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

时间:2024-05-04 15:35:14 物理 我要投稿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1

  (1)定义: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①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③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之分。

  (2)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只决定于初、末位置间的高度差,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WG=mgh。

  (3)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电场

  一、电场

  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二、电场的描述

  1、电场强度:

  (1)定义:把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2)定义式: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C)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5)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受到1N的电场力。

  (6)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电场线:

  (1)意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

  (2)特点:

  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也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

  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

  重视实验,勤于实验: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

  学会整合知识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等工具,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善于利用物理模型:高中物理中有着丰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了解这些现象,掌握这些物理模型需要勤思多练不断积累。

  提高运算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两个能力在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练习习题、参加物理竞赛等活动来提高。

  学会自主学习: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外,还需要在课后自主学习,阅读物理教材、参考书籍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注意细节:在做题时要注意细节,比如单位换算、矢量方向等,这些小问题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总之,高二物理学习需要注重系统化、实践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2

  一、焦耳定律

  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二、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方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对气体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库伦定律

  五、电阻率

  1。意义: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用电阻率p表示,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电阻率越大,表明在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导体电阻就越大。

  2。决定因素:由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决定,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一般常用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电阻率。

  3。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用于制造热敏电阻)。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3

  电势能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或者说:电荷在电场中沿一闭合路径移动,静电力做功为零.

  2.电势能概念:电荷在电场中具有势能,叫电势能.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用EP表示.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①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②关系式:WAB=EPA-EPB.

  4.单位:J(宏观能量)和eV(微观能量),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eV=1.6×10-19J.

  5 . 特点:

  ①系统性:由电荷和所在电场共有;

  ②相对性:与所选取的零点位置有关,通常取大地或无穷远处为电势能的零点位置;

  ③标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其正负的物理含义是:若EP>0,则电势能比在参考位置时大,若EP<0,则电势能比在参考位置时小.

  理解与注意:学习电势能时,可以通过与重力势能类比来理解相关概念,上面列举的各项概念几乎是所有势能都有的,只是具体环境不同而已.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4

  第九章恒定电流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

  (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2、推论:R=U/I;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第十章磁场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5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三种起电方法:

  ①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③接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4)元电荷: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6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7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10-28

高二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05-03

高二物理的知识点02-02

高二物理知识点04-23

高二物理知识点01-10

高二物理知识点11-01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1-19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06-15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