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玉米青青麦子黄散文

时间:2021-06-07 09:18:37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玉米青青麦子黄散文

  乡村六月热浪滚,麦子金黄杏子肥。

玉米青青麦子黄散文

  微风拂过,麦穗轻摇,香气随风飘散,醉倒了田边的农家人。老农弯腰采下一个麦穗,在两手间揉搓后,小心翼翼地捧到嘴边,低头轻轻一吹,麦余儿、麦芒儿徐徐飘落,手里剩下十几颗或青或黄、半青半黄的麦粒。捏起一粒,放在嘴里嗑瓜子似的那么一咬,圆鼓鼓的麦粒分成两半,薄薄的皮里露出白生生的淀粉,老农眉开眼笑。

  从头年秋天开始,收了玉米,种下麦子。耠地,撒种,碾轧,施肥,浇水,锄耪……苗是不是出齐了,地是不是旱了,浇完水土皮是不是僵硬,长出的麦苗是不是发黄。刮风怕倒了,下雨怕涝了,天干怕旱了。农民们每天围着这块地转,一年不知要跑多少趟。开春返青后,看着麦子一天天长高,拔节,抽穗,变黄,如今丰收在望,心里哪能不激动?

  老农又拨开麦子,俯下身去看玉米苗。玉米苗一般是5月20日左右,种在两垄麦畦中间的背儿上,俗称“麦猫儿”。先耠沟,再点种,每坑三到五粒不等,点了种撒化肥,或者用粪箕子缕粪,然后用“趟子”把沟趟平,最后用磙子轧。要是地旱,苗出不来,就得赶紧浇水。排号等待的人们心急如焚,井边哗哗的流水声不舍昼夜。水源源不断地抽上来,顺着垄沟,流进麦畦,渗进地里。井边要有人看护,水泵不上水了,赶紧闭闸。有时停电,有时烧保险,有时是连接电动机和水泵的传动带打滑,带子脱落。停电得等着,烧保险接上,传动带掉了安上,在带子上打些黑色的蜡。要是水泵出了问题,或者管子在井里和水泵脱了节,那就得把水泵拔上来修理了。

  五六天后,玉米苗便破土而出,嫩嫩的茎,青青的叶儿。

  玉米爱生一种叫做“钻心虫”的小虫子,一寸来长,细细的,有灰色的,也有白色的。它们一动不动地趴在玉米的茎、叶上,或者蜷缩在玉米苗的芯儿里,专门吃玉米。有时叶子被咬得都是洞,严重的只剩下秃秃的一小节茎,这时就要撒“六六粉”。

  “六六粉”是一种粉末状的农药,有刺鼻的味道,撒完后手要反复清洗。有人把“六六粉”装在旧袜子里,用绳子拴着,往玉米上撒。一物降一物,“六六粉”一撒上去,虫子马上缩回头,蜷起身子,有的仓惶逃走,有的直接掉地上打滚。

  六月十几日到二十几日,是抢收季节,这时的农民最紧张、最忙碌、最辛苦。

  半月前,人们便开始为麦收做准备:麦子的长势,天气的变化,人员的安排,车辆的使用,晾晒的地点,哪项都不敢大意;镰刀、磨刀石、麦叉子、铁叉子、耙子、绳子、袋子、筛子、大小簸箕等工具样样都要找齐;做饭的备好米面、柴火,腌好鸡蛋,计划好饭菜的搭配。

  麦秋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麦子熟了,趁着天气好要马上收割。否则,赶上一阵狂风暴雨,麦子就成了一摊泥。不好割,减产,发霉,生“小辫儿”,数月的劳作将毁于一旦。

  早上三四点钟,人们便忙碌起来。留下老人在家做饭,其他人全部下地。

  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麦子的气息,家里、地里、路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做饭的、割麦的、装车的、打场的、晾晒的……牛车、马车往来穿梭,小拖拉机“哒哒哒”轮子飞转,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忙翻了天。

  为了便于搬运,割下的麦子要捆成捆。人们选一撮长势好的麦子连根拔下,麦穗拧成个扣,麦子分为两股,这就是“要子”。割下的麦子放在“要子”上,够一捆时,把“要子”两头连起来,勒紧,拧成一个扣,别在里面,半人高的麦个子便出来了。麦个子不能太小,太小了捆、装、晾、铡、打等各个环节都麻烦,耽误时间;也不能太大,太大了容易散,不好铡,麦叉子挑着也费劲,欲速而不达。为方便装车,麦个子要攒成堆。如果地湿,车辆进不去,就得把麦子搬运到地头。

  上面太阳毒辣辣地晒,下面麦子热烘烘地烤,用“煎熬”这两个字形容割麦子的感受恰如其分。但人们是不会退缩的,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下,他们头戴草帽,肩上搭一块湿毛巾,弓腿,弯腰,舞动镰刀,挥汗如雨。随着镰刀“唰唰”的声音,麦子一片片倒下。实在热了,才直起身,透透气。用草帽扇扇风,用毛巾擦把汗。或者坐在田间地头,树荫下,喝口凉水,抽根烟,打打尖,到水井那洗把脸,在磨刀石上磨磨镰刀。稍事休息,又马上拿起镰刀,在一片金黄的麦浪里时起时伏,仿佛出没风波里的小舟。

  割麦子最易犯的是腰腿疼,因为一直得猫着腰。恼人的还有麦芒,它尖尖的,硬硬的,细细的,有刺,前胸、胳膊、脖子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地方,肉皮儿被划得到处是一道道带着血迹的印痕,以至于好几天后还火辣辣地疼。

  学校会放七到十天的麦假。孩子们一般是帮大人提着水,抱着衣服,搬搬麦个子。麦子拉回家后,要及时晾晒,特别是雨后。因为麦垛里不通风,又潮又热,麦子很容易发霉变质。人们把麦个子根部向下戳在麦场上,晾干后再垛好。打麦子前,还有一项工作要做,用铡刀把麦根铡掉,晾干后垛好,留着烧火用。

  人们夜以继日,打麦机日夜轰隆。因为打麦子需要的人多,所以往往几家打伙计。有人递麦个子,有人往机器里入,有人挑花秸,有人收麦粒。入的时候得把系好的麦子解开,然后均匀地往机器里放,用棍子往里捅。要是麦子湿,或者入得太多了,机器也会消化不良,塞住,就得停下来,让轮子倒着转,把塞住的那一大疙瘩一点点拽出来,然后再打。

  打完麦子,人们变成一个个泥人。衣服上,脖子里,头发上,脸上,眼皮上,手脚,鼻孔,到处都是混合着麦余儿的土。机器一停,人们便像放了气的'皮球,一下瘫软在麦秸上,坐着、躺着、卧着,顾不得形象。

  莫笑这醉卧麦场的人,对于收获的内涵,对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他们有最深刻的理解。

  新麦粒最怕捂,打完后要赶紧晾晒。一般提前半个月就要打好场,洒水,撒麦余,用石头磙子反复碾轧,有时人拽,有时驴子拉。晾麦粒时,上面还要铺块塑料布,不小心散落一旁的要捡起来,踩到地里的,也要用锥子一粒粒剜出来。那时的人大多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都是饿怕了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宝。

  晾麦粒也离不开人。天气不好要赶紧收起来,天气好得不断翻搅,或用耙子搂,或用双脚趟。几天后,人们把麦粒放在嘴里一嗑,硬硬的感觉,就可以灌进口袋,扎好口绳,拉回家。一部分装在大缸里储存起来,一部分送到粮库交公粮,麦场上只留下一堆堆小山丘似的花秸垛。

  过个麦秋,晒黑了,累垮了。来不及休整,人们又马不停蹄,奔赴新的战场。玉米地里旱得冒烟了,裂开又大又深的口子,似乎在撕心裂肺地喊渴。玉米打蔫了,叶子卷了,黄了,得赶紧浇水,十万火急。然后间苗、补苗、耠沟、锄草、施肥……还得抽时间在收割过的麦畦里串种上小豆。

  秋天,青青的玉米长得舒展、粗壮,玉米粒整齐饱满。蚂蚱跳来跳去,不知名的小虫上下翻飞,蛐蛐在草丛里撒着欢儿蹦,刀螂在玉米的绿叶上,不紧不慢地伸着长臂,蝲蝲蛄飞快地钻进隐秘的隧道里……

  地里又是一片忙碌,人们收了玉米再种上麦子……

【玉米青青麦子黄散文】相关文章:

麦子经典散文08-27

柳条青青的散文10-07

翠竹青青经典散文05-28

青青长安的散文05-28

致青青散文03-20

麦子随笔散文06-13

民间的麦子散文08-21

青青故乡草散文11-28

经典散文畅游青青的海洋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