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做最好的班主任教学随笔

时间:2021-07-05 10:32:29 随笔 我要投稿

做最好的班主任教学随笔

  近日,读了好几本书,但使我影响最深刻地要算《班主任之友》,通过阅读,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里面的件件事例对我帮助很大,它告诉我们怎样当好班主任,到底怎样当好班主任呢?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其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一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能带出一个好班级;一个好的班级,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作用如此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班主任呢?

做最好的班主任教学随笔

  一、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凝聚力作用。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运筹帷幄”。班主任接班后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解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他们的缺点,这样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就感到轻松而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间接了解学生情况外,还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正确的想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己,一方面要精神焕发,以自然和谐的美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和课后以智慧去获得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细节,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劳动的时侯,班主任不是站在一旁指手划脚,而是与学生一起清洗教室;看到教室地板上的纸屑,班主任主动弯下腰去拾起扔入纸篓中;要为学生拾起掉落在地上的书笔;在天气突变的日子里,不时地叮嘱学生注意冷暖,照顾好身体等等,总之,班主任应以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思考,书中告诉我们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中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最后,付诸实践,班主任在旁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经过锻炼,使本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

  四、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在当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语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而每当自己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因此班主任在班里要设各种名目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表彰。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包容学生,这样才能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可见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要求小学生从一年级做起,具体落实到点点滴滴中。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就暗下决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良好习惯成自然。

  一、巧借儿歌记常规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就决定采用学生们喜欢的儿歌形式,将一些基本的常规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天天说唱,自然而然的他们就明白了应该怎么做。

  记得刚走进一年级教室,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我吸引,但是课堂上的一个个苦笑不得的场景也是让我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门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利,过不了三分钟他们就照旧,气歪了眼睛也不理你。后来,为了有效的维持课堂秩序,我开始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儿歌。例如:课前迅速使学生安静坐好组织教学的一问一答式,口令:师:一二三。生:我坐好。师:请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师:请你跟我来写字。生:我就跟你来写字。师:小眼睛。生:看黑板。师:小耳朵。生:仔细听。这样在课堂上,不断地运用这些儿歌,学生会被儿歌吸引到学习中来,注意力也就慢慢地集中了。

  还记得刚开始排路队时,他们总是叽叽喳喳,像一群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小鸟,于是我就教了这样一首儿歌: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此后,我们班的路队真的做到“快”、“齐”、“静”了;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学生们不懂得写字的姿势、不懂得该怎么握笔,我在讲解之后,将一首儿歌教给他们,“一手好字并不难,头正身直足要安。头距纸面约一尺,保护视力要及时。胸部不要贴桌沿,距离一拳是要点。拇指、食指捏笔杆,距离笔尖一寸远。 中指末端托笔杆, 三个手指一起管”,每当他们写字的时候,就会边背儿歌边纠正自己的姿势……这样的儿歌,既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在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守常规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小学生,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学生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每天早上,我都让自己微笑着走进教室,对同学们道一声:“早上好。”这样几天下来,学生们不论是看见我还是看见其他老师,都会停下来,笑着问:“老师好。”

  (二)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习惯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记得有一次,一名学生在教室呕吐了,他的同桌边捂住鼻子边说:“好臭!难闻死了!”其他同学一听也都用手捂住鼻子。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先把那位同学安置好,随后拿起工具清理起来。学生先是惊奇地看着我,而后纷纷上前来帮忙。是啊,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

  另外,平时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当发现地上有纸屑时,我总是悄悄地弯腰拾起,当发现课桌、黑板没擦干净时,我不忘默默地重新擦一遍;当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我就不动声色地让其各归各位;当下课走楼梯时,我总是轻轻的靠右边走,在下课和学生谈心时,也总是轻言细语……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不久,许多学生会像老师一样不声不响地拾起纸屑,扶起笤帚,下课时起立坐下他们总是轻轻的,从不在教室大声喧哗……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家校联系促常规

  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紧密联系,只有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

  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常规向更好的

  方向发展。上学期,文登家长网校开通了,作为一个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便有

  效地运用家长网校这一平台,将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

  也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汇总回来。

  那天我给王强强同学的家长发了一条短信,上面是这样写的:最近,你是课堂上听课最认真的同学,你不仅坐得端正,读得认真,写得仔细,更让老师惊喜的是,你敢举手发言了,并且对一些问题的见解还很独到呢!老师相信你会成为一一班最棒的同学。加油啊!当天晚上,他家长就发短信过来了。家长是这样写的:我们总觉得王强强这个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一直较差,所以性格内向还有些自卑。没想到最近能进步这么大。当我们看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真是激动。学生看到后更是高兴得又唱又跳。谢谢您,老师。

  还记得圣诞将至的时候,我想利用这个节日巩固、强化一下学生的常规、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于是我在班上讲了圣诞老人会送礼物给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表现好的学生。并和他们一起讨论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然后提前给家长发了一条信息:圣诞将至,您愿为咱们的宝贝准备一件小礼物吗?礼物不用大,但要满足学生的心意,这两天可以鼓励孩子好好表现,说在圣诞节前一天的晚上,圣诞老人将会把礼物放在孩子的床头, 当然,我们也别忘了在礼物中别一张卡片,上面写上孩子哪些地方表现的好,所以圣诞老人才会在百忙之中给他送礼物,也要提出希望,那样圣诞老人下年才会接着送,给孩子一个惊喜,相信孩子也会还我们一个惊喜。圣诞节那天,很多孩子拿着“圣诞老人”给他们写的信走进教室,还惊喜的告诉我当他们早上醒来看到礼物和卡片时的兴奋。从那以后我发现孩子们好像突然长大了,懂事了。

  一条条短信联系着家长和老师,不断的反馈着学生的变化进步,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总之,教育学生不能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而应在细微处为他们做出榜样,作为班主任,我们无需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完善个性品格。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的是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了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柔”性管理,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沟通,班级管理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班主任必须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和调节。

  一、重视心理激励,以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激情。诚然,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一大批“名人”;一部辉煌的中国革命史,又留下许多“伟人”的足迹。这些“名人”“伟人”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引导、影响作用。班主任可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内容,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让学生从“小胜”开始,逐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进而为自己喝彩。另外,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机会,如对优秀学生,班主任应从严要求,避免不良心理品质的产生;对暂时后进的学生,重在启发觉悟,拨动心弦。班主任应首先给予学生满腔热情的关怀,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一片真诚,并在教师的耐心“感化”中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要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这对于后进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没有行之有效的心理激励,师生间的心理沟通就无法畅通,也就无法形成心理相容的班级心理环境。

  二、要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中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一旦师生间发生了冲突,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即教学生尝试着把自己当做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迎刃而解。例如,学生往往会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我就有意识地安排一堂课让学生来讲,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对老师产生信服感、崇敬感。在班级交往中,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为此,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而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很有可能还会激化矛盾。总之,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做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并最终化解矛盾。

  三、加强心理投入,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心理投入,是班级每个成员(教师和学生)出于对班集体的关心,以主人翁的态度为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心理状态。心理投入有助于产生师生间的心理相容,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青少年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以及对教师的崇敬感和亲切感,其教育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首先,是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心理投入。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性格特征各异的青少年组合在一起,作为教师,能否激发他们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心理投入。只有当师生在班集体建设目标上经过心理沟通,达到心理相容、认识一致时,师生才能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也才能达到班集体目标建设的整合。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那样:“在我领导的这个集体内,是互助气氛解决一切。我们大家都被联系到一件共同的事业上,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来推动这个共同的事业。我们往往不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然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共同事业才能赢得胜利。”其次,是对班级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表现为建立班级良好人际关系中情感的投入。教师应对学生开诚布公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求得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情感的投入,要避免师生间的相互猜疑、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敌视,要为班级创造性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使班级成员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情感的投入,能进一步把握住潜藏在学生深层次意念中的思想脉搏,以便班主任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干扰。教师应把学生当做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事。只有当学生感到学校的可爱和教师的可信时,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

  心有灵犀一点通。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那么,其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教育作用,而班级管理往往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最好的班主任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教师教学随笔07-14

做最好的自己随笔12-29

做最好的自己教师随笔09-30

做最好的自己-散文随笔04-06

学最好的别人做更好的自己随笔03-30

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随笔12-15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4-05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9-28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