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的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

时间:2021-06-23 11:43:26 语文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的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

  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言感悟’。”

关于小学语文的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

  所谓“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

  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叶老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吕淑湘先生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切切实实地加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训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去感悟语言文字呢?

  一、采用比较朗读法。

  比较朗读法,是将课文中一些精妙的语句作适当的调整,然后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语句与原句进行比较朗读,教师不作多讲,只让学生在朗读中意会,在比较中感受,通过比较朗读,训练和培养学生怎样去感悟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叶老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由此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草船借箭)一课中的第一句话: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我们可将句中的“挺”“很”去掉,改成“周瑜看到诸葛亮有才干,心里妒忌。”然后比较朗读进行品味。

  学生便会从“挺”“很”两个词语中感悟到诸葛亮的才干不是一般的才干,而周瑜的妒忌也不是一般的妒忌。又如:(将相和)一课中有一句话:“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但通过朗读比较,学生便能悟出它们表达的效果不一样,“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很容易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从而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

  二、运用多媒体训练法。

  在现代教学设备普及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犹如化妆品之于美女。

  恰当施妆,使美女更美。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所起的作用,其实不止是点缀如漂亮服饰,还可能成为浑然一体的血肉——即教育的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而又不仅仅是感悟课文语言。

  比如:(鸟的天堂)是这样描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如果只是几只小鸟的叫声学生也许还能想象,然而不可计数的不同种类的小鸟在同一棵大树上活动、呜叫,那热闹的场面对于没有到过鸟的天堂的学生来说,只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是困难重重的。

  因此,在这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示一段小鸟天堂的录像,看到那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听着那百鸟齐鸣,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此时,学生无不惊之叹之,陶醉其中,浑然忘我。看后,让学生交流感受。学生个个有感而发,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 、形象、有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的有力武器。

  例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了田忌与齐威王的第二次赛马过程,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结果就不一样。之后,我并没有作过多的讲析,而是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让学生感知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又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法。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着:“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

  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在电视或挂图中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棉球是蓬松松的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到沉,但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它却是沉甸甸的。

  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再让学生到台上亲自演示,这样学生就能正确而生动地理解到,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会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四、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法。

  一篇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因此,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

  如(荷花)一文中有一句“……荷花在这些大圆盆之间冒出来”,对于“冒”这个关键字, 可引导学生用其它词来替换。如“长”“伸”等,用哪一个更好呢?在对于这些词的讨论、比较中学生体会到:因为荷花叶子多,“挨挨挤挤”的,所以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

  “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显示出荷花的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又如(穷人)一课中写道:“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可先引导学生找出“熬”字的近义词,“捱”“挺”等,让学生更换后对比朗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从这个“熬”字不但体现了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

  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辛劳;也体现了渔夫与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通过这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咀嚼出了它的神韵。

  在课文中,像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使用的词句有很多,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用换、补、调、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语感不断增强。

【小学语文的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相关文章:

语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04-15

语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详细解析04-13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04-15

小学语文阅读常用解题技巧04-14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04-14

语文阅读解题技巧01-26

语文阅读的解题技巧04-15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10-01

初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