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百文网手机站

桃花的相关诗词分享

时间:2021-06-23 11:20:32 诗词 我要投稿

桃花的相关诗词分享

  桃花是春天最明媚耀眼的花,它烂漫嫣红,如云霞般美艳;她占尽春光,为人间增色;它开时光彩夺目,风华绝代,它落时纷纷扬扬,风韵犹存。以下是桃花的相关诗词分享,欢迎阅读。

桃花的相关诗词分享

  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诗词中的桃花几乎成了芳春的代表,同时也是美人的代名词。

  春意融融

  春天来了,当梅花凋谢,红消香断时,桃花就登上了舞台。它感受到了春回气暖,三三两两地绽放了。

  苏轼有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隔着翠竹是几簇粉红色的桃花,红绿掩映,春意浓浓。

  白居易的笔下,桃花就是春天,他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那一树树桃花开得粉嫩而耀眼,竟然还有未开的花蕾。本以为春天已经离开了人间,没想到她转到了这里。

  杜甫对桃花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爱那深红浅红的桃花,又恨那轻薄逐流水的桃花。他独步寻春的时候,看到的桃花是非常可爱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在另一首诗中,他却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很明显,诗人是不喜欢柳絮和桃花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诗人郁郁不欢,当时,国难未除,诗人饱尝战乱离别之苦,有家难归,心情既愤慨又悲痛,哪有什么心思欣赏桃花呢。

  对于王维来说,桃花是春天最绚丽的一抹色彩。他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是一个画家,他把绚丽的颜料毫不吝惜地给了春草桃花,把红与绿渲染得十分醒目。

  桃花的这种耀眼的红,在元代姜彧的《浣溪沙》一词中也有反映。“两岸桃花烘日出”,两岸的桃花盛开,灼灼耀眼,正好映着鲜红的太阳,真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营造了一种极其壮美的景象。

  五代的李煜对那灼灼的桃花更是留恋,他说:“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船头的浪花翻滚如千里白雪一般,无边无际;岸上林间里的桃花,默默地竞相开放,远远望去,一排排的桃树好像队列一样有序排列着,点缀得春日美景如画。

  江南的春天,美景何止万千,实在令人眼花缭乱。黄庭坚只选择了最能代表春天景物的桃花与杨柳,仅以“灼灼”与“鬖鬖”两个词就概括出二者的特色。“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这句所写的景物虽然常见,却给人以美好的联想与想象,形象地表现出江南的春色之震撼人心的美。

  桃花与水总是连在一起,桃花开在水边,落在水里,还逐流水而去。徐俯眼中的桃花是“夹岸桃花蘸水开”。桃花倒映在水中,水面上的桃花影与岸上的桃花连成一片嫣红,远远看来,好像桃花贴着水面开放一般。

  刘禹锡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春天离去了,枝头上的花也几乎落尽,可是,那流水之上还有鲜艳的桃花呢。倘若桃花瓣也随流水飘尽,那春天就真正离开人间了。因此,趁年华还好,不妨及时欣赏眼前美景。

  美人往事

  自《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后,桃花与美人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一出,使这种关系更进一步,桃花变成了美人的代名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她本来已经很艳丽,在红艳艳的桃花衬托之下就更加动人心扉,宛若《诗经》中在灼灼桃花之下,着一袭红装出嫁的美人。然而,再美毕竟是回忆,现实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最断人肠,这是一种残缺、破碎的美。

  韦庄写过一首关于梦中美人的词,词中的美人正是如桃花般美艳。“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这两句描写伊人美丽的外表,一位娇羞明媚、楚楚动人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笔下的离别,是凄美动人的`。桃花是美人的面,柳丝是美人的情,年年都有桃红柳绿的时候,因此这离别后的思念年年都有生发之时。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可是对诗中的女子来说,这样的景色却引起了她无限的痛苦。山上的山桃花开得确实很红火,可是桃花越是开的红火,也就越败得彻底,这就像他对她的心意一样,爱时,爱得轰轰烈烈,抛弃时,就毫不留情。

  宋代的一位名为阮逸女的词人,写过一首《花心动春词》,开头也以桃花起兴。“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那一枝枝,一簇簇的桃花,光彩照人,十分可爱,正是到了该攀折的时候。然而正是这美丽的桃花,拨动了女主人公的情弦,一种缠绵的春愁油然而生。她自己的容颜正如桃花一样,却无人欣赏,花有重开日,人哪有再青春的时候啊!

  女词人严蕊就很欣赏桃花,她看到的不是桃花的表面,而是桃花的内涵。她说:“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那“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女子的自我写照;花处桃源,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

  《红楼梦》中有一首《桃花行》诗,专门写的是桃花。“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其实这写的哪是桃花,分明就是人。“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这里的桃花少了灼灼的热烈,多了几分病态美,是憔悴不堪的,只是因为赏花之人亦是憔悴的。

  李渔说,百花中颜色最媚者就是桃花了,而花期最短的也是桃花,“红颜薄命”之说,似乎就是专说桃花的。美人桃花,或多或少被蒙上了一种悲剧色彩。

  风言风语

  杜甫有诗句“轻薄桃花逐水流”,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没有批判女子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的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有常被后人用来讽刺女子的轻佻和不羁。不少人更是把桃花看作是寻欢卖笑的风尘女子。岑参在挑逗一名歌妓时就写道:“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着莫许归巫山。”

  宋代的程棨评说梅、杏、桃、李之花时,说“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倡,李如东郭贫女”,他直接将桃花与**归为一类,而且是“倚门市倡”的轻贱**,而不是像“秦淮八艳”那种有身份有品格的歌妓。足见桃花在某些人眼中是何等的轻浮。

  历史上美艳绝伦的息夫人,被称为桃花夫人,但这并非美誉,而是带有批判轻视的称呼。所谓息夫人,就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后来楚王灭了息国,将她霸占,她在楚宫里虽生了两个孩子,但终日默默无言,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即便如此,她还是一个身侍二夫的女子,是被人看不起的。比如杜牧就写诗说:“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说嫌息夫人还不如坚决殉主的绿珠。

  还有不少人,把桃花形容为粗俗附势的小人之辈,苏轼诗曰“桃李漫山总粗俗”、陈与义也夸梅花贬桃花“一时倾倒东风意,桃李争春奈晚何”

  其实,桃花实在是冤屈,它的美艳是天然的,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是身不由己的。至于桃花逐流水,也是不得已的,世上若多一些像黛玉那样的多情之人,把落花埋在土中,那桃花就不至于葬送在水中了。

  世外桃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谓是人尽皆知的名篇,他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世外仙境,是无数碰壁失意之人所追寻的避世之地,也是广大遭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理想中的世界。那是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花海,是一个和平安乐、与世无争的世界,因此,桃花成了远离人间纷争的仙境中的一种花。

  明代才子唐寅也写过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花庵歌》,开篇便连用几个“桃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满是桃花的奇幻世界。“桃花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庵”也是一个美的所在,“桃花仙”是一位自由洒脱的仙人,他种植桃花,并采摘桃花换取买酒的钱。买来美酒,他“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在花前赏花,在花下睡眠,就这样“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日日醉酒,年年看花开。这就是桃花仙的生活,完全是一种无拘无束、自在洒脱的生活。

  桃花,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因此这里的桃花也不仅仅只是一种花,更是作者思想灵魂的寄托。

  桃花不仅有隐的意象,还沾着“仙道”的气息。相传汉代,有刘晨、阮肇二人去天姥山采药,结果迷路,看到山上有一桃树,便采桃子充饥,这时就遇到二位仙女留住,最后与之结为夫妻。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仙女们苦苦挽留半年后终于允许他们回去,然而人间已过去几百年,等到他们再次想回去时,却发现无路可通,只留下无限感慨。晚唐诗人曹唐就写了一首游仙诗《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来记此事,诗后感慨“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桃花的相关诗词分享】相关文章:

关于桃花的诗词分享04-03

诗词分享06-30

与中秋相关的诗词09-13

中秋相关诗词02-27

中秋相关诗词08-10

看桃花的作文分享03-16

关于桃花的作文分享06-02

形容桃花的诗词12-09

描述桃花的诗词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