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号字散文

时间:2021-09-13 08:15:43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号字散文

  家在葛溪河畔。

号字散文

  村民一如那葛溪水冲积的小平原,简朴、真挚。纯朴的农人崇拜文化,敬重文人。在他们看来,能写浓黑的毛笔字,就是天下最有文化的文人,尊称为“先生”。乡民的生活平淡永真,不意境,不奢华。即便是十几户人家的一个小圈子,家什农具也经常共用,东家置犁,西家有耙。或是家里办些喜事,多来了些客人,从左邻右舍借些碗筷,也最为正常不过了。

  在物什的来往借用之间,衍生了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词语:号字。

  “号”是一个动词,俗语,大意为做标志。号字就是在物什上属名,借以证明物属何人。一般根据材质不同,号字大略分为两种。一类为刻,像瓷石之类的.,需用小铁锥细细锲出来;另一种直接用毛笔书写。新碗碟买回家,头一件事就是“号字”,屋檐下一对农妇,男人一手扶着碗,一手小心握着刻字专用小铁锥;女人目不斜视紧盯着碗,用木椎轻轻敲打着小铁锥,随着男人手里小铁锥上下来回缓缓移动,一小会儿碗底的“木生”、“章根”之类名称就就成形了,然后抹上黑汁,阴干后用水一洗,那淡墨色代表权属的“尊称”便永不褪色了。这不是技术活,村民可以自己操作,只是偶尔不小心,女人手上劲用大了,或是碗质量不佳,“咣当”一声,碗底一分为开,男人恨恨地看几眼女人,骂声“死当心点”之后便将破碗远远扔进草堆角落头去了。

  字一般很蹩脚,村民却不以为忤,碗碟只是亲近本家之间往来传递,字拙点,算不上丢丑。然而像对于那些可能走村窜户的大件家什,号字得用上毛笔,那就是一件严肃的事了。

  毛笔,村民称之曰水笔。在乡下,能用水笔的,就是先生。村里的先生也是农民,一样种田犁地,一样割草打柴,一样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骂娘打架。适逢邻家娶亲嫁女、进屋做寿,先生就不一样了,背个包,收礼记帐写对联,主人态度谦恭,敬烟敬酒,此外还奉上礼钱。

  新置办了几担箩或者犁、耙等农具,晌午黄昏边把先生请到家,看茶吃点心,陪着说些客气话,之后恭敬地拿出笔墨,先生略略谦虚几句后便拉架式粘墨落笔急书,姿势甚是不雅但写得很卖力。简单一点的,在物什上写道:公元某某年,某某置。至于那些经久耐用甚至可以世代相传的器具,比如说风车,先生一般会在显眼位置写上“五谷丰登”或“风调雨顺”,之后是造师、造主一应俱全,落款处通常为:某某年孟冬立。

  号上字的物什就可以放心使用了,不怕借,不怕偷,勤俭细致之家,还可以传承子孙。然而也有例外,邻村有个缺德鬼,欺负同姓村民不识字且人单势薄,欺心将对方的几担箩号上自己的名字,几个月后竟生生将箩强夺了过去,村民争他不过,有黑字证着呢!于是大病一场之后,发誓吃天大的苦受天大的累也要培养儿子读书,虽然儿子未能考上大学然而也如其所愿:会识字、能写字。

  在村民看来,被膜拜的文化从来不曾有过神圣的外衣,它其实很简单,是碗底的记名,是风车上的纪年;它真切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代表权属,昭示拥有,折射功用;它总是在点滴轻敲声中和浓墨亮色下,轻轻诉说文字与生俱来的内涵与使命……

【号字散文】相关文章:

经典散文关于67号的记忆05-08

890号的兵工厂经典散文02-17

放下贴号的浅薄与傲慢散文07-01

九号车厢散文随笔07-25

三号宿舍散文随笔08-01

我们班的23号随笔散文07-25

穿越时光的泰坦尼克号散文03-14

跃进渠八号桥抒情散文09-04

第八号当铺散文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