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顺应孩子的思维”真的落地了吗

时间:2021-06-14 09:20:47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顺应孩子的思维”真的落地了吗

  编者按:真正的顺应孩子的思维,不是行于表面,而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之间。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顺应孩子的思维”真的落地了吗

  课前基于学生已经有了2—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基础,也曾体验了编制口诀的过程,我决定把“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流程设置成:自学——交流——汇报——补充或质疑——口诀之间的联系——记口诀——练习。

  自学前,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课本里七巧板拼出的7个不同图案,然后把关于图案个数与拼板块数的表格填完整;交流自学的内容时,先给孩子梳理对子交流的方法:①A说给B听。②同桌互换检查书本内容;③最后用“我发现了……”来汇报其他孩子质疑或者补充;教师通过提问口诀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找出关系,最后引出“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7”“根据一句口诀可以推出其他口诀”的规律。在练习环节,设计练习有梯度:与生活有关的关于“星期”的问题,古诗里面的“七言诗”一共有多少个字,“3×7= 2×7+7= 4×7-7=,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是一道思考题:○+○+○+○=28,○×△=42,○=(),△=( )

  课堂上,孩子们在师生的对话中一点一点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比如:

  师:你记住了哪句口诀?用的是什么方法?

  S1:我记住了“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我是死记住的……

  师:你能根据这句口诀推出下面这句口诀吗?你是怎么想的?

  S2:3个7是21,4个7就是21+7,所以四七二十八。

  师:21其实是几个7的.积? 21+7又可以写成哪个乘加算式?

  S3:可以写成:3×7+7=28

  师:谁还有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口诀,给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老师最喜欢看《西游记》了,我知道孙悟空在炼丹炉里“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而且孙悟空嫉恶如仇,“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妖怪就打”。自认为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记住了这两句口诀,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节课顺利完成了,我为圆满完成任务而暗自高兴。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问我:“你是怎么开始上课的?”

  我侃侃而谈:“出示主题图后,让孩子们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目的是引出一幅图是由7块七巧板拼成的,然后问孩子们:你能把表格填完整吗?”

  “为什么让孩子们看主题图呢?”老师追问到。

  我一下子蒙了,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这时,任老师给我了一个例子:你去餐厅吃饭,需要别人告诉你先左拐,再直走,接着再右拐,推门,掀帘子吗?答案是肯定是不需要,因为你进餐厅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就算中间遇到一些问题,一定会解决,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我恍然大悟,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一开始并不是让孩子们看图找信息,而是让他们自己看书,编乘法口诀,遇上问题或者编完后再进行对子交流,最后全班汇报,是不是更适合孩子的思维呢?

  我的引导使孩子们整个过程都在完成老师给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尤其是背口诀这个环节,大家交流完背诵经验之后,如果能够直接让孩子尝试背诵,可能就一下实现了目标。我为了使课堂更完整,出示了西游记里面的术语让孩子们记忆,而我们仔细想想,《西游记》距二年级孩子们的世界有点远,更别说让他们说台词了,所以根本不是最适合孩子们的。

  自学环节的设置,表面看似放手,仔细考虑其实还是以老师预设的知识目标为中心,为了教而学。由此看来,真正的顺应孩子的思维,不是行于表面,而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之间。


  【本文作者:郑中国际学校小学部 任芳。(公众号:分享式教学-任景业)】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顺应孩子的思维”真的落地了吗】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孩子数学思维?07-11

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方法10-26

我们真的长大了吗随笔06-05

我真的长大了吗作文07-06

我们真的长大了吗作文04-30

我真的长大了吗的作文09-13

我们,真的长大了吗作文06-20

初三数学激活思维的学习方法汇总06-28

你真的忘记我了吗散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