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时间:2023-11-02 11:45:19 炜玲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精选11篇)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过程,说明确点就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即教学意见。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精选11篇)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

  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 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①“长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板书:

  四 边 形

  四 条 直 的 边

  四 个角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

  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总评: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2

  一、教学目标:

  1、区别1——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理解其含义。

  2、能进行10以内单数和双数的转换。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游戏。

  二、教学准备:

  带10以内数字的萝卜图片若干;贴有单数、双数标记的纸箱;单数和双数汽车多辆;音乐《拔萝卜》。

  三、教学过程:

  1、拔萝卜:

  教师以谈话形式导入“拔萝卜”。(这里可播放小段音乐《拔萝卜》,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兴趣。)

  2、数萝卜:

  1、教师展示六行萝卜图片,请幼儿观察。

  2、教师依次提问,请幼儿一起回答:(为以后的给萝卜找朋友打基础)

  (1)、数一数一共有几行萝卜?

  幼儿回答:6行。

  (2)、数一数每行有几个萝卜?

  幼儿依次回答:1个、两个、3个、4个、5个、6个。教师依次把数字1、2、3、4、5、6写在相应的位置。

  3、给萝卜找朋友:

  (1)、教师说明给萝卜找朋友的要求: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

  (2)、分别请幼儿按要求圈出每行的萝卜。(每圈一行教师都要严格把控,并及时和幼儿研讨,使幼儿正确理解单数和双数,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小结: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不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单数,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双数。图上的单数有1、3、5,双数有2、4、6.

  4、摆萝卜:(深入探究7——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及体验单双数的转换,以此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与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

  (1)、请幼儿拿出小椅子下面的'萝卜图片,先摆好6个萝卜,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

  摆好后请幼儿汇报结果:6个萝卜,2个2个找朋友,没有剩下,它是双数。

  (2)、教师提问:怎样变成7个萝卜?

  幼儿回答:“添上一个。”

  教师提问: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会怎样?

  幼儿之后回答:2个2个找朋友,剩下1个,它是单数。

  教师按以上方法,依次进行到给10个萝卜。

  最后师幼总结:10以内的单数有:1、3、5、7、9,10以内的双数有:2、4、6、8、10.

  5、收萝卜:(巩固练习,初步验收教学成果。)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1)、选四名小朋友分别背上标有单数、双数的小筐。

  (2)、其他小朋友一起拔地上的萝卜,经过自己判断萝卜上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后,再放入对应的筐里。

  开始收萝卜。

  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游戏结果,如发现错放的请幼儿一起纠错并改正。

  三、课堂延伸:

  (加深幼儿对单双数的认识、理解、巩固与应用)

  运萝卜:

  先有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分组将单数萝卜和双数萝卜分别运到单数汽车和双数汽车上。

  然后游戏开始,教师巡视,检查幼儿游戏成果。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3

  一、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两堆苹果

  1、两堆苹果:第一堆一一对应排列,第二堆杂乱排列,红苹果多还是绿苹果多?哪一堆能让你清楚地看出来?

  2、同意第一堆的举手。

  3、第二堆为什么不能?乱

  4、怎么样排才能像第一堆?先分开,再对齐。

  【评:复习前面学过得比一比的知识,引导学生体会统计的方便性,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其中。还可进一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红苹果比青苹果少1个,反过来青苹果比红苹果多1个。】

  二、教授新课

  1.大象过生日

  大象伯伯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来祝贺他,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中午,给小动物们准备午餐,每种小动物吃多少?不知道该给小动物们准备多少份食物,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先把小动物分下来(学生分)同时3个人进行操作。

  排一排(注意对齐)(老师示范)

  从这个知道什么?

  每种食物的数量。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因为要准备午餐。

  小猪最少,小猴最多。

  2.统计的定义

  想一想刚才是怎样分水果的,又是怎样帮助大象伯伯的?

  学生总结,老师板书:分,排,数,这个过程叫统计。

  3.统计表

  大象伯伯要到超市去采购食物了,可是他的记性不好,小动物的数量他总是记不清,我们怎么帮他记住呢?中有5、4、3,怎样知道小猴几只,小猪几只?

  老师这儿有张表,会不会填?

  介绍统计表的作用,引出统计表的需要。

  【评:设计故事是为了创设感兴趣的童话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个故事是学生所熟悉的,便于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要,感受统计的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和统计意识。】

  三、巩固运用

  1.统计鲜花

  帮大象伯伯第二个忙,把小动物送的鲜花分一分。怎样来分?把花拿出来。按颜色、形状。

  分好后怎样?排一排,排在格子里。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根据分得情况,完成统计表。(展示学生作业)

  看着表你知道了什么?

  每种花的数量,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还知道什么?

  互相比较,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

  【评:重视实践操作,因为实践操作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这样教学,既可使枯燥无味的统计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统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操作方法的掌握。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的方法。】

  四、实践运用

  1.大象伯伯不仅知道了每种小动物的数量,还知道了每种鲜花的.数量。

  大象伯伯为了感谢大家,送来了水果,请小朋友们吃。

  看看有哪几种水果?

  分三组来统计水果。每组用一块小黑板表示,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每种水果喜欢吃的小朋友各有多少个?

  2.合成大表。分析全班的统计表,哪组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不喜欢吃,全班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各是多少(老师在展台上填表)。

  【评:组织教学环节中安排统计水果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凸现了开展统计活动的必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帮助他们培养统计意识】

  五、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去统计。

  杂乱的先分一分,再对齐排一排,为了好数。

  生活中的统计运用。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4

  记录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丰富学生对随机现象的感受与理解,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摸球:

  1、教师操作:袋里有球,看看是什么颜色?(白色、黄色、红色)

  提问:从下面的某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要想摸到红球,你会选择从哪个口袋里摸?为什么?

  (贴出三个口袋示意图,每个袋上标出三种球的个数)

  1号袋:5黄1白2号袋:3红3白3号袋:6红

  为什么选择到1号袋摸?(引出“一定”)为什么不到1号袋摸?(引出“不可能”)到2号袋摸1个,也不可能摸到吗?

  2、从2号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真的有可能摸到红球吗?

  (1)学生组内摸球活动:组长负责,每位组员按顺序摸一个,记住摸出球的颜色后马上放回袋内,组长将球摇匀后再让第二位组员摸。

  (2)各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课件随机记录:

  第一组:白红红红红红

  第二组:红白白白白红

  第三组:白白红红白红

  第四组(同第一组)

  能确定有第N次摸到红球吗?只要一直不停的摸下去,总会摸到的,这在数学上叫“可能”。(板书)

  3、有几个组的球老师动了手脚:(课件出示)

  袋1袋2袋3

  2红2白2黄5白1红1红10白

  有可能摸到红球吗?1红100白呢?1红1000白呢?

  小结:都是红球,一定能摸到红球;都是白球,不可能摸到红球;有白球、有红球,有可能会摸到红球。

  二、放球:

  1、出示:1只空口袋,4个红球,4个黄球和4个白球。

  根据给定的要求,在空口袋里放上适当的球。

  (1)要求任意摸1个球,一定是绿球。

  (2)不可能摸出绿球。

  (3)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出绿球。(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得出4种不同的摸法)

  2、各组对放球的'情况进行交流与辨析。

  三、猜球:

  1、出示三个口袋:

  1号袋:3红3黄1白2号袋:3红3黄3号袋:5红2绿

  教师选一个口袋,请一位学生上台逐个摸球,每摸一个就让学生进行猜测。

  第1次摸出黄球:不可能是几号袋?

  第2次摸出黄球:能确定吗?

  第3次摸出红球:现在能确定吗?

  让摸的学生看一个袋里剩下的球,向他提问:第4次有可能摸到白球吗?(学生否定,确定是2号袋)

  2、儿子的难题:

  儿子也要摸球,教师为他准备了三个袋:

  1号袋:2红2白2黄2号袋:3绿3号袋:2红2绿

  儿子摸了4次:绿、绿、绿、绿

  儿子第五次会摸到时什么球?一定是红球吗?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5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 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 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 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 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 练习

  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五、 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6

  一、情境导入:

  1、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小朋友,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哪位小朋友愿意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

  师:这可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是因为选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学生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然后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量物体的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

  1、 观察直尺

  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对,你们按顺序读一读。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

  生:0。

  师: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生: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板书)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线,有长有短。还有“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评: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三、用厘米量

  1、 估几厘米

  师:我们估计一下,这座小桥大约几厘米长?(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2、 量几厘米

  学生量,老师巡视。选取几位学生演示,并评一评谁的方法好。然后互相说说是怎么量的。

  师: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扶手,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评: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量的基础之上再用说的方式来巩固测量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环节的新知识。而且选取学生进行演示,那么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就一目了然。分析了以后能让学生对这些错误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那么自己尝试时便会有意识地去避免这些错误。)

  四、探究交流:

  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

  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

  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

  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

  (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要重点讲解让学生知道直尺上有些什么,让每个学生都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用直尺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知识。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7

  一、 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 ,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 -0.5, 0, 6, +1.5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 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 相反 相反 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通过这次七年级(三)班李红鸽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加油!

  愿所有的人开心快乐!!!!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8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意见: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9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

  师:每周一,老师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心中都会感到一种神圣和激动,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国旗的知识?

  2.引出国旗规格问题。让学生读兔博士网站的内容。

  3.估计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

  二、新课学习

  1.结合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写出长和宽的比。

  2.化简所写的比,并交流结果。

  3.由长和宽的比类推宽和长的比。

  长和宽的最简比是3:2,反过来,宽和长的比就是2:3了,他们是有关联的。

  4.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师:对,同学们看网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五种规格的国旗,我们现在就从中任选两种,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作。

  5.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汇报自己的发现。

  交流中,教师把学生所求的比值按“长和宽的比值”“宽和长的比值”分类板书,方便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

  6.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比和比值,找出发现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任选了两种不同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了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7.认识比例,通过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把两个比用等号联起来,建立比例的数学模型。

  我们就可以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写成下面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

  师:(板书)好,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比例(板书)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比例吗?

  8.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试一试问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就相等了。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3和21:9

  (2)0.5:24和1.5:3.6

  2. 2袋大米重16千克,5袋同样的大米重40千克。分别求出大米质量和袋数的比值,并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听课点评: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通过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台秤、电子秤、人体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做背一背的游戏,谁想来?

  生:(3名同学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三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沈春鹏最重,王宇洋最轻。

  生2:我觉得沈春鹏比高一民重。

  生3:我觉得王宇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互相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1: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3: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以前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千米。

  师: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2:我还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了。在这些单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千克和克。(板书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应该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都认识什么秤?

  生1:我认识弹簧秤。

  生2:我认识台秤。

  生3:我认识电子秤和天平。

  师:今天我们主要要用到台秤和天平。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袋盐,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台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请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拿着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分别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2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水果几个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生1:我们小组估计8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2:我们小组估计6个桃子大约重1千克。

  生3:我们小组估计11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你们就来称一称吧。

  生:(把小组估计的水果放在秤上称。)

  生1:(8个苹果)多了一点。

  生2:(6个桃子)也多了一点。

  生3:(11个橘子)还是多一点。

  师:那你们(生3)能不能调整一下?

  生:拿下来1个橘子。

  师:大家快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计1千克的重量就已经很接近了。刚才,小组在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有1个小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2袋盐,再掂一掂5个桃子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就又加了1个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桃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的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象他们小组学习。

  [评析: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找一找。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2袋挂面、4袋奶……

  (5)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1: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生2:我猜可能一样重,因为铁沉。

  师:到底谁说得对?你们自己想办法验证吧。

  生:(有的掂一掂,有的称一称)一样重。

  师:那我想问问,刚才说棉花重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物体的轻重不能光看堆大,堆小。

  师:是啊,物体的的体积大,但不一定重;体积小,不一定就轻。

  [评析:设计“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学生很喜欢。孩子想获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活动时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活动学生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的。交流时,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猜想—验证这一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6)拎一拎。

  师:老师这还有些东西(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学们拎一拎,感受这些物体大约重几千克?再看看下面的标签。

  生:(分组拎物品,感受几千克的重量。)

  (7)说一说。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重量的还有哪些?

  生:青菜、面粉……人体的体重。

  师:想称称自己的体重吗?好,到前面称称吧,一个人称,另一个人读数。

  生1:王帅的体重是29千克。

  生2:徐哲的体重是28公斤。

  师:28公斤也就是28千克。

  2、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知道了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的重量,我这有一枚2分硬币,我们称称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生:太轻了,指针根本没动。

  师:那这枚2分硬币还能不能用千克做单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

  生:用“克”做单位。

  师:想知道它的重量吗?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秤。(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称重)这枚2分硬币有多重?

  生:1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动手操作,感知1克)

  生1:太轻了,我好象一点感觉也没有。

  生2:太轻了,手里好象什么都没有。

  师:这1克的重量非常轻,看看学具盒里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扣、2个曲别针、一个小药片……

  生:3粒花生大约重1克。

  师:我们称称看,3粒花生的重量是不是1克?(在天平上称超过1克,减1粒,再减1粒。)大家看,像这样的1粒花生的重量大约是1克。

  师:用手掂一掂你身边的比较小的文具,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生:一支铅笔大约20克,一块小橡皮大约1克,一张纸大约5克……

  3、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师:老师这有一大袋和一小袋米,小组互相掂一掂,估计一下它们的重量。

  [评析:学生经历感知实际重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1:我估计大袋大约100克。

  生2:我估计大袋约重150克。

  师:老师告诉大家,课前老师已经称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那小袋的呢?

  生:大约50克。

  师:对了。每组大小两袋米合起来重多少克?

  生:重250克。

  师:那计算一下,4组合起来呢?

  生:1000克。

  师:来,我们把这些大米放台秤上称一称,读出数来?

  生:1千克。

  师:通过实际称重,我们又知道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书:1千克 1000克)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千克=1000克

  师:(板书结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千克和克,有谁知道?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师:那我们还可以写成1kg=1000g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并了解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点评:

  本课教学流畅、自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一、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老师通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多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单位的正确观念,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通过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与形象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去掂一掂物品的重量这一活动,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证明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二、提供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各人思维也不尽相同,思维的交流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更多地满足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认识数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老师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 11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评析: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课学习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评析: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3.全班验证。

  4.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上题中○内可以怎样填?□内可以填任意数吗?为什么?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2)学生打开书本读一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5.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1) ( )

  (2)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 )

  评析:基于猜想的学习必定需要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验证,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时也真正内化了来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吗?什么是最简分数?

  今天我们发现的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简比,进而得到一个最简整数比。

  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

  1.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

  预设:前项、后项互质的整数比称为最简整数比。

  2.从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

  3:4; 18:12; 19:10; 0.75:2。

  初步应用。

  1.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

  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

  2.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

  3.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化4.方法补充,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预设: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

  三、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听课评析: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小学数学听课的记录】相关文章: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01-27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例01-27

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07-29

数学听课记录模板01-27

上数学听课记录01-22

小学上册数学听课记录01-27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精选5篇)01-26

关于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01-21

数学听课记录精选(精选14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