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三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1-07-04 14:41:53 数学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听课教师在听完课以后做出评价,写好评课稿,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三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仅供参考!

三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1、《解决问题》评课稿

  X老师教的《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的内容。通过与X老师的交流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X老师这节课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用脸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本节课中,X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比如在立体中的团体操队形问题、联系中的晨跑问题、家庭中的购买鸡蛋和购买水果问题、照片问题以及作文本字数问题等,学习材料充满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变的更加主动,而且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来一座畅通的桥梁,使学生切实的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2、 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例题学习中,X老师首先提了两个一步计算的问题,运动会方阵每行10人,8行共多少人;每个方阵80人,3个方阵多少人。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很快能说出计算过程及答案。将这两个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时很自然引出了两步计算的题,学生这时再进行计算思路也很清楚。在后面的练习中,X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作文纸每页有20行,每行可以写16个字,___________?请学生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使之成为两步才能完成的应用题。在做这道题时学生很自然会在脑中过一遍解题思路再提问,更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3、 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X老师始终让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多种方法的寻找中,加强学生的说服能力,让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这样学生增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的无限空间。

  4、 注重引导学生交流思维过程,让学生表述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无疑是教学难点之一,而解决问题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最好验证。因此引导学生表述自己所理解的数量关系,结合具体情境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X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说说每一步应用题的依据,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既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和评价的基础。只有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呈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暂时,其他学生或老师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或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出不同的策略。

  总之,X老师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内容,遵循新授教学策略对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X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2、《搭配问题》评课稿

  何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搭配问题》,首先我要说的是何老师原来是带初中数学的,现在带三年级,从这堂课可以看出语言干练、富有亲和力,逻辑思维清晰,说明何老师适应力很强、转型很快。

  这节课主要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她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在情境创设时以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美羊羊开生日宴会为主线,选取学生熟悉的吃早餐、穿衣、选礼物作为学习素材串联起来认识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课。课标的第一学段中综合与实践的目标是这样指出的.: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本课的目标重在通过搭配问题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的能力,体会有序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从制定目标上看何老师制定的比较具体、合适。整个教学流程很清晰,从设计搭配图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到合作学习、探究方法,从实物图去摆,到学生抽象到用数字、图形代替连线,再到练习时总结出用乘法解答,都是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学生自己“说一说”,得到的,让学生体验“说数学”。最后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如 “读书好” 巩固练习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老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方式,很好的落实了“有序思考”这一重难点。另外教材里仅仅给出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每件上装跟不同的下装搭配起来,这样就有两个连线图,另一种是将第一种连线中的两个图合并起来的综合连线。并没有出现2×3这样的乘法算式,而今天的课堂中出现了,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后,学生能意识到有序搭配,在这个前提下,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

  俗话说的好“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的。

  1、感觉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有些少,分析原因:一是课前,她看时间还多,让学生翻书预习了,虽然预习也是一个好习惯,但这节课比较简单的,一让看了,学生就有了定式思维了,没有了发挥,原因二是提问过于简单,你一问学生马上就能一口回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少,只在巩固练习时2*3的算术发揭示时,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2、过度依赖课件,练习“拉动纸条”学生都已经把答案说的很清楚了,也有学生上台投影展示了,就没有必要再课件重复回放。

  “有序“的揭示哪里总感觉有点不太自然。如果在例题的教学时,出示了2件上衣3件下装后,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你准备怎样搭配?”再追问一句“摆的时候再想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其实都会用前面学过的定位法来解决,这时候你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揭示出“有序”。后面在学生活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而然的问用定位法“有序”的摆,我们就能做到?,学生就不需要教师提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呀?”学生就会答不重复不遗漏。教师在小结时:“这都是要干啥?”我们能否换一种问法:“同学们你觉得在简单的搭配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二,在例题教学完后,咱们加一件上衣,现在就不是他们预习时预先知道的答案,增加一下难度,有坡度的,有意识的设计题型,让学生要跳起来够一够,可能课堂上生成的就会多一点了。

  3、《年月日》评课稿

  本周二,我听了谢老师执教的《年月日》。整节课,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激情饱满,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师生互动,谢老师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听完这节课后,有很大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精心备课,重视课堂常规,使教学扎实有效。本节课开始,教师问学生今天是哪年哪月哪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与学生谈话中进行了新课的导入,贴切自然,顺理成章。

  2.体现学生自主探索,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看日历填信息,在白板上标一标、圈一圈等活动,了解大月、小月以及特殊月2月的概念。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月份的不同,更有利记住12个月天数的区别。借助多种不同的方式,如、念着记、记单双数、拳头法、记歌诀等记忆大小月份,生动活泼,有趣,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3.练习设计巧妙,层次分明,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三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复习课评课稿07-11

数学广角评课稿07-10

《数学广角》评课稿07-10

数学评课稿范文01-19

数学《烙饼》评课稿07-11

数学方程评课稿07-10

数学《比的意义》评课稿08-13

数学课《数学广角》的评课稿07-1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