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酒的味道散文

时间:2021-08-27 17:42:48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酒的味道散文

酒的味道散文1

  我天生就有酒量。女人天生三分酒量,我觉得自己有五分!呵呵。也许另外两分和我的名字有关:标标准准的男孩名不说,很多人竟然开玩笑“五粮液的妹妹六粮液”。

酒的味道散文

  我第一次和酒相遇时我大约三岁不到,我吃辣椒后辣得直哭,大叫要喝水,父亲当时正在喝酒,用的是大碗,碗里清清亮亮的半碗酒。我看见以为是水,就端起来喝了一大口!在家人明白后酒已经进了我的喉流进了我的胃最后淌进了我的小肚肚。我皱皱眉竟然没有哭,在他们惊恐的眼光中我居然又喝了第二口,然后才哇哇大哭:不是水,我好辣。看看我就这么笨,连酒都要尝两次才知道不是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有酒。知道酒也是辣椒的味道!

  后来,我就偷偷地喝父亲的酒,每次一小口,他们就发现不了,可是慢慢地也就发现了。一瓶酒没有了一大半啊!自然我就是那个小偷,不用审就自己招了。那时我觉得酒是快乐的味道,每次都偷偷地闻偷偷地喝偷偷地笑!

  我在老舅家住时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女了,我有一个表妹小我一岁,我们经常一起做一些在大人眼里乱七八糟不可理喻而在我们眼里却天经地义自自然然的事情,偷喝酒偷抽烟也就是不会少的。我们把酒倒在一个墨水瓶里放在厕所里再寻机会拿出去喝,(我的老舅管得绝对地严,要想偷酒出去是颇费了我们一番周折,所以才放在那地方,谁也想不到。哈哈哈,聪明吧?)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喝着酒说着少年特有的烦恼,偶尔还有一滴眼泪就酒。那时的酒,是少年强说愁的味道!

  后来成了一个小家立了一份小业,酒就淡出了我的生活。我身边的人几乎不知道我会喝酒,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忘了酒的味道。

  在工作几年后我去外地进修一年,思念家里的丈夫,牵挂家中的幼儿,于是又和酒死灰复燃了。在那个小餐馆里,和一个同样心境的朋友,默默的喝酒,喝下的是我们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那时我喝的酒就是思念和牵挂的味道!

  前两天同事聚会又逢五一,所以就开怀畅饮。喝酒的人都知道,劝酒敬酒的理由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你不喝下别人不会善罢甘休,再加上我的老公在场,自己也好喝酒,所以就不计后果的举杯,还真以为自己就是一酒仙!几个小时下来,我的清醒就没有了,糊里糊涂的回家,迷迷糊糊地倒在床上,就彻彻底底的没有了记忆!第二天看见不堪入目的衣服,看见老公处理过的地,才知道自己是在折腾了一番后才睡着的。老公笑我:酒醉后真的难得服侍,又哭又闹,一会儿水一会儿果!我低头不语。酒的味道,是爱和包容!

  酒,我和你是有缘呢还是我的一厢情愿?你那丰富多彩的味,让我迷。也让我怕!只爱你的某几味,可否?

酒的味道散文2

  身边有朋友经常说红酒都一个味儿,有时还会补充说“红酒不好喝……”但对资深葡萄酒爱好者和品酒专业人士而言,买红酒除了因为红酒好喝,还因为红酒的风味多种多样。

  人的品鉴能力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只要遵循以下几条建议,任何人都能成为享受美酒的品酒人士。

  很多人抱怨“红酒喝起来都一个味儿”,本质上在于他们喝的酒,不光一个味儿,根本就是同一 款红酒。即使买了不一样的牌子,付了不一样的价钱,最后得到的却是同样的酒。

  市场上很多廉价的红酒,都来自原产地几家大型酒厂代工的贴牌酒。很多人觉得波尔多听起来很有名,所以每次买酒都是寻找正在促销的波尔多红酒,买来的酒虽然酒标不一样,却都来自那几家大酒厂,味道自然没有区别。

  下次购买时,适当涉猎一些其他的产区和葡萄品种,你会发现,红酒的风味是千差万别的。

  红酒经不起高温或者阳光直射。

  如果把酒随便放在客厅的某个角落,一个高温的夏天,就能让真拉菲喝起来和假拉菲一样有苦涩感。

  葡萄酒最好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避光存放,温度也不要超过20摄氏度。在家里储存时,如果打算在两三个月内喝掉,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

  作为权宜之计(防

  止异味污染,酒瓶最好先用保鲜袋包裹起来)。如果葡萄酒想保存一两年以待重要场合享用,就要买专用酒柜。 注意喝酒的方法

  加冰块、加雪碧?这些都是以前为了能让不太好的红酒好喝一点才用的办法。自己买的酒,应该是你觉得好喝的酒。至于一杯接一杯地喝也是同样,尚不及感受红酒本身的味道就咽下去,自然喝什么酒味道都差不多。

  在喝酒前稍微闻一闻香气,喝酒时保证酒液在口腔中停留8秒以上,并且在咽下去后,稍等片刻回味一番。你就会发现,好酒和坏酒之间味道可是大不相同的。

  相信自己的品位

  对于那些希望在品酒能力上有显著提升的朋友,笔者建议在刚入门的阶段,尽量每次品尝两款甚至以上的酒款。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酒开始,一直到品尝同一个酒庄的不同酒款。人脑在对比中学习是最快的,记忆也更牢固。

  考虑到酒量有限,你可以举办几场朋友聚餐,或者寻找同样对品酒感兴趣的伙伴一起开品酒派对,一起学习。

  除此之外,还一个办法就是多去哪些提供论杯卖的红酒专卖店尝试品鉴,你可以在这些地方以单杯的价格购买一些高品质的红酒来品尝。

  很多西餐厅和酒吧也提供论杯卖的红酒,但主要针对畅销餐酒,可以选择范围稍少。

酒的味道散文3

  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和那些初识之人围桌而坐笑举酒杯,没有沟通兴趣还满脸笑意一味附和,心生不悦却难以直言。渐渐地竟适应了这种刚开始尴尬后来却使我谈兴大增的中国式社交,借着酒劲调侃世事,也不乏趣味,但我对酒这种饮品,内心是充斥着憎恶之感的。

  古人小饮几杯助雅兴,推杯换盏吟咏风月,别有一番趣味。我呢,除非有人组织,才喝一些,但这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尤使我讨厌的是白酒,真不明白那些酒鬼是怎么想的。上次跟我们学校的C校长喝酒,喝的是白酒,刚开始喝了几小杯,不觉有醉意。七八杯入腹后,便堕微醺之境。酒会散后,遥遥晃晃地走回宿舍。加上倦意,没有洗漱就躺上床了。半夜腹内翻腾,甚是难受,呕吐数次,难受之感才减轻。一觉醒来,床单褥子枕头,全是呕吐之物,倍觉恶心。早上起床,头有些昏,走不稳,带着宿醉之身把床上和地下清理了一遍。中午回到宿舍后,酒气并未减淡,扑鼻而来。我把那些沾染呕吐之物的床品洗了一遍,还有那身衣服。这真是遭罪。

  还有很多时候,迫于面子跟朋友喝酒。行酒令,掷骰子,大输特输,后来也是酕醄醉矣。输了酒,心中自是不爽,以食指扣嗓子眼儿,吐出去,再战几个回合。这完全是赌徒心理驱使的,想要翻盘,谁知又连输数局,无奈只好认输。这之后,扶着墙回去。腹内难受,直到天明。每次都给自己说,不能喝,最后还是喝了。自制力太差,又迫于所谓的“面子问题”不得不喝,这真是遭罪啊。

  很不喜欢酒的气味和味道,喝多了,还容易误事。古人说“酒色财气”莫沾,良有以也。读书胜过观影,饮酒不如品茶,以后真的不想喝了,太遭罪了。

酒的味道散文4

  通州造酒文化可追溯到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金代享誉中都的“金澜酒”“醉流霞”“竹叶青”等名酒都来自通州烧锅。

  到了明清两代,通州的酒业形成了很大规模,曾为皇宫酿制宫廷御酒,酿酒历史迄今已经有866年。

  据《北京三百六十行》记载:北京所饮之烧酒来源,分南、东两路:南路乃容成、白沟河一带所产;东路则通州一带所产。

  史料表明,张家湾、马驹桥、西集、永乐店、牛堡屯、大杜社等古镇和地区都有造酒的历史。中仓一带曾经有依烧酒作坊取名的大、中、小烧酒胡同,20世纪90年代拆迁盖了楼。

  传说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来到通州鱼市口,瞅见两旁街市繁华,店铺林立,有烧锅、饭馆、布店、当铺、杂货店等,这才有了大学士刘墉(刘罗锅)与和珅巧斗智,与乾隆爷巧对对联,南北通州和东西当铺的绝妙对联一直流传至今。据说打那儿以后,刘墉经常派人来通州打酒。

  通州距离京城四十多里路,那会儿有水路和旱路相连,京城的人来喝酒、打酒还是很方便的。据说,也有卖酒的挣着钱了就去京城开了酒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所有酿酒烧锅合并组建了通州制酒厂,生产二锅头和通州老窖等品牌的酒。

  《通州民俗》一书有北京酒虫陈学增先生写的《烧锅与通州酒史》,其中写了二锅头酒的工艺流程,有这样的文字:二锅头酒的`根在通州无疑。

  扯远了,咱接茬儿说小酒馆。

  三十多年前,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和赵登禹大街临街面儿都有小酒馆。没有显鼻子显眼的招牌,面积不大,也不挂幌子,就那么一个老老实实的有年头的门脸儿,连最初的模样都快看不出来了。

  北大街小酒馆在鼓楼北边儿不远,屋子不大,门脸儿面朝西,通常摆放着三五张方桌和板凳,人多时,每桌可以挤下十来位。常来小酒馆喝酒的都是中老年爷们儿,熟人多,谁也不嫌谁,人多了就挤一挤,凑在一块儿喝。也有的是躲在角落自个儿喝的,想他应该是有心事儿。

  酒馆的柜台里摆着几个酒坛子,上面是用红布包裹的盖子。酒坛旁边儿白色方形搪瓷盘子里放着卖酒用的酒提子,是用毛竹或白铁做的,容量有一两、二两的,还有更大的。我在通县五金厂上班的那会儿,曾经用白铁片给人做过大小不等的酒提子。

  那儿还卖瓶装散酒,有顾客来买,售货员打开酒瓶盖儿,用量杯量酒卖,酒没卖完,盖上瓶盖儿,等着下次卖。我记得其中就有一块七一瓶的二锅头。

  小酒馆卖酒,谁也不敢缺斤短两或往里面兑水,坏了良心,破了规矩。卖酒的人都明白,要是那样儿,往后就歇菜了。

  小酒馆只卖酒、凉菜和熟食,不卖炒菜。下酒菜有肉皮冻、煮花生、煮黄豆、油炸蚕豆、炸河虾、炸排叉、素丸子,还有蒜肠儿、粉肠儿、酱牛肉、酱猪蹄、猪头肉等熟食。玻璃柜台内的夹层上,摆放着不带过滤嘴的香山牌、绿叶牌、八达岭牌、大前门牌香烟,也有烟丝、卷烟纸、火柴和打火机,还有通县火石厂生产的彩色打火石。靠墙的地方儿有一两个簸箩,里面放着烧饼和火烧,虽说簸箩盖着白色布盖帘儿,可并没有挡住烧饼和火烧飘出馋人的香味儿。

  从秋末冬初开始,小酒馆生上煤球炉子,取暖、烧开水都用它。服务员每天早晨擞炉子添煤,晚上封火,屋里总是暖呼呼的。喝酒的来了,服务员就把铁丝做的笼子放在炉子上,上面码上馒头,接长不短儿翻个儿,馒头被烤的焦黄喷儿香。

  常来小酒馆喝酒的,有工厂工人、蹬三轮的、拉排子车的、扛大个儿、车把式,还有住在附近的爷们儿,都是熟脸儿半熟脸儿,见了面都要作揖打招呼的。

  我爷爷和舅爷、京剧表演艺术家谭世英先生来通州的时候,也喜欢去小酒馆喝两盅儿,最爱喝的就是二锅头。

  1988年秋天,我去牛堡屯看一在酒厂工作的哥们儿,路过通县制酒厂,老远就闻到了酒糟的香味儿。在他的家里,大嫂炒了几个菜,哥们儿拿出净馏,说是喝了不上头。果然,喝了两八钱杯,头也没晕。我们边喝边聊,他说市面上有的酒掺了香精香料,喝了一准儿上头。临走的时候,他让我带上一塑料壶净馏,回家慢慢喝。

  很多人都说,到小酒馆喝酒的喝来喝去,还是喜欢便宜、好喝、味儿正的二锅头。

  行家则说:真正的二锅头酒必须用纯高粱酿造蒸馏,才有二锅头的老味儿。

  喝酒的主儿的最大乐趣是边喝边聊,古往今来,风土人情,所见所闻的新鲜事儿,云山雾罩地侃天说地咂摸酒。

  瓷器胡同的刘大爷是小酒馆的常客,每次来喝酒,不说上一段儿别想走人。我好几次都碰到刘大爷在小酒馆说古。他说的有大奸臣严嵩捧着金饭碗饿死在卧虎桥、龙旺庄名字谁起的、霸下(俗称王八驮石碑)的故事和传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打鱼的在运河东关段网到一个大铁链子,几个人以为什么有宝物,就往上拉,拉了半天也拉不到头,有人猛然看到通州塔歪了,赶紧把铁链子放了回去,通州塔才慢慢恢复了原状。他说的热闹,听的人也认真。

  酒馆附近常有人来买下酒菜儿,服务员约好了,先用马粪纸包好,再用柜台上面挂的一卷黄纸绳捆劳打个十字花缠起来,上面还要打个结,拉出一截绳子,再打一个结,顾客就可以拎着那一段纸绳子把酒菜儿拎回家了。也有来买烧饼和火烧的,同样用马粪纸包装。那会儿没有塑料包装,商场、副食店、酒馆包装用的都是马粪纸和纸绳,不会对环境有什么“祸害”。

  您要问了,马粪纸是马粪做的吧?瞧,这就是误解了,马粪纸是用稻草和麦秸等做原料造的黄色包装纸,加工比较粗糙,颜色比较黄,人们才习惯叫它马粪纸。

  您知道,小酒馆什么时候人最多吗?

  每月的十五号,工厂开支了,一到下班,喝酒的人就满座儿。那时候东西便宜,酒是八分钱一两的纯粮食酒,香味纯正。他们的酒菜儿也简单,有的点上两盘儿凉菜,来二两酒慢慢喝,酒后再来两个火烧或烧饼,三四毛钱酒足饭饱。

  家里人口多、负担重的,喝酒就惨了点儿。有的自己带着一分钱一块儿的水果糖或者三分钱两块儿的牛奶糖,有的带着一块儿大盐粒儿,喝一口酒,就把糖或大盐粒儿放在嘴边儿用舌头舔舔,再接着喝。

  见过一主儿带着一颗铁钉子,喝酒的时候,用手指捏着放进嘴里嗦嗦,重复着慢慢喝。据说,喝酒用的铁钉晚上要在碗里用开水把几个大盐粒融化,把钉子放进去泡一宿,早晨起来把钉子再拿出来放到桌子上晾干,上班的时候放进专用小布兜里带在身上,喝酒就用它了。

  也有的人酒后结账,一摸兜儿,忘了带钱,就和服务员言语一声儿,一溜烟儿出去了,不大工夫就回来结账,嘴里还直道歉,这喝酒的主儿把名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我曾经在丽江东河茶马古镇一家小酒馆看到了这样的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不难看出,丽江也好,通州也罢,小酒馆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者最喜欢的地儿,酒盅儿里盛着的他们辛劳和喜怒哀乐,还有德行。

【酒的味道散文】相关文章:

酒的味道高中作文10-27

没有味道的味道散文08-23

酒圣散文01-08

酒的优美散文12-13

父亲与酒散文03-24

酒与久散文12-25

酒驾经典散文10-25

酒随笔散文11-07

爱情与酒散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