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2-04-15 14:41:48 数学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1

  一、认识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锥等是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描、画、印、拓立体图形得出的。

  3、长方形之间、三角形之间都可以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正方形之间、圆形之间都可以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平行四边形之间大小和形状都可以不同。

  4、用几个平面图形可以拼出更大的平面图形或其他的平面图形。可用同样的平面图形,也可用不同的平面图形去拼。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不同的图案。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8、7、6、5、4、3、2,计算方法有点数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点数法就是画出被减数的个数,圈出减数的个数,点出没圈到的是几,这个数就是差。想加算减法就是利用数的组成,将十几分成9加多少,或8加多少,或7加多少,或6加多少,或5加多少,或4加多少,或3加多少,或2加多少,这个多少就是要求的差。破十法就是将十几分成十加几,先用十去减减数,再把减得的数和几相加,就是要求的差。

  2、巧算法: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3、计算十几减去5、4、3、2,还可以先将5、4、3、2分成几和多少,十几减去几后,再减多少就行了。

  4、看图列式时,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求其他的一部分就用减法,知道各部分求总数用加法。

  5、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字信息,有不该用的数字就不能管它。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都是用大数减小数。

  三、分类与整理: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同样多的事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几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如:75是由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57。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意义,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即从左边第一位开始。读数是用汉字表示出来,如:九十八;写数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出来,如:98。写数时,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要用0占位。

  3、只个位上有数字的叫一位数;十位上由数字,个位上不管是几的数字都叫两位数;百位上有数字的,就叫三位数了,如:100。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百位上是几表示几个百。

  4、比较数的大小,两位数比,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十位相同,个位上数大的数大;两位数一定比一位数大。

  5、根据数从前往后的顺序数,后面的数大于前面的数。

  4、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更接近于”等来描述。

  5、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时,可以用圈一圈、数一数或利用数的组成来求解。

  6、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如:50+4=54,80+6=86;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如:8+50=58,7+60=67。也就是几加在个位上,十位上照原来的写。

  7、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如:95—5=90,73—3=70,即十位照写,个位为0;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如:63—60=3,48—40=8,即十位为0,个位是被减数的个位。

  8、用珠子摆数时,按照数的组成去摆,这样摆数有顺序,不重复,没遗漏。

  五、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兑换时,要看清人民币的面值,兑换前后的钱数要一样多。

  2、几元几角换算成角,先要把元换成角,再和几角加起来;几十角换成几元几角,几十角就是几元,再和几角合起来;人民币相加,相同单位才能相加,满10分进位为一角,满10角进位为一元。几十分钱就是几角钱,几十角钱就是几元钱。

  3、比较带有元、角、分的数量大小时,要先化成同一单位,再进行比较。人民币相加减时,相同单位相加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4、计算:几元几角+几元几角,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角满十的,元那里加1,角这里留零头;几元几角+几元,几元和几元相加,角数照搬;几元几角+几角,几角和几角相加,满十的元上加一,不满十的元照搬。几角几分的加减法以此类推。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十数加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和就是几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剩几,差就是几十。

  2、两位数加一位数,先将两位数的个位数与那个一位数相加得几作为和的个位数,和的十位数就是两位数十位上的那个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作为和的十位数,和的个位数就是两位数的那个个位上的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超过十的三种算法:

  (1)两个数的个位相加后得一个新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再与原来那个两位数的十位相加。

  (2)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上余下的数。

  (3)先把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如:25+7=?

  (1)5+7=12,20+12=32;

  (2)25+5=30,30+2=32;

  (3)7+3=10,22+10=32。

  4、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的,直接用它去减一位数,所得的差是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就是原来两位数中的十位上的数。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用两位数的十位数去减整十数,所得的几十再和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相加。

  5、比较大小,一般是算式的应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去比较。

  6、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有两种算法:

  (1)将被减数分成几个十和十几,先用十几去减一位数,差再和几个十相加。

  (2)将被减数分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和10,先用十减那个一位数,所得的差再和那个新的两位数相加。无论哪种算法,计算结果十位上的数要比原来少1。

  7、整十数减一位数,把被减数分解成几十和10后,用10减个位数后的差和几十相加就行。

  8、几次加、几次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必须先算小括号中的。小括号起到了改变运算顺序(就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作用。

  9、求几个相同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求一个数中含有几个某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

  10、解决这部分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数一数、圈一圈、列表等方式。

  11、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应该比原来多1,个位上就看加了凑够十外还有几个一了。

  七、找规律:

  1、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及其他性质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叫规律。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有的则是发展。一组实物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至少重复出现两次以上),可以成为有规律地排列。

  2、寻找规律时,先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再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

  3、数字的排列规律,可以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即:可以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找到规律;可以是前两个数相加得第三个数;可以是成组的数重复排列……

  4、图形的排列规律,图形的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方向、叠加等的重复或发展都是规律。表现为重复出现的规律,必须一组一组的圈出来,即可发现不合规律的或接下去是什么图形了。如果是发展的规律,则用数字一一标出,也就容易发现错误或推测未知了。

  5、识别平面图形,可以通过面边的特点来区分。无论给什么分类,必须先想好分类标准。

  练习题

  1、填一填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5角=()分

  6元=()角

  20分=()角

  3元9角=()角

  1角2分=()分

  13角=()元()角

  26分=()角()分

  4元+8元=()元

  5角+1元3角=()元()角

  4角+9角=()角=()元()角

  2、比一比

  5角○5元

  3元○2元9角

  89角○8元9角

  5元6角○6元5角

  3角4分○3元4角

  3元6角8分○3元6角4分

  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最后比较分

  3、换一换

  1张5元可以换()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5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2元;

  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1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或换成()张5角;

  1张5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和()张10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2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3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8.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如:12-9=3.

  9.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10.数一数

  11.读数

  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12.比较数的大小

  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如: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4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5

  1、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这些简单图形。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饿一致性,在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6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

  ①相加算减12—9=3

  过程:想93=12

  则12—9=3

  ②分解法12—9=3

  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

  先算:10—9=1

  再算:12=3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

  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统计与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

  实践与综合应用: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面积单位换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7

  一、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重点)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三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1.要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首先可以从家庭引导,家长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言传身教,让孩子对数学有一种神秘的好感。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自己吸引从而更好的对数学感兴趣。

  2.小学生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就一定要重视基础,千里之堤始于砖泥,不重视基础的下场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很好成绩会很好,但是在你成绩出来的时候会低于你的预期很多。很多小学生经常是知道怎么演算就算了,而不去认真的做几遍,好高骛远,总想去冲击难题,结果连考试中最基础的方程都会错。

  3.要抓好几个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数学运算,数学解题(保证数量和质量),准备错题本,准备一本参考书,遇到难题尽量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看答案,再保持勤奋和多动笔练习。

  四N是指什么数学

  数学中的N表示的是集合中的自然数集,这是数学集合中的相关概念,需要掌握的还有:N+表示的是正整数集,Z表示的是集合中的整数集,Q表示的是有理数集,R表示的是实数集。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8

  定义:

  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平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

  表达式:

  斜截式:y=kx+b

  两点式:y-y1/y1-y2=x-x1/x1-x2

  点斜式:y-y1=kx-x1

  截距式:x/a+y/b=0

  补充一下:最基本的标准方程不要忘了,AX+BY+C=0,

  因为,上面的四种直线方程不包含斜率K不存在的情况,如x=3,这条直线就不能用上面的四种形式表示,解题过程中尤其要注意,K不存在的情况。

  练习题:

  1.已知直线的方程是y+2=-x-1,则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解析】选C.因为直线方程y+2=-x-1可化为y--2=-[x--1],所以直线过点-1,-2,斜率为-1.

  2.直线3x+2y+6=0的斜率为k,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有

  A.k=-,b=3B.k=-,b=-2

  C.k=-,b=-3D.k=-,b=-3

  【解析】选C.直线方程3x+2y+6=0化为斜截式得y=-x-3,故k=-,b=-3.

  3.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1=2x+,且l的斜率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logab的值为

  A.B.2C.log26D.0

  【解析】选B.由题意得a=2,令x=0,得b=4,所以logab=log24=2.

  4.直线l:y-1=kx+2的倾斜角为135°,则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

  A.1B.-1C.2D.-2

  【解析】选B.因为倾斜角为135°,所以k=-1,

  所以直线l:y-1=-x+2,

  令x=0得y=-1.

  5.经过点-1,1,斜率是直线y=x-2的斜率的2倍的直线是

  A.x=-1B.y=1

  C.y-1=x+1D.y-1=2x+1

  【解析】选C.由已知得所求直线的斜率k=2×=.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1=x+1.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9

  一、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a)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b)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系数为1或-1。

  c)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注意:常数项的单项式次数为0)

  a)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b)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a)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b)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二、同底数幂的乘法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b)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d)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

  (其中m、n、p均为整数);

  e)公式还可以逆用:

  (m、n均为整数)

  a)幂的乘方法则:

  (m,n都是整数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b)(m,n都为整数)。

  c)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3化成-a3

  d)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e)要注意区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

  f)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n为正整数)。

  g)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三、同底数幂的除法

  a)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

  b)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a0=1(a≠0),如100=1,(-2.50=1),则00无意义。

  c)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a≠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

  d)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四、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相乘,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b)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c)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d)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e)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b)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c)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b)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c)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x+a)(x+b)=x2+(a+b)x+ab,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数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

  五.平方差公式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即

  其结构特征是:

  a)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第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

  b)公式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之差。

  六、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a)公式左边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b)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c)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右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

  七、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10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一、认识图形(二)

  1、认识平面图形

  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可以分别拼成更大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2、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法

  (2)破十法

  (3)平十法

  (4)想加算减法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单一标准下的分类

  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把不同事物归为一类

  2、不同标准下的分类

  以事物不同的属性、特点为标准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3、整理数据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表示整理的结果。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

  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

  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

  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

  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人民的单位

  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3、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时,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

  单位不同时,要先同一单位,在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

  4、小括号

  在一道算式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七单元、找规律

  1、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方法

  (1)按照颜色重复的规律;

  (2)按照形状重复的规律。

  2、找数列排列规律的方法

  (1)按照数重复的规律;

  (2)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找出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2-16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3篇01-16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10-18

人教版数学整式知识点10-0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03-15

人教版小学五年下册数学知识点08-27

人教版一年下册数学知识点08-2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2-07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