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大海杂文随笔

时间:2021-08-31 10:51:20 随笔 我要投稿

大海杂文随笔

大海杂文随笔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海杂文随笔

  就走在老城罢,没有太多的危楼高耸,很是舒服的楼房对立,中间的天空被两旁的树木几乎掩盖,蔚蓝的颜色明灭可见。白色的道路线在经过一番水洒后更加鲜明,这是一幅真实的图。

  给自己在这幅图中找片地方,就自然得蹲下来吧,静静地注视这平凡世界的车水马龙。不必再畏忌他人的言语,因为这路上,只有你才认识你自己。

  就停下来罢,尽管他们还让你飞快地转。一个喜欢日出日落的人怎耐得住长时间神经的紧绷。从前别人施压,后来自己施压,别人施压时活得摇曳,后来就一塌糊涂。后来的自己找不到从前的快活。

  就闭上罢,睁着就会流出泪来,干涩酸楚,一齐涌来。活出点自由来,都是自己作的怪,别要迁怒与他人,学着迁就,学着生存。自由的眼睛一闭一睁。

  就醒醒罢,只是尘土还要强求风的来去,等待飞起的日子犹如沙漠渴望甘霖一样难挨。一度随意的形态变得揪心而又紧张。

  就走罢。

大海杂文随笔2

  小时侯,每每父亲进城,我心里都会多了期盼。因为我知道,每次他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一堆好吃的,香蕉呀,糖果呀,还有怪味豆,那是一个乡里孩子童年最奢侈的期盼,在我幼小的心里,郧阳城就像一把花花绿绿五彩斑斓的糖果,带着甜甜的诱惑,吸引着年少的我向他进发。

  ?97年的时侯,我考上了郧县师范,随着众多莘莘学子第一次来到郧阳城。在我单纯的世界里,郧阳城真的很大呀,路盲的我经常常我分不清郧阳路与兴郧路,傻傻地拿小石桥做叁照物,默默在心里念着向左是回校的方向,向右是去亲戚家的方向。

  记忆中的郧阳天蓝水蓝,我们吃着一毛钱的冰棍,穿着几十元的衣服,素面朝天,任青春的梦想,风一样蔓延。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记载了我从丑小鸭向白天鹅蜕变的每个过程,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我成为文学社编辑,我出版第一本小说。我盛大的无以伦比的`诗和远方,在这里温暖,在这里灿烂。

  04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我离开了郧阳,只身一人去了深圳。在异乡的城市里一边打拼,一边用苦涩的文字,抒写着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郧阳啊,已经成了故乡,在我魂牵梦绕的思乡梦里,一声声召唤,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20xx年,我们在郧阳沿江大道买了房子,正式成为郧阳城的一员,和所有郧阳人一样,头顶一片蓝天,共饮一江汉水,白天上班,晚上江堤散步,在芸芸众生中,在平静的生活里,简单的幸福着。

  我爱郧阳,郧阳是个好地方,这里有郧山,有汉水,有恐龙蛋化石和远古人类遗址,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我爱郧阳,这里有令人胃口大开的酸浆面和三合汤,是吃货们补充元气和能量的地方。

  我爱郧阳,这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是适合静下来思考和慢生活养老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海杂文随笔3

  看了一篇20xx年的文章,题目叫温情远去的白大褂。作者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文章以人道主义的笔调,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现阶段的医患关系,进而论证如下观点:

  “如果说医学本身是门并不完美的科学,那么从事医学的医生,就是选择了一份背着人道主义重担、过程却冷暖自知的职业。这份职业,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上帝的期待,却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脱不了身边需要面对的琐碎现实。”

  作者交代了自己的医学梦想,从诞生到破灭的过程。医生这个职业,从最初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到如今的充满歧义的尴尬身份;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等种种因素,导致的病人对于医生的要求过高,与医学发展现状的矛盾,揭示出现如今医患关系的主要症结所在。

  作者以中国第一医学院——协和医院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学医经历:对名医名校的向往,繁重单调的学习任务,真诚恳切的导师,以及残酷的现实,写出了一名医学生内心的哀伤与挣扎,令人唏嘘不已。

  相对于那些对医生口诛笔伐,揪住开单提成拿红包不不放,将医生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的文章来说,本文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以悲天悯人的口吻,尽可能地从各个角度,通过医生病人的角色互换,客观公正地解释导致这一不良现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产生劝勉,警醒的作用,从侧面提示人们尝试改变这一现状的种种可能。

  我也是学医的。医专毕业。三年。如果除去吃饭、上厕所、弹吉他、钓美眉的时间,恐怕真正学医的时间,充其量半年左右。对于医生这个行业的认识,管窥蠡测而已,但多多少少也有些相同感触。

  只是记得,当时去师范学院找音乐系的同学,各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载歌载舞,而自己每日独对厚厚的一摞内外妇儿,偶尔还祸害两个家兔白鼠,其中的落差感油然而生;甚至暗暗庆幸没有考上名牌医学院校,浪费七八年的青春念什么本硕连读、本博连读。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算是好医生?

  一位国内免疫内科的教授说:“不要以为美国的风湿免疫学有多强,他们只不过掌握了科研话语权,有基金去搞基础研究,实验室结果出得比我们多。要是论临床经验,我感觉他们还真不如我们,我一上午的门诊,能接触到好几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我们病人多,病种多。但是在美国,如果一个病房里收进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几乎全内科的实习医、住院医生、教授都会跑来看。”

  你能比较一个会治胃炎的大夫和一个擅长胃大部切除的大夫,哪个水平更高吗?美国的风湿免疫学强,中国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水平高,可对于艾滋病和癌症,谁都束手无策!

  据说在国外,医生是受人尊敬的行业,为什么橘子换了地方,就由甜变酸了呢?

  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后,有人做过卫生系统财政供养的畅想,某大夫就说了:那可好了,看不看病都有工资拿了,还省得担风险。

  可以想象,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现在的病人也滑头的很。你让他做皮试,他嫌麻烦,说没问题没关系,前两天才打过点滴,都是熟人,我怎么会坑你呢?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翻脸比翻书还快,要想富,告大夫,坑的就是熟人!

  海子说,我只愿门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想真要有这样的地方,挤的肯定都是中国的大夫和病号。

【大海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大海的杂文随笔散文03-10

制裁杂文随笔01-14

救赎杂文随笔01-14

希冀杂文随笔01-18

黑白的杂文随笔01-10

梦里杂文随笔01-10

阴天杂文随笔01-02

随记杂文随笔01-07

望月杂文随笔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