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24-04-28 21:56:44 炜亮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1篇)

  活动记录,一个过程的一次执行所需信息的管理,是通过使用一个所谓活动记录的连续存储块来实现的。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1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1

  一、活动的策划

  结合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预赛,开展由青年教师执教,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包括分析教材、备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的展开

  (一)教案设计

  在确定了参赛教师(卢丽萍)、教学内容(四年级七册《垂直与平行》)之后,由参赛教师在集体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备课,然后就参赛教师的备课进行交流,参赛教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过程,全体教研组成员就这位教师的个体备课进行讨论修改,加以完善。

  (二)试教修改

  参赛教师试教,部分教研组成员听课,邀请来我校交流的王晓燕老师听课指导,针对存在问题与不足,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

  (三)校内展示

  校内展示,全体教研组成员听课,课后安排评课,再次修改,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卢丽萍教师准备参加区课堂教学比武预赛。

  三、活动的反思

  (一)、组织者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

  众所周知,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组织者。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这次教研活动是为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而举行,执教的教师只有一位,活动前没有向教师征求意见,没有确定活动的主题(研讨解决什么问题),只不过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教研活动显然是失败的。其实称为“教研活动”也有些牵强,更谈不上“有效教研活动”。

  (二)、执教者要多一点反思、多一点互补。

  在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的教师大多是学科骨干或青年教师,为此,执教者要倍加珍惜良机,除了在研讨互动中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捕捉有价值的问题之外,活动后也要加强自我反思。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优秀教师也应该是如此。在上完公开课后,自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建议,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次活动其实是为了应付比赛,只安排了一位教师上课,执教者间无法比较,执教者只有自己跟自己比。如果重新策划,应该让三位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参加竞争,让他(她)们相互听课,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更有实效。

  (三)、听课者要多一点交流、多一点实践。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让所有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体,使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得到解决,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教研意识得到加强。然而,在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课后安排教师互动交流时,大部分老师不会在大庭广众下站出来提问研讨,即使有的老师说了,也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她)们,我们学校共有12名数学教师,35周岁以下的只有3位,50周岁以上的倒有4位,再则,我们农村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参加研讨机会不多,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研讨交流起来,实在难。所以,为了真正地开展教学交流研讨,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者在活动之后,要开辟多种渠道让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如撰写听后感言,这样更便于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2

  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学校数学教研室

  参与人员:全体小学数学教师、教研组长

  活动主题: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活动内容与过程: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主题分享:

  张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介绍了她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动画视频,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王老师谈到了他如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分组讨论:

  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如何更好地将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以及应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经验交流:

  各小组代表分享了讨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总结与展望: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同时,她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活动成果与反思: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收获颇丰。通过本次活动,大家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认识到了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教研组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3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与人员: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一、活动目的

  本次教研组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研讨、交流经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内容

  分享教学经验

  每位老师都分享了近期教学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和遇到的困难。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彼此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探讨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观摩教学视频

  观看了一节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学视频,老师们对视频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将这些优秀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三、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老师们通过分享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和观摩教学视频,不仅提升了教学水平,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努力。

  四、下一步计划

  定期组织教研组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让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本次教研组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4

  我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于4月19日进行了期中考试,考后各教师在认真阅卷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绩的统计,并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较全面的进行了质量分析,从测试的情况看我校的教学质量比上学期有所提高,为更好的在下半学期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对全校的教学质量作出如下的分析:

  一、优点

  1、总体来看,这次期中考试一是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的考察,这点在六年级的教学中都有体现,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这是新教材较老教材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察,在六个年级的试卷中,都安排了相应的操作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重了学生寻找规律能力的考察。

  4、注重了题目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题目的灵活性。

  5、题目的分量和难度坡度合适。内容较为全面,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应用四大方面,了解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所有试题密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6、从成绩上看,各年级的成绩都比较理想,全校及格率100%。同年级相差1至2分左右。

  二、存在的不足

  1、学生答题比较粗心,不认真审题,有的学生凭感觉答题。

  2、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尤其是基本的计算掌握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画图题不用画图工具,用手随意画。

  4、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表现在某些推理过程写得比较简单,表达不清楚。

  5、学生缺乏灵活多变的能力。

  6、个别学生卷面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2、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解题的习惯。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坚持补心和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清楚他们的思想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基础抓起,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4、在后期的教学中要加强题型训练,尤其是计算题中的简便计算,做到精讲精练,灵活教学。

  5、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在发展中快乐学习。

  6、经常与家长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知己知彼。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5

  一、试卷内容分析

  试卷共计25题,满分150分。其中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解答题共5小题,共55分。试卷涉及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考察到,基础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基础稍扎实的学生把自己会的题目分数拿到基本及格来讲还是很容易的,整体看试卷的难度适中,难易结合,并且有一定梯度,选择题最后两道14,15,填空题最后一道20,解答题也是最后一道24,25都是各题型中最难的,也都安排在最后。其中15,20,24很新颖,还不错,区分度也具有了。但是向量的有关方法涉及较少。值得提出来的是题25最后考查的是向量的平移,这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作为压轴题有点偏,效果很不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分析学生试卷的失分情况,其问题和原因有:

  1、凭简单的记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

  (1)选择题

  错误主要集中在题10、题12、题14,题15上,题10准确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看图题在心理上就已处于劣势,加上计算不过关也是原因之一;题12错误主要集中在选B上,很明显是把两个端点的值代入而得到的,但如果函数不是单调函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就是题12的错误所在;题14学生做不好的主要是对学过知识遗忘,由于这题题目需要用到二次函数的知识,有些同学就自动放弃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无法解读题意,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设出P点的坐标就可以了;题15则需要较全面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尤其是还要用到模块二的知识,知识遗忘就无法解决这道题了,因此这是选择题得分最低的题,当然作为最后一道题出现这样的情形是不足为怪的。

  (2)填空题

  除最后一道题较难之外,其它题目还是出得比较简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令人满意,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公式记忆错误,或计算不过关,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表达不规范,如定义域必须用集合表示等;而题20则因为题型不熟悉导致很多同学无从下手。

  (3)解答题

  题21,22,23,均属于基础题,也是平时主要训练的题型,因此这几道题的得分比较正常,但得分结果却很不尽人意,因为得分率还是很低,主要原因首先是诱导公式符号决定错误;再则是有捷径的"方法没有掌握,而采用的是需要分类讨论的方法,又没有进行分类讨论导致失分;还有就是选择的.公式不适合。后两题属于提高题,题24是应用题,题意较新颖,学生必须理解才能解决好;最后一题需要有综合的知识,尤其需要用到函数的知识才能解决好,需要有较强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的方向

  提高课堂质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扎实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平时有部分学生急功近利,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味地追求难题,要改变这一部分学生的观念;另外,重复地回过头来看错题以及及时地归纳和总结是学数学的好方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也尤为重要;最后,要注重课堂练习,课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总是不够多,没有做到当堂练习,没有让学生从解题中体验到及时掌握的成就感。

  今后改进的方向:

  1、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2、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注重学习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让学生独立去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要急于抛出结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在解题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方位来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严谨性和最优化解题思路。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既要弄清每种解法的来龙去脉,又要注重一题多解的分层次对比。

  3、注意解答题计算推理过程的示范性,使学生确实形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及书写习惯,力争在练习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6

  一、成绩质量分析统计表

  二、试卷结构分析

  1、考查内容: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课标》7—9年级所规定的三个知识领域中的主要部分,各领域分值分配基本合理:

  本份试卷立足考查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还加强了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较好地贯彻了以《课标》为评价依据,保证了对《课标》主干内容的考查,需要提出的是,第26题涉及到了“猜想论证”这一从殊到一般的探究性思想方法,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2、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比例:

  3、试卷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8∶1∶1,难度值为0.75,这样的比例基本符合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求并兼顾到本市普通高中招生的实际需要。

  三、试题特点

  1、本卷有不少新的特点与亮点,总体上看,本卷的表达简洁、规范,图形优美,语言亲切,可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动力,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数学思考、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了对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在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与主观形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开放性试题、应用性试题、信息分析试题、操作设计试题的设计得到一定的发展与完善,给学生创设了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还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数学教育价值的关注,充分体现了课改理念。

  2、学生对定义一种新的运算感到陌生和不理解,这里得分率明显偏低,以往的中考大题中也出现过类似定义一新的运算、曲线、点,但这方面还没能够引起我们的老师、同学的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训练。

  3、第25题是一二次函数与几何中的.折叠、对称变换、作图、推理、计算等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可展示出学生操作试验、观察、分析、推理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了《课标》中的数学思考理念,其中第⑴⑵小题完成很好,对于第⑶小题开性的问题: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是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直接答出所有的坐标(不要求写出求解过程)。学生考虑的满足条件的点,不是很全面。

  4、第26题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第26题几何变换中的探索性问题,关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变量”这一重要的数学基本理念作为考查核心,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所关注的“图形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念。各问题环环相扣,难度逐级递进,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在通过探索几个特殊具体的情形中归纳猜想出一般性结论,从中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数学思考方法,也考查了学生观察、探索、转化、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关注了过程性目标。第⑴⑵小题完成较好难度值分别为0.72、0.55,第⑶小题要洞察(猜想)上述(用含的式子表示)一般性结论,再进行证明你的猜想,这道小题的难度值约是0.16,偏难,区分度为0.45。

  四、教学中的建议:

  ⑴加大力度钻研《课标》和课程的学习与探索,领会课改精神和评价理念。

  ⑵注重双基,着重能力,渗透思想方法,更要着眼从事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情况。

  ⑶联系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

  ⑷加深图形变换认识,建立运动和图形变换的空间观念。

  ⑸新课程把坐标归入到图形与空间这一块中,明显提升了数形结合的要求,应当多加训练。

  ⑹创新读写能力急需提升。

  ⑺加强对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迁移能力,对定义新运算等有关数学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⑻多让学生研究具有挑战性的开放题、探索题、操作设计题、应用题、规律题、信息分析题、课题学习等等,开发学生潜力,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7

  一、内容分析

  本次测试为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一至五单元内容,本试卷的测试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概括了第一至五单元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有数据数据与整理、除法、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等,难易分配恰当,重点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共分七大题: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我班有49人参加考试,90分以上22人,80—90分有13人,优分率71.4%;及格46人,及格率93.8%,不及格3人。总体情况良好。

  1、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半学期以来所学习的各方面知识,能充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合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口算和混合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多数学生能把握计算顺序,做到正确计算。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计算马虎、计算顺序弄不清。

  3、统计。本题考察用多种方法统计数据,重点考察学生用“正”来统计,并能用统计图知道哪种多哪种少,一共多少个等问题。

  4、解决实际问题。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与运算的重要目标。本题主要测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题意能用多种方法做两步计算问题,会运用提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这个学期我们一直在抓学生的计算,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还是比较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

  (2)从题目中摘取数学信息时抄错数字,漏写单位等。

  (3)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错误的出现。

  (4)没有养成做完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四、改进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在课堂内外下苦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上课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检查等习惯,教会他们认真审题、认真检查。对题目要全面观察,检查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

  3、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问题,能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加强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乘法口诀、练口算和笔算。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认真细心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检查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5、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

  6、要及时复习,并充分利用好每次的诊断练习,及时发现不足,查漏补缺。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8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力争让考试成为激励老师和学生动力的契机,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期中测试小学数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对全浅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校1—6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数学测试,通过测试可以看出,低段考得较好,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中段三年级较好,平均分80分以上;高段五年级较好,平均分80分以上;那相对较差的班级四年级,平均分64分;六年级平均分68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一班平均分91.4;优秀率:80%;一年级二班平均分:94.1优秀率:97.5%;二年级一班平均分91.4;优秀率:83.5%;二年级二班平均分87;优秀率:57 %;三年级平均分83;优秀率:73%;四年级平均分64;优秀率:xx%;五年级平均分80;优秀率:80%;六年级平均分68;优秀率:28%;

  二、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试题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在1—6年级的试题中,分别编制了三个部分:概念部分、计算部分和应用部分。涵盖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画图题等各种形式的习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6年级普遍存在计算方面的问题,计算不过关,高年级存在问题较大。

  2、学生答题比较粗心,不认真审题,凭感觉答题。

  3、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尤其是基本的计算掌握的不扎实。

  4、某些推理过程写的比较简单,书写不够严谨,字迹潦草。

  5、画图题不用画图工具,用手随意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较差。

  6、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清楚。

  7、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递等式计算、简算题、判断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较低。尤其是应用题。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四、改进措施。

  通过对1—6年级期中试题的分析,根据这次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学生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计算技能的训练,切实使学生计算技能提高,尤其要加强口算技能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

  2、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时,一定要注重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方法。把握概念的要点。

  3、要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的能力培养。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5、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做到知己知彼,改进辅导方法,优化辅导内容。

  五、提出了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堂上适当增加例题、训练题,以达到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的目的。

  2、要做到“经常回头看”,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当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师生情感的交流而进行,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用画图工具规范画图的习惯,训练学生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总之,我们这次数学组的成绩普遍都有明显得进步,部分班级从不同角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希望我们老师和学生与家长携手共进,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希望我们考得不够理想的班级,也不要气馁,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自己前段时间的不足,查漏补缺,争取在期末考个好成绩。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9

  时间: 20xx年4月4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马冲

  内容:

  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能做到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作业认真、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

  一、学习教材特点,增加实验意识。

  教师进行集中、集体备课。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纵观全书,吃透教材,做好教材分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活跃研究气氛。

  课堂内外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创设多种语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落实实验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新理念,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到每星期写教学随记一篇,每学期每人准备一个教学困惑和反思本,认真反思,至少做好一个个案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习习惯。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发言有序响亮、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10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1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 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一)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讲:孙娟

  内容:

  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上课?应该怎样使教师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出来?应该怎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谈谈我的认识: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我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我:“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11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地点:学校数学教研室

  参与人员: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一、活动开场

  教研组长首先致辞,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对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二、主题分享与讨论

  主题分享

  xxx老师分享了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经验和策略。她提到,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辅助工具、组织数学竞赛等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

  老师们根据xxx老师的分享内容,分组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案例分析与教学策略探讨

  案例分析

  教研组长提供了几个典型的数学教学案例,老师们围绕这些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策略探讨

  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总结与展望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他也提出了对未来数学教研工作的展望,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五、活动结束

  教研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策略,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老师在讨论中发言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激励。此外,未来的教研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形式和内容,如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教学观摩等,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后续行动计划

  定期组织教学分享会,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做法。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有效的教研合作机制。

  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与交流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研形式和内容,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相关文章: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范文12-02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05-23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11-18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11-10

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02-12

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04-07

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12-27

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01-24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12篇)11-20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精选15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