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美感:②史诗:

  ③驻足: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摧残毁坏)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②每当其间(呈现显现出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③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奏出唱出谱出)形于色的乐曲。

  ④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控制制约)结构之美呢!

  4.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①“小桥流水人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②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构不成画面。

  ③喜鹊构成的桥意义好,形式自由,生动活泼。

  ④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5.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6.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7.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关系。

  8.用“‖”标出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①层

  ②层

  ③层

  9.第二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10.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二)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摘自《人民画报》

  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四宝”中的名品各有什么特点。

  答: 。

  2、体会本文的行文特点。

  答: 。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相关文章:

语文同步练习07-26

语文同步练习春酒练习07-31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08-08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07-29

小学语文同步练习07-11

语文同步练习答案07-25

小升初语文同步练习07-29

语文随堂同步练习08-13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