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五年级语文报试卷

时间:2021-06-19 11:50:08 语文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报试卷

  好的成绩从练习开始,以下是“五年级语文报试卷”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五年级语文报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

  1、按要求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走()无路谈笑风()自诩()

  2、下列摘录中的空缺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鲁迅《社戏》)

  ①骂着老旦,②点退几丈,③拔了篙,④架起橹,⑤回转船头,

  A、④③②⑤①B、①③④②⑤C、①③②⑤④D、③②⑤④①

  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默写原文。(8分)

  (1)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4)《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是:,。

  5、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选择下面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加以改正。(4分)

  钱学森是我国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他生于浙江杭州,为了学业他赴美留学,成就斐然,美国一位海军次长曾这样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能抵得上五个师”。作为一名华夏儿女,为了回到新中国的怀抱,他历经了“5年归国路”的艰辛和磨练;作为一位科学巨匠,他在我国导弹研究领域内取得了“10年两弹成”的重大贡献。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他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0分)

  (一)打开一扇向阳的窗户(13分)

  ①在工作之中常有家长过来坐一坐,几句闲聊自然是离不开孩子学习上的事。家长多半会有这样的疑惑:不知道读些什么样的名家著作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希望老师能推荐一下。从中不难看出,家长最大的焦虑是阅读什么才能让孩子的语文成绩有立竿见影的见效。这种焦虑也反映出家长迫切的“速效”心理,希望能为孩子取得高分找一条“终南捷径”。

  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褒或贬来评价家长所提出的问题,因为现实中的升学压力让每一位家长和学生都感到心焦力乏而有点无可适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外延的广阔性,可以说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由此,加强课外阅读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这也是家长与老师的共识。

  ③但是,书海浩瀚无边,要从中拾起一两枚斑斓的贝壳,那就需要孩子在文字的旅途中不停地游历、寻觅。但当前的学生,整天埋头于课桌前十二分的努力,时间压缩的像一块饼干似的,除去外语、数理化的积压之后,还有多少空闲来供给他们“挥霍”?于是,我们常常只是简单地以考与不考的二元选择来谈阅读、来给孩子划定必读的'书目。这种做法或许在应考过关上是一服强心剂。但倘若这样来指导学生阅读,那只能会使学生在仓促中学会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结果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

  ④在阅读的教学中,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为孩子开启一扇向阳的窗户,因为没有谁能搭建现成的梯子。喻国明教授说过:读书有三个境界,一是“一遍过”,浅尝则止;二是深入作品中的情节构造和人物塑造等细节,把书“读厚”;三是跳出作品,综观作品即把书“读薄”。对读书的理解可谓真知灼见。而要完成这一套“动作”,都需要孩子自己去理解、去践行。可见,阅读的真谛是点与滴的积累,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咀嚼、吸收,才能酝酿出一腔的清香!

  ⑤的确,我们是一个很缺乏阅读习惯和风气的国家。为此,我们的孩子更需要阅读,让他们在课堂之中、课本之外,跳出教材,驶入葱茏的文学田地里猎取更多的知识和情趣。

  ⑥在他们的面前,开启一扇向阳的窗户,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一颗追求阳光的种子。王蒙说过:“文学和暴力相比是软弱的,和权力相比是不设防的,但文学能赢得人心、震撼人心。”文学的效用就在于通过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描写他们的心理,叙述他们的命运,可以塑造出更加坚强、更加完美、更加善良的灵魂,可以鞭挞那些丑恶的、渺小的、被污染了的灵魂。所以在文学的阅读和体验中,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渺小的、丑陋的,什么又是伟大的、正直的。

  ⑦谨记:为孩子打开一扇向阳的窗户!让孩子凭借旺盛的成长力,扭头朝着窗外竞相攀爬,去沐浴那久违了的阳光和甘露,在光与露的滋润中,使他们的精神圆熟,绽开出最睿智的花朵来。

  6、这篇文章的标题特别吸引人,你觉得原因是什么?(3分)

  7、对第①段中的“终南捷径”一词理解正确的是()(3分)

  A、靠近终南山的一条便捷途径。

  B、离开终南山的便捷途径。

  C、求取名利的便捷途径。

  D、到达终南山的便捷途径。

  8、请你联系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内容来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提示:从人物形象或具体故事情节上来谈)(4分)

  9、看完文章后,你对中学阶段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是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请具体谈谈你的认识。(3分)

  (二)四季分明(15分)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夏一年,我行走在南京城内的街道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虽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淋,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城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又一年四季的轮回。

  10、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

  春:

  夏:

  秋:

  冬:

  11、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3分)

  用“”来比喻“春的短暂”;

  用“”来比喻“夏的火热”;

  用“”来比喻“秋的成熟”。

  12、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13、古人描写四季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一句写出下面。(2分)

  14、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使南京四季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请你列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

  (三)《幼时记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5.解释下面句中粗体字的意思。(2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又留蚊于素帐中

  ③常蹲其身④盖一癞蛤蟆也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②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___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_____”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2分)

  18.童趣一直是千百年来文人所描写的对象,试说说下列诗句中所体现童趣的细节分别是什么?(4分)

  诗句细节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第三部分:综合实践活动(10分)

  19、王小亮进入初中后被选为《安徽青年报》四中记者站的小记者,要写一篇关于老师如何平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他决定先找自己的班主任。下课后他对张老师说:“张老师,我准备今天中午去采访你,你准备一下吧。”

  ①王小亮这样说话好不好?为什么?你觉得怎样说合适?(4分)

  ②请你代王小亮向张老师提出一个与采访有关的问题。(2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同学小王在报刊剪摘时,搜集到两则新闻:

  ①教育消费“蛋糕”有多大,从厦门看教育发展的潜力。(《经济日报》2008年12月)

  ②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在展评活动中,对句中“蛋糕”的理解,大家都觉得很困难。语文老师叫大家找个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小王认为这里的“蛋糕”就是指“市场”,大家讨论后认为:“蛋糕”还指“经济利益”。这样,“春运蛋糕”、“网络蛋糕”、“家政蛋糕”就不难理解了。同学小明又找到两例:

  ①海尔认为,要想在手机市场上取得突破,必须做一块蛋糕独享。(摘自人民网)

  ②在竞争激烈的移动通讯市场,作为新产品半路杀出的天翼189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异军突起,生生切下一大块蛋糕,的确让行业内外刮目相看。(摘自人民网)

  那么,这里的“做蛋糕”和“切蛋糕”该如何理解呢?(4分)

  第四部分:写作(30分)

  21、请以“美好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不少于500字;

  (3)要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五年级语文报试卷】相关文章:

语文报三年级试卷答案03-01

语文报作文大赛10-07

五年级英语试卷07-03

五年级下册试卷06-20

高三语文报任安书节选练习及答案05-19

五年级语文试卷练习07-09

五年级英语的试卷答案07-03

五年级的数学试卷07-03

五年级英语试卷及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