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庙会散文随笔

时间:2023-02-07 10:35:33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庙会散文随笔(精选12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庙会散文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庙会散文随笔(精选12篇)

  庙会散文随笔 篇1

  我的故乡鲁湾有一座庙,庙不大,有两三亩地。建筑也很少,只有一座古朴破旧的大殿,殿前竖着几块残碑断碣。尽管它简陋粗拙,却是鲁湾地标性的建筑。碑文上说它始建于北宋,在黄河水灾与兵乱战火中多次被毁灭。人们一次次在废墟上把它重建,供奉上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希望神仙们能够护佑这一方水土和百姓。

  农历的四月初八是鲁湾庙会的日子,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纷纷来赶庙会,各路艺人和商贩们也云集而来,场面热闹沸腾。戏台上演员唱着豫剧,梆子、板胡、大锣等乐器的声音通过音箱散入云霄,响遏行云。跑江湖的艺人怪模怪样,在庙会的一角演着魔术杂技,被人围得密不透风,频频爆发出喝彩声。善男信女们在庙里祈福许愿,香坛上烧着一柱柱香,烟雾弥漫。

  姥姥是个戏迷,每当庙会的时候就来看戏。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戏曲将要煞场的时候钻到戏台前四处张望,从黑压压的人群中望到姥姥坐的位置。戏曲结束的时候我从人群中挤到她身边,帮她搬起木凳子。她夸奖我眼神好,手脚伶俐,还总会在庙会的`小摊子上给我买冰淇淋、棉花糖或豌豆糕吃。

  后来我长大后到城市里工作,在办公桌的台历上总会将四月初八这一天贴上标签,恐怕把这个日子疏忽掉。那一天我总会给家人打电话,问一问姥姥是不是来看戏了。有一次母亲说姥姥来看戏了,但是身体大不如以前好,坐在戏台前不到一个小时就体力不支。是啊,姥姥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

  姥姥八十七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从此卧病在床,深受病魔缠绕。第二年鲁湾庙会的时候她对舅舅说想去看戏。舅舅就将棉被铺在三轮车上,然后让她躺在上面,蹬着三轮车带她去看戏。这也是姥姥看的最后一场戏,第二年立春之后她去世了。

  又到了鲁湾庙会的日子,我望着办公桌前的台历若有所思。我要回去看看,看看阔别多年的庙会。我赶到家的时候已经黄昏,母亲说庙会上卖东西的、玩杂技的人都已经撤场,只剩下一场夜戏了。

  吃过晚饭我陪母亲去看夜戏。那天晚上看夜戏的人寥寥无几,不再像二十多年前那样人山人海了,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不出家门便可以看精彩的节目。戏台上灯光闪烁,我也不知道演员们咿咿呀呀唱些什么。母亲说她也不懂戏,只是来看看热闹。

  母亲想起往事随口说我小时候眼神很好,在戏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里能够找到姥姥。我感伤不已,说以后再也找不到姥姥了。我话音刚落,鼻子一酸就潸然了下。母亲的眼泪也滚落了下来。

  庙会散文随笔 篇2

  不知何年何月,盘龙寺有了庙会,盘龙寺庙会就是我老家巩寺村的古庙会,也是好多小村中最大的庙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是正会,一直持续到十八的娘娘婆会,这些日子里,庙会唱大戏无疑是村里天大的事。村民希望借此祈求盘龙寺里的大神保佑风调雨顺,民丰物埠。

  为迎接庙会,村委在前两个月筹备打算,一是定下此年庙会的基调,比如唱多大的戏,定什么档次的剧团,准备多大的资金开销,二是选择适合规模的场地,准备搭戏台用的椽木,剧团的吃住等等都要一一细分,筹备完一切,有专门负责拉扯的经纪开始联系剧团。

  85年的那次庙会是最隆重的。那时村委有钱,有下属的几个加工厂,还有几台大型的55式东方红拖拉机,资产颇丰,也就有钱,那年村委一下子拿出六千多元请了关中最牛的兴平剧团。六千多元那个时候真是一笔巨资,一个工人那阵一月也就挣几块钱。而且那个时候,除了西安的易俗社,能请到兴平剧团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轰动起来了,每家每户开始通知亲戚六人,村里今年要唱兴平的大戏,希望他们一家老少来跟会,看戏。

  临近唱戏的前一个礼拜,组委会开始安排各个生产队的青壮把式搭戏台,他们把事先十几天前砍伐捋直的大杨木用绳索绑好,按剧团的要求搭出框架,然后盖上绿色的篷布,那些很大的篷布都是去很远的县城从单位借来的。然后杀猪宰羊,等几辆大车拉着剧团到来。那个时候,学生是最高兴的,因为唱戏剧团人多,要占用差不多一半的校舍住宿,所以全校放假,唱几天就放几天。另外唱戏的那阵,父母会给几毛零花钱,好解解馋,买点吃货或者看场收费的电影或录像。

  七月十一晚,大戏正式上演,锣鼓喧天,大号长鸣,鞭炮声隆隆,村书记致辞,然后一出本戏就此开来,一声声撕破喉咙的秦腔响彻空谷。台下人山人海,都是方圆十几里的戏迷。那个时候看戏的人多,场面大,还专门在戏台前两边打了木桩,也就是安全栏,隔离一部分外围的观众,防止人群骚动,还专门搞了十几个人的治安队,维持秩序。那个时候,人们看戏不知怎么搞的,看着看着戏台下的人群会骚动旋起来,就像一个大的`漩涡一样,到今天我都没弄懂。当人群骚动起来时,治安队会用长竹竿拨打,使其安稳下来。

  那年的兴平剧团一连唱了五天六夜,期间下了一天雨,停歇了一天。第五天夜,也就是最后一本戏,演出的是《窦娥冤》。那可是兴平剧团的重头戏,压轴戏,在秦川大地上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听说那晚连二十里外的好几个县领导,县长都专程赶来,一睹名剧的风采和兴平剧团当家名角的表演。那晚人最多,秩序也最乱,那时我小,狗看星星也看不出个门道,只记得还是和其他的秦腔一样呜哩哇啦。还是多年后,有了电视,在电视里看了《窦娥冤》,才弄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才知道六月飞雪是如何而来。

  庙会一直持续到娘娘婆会第二天结束,人们整理了心情,没几日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子里的人还是该下地下地,该种蒜种蒜,准备着秋收秋播。村民们的祈求换来了风调雨顺,下了好多天雨,天就跟漏了似的。一天夜里,我睡的眯眯糊糊,有人敲我家大门,敲门声很急,来人找我父母,随后我父母紧随他们匆匆而去。第二天我才知道舅家的大窑塌了,窑里睡着三个人,我舅婆,小姨和小舅,村里的人挖了一晚上,才抛出仨人,那阵他们早已没了气息,我父亲还做了争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但都是徒劳。所有的人都哭天喊地,没有办法。第二天我看到外婆,小姨,小舅手脚冰凉躺在木板上,惨不忍睹。后来大舅,二舅,母亲,大姨合力买了最简易的棺板,简单埋葬了仨人。我依稀记得,那个时候,那么大的灾难,没有得到老天爷的任何怜悯与救济帮助。

  所以到今天想来,寄希望的那个庙会,那场大戏,没能感动老天.大神发发慈悲,保佑我的外婆,小姨和小舅,没能阻止我母亲再次遭受沉重打击,没能阻止灾难给我们家人带来的一生都难以抚平的创伤。所以后来的庙会我没了兴趣,大戏我更是看的索然无味。不久,我就随着父亲去乡中学上学了,去更远的地方求学了,甚至更远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工作,再也没有看到过庙会的盛景,没看到大戏的排场,没有听到那撕耳的扯破喉咙的呜哩哇啦……

  庙会散文随笔 篇3

  年前,女儿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汽车执照,可她还没又独自正式上过路,每次外出都有人监护,昨天她打电话说她要开车带我和她的同学去赶庙会,我急忙说:“你开车行吗?”

  “行,我慢慢开。”

  一大早,女儿开车来到小区门口等我,我坐上车,女儿帮我系好安全带,车还没有启动的样子,女儿好像在沉思,过了一会她才慢慢发动车,车把我颠了一下,我急忙说:“慢慢的慢慢的。”

  当车行驶到武汉路口时正赶上红灯,我们就慢慢的等绿灯出现,当向左拐的绿色箭头出现时,女儿的车动了两下都没启动,她太紧张了,刚启动,又变成了红灯:“过不去了,压得后边的车也没过去。”女儿懊悔地说。

  “绿灯,过。”我看到灯变绿时急忙说。

  这次很顺利地过去了,她的同学在前边路口上了车,车子每次启动都会跳一下,车一走动就正常了,我和女儿的同学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上了,每到红绿灯时,我和女儿的同学都会叫停,怕离前边的车太近,每次停车倒停得挺稳。一路走走停停,我和女儿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想说话,当看到女儿紧握方向盘的手时她同学就说:“不给你说话,你专心开车。”

  当我们到了隋唐遗址门口时在红绿灯的路口停下来,犹豫着怎么过去,我和她的同学都说左拐是对的,把车放在人行道上,谁知车一拐过去女儿把车头又掉转到了来的方向,“咋办?还得拐回去,在那里拐呢?”

  “把车拐到家属院,再掉头出来。”女儿的同学出着主意。

  “没事,全当我们看你练车。”我安慰女儿。

  车子继续前行,在女儿同学的指引下,车又回到王城大道上,我们想叫女儿在路上调头,女儿说:“路上是不能调头的。”

  你看她多遵守交通规则,转了个弯车又原路回到了隋唐遗址,女儿问:“这是哪?”

  “隋唐遗址到了。”我和她同学同时说。

  我们就是不知从哪拐,女儿的同学说:“咱们找个地方把车放下,再走着过去。”

  我建议在前边拐,往前走,看到右边有个公厕,门前还停着几辆车,我和女儿的同学建议把车就停到这里,女儿的同学先下车指挥着,车就停到了公厕正门口,我们赶紧给看厕所的中年妇女搭讪:“我们把车放到这吧?”

  “放吧!”

  我们又问了她很多没要紧的话,然后微笑着和她再见。我们互相拉着手穿过马路,说笑着进入园内。说实话园内有点冷静,我说:“人不多,没有那一年热闹。”

  树上挂满了红灯笼,我心想:“是不是我们来得晚了,刚过完年可能会热闹吧!”

  女儿的同学说:“十五可能会热闹些。”

  “我在电视上看到这里有小吃一条街。”我想起看电视时在屏幕下的宣传广告。

  “咱们一会去吃小吃。”女儿忙说。我们随便走着。

  地下到处都是摆的各种小动物,有好几摊,有小兔子、小鸟、小鸡,还有各种玩具,小动物都装在一个用细铁丝编制的小方笼子里,等着游客套住它们后,就成了别人家的宠物,可惜你是很难套住的,我有点跃跃欲试,老板家的女儿拿着圈一直劝我们试试运气,女儿的同学说:“不好套,笼子是方的,哪能套住?”

  前边一个游客拿住圈伸手往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式套,圈根本就套不下去:“这会行,物大圈小,净骗人。”我们马上都走开了。

  没有好玩的地方,我们跟着人群随便地走着,来到一片开阔地,有一个耍狗的,也就是狗跳圈,主人带着狗跳绳,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发出阵阵喝彩声,女儿要叫我挤进去看,我不想往里挤,在人群外边踮起脚看了几眼就转脸去看小兔、老山羊、大公鸡之类的动物,女儿还把她带的小狗往小兔子跟前推,它们谁也不怕谁,穿着新衣服的妞妞(小狗叫妞妞)招来不少回头率。再往前走是戏台,不知是哪的唱戏的,声音太吵,噪音太大,我不想听,我们就折回身往回走。这就到了小吃一条街,不外乎是些卖煎饼,煮玉米、烤玉米、烤羊肉串、花米团之类的,女儿在买羊肉串,刚吃完羊肉串,女儿的同学问我:“阿姨,你爱吃玉米么?”

  “爱吃,爱吃煮的。”

  “我也是。”说话间就看到卖煮玉米的,我们每个人又来了一个玉米,我们一路吃一路转,前边长长的一条南北街两旁摆满了各种店铺,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叫喊声此起彼伏。我们来到一卖艾条的`铺子前,老板赶紧起身介绍他的产品:“用艾灸治病比吃药好多了,又便宜又实惠,你吃啥药没副作用啊!艾没有,二十块钱一盒,买五合送一个这个。”

  他手中不停转动的装艾条的铜管子继续说:“光这卖铜也值四十,我们不赚钱,只是做宣传。”

  女儿的同学顺手拿起眼前摆放的装艾条的小盒子:“这个咋卖?”

  “十五块钱一个,这个也挺好,把艾条装进小盒子里点着,你回去在这里装块姜会更好,哪有病就灸那里,把他绑在身上,不耽误干活。”老板滔滔不绝。

  这时有位路过的中年妇女也附和着说:“这东西很好,我儿子有病我常给他灸,一灸就好。”她指着他五六岁的的儿子说。

  “他让你灸吗?”我问。

  “他可喜欢灸了。”妇女说。

  说完妇女又对老板说:“今天我买不成了,我的钱包丢了。”说完她带着孩子走了。

  我们就开始讨价还价:“便宜点,我们多买几个,阿姨你也要一个吧!”

  我点点头:“好,要一个。”

  “你给我们装上艾试试吧!”

  我和女儿的同学两个人都把点燃的艾盒绑在腰间,一会就觉着暖呼呼的。

  在一个往西去的路口处,有一家加工牛角的铺子,架子上摆满了加工好的牛角和各种小用品,小梳子、刮痧板、还有明晃晃的牛角,我上前问价:“这牛角多少钱?”

  “六百。”

  “六百,太贵,看来我在漯河卖的牛角没买亏,我的小孙孙还说我买的牛角不值一百五,还说叫我退掉。”我心里平衡了些。

  腰间的艾盒越来越热了,感觉很舒服,看来我们买对了,一路夸赞,女儿说拐回去再买几个。我们说着话拐往西边的路上,忽听有唱大鼓书的声音,小时候我最爱跑到场里听大鼓书,那是农闲时队里请来的,我几乎场场不落,在那时就是最好的娱乐,我还会模仿着唱几段呢。再往前走,就看到高台上摆放着说书的桌子,一边摆着几个凳子,桌子后边书写着“2013年春节河洛文化庙会《河洛大鼓书》”。怎么没人啊!原来是放的音响,我提议:“我们上去照个像。”我们就演了一段河洛大鼓。其他游客也争相模仿。

  女儿的同学下午有课,我们就急急地结束了游园,在往回走时,忽然想起再去买几个艾盒,女儿要我和她同学慢慢往门口走,她一个人去买。不多时就看到女儿提着一兜红丢丢一包艾盒走过来,走到跟前才看清她又买了五个:“你买恁多干啥?”

  “送人。”这就是我们游园最大大收获。

  庙会散文随笔 篇4

  家乡的庙会很盛大,前后持续半个月左右。说是庙会,其实就是亲戚朋友的大聚会。一大早,妈妈就忙着打扫庭院、切菜炖肉。大约10点钟的时候,亲戚们就陆续赶来了,有最疼我的姥姥和姨妈、憨厚的大舅、爱开玩笑的二舅、还有嫁到外村的姑姑们。

  彼此寒暄过后,大家就围坐在炕头或板凳上一起唠嗑儿。二舅总是唱主角,大家兴致勃勃地谈着自家田里的收成,今年纯收入有多少,看他们开心的样子就知道生活水平一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我好几年不曾回去赶会了,但可以想到大家一定又多了新的话题:农村新的合作医疗、村村通公路、免除农业税和学杂费。党的富民政策确实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我们村坐落在山脚下,山上大大小小有几十个庙宇,但最知名的是山顶的一座古庙,香火旺盛,这里是庙会最热闹的地方。沿着三百多级青石台阶铺就的路,我们边玩边走很轻松地就到了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古庙,也就是我们县的`二级保护文物“书房楼”了。据说这座楼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造型古朴雅致。传说在很久以前,山下某村的一个年轻人为了读书赶考,在山上兴建了这座楼。他每晚秉烛夜读,十分用功。后来,住在山后洞里的一只狐狸爱上了他……这只是个民间传说,真假且不去细究,但确实为这座楼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此时的书房楼已经不再是读书的圣地,它成了一座观音殿,里面供着一尊二层楼高的观音像,雕刻地栩栩如生:脚踏莲花,身披彩绸,慈眉善目,宝相庄严。

  山下集市上的交易商品满满的占了整条街道,琳琅满目。有各种款式的服装、各种质地的布料;有自产的农副产品、各种建材;也有鸡、鸭、猪仔、牛、马等家禽、家畜;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小家电如电磁炉、电饭锅等也出现在庙会上;一位老奶奶坐在路边,柳条筐里装满了颜色鲜艳的面老虎,栩栩如生,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庙会是农村物资交流的盛会,也是社会和谐、市场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的缩影。

  吃过午饭,亲戚们大都赶会去了,在我的记忆中,姥姥和老姨总是围坐在炕头上,喝着热腾腾的茶水,亲热地聊着过去的往事。我老姨年轻时嫁到了大山里,很少见到我姥姥,所以老姐俩约好了每年的庙会都来这里相聚。“年纪大了,见一次少一次啊!”她们总是感慨地说。如今,她们已经先后辞世很多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她们每次相见时的喜悦心情。一年一度的庙会也是一次次亲情的交融啊!

  赶会回来吃了饭,亲戚们各自带着精心挑选的商品就陆续返程了。天擦黑的时候,山间烟花冲天而起,在夜空绽放,是那样和谐灿烂的美丽。烟花过后,隐隐传来锣鼓声,那是请来的戏班粉墨登场了。我知道,人们一定在台下为优美的唱段鼓掌,为绚烂的烟花欢呼,为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喧嚣了一天的村庄弥漫在浓浓的夜色里,在悠扬的鼓乐声中渐渐沉进了梦乡。

  庙会散文随笔 篇5

  三月初二,我和妻子提前一天,去逛千佛山三月三庙会。

  上午大约九点半时,我和妻子从南门进,先去逛庙,拜佛。然后,信步往景区北门走,因为庙会在北门的主场地里面。

  还没走近庙会,就听见锣鼓笙箫齐鸣,还听见戏角唱戏的声音。“有唱戏的!”妻子惊喜地说。

  赶紧走过去,一看,一座戏台,台前或坐或站,满是看客,大约三四百人,一个个伸着脖子,仰着头,聚精会神地盯着戏台看。戏台上,穿着古戏装的演员也有二三十个。前面是两个男女主角,正在对唱,其他的演员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他俩。听声音,是吕剧。戏台的正上方有三个繁体大字:“闻韶台”。

  看到眼前许多人看戏的场景。我就对我妻子说:“我想起了小时候坐在我爹肩膀上看戏。”

  那时,一个戏台子,上面又架了古城门一样的高台子,一个手拿鹅毛扇,拖着长胡子的人,坐在高台子后面,一边摇着手里的鹅毛扇,一边“咿呀咿呀”地唱。

  我出生在鲁西南一个小县城,1963年以前,属于河南省,至今,我们的方言都属于豫方言,所以,我们那里的地方戏是豫剧和大平调。那个在戏台上摇鹅毛扇子的人唱的是豫剧还是大平调,已经不记得了。看那个摇鹅毛扇子的人“咿咿呀呀”唱的时候,我正坐在爹的肩头上。

  那时候,应该是六二年或者六三年,是我们小县城里的五月十三庙会。晚上,爹带我去看社戏。我那时候不到十岁,因为小时候挨饿,个子本就矮小,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只看见大人的一堵堵脊背和一条条腿,再怎么仰头,也看不见戏台子上面的情况,急得上蹿下跳。爹发现我焦急的样子,一把拽住我:“来,三儿,坐我膀子上。”然后,双手托住我的胳肢窝,用力一掫,就掫到了肩膀上。

  坐在爹的.肩膀上,我才清清楚楚看见了戏台上那个摇鹅毛扇子的人。一会儿,又看见了有一群人在戏台上绕了几圈,又退回去。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还能感觉得到我爹肩膀的宽厚和温暖,感觉到父爱如山。

  我们在“闻韶台”前稍作逗留,就沿着北门口蜿蜒向上的主要登山道向上信步游走,一边走,一边左右观望。登山道上人头攒涌,老头老脸的居多,大概他们都和我们俩一样,闲来有空,也借到此一游,找找小时候逛庙会的感觉,增加点人生乐趣吧。

  道路两旁,按区域划分,摆着各种特色摊位,一个挨一个,也数不清有多少个,用俗套的词语形容,那真叫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特别是美食区,此起彼伏,叫卖声一个比一个响亮。

  “济南名产,黄家烤肉,外焦里嫩。”凑过去看看,确实好,只是年龄大了,不大喜欢吃肉。

  “俄罗斯大面包,十块钱三个!”真像我们在哈尔滨买过的俄罗斯面包,表皮颜色深,体量特别大,关键是特便宜。“老板,来十块钱的。”接过来,一大包,鼓鼓囊囊,挺实惠。

  “新疆薄皮核桃,大减价,十块钱一斤!”要搁平时,在超市里,不下二十块钱。这么便宜,得买。先尝尝,味道还比较纯正。“老板,来二斤!”眨眼功夫,我俩手里又多了二斤核桃。

  “云南桂花糕,又香又甜!”凑过去看看,一打眼,便饱眼福:一大圆盘,一层层,赤橙黄绿,色彩缤纷,又晶莹润泽;切开的,每一条,都有好几段颜色,更加诱人。闻着,也香甜。“老板,来两条!”

  肚子有些饿,抬头看天,日头已正中。就去临时搭建的美食城,各买了一碗凉皮,就着云南桂花糕,吃起来。桂花糕甜而黏,凉皮凉爽咸香,搭配起来,既可充饥,又满足了舌尖之欲。

  一边品着美味,一边不由自主,和妻子聊起了我们小时候家乡小县城里的五月十三庙会,想起庙会里的美味。

  “热咧凉粉,炒焦焙透!”这是我们三弯巷近邻傅宝升爷爷的叫卖声。他个子矮小,声音却极其洪亮,在人来人往的庙会上,很有穿透力。大老远就能听见他的叫卖声。

  他的凉粉,民国时期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就是一绝,被称为“傅家凉粉”。他一直坚持用绿豆粉,从来不用红薯粉,所以,他的凉粉里始终保持一股淡淡的绿豆原香,而且,乳白里透着浅绿,晶莹如玉。

  他的凉粉,既有凉调的,又有热炒的。而我却觉得,他热炒的凉粉特别好吃。

  一口平底锅,先浇淋上食油,然后,将切好的凉粉小块放进油锅里煎炒,煎炒的过程中,看火候,又加入酱料,最后,临出锅时,才加入蒜瓣。不翻炒的时候,就盖上木锅盖,小火烘焙,再加上焖,慢慢将凉粉的外皮焙得焦黄,将食油和调料的味道都焖进凉粉里。等炒熟了,掀开锅盖,那个混合香味啊,四处飘散,招惹得我不断吸溜鼻子,总想把所有的香气都吸进肚子里。临出锅前,又浇淋上香油,更香。盛到小盘子里的炒凉粉,一块块外面焦黄,里面白嫩,透明晶莹;颤颤巍巍,却又坚挺柔韧,一块块,棱角分明。绝不像现在的一些劣质凉粉,盛到碗里,碎得一塌糊涂。热乎乎的炒凉粉,吃进嘴里,外焦里软,又浸满了食油、面酱、大蒜等调料的复合香味,真叫人吃也吃不够。

  “来吧……来吧……热咧丸子……丸子开锅!”喊声有些沙哑,却也分贝极高,极有穿透力。这是我们三弯巷又一家邻居张文治爷爷的叫卖声。他卖的是丸子汤,每逢庙会,他必在大隅首东面支一口大锅,将水烧得滚开,把炸好的绿豆面丸子丢进去,再开了锅,加上油盐酱醋等调料,还加一些香菜,也是香气四溢,特别诱人。不多不少,一碗十个丸子,在飘香的汤水里漂浮着。因为火候掌握得好,吃进嘴里,酥软却不散碎,调料的香味又渗透进去。“张家丸子汤”,也是我们这个小县城一道有名的美味。

  张文治爷爷的那声“丸子开锅!”在我们城里还演变成了一句巧骂人的流行诙谐语。

  大家都说张文治爷爷看见有人来了,就会扯大嗓子慢悠悠地喊:“来吧……来吧……”如果来人走进他的摊位,坐下来,想要喝一碗丸子汤,他就会接着喊:“热咧丸子!”如果来人并没有喝丸子汤的意思,从摊位前径直走过去,他就会接着喊:“丸子开锅。”

  在我们家乡, “丸子开锅”是一句歇后语的前半截,后半部分,俩字:“滚蛋!”

  大家便都说,张文治爷爷这是巧骂人。不管张文治爷爷是不是巧骂人,反正别的人一大声喊:“丸子开锅!”大家便觉得那人在巧骂人,便不由自主想起了张文治爷爷和他的丸子汤。

  还有西门里臧家卤猪肉、孙家胡辣汤,南关靳家火烧,东关陈家豆腐脑,北关王家烧饼……不但是五月十三庙会,就是平时县城里的每月初一、十五会,只要政策允许,这些著名的小吃都会走上街头,满足赶会人的食欲。

  我们俩在美食城吃过午饭,又转,不一会儿,看见卖针头线脑的摊位。老式缝衣针,在玻璃板下面,大小粗细不等,一根根,排列整齐,闪着银亮的光泽,旁边,摆着许多小包,是包装好的。缝衣线,各种颜色,成团的,成滚的,都有。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看见这些针头线脑,一下子又想起来我们小县城庙会经常见到的一个场景。

  一个瘦老头,面前摆着一个长木板,口里念念有词:“大嫂子,小媳妇,缝缝补补好辛苦。我这儿银针尖又利,包您缝补省力气。”念叨着,右手“歘”的一下,变魔术一般,甩出一溜银针,成直线,齐刷刷,直棱棱,钉在木板上。

  这一手绝活,还真诱人,在摊位前观看的人,一看这些银针能直接就扎进木板,还直挺挺地立着,当然一定觉得这些针钢火好,坚韧又锋利。“来,我就要你甩的这些针。”

  “好嘞!”

  然后,一根根从木板上拔下来,拿纸包好,递给买针的。

  去年,在家乡,和一些老朋友聊起那个卖针的,竟然有好几个都记得,而且,小时候,都经常去看那个瘦老头往木板上甩针。有个老朋友就说:“小时候,看那瘦老头甩针,就像看魔术,看不够。”另一个老朋友说:“那老头,嘴溜着呢,见啥人说啥话,总要哄得人家高兴,憋不住,非要买走他一包针,才罢休。”

  “口渴了,买块雪糕吃吃呗!”我的脑子还在过去我家乡小县城的五月十三庙会里晃荡,我妻子一句话,将我拽回了眼前的千佛山庙会。

  呵呵,面前就有个冷饮摊位,透明大冰柜里装着各色各样的雪糕和冰激凌。我妻子有个小癖好,平时在家里几乎不敢吃冷食,一吃冷食,就爱闹肚子。但是,只要我们俩出门,遇上口渴了,却总爱弄块雪糕尝尝,就是寒冬腊月,也要时不时地撺掇着买一块儿,而且,吃了,也总没事儿。又何况,今天气温一下子升到三十度以上,在毒日头下走的时间长了,自然有些口舌焦渴,因此她想吃块雪糕,当然也是自然的。老婆就是领导。领导下令了,自然马上照办。赶紧买了领导爱吃的巧克力雪糕,一人一块,吃将起来。一进嘴里,清凌沁凉,浓郁的巧克力味伴着奶香,还真就是爽快。

  吃着雪糕,又跟妻子说,“小时候,热了,渴了,能喝碗井拔凉水,就很心满意足了。哎,你不知道吧,我小时候,还在五月十三庙会上卖过井拔凉水呢!”

  也不记得是哪一年了,也不记得我那是多大年纪了。反正是某一个五月十三庙会时节。

  那年的五月十三,天气特别热,大上午,日头特别毒,人在阳光下行走,一会儿,就能汗流浃背。那时,文庙北门外还有一口水井,正临庙会最热闹的地界,人挨人,人挤人,很多都是乡下进城赶庙会的人。我和家里人,大概是我二哥,也许是和生产队里的其他人一起,拿了十几个碗,提了个水桶,从井里提上水来,撒进一些糖精,搅拌一下。然后,大声叫卖:“加糖精啦,又凉又甜的井拔凉水,快来喝啊!”“二分钱一碗,好喝不贵啊!”

  没想到,这么一喊,马上就有人来喝,丢下二分钱,端起一碗加了糖精的井拔凉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喝个精光。有的人,一碗不过瘾,还喝第二碗,第三碗。十几个碗,竟然不够用,还得排队等着。一个庙会下来,我们就靠卖井拔凉水,挣了十好几块钱。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也许跟别人卖井拔凉水,是我人生第一次经商赚钱呢。”我笑着对妻子说。要知道,搁那时候,一块钱就能买四五斤麦子啊。

  嗨!我这千佛山庙会逛的,满脑子都是陈芝麻烂谷,都是老年月家乡庙会的老人老事。人家说,上年纪的人,总爱怀旧,这话真不假。这不,赶完千佛山庙会,回去的路上,还跟妻子念叨:“唉,咱那小县城,多少年都没庙会了。咱小时候的庙会,早就成了过眼烟云啦。咱记着的那些个老人,早就作古啦!”

  实际上,现如今,又赶上大拆迁,我们家乡的小县城,被翻了个囫囵个,除了高楼,就是废墟,老房子,旧街道,都没啦。原来办庙会的旧地界,早已面貌全非。在济南,还有个千佛山,可以每年举办庙会。在我们家乡,就是有人想再举办庙会,哪里还有地方啊?大概过不了多久,在我的家乡,后代人就真的再也不知道什么叫庙会了。

  庙会散文随笔 篇6

  在我们老家,逢上庙会,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大年。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檩条草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这个时候,就是手头上有再关紧的农活,也要往后放一放,看戏要紧呗!况且,刚过完年,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可做?大人们想把戏看足,而孩子们想玩足疯够,各得其所嘛!若是大人们心情好了,孩子们就是淘一点,也不像平时那样没轻没重地朝屁股上一顿乱抽,一个吵,一个嚎。大家都图个高兴不是?

  庙会大都在春上举办,像三月三,四月八的,都是个传统。一般要举行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上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也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戚,人们称它为“上庙”。“赶庙会,叫小姑,小姑不来叫媳妇。”被邀请的重点是一年中难有出门时间的“老姑娘”(已经出嫁的新老姑娘们),再就是未过门的媳妇。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一半是自己高兴,一半是不让人家笑话。庙会上有卖艺的,有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生意好不好都没有关系,就是人气十分旺。

  赶庙会看上看不上戏似乎也无关紧要,闲逛也能长眼见。小孩们的眼总是盯着卖零食的小摊,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男人们满脑子是铁锨、扫把、镰刀牛缰绳,等把这些东西置办齐了,才有心思跟着台子上的红脸、黑头、老生们吼上几嗓子;天生爱美女人们赖在花布摊、成衣摊上不想走,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要,不把口袋里的钱花干不罢休。管他哩,大不了回去跟男人吵上一通呗!半大的女娃男娃总会把目光锁定在同龄异性的身上,遇上对眼的就先打听是哪个村谁家的,再去托三姑六舅保个媒什么的.。如果不趁早定下,明年再赶会人家没准人家就出双入对了,那还不把人的肠子悔青啊!这样真正看戏的只有那些老头老太们,跟着台上“戏子”们亦嗔亦怨而大笑抹泪……

  腰里有两个“铜子”的乡下人同样也会折腾城里人:戏班子往往会请上两个,你不好好唱台下就没人,丢面子的是你自己;城里卖货的也是干急没招数,头几天只是看没什么人买,就盼着最后一天散摊甩卖,要不你咋拿来的就再咋拿回去。白天都在闲逛,晚上才能清静地看大戏。灯光下演员们花枝招展亦神亦仙、妖艳无比,小孩们就想看看这些到底是些啥人,于是偷偷地钻进后台看究竟,看罢大倒胃口。原来是用那些脂脂粉粉把一个个半老太婆“糊”成娇小姐,就想起老人们的话: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可是,“疯子”的戏照看,“傻子”照当不误。

  想起庙会自然是思乡的“引子”。回想起来,在我们乡村里生活的孩子们,心里都是平静的,止水一般。那如明媚的阳光、土地与炊烟般的质朴,让我们无所牵挂。而夜晚那些黑暗中大地的絮语,那些闪动的遥远的星星,使当时的我们总是充满了幻想。戏台上的锣鼓锵锵,通常能伴随到梦乡,亦神亦幻的戏里人物,时常会在脑子里闪现。甚至多少年过后,依旧还是那样清晰,感觉自己还不曾长大。

  庙会散文随笔 篇7

  我始终觉得我的童年乏善可陈。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大多是面带菜色、表情麻木,内心又异常机警。那时候,城里生活艰难,父母孩子多,工资低。只要一到寒暑假,就像放一群羊,把我们一股脑地赶到姥姥家。姥姥仁慈,宽容,乐善好施,在方圆几十里都有很好的口碑。她满是皱纹的脸上,一直是似笑非笑的平静着,一直到终老——那年她九十七岁。

  姥姥吃斋念佛,一到初一十五,就在一尊泥塑的观音菩萨像前长跪不起,焚纸烧香,口中念念有词。烟火顺着她的额头袅袅婷婷地升上去,在飞满细小尘埃的逆光里,看起来如入幻境。

  在姥姥所有的祭祀里面,最大的事就是去人祖爷那里烧香。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到三月三,是淮阳太昊陵庙会。在这期间的某一个早上,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姥姥——她们穿着一样的黑衫黑裤,头上还勒着黑色的头巾——在姥姥家院子里集合,捱着装满黄裱纸和其他祭祀用品的篮子,还有馒头,那是她们去饱餐精神食粮之路上的物质食粮。这一群小脚的老太太,她们来回要五六天的时间,可想两地距离之遥。回来的时候,她们的黑衣已经变成了土黄色,头发上沾满了香灰和麦草屑,篮子里塞满了布老虎、泥泥狗之类的物件,惹得孩子们满院子疯跑。

  记得有一次我把这事跟妈当故事渲染。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封建迷信,小孩子不能乱讲。妈是领导干部,跟在早期革命者的爸爸身后革命了一辈子。谁知光阴如梭,说话间她就退休了。这几年,父亲去了,头发渐白的妈妈也跟人结伴去太昊陵赶庙会了。

  带回来的,还是布老虎,泥泥狗。据说这些东西已经繁衍了数千年。

  跟姥姥那时候的区别就是,她们没再穿黑衫黑裤,而且,她们乘轿车,还有很多人带着手机。

  第一次亲历太昊陵大约十一二岁,读初中。已经到了向往远方的年纪。总想要从人群中脱离出来,但又不至于逃离太远,隐约盼望独处却又恐惧孤独。尽量躲开大人,总是走在他们的前面或者后面,努力地制造出一点动静,却又小心翼翼地观望着他们的表情。我们那个时代的青春期,远远没有现代孩子的强烈。轻微地固执,心怀不满。时间很快就滑过去。叛逆无疾而终。

  远方在什么地方呢?

  淮阳算是一个远方吗?

  乘小火车从周口出发,约一个小时就到了淮阳。我的一个好朋友家就住在火车站附近,她神秘地告诉我,星期天可以去淮阳看公园,不用买车票。公园里有很多好玩儿的东西,我们的目的或许不是奔着太昊伏羲的陵墓,我们只是去逛一逛那里的公园。

  我向妈妈讨十元钱,那是个很大的数目。妈妈很郑重地盯了我好一会儿,说:你确定?十元钱可以给你做一件新上衣。我心中略微有些犹豫,但是固执占了上风。

  对于太昊陵的记忆就是一路将馓子、麻花、花生、芝麻糖各种小吃吃将过去。看到那片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巨大的土堆陵墓时,想必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就有了一个瘦弱的,略微有些神经质的少年的影子,映印在记忆中。一个面无表情,茫然四顾,仓皇无措的小姑娘,跟在滚滚人群的后面,将整把的祭礼投入香炉。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炷香。

  太昊陵,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让一代又一代人顶礼膜拜?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随人民文学杂志社组织的采风团来到淮阳。古城的变化之大让人惊讶,太昊陵也早已不是我少年记忆里破败的'模样。修葺过的建筑群体宏伟壮观,殿宇巍峨,以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护卫,三殿九进,十门相照,古柏森森,香火鼎盛。除了震撼,不能再有第二种感觉。此时不逢庙会,但庙会的“气场”还很强,据他们说一年到头都是如此。此言不虚,我们在淮阳耳濡目染的都是太昊,伏羲,八卦,始祖……淮阳的前世今生,似乎只和伏羲氏有关。哪怕是刚刚整修的龙湖——他们说到龙湖的历史久远,现在的烟波浩渺,芦苇葱郁,与西湖相比的宏大与自然,以及历朝历代包括孔子在内的文人墨客的逸闻趣事。当他们说到“三皇之首”、“人之始祖”的太昊伏羲氏的伟大功绩时,我觉得他的发明创造让现代人都感到汗颜——但我不相信这些,对他功德的颂扬已经超出了我的正常判断之外。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伏羲的主要功绩是:教民结网用于渔猎,使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教民驯养野兽,历史上有了家畜;变革婚姻习俗,结束了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让音乐响彻远古的生活;创制古代历法,等等,等等。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察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彩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传说中,他是在一个暴雨的天气里,从龙湖里钓得一只白龟,从白龟背上的图案得到启示,开始创造八卦,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

  在通常情况下,完成这些创制需要数千年的实践,而在一个寿命很短的先祖那里,也绝不可以一蹴而就。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在九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开始饲养家畜,同时也开始了稻作农业。舞阳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管乐器,将人类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多年,至今还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贾湖遗址发现的那些成组随葬并装有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距今也有九千年之遥、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四千多年。我说这些并不是对我们的先祖大不敬,太昊伏羲在我心目中的神圣天地可鉴。但我宁愿相信他是精神的、形而上的,而不愿相信他是物质的、形而下的。实际上他有没有上述这些创造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伏羲氏最重要的贡献是文化上的,他给我们种植了一条文化上的根,能使我们统一和延续的,就是这条根。他已经使所有的华夏子孙,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龙的传人”。所以对太昊伏羲的崇拜,不仅仅在于庙会期间的跪拜祈祷,更在于民族精神在我们血液里的澎湃流淌。伏羲文化的民族本源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才使得我们的奥运圣火所到之处都能听到相同的吼声;才使得地震带给我们的眼泪,瞬间被数亿只温暖的手擦干。我虔诚地相信,只要有我们先祖伏羲这棵庇护子子孙孙的参天大树在,总会凝聚起生生不息又永远不变的黄色的脸。

  庙会散文随笔 篇8

  川口古镇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灵东名镇,隋唐时期已具雏形,明清及近代更是市井兴盛,商贾云集,其影响仅次于灵宝县城枣岭镇,与虢略镇齐名。据史料记载,自隋朝始,川口就是南北通衢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客商络绎,骡马成群,货运绵延不绝,銮铃响彻百里。从这里往南,经苏村岔道口,分路西行通往虢略镇,南行经南天门,经卢氏、南阳至湖北老河口,直通荆楚;往北经灵宝县城,渡黄河经运城,走汾河河谷直达太原;官道行至灵宝县城往东,沿黄河顺流而下,达洛汴而通江南;沿黄河逆流西行,抵潼关直通长安。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主政河南,修筑了横贯东西的洛潼公路,在灵宝境内沿秦岭北麓经阌乡、程村、焦村,涧口南阙山而入川口,往东北经闫谢、阳店中河、栾村,过岘山脚下东行进入陕县境。发源于卢氏县境内鸡笼山麓的灞底河,自南向北贯穿于川口全境,流注入黄河,孕育了七千年灿烂的灞河文明;沿灞底河逶迤而行的千年官道,承载了多少惊险丛生的沧桑风雨;曾经商贸繁荣、庙宇棋布的川口古镇,演绎了多少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

  在这条古老的官道上,骡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往返南北的马帮,长年奔波在这条驿路上,或三两结伴同行,或成群浩荡而走。每个商贩(或曰伙计)赶四头牲口驮运货物,称作“一把鞭三骡一驴”,走在前面的骡子叫领帮,最后的一头牲口叫扫帮。马帮多的时候,一群有二三十头牲口,骡马商队的铃铛声响彻河谷。南面来的客商们运来了药材、布匹、木碗勺及生活日用品,返程带回的多是山西解州的食盐、棉花和灵宝大枣等土特产。马帮一天的行程约六十里,晓行夜宿,遇店歇脚。南自卢氏关道口行至川口有六十里路,北行三十里到灵宝县城交货,返回再到川口又是六十里。所以,川口镇就成了客商打尖、骡马添料的重要驿站,旺季的时候,一天约有五六百头牲口和客商在此歇脚。长此以往,渐渐形成了商铺林立、人口杂居、川流不息的热闹集市。

  川口古镇位于灞底河谷的峪口部,古时候称山口村,意为河川之口也,由一川两沟三岭四坡五洼组成。镇区自村南沙沟口至村北王沟口形成了南北走向的数丈宽的中心主街道,沙沟口、杨家巷、王沟垂直于主街道有三条东西走向的较窄巷道,整体布局呈“王”字形结构。川口集市就布局在“王”字街道上,绵延数百年,清末民国初达到鼎盛时期,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酒幌旌旗飘扬,商户数百家,各业兴旺,骡马店、饭馆、杂货铺、药铺、铁匠铺、木匠铺、理发铺、典当行、山货行等不重样的生意百余种。人流如织的集市,南北人口的杂居,加之于封建社会人们感知水平的限制,对生老病死的畏惧、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随之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进而修建了众多庙宇。这种祭祀活动,虽然多少有些迷信和唯心的成分,却表达了当地百姓的良好祈愿,并使之与日常的生产活动、农村医疗、文艺演出、商贸交易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

  川口古镇庙宇繁多,大大小小的庙宇就有十余座,交错分布在市镇街巷和沟梁岭寨,历史久远,具体建造年代已无从考证,较有名的庙宇主要有:

  关公庙:建址于川口村北,庙宇建筑面积两千余平米,殿堂坐北朝南,庙前有戏台,正殿九间雕梁画栋。正面关公塑像端坐中央,卧蚕眉丹凤眼,赤面长须,绿袍玉带,庄严威武。左有周仓肩扛青龙大刀,右有关平威严端立。前殿祭品摆设齐案,东西厢房晨钟暮鼓,庙前两株古杨参天,四人难抱。关公乃忠、信、义的化身,经商之道,信义为上,故而被商家视为护身之神,顶礼膜拜。庙宇宏伟,香火鼎盛。解放后改为区乡治所,后拆除。

  玉帝庙:位于川口村南沙沟口平阳桥南,建筑面积两千五百平米,雕像数尊,院内松柏成荫,是民众祭拜求雨之地,后改成剧场。

  财神庙:位于村中心街西,正殿坐西朝东,殿前有戏台,祈拜人多为求财得福者,此庙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建灵宝县第四小学占用,后被拆。

  瘟神庙:位于村北关公庙东,是人们祈求祛瘟免灾、保佑平安之神庙,每当秋季瘟疫流行时期,民众祭拜旺盛,后为川口林场占用。

  龙王庙:位于村苍道口,坐东朝西,塑四海龙王神像四尊。据传每逢大旱之年,民众把龙王塑像抬出,敲锣打鼓,设台祭祀,烧香磕头,直晒得龙王爷额头流汗,感动上苍,洒落甘霖,才肯停止。后被土匪老洋人毁损。

  马王庙:位于村西城壕北角,坐北朝南,泥塑神像四尊,庙前戏台一座,为当地人保佑六畜兴旺,免除灾病之庙。川口集镇因官道骡马歇脚而兴,此庙设立颇为久远。

  魁星楼:位于川口街中段,过楼建筑形式,有文曲星塑像一尊,此楼为学子盼望学业有成,金榜提名,进入仕途,光宗耀祖而建。每当乡试或科举时,四方学子纷纷前来祭拜,解放后修路拆除。

  老君殿:建于村南沙沟崖上,塑老君像一尊,庙堂题写《道德经》数篇,庙前有百年古槐,已列入灵宝古树名录保护。

  此外还有土地庙、观音庙、千手佛楼等数座庙宇。

  川口古镇祭祀活动的兴盛,催生了当地古庙会的兴起,至明清形成了四大庙会,分别是:农历四月十五沙沟口玉帝庙的小满会,七月十五小学校的财神庙会,九月二十五寨子西的瘟神庙会,腊月十五关公庙会。每逢古庙会期,村里都要搭台子唱大戏,举行祭祀活动和商贸交流活动,十里八乡都来赶集上会,人来车往,十分热闹。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延续至今的庙会,只剩下四月十五的小满会。

  川口小满会的形成年代,详不可考,这是唯一与农事节气紧密相关的庙会,深深地打上了农耕文化的烙印。想必当初兴会的时候,是由当地乡绅望族,请风水先生掐指算定而设立的。小满前后正值小麦灌浆期,是关系麦子籽粒饱满的关键时期,正需要雨水滋润。风调雨顺则喜获丰收,干旱少雨则粮秕欠收,百姓一年的.辛苦劳作全赖于此,是由拜庙求雨、祈祷丰收的祭祀活动,逐渐衍变而形成了小满庙会。况且麦熟前夕大忙将至,置办农具迎接开镰割麦,也直接促使了小满会的兴旺,当地人起了个颇为形象的名字,唤做“杈耙扫帚会”。

  小满会的兴盛延续了数百年,辐射了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以及周边十数县,会期三天。正庙会的前一两天,就有来自陕西洛南、丹凤,山西芮城、平陆,河南卢氏、陕县、洛宁的商户提早进驻,安营扎寨。川口村搭台子请戏班,商户出钱,农户出力,唱大戏三天。先后请过西安三艺社、天津评剧团、山西运城蒲剧团、侯马蒲剧团、陕西潼关秦腔、河南豫剧三团以及周边县市戏班演出助阵。庙会期间,热闹非凡。南起高家巷,北至王沟口,人流拥挤、摩肩接踵,绵延数里,多则上万人。沿街两行搭満了凉棚,摊位上经营着百货布匹、锅碗瓢盆、杈把扫帚、犁锄镰刀、绳索用具之类等,炒凉粉的、打烧饼的、烧豆腐脑的、炸麻花的、烧醪糟的,剃头的、钉掌的、修配的,算卦的、说书的、耍把戏的,叫卖不绝,人声鼎沸。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流,或徜徉,或驻足,品尝小吃、挑选货物。小孩子跟随大人逛庙会,吹糖人、西洋景、泥塑玩具以及小吃美食等,就成了孩子们的首选。

  在旧社会,交通不畅,信息闭塞,集市较少,一年一度的小满会,是百姓采购物资的主要时节,逛庙会、看大戏成了农村群众主要的娱乐形式。当地有一句形容人流拥挤的俗语说,“像赶会一样”,可见那时再多的人流也莫过于赶庙会。民国时期,铁岭原上有一位叫张黑蛋的大户,家产丰厚,远近闻名,庄院排场,骡马成群,土地都买到了原下川口邻村的横渠、北庄一带。据说在阴雨天,张大户家竟然能在窑洞里碾场,可见场院之大。每年的川口小满会,张大户是逢会必赶。交易市场上,骡马他可是大批购买的,卖家都以能让张大户挑上自己的牲口引以为荣。

  解放后,川口镇成了乡政府所在地,供销社、粮管所、邮电所、银行信用社、学校、医院相继成立,川口街上各类门市部一应俱全。五十年代初,由乡供销社牵头发起了物资交流会,小满会也逐渐演变成了以农产品交易为特色的商贸大集市,交易范围更加广泛,大件的农业机械、种子、农药、化肥、粮油、木材、煤炭,加之以在当时建筑气派的国营百货、布匹、日杂、农资门市部,国营食堂、粮店、银行、邮政、学校、卫生院、电影院,更加方便了农户。同时,为了活跃文化生活,川口村业余剧团应运而生,也在庙会期间助兴演出,涌现出了李双囤、赵过冬、杨当娥、左满群等一批优秀的演艺人才。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川口周边一些交通方便的村子,也陆续兴起了集市,每周一集或五天一集,一些商户轮流赶场,几乎天天赶集,交易灵活方便,品种更加齐全。村村都有了大小不等的商店,日用消费品在家门口就能买得到,一年一度的小满会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过去人山人海的热闹盛会也风光不再,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有诗曰:

  驿路庙会数百年,名镇三省闹非凡。

  时过境迁成记忆,整理入册留史篇。

  庙会散文随笔 篇9

  如果让我们去回忆一些美好事情的话,有时你会不忍心。因为记忆中越是美好的东西,可能恰是你最伤感和痛楚的所在。这种所在大约都是相同的,我想必定是来源于很久以前某个你少不更事的年纪,而时常经久不变的存在于我们故乡的某处。

  中原腹地邵店乡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在那个盛产小麦和油菜花的土地上,必定会迎来一场全乡人的盛会。如果让我记忆第一次什么时间赶过这种庙会,实话说当时岁数小我是记不得的,但是我却记得最后一次赶庙会的时间。

  1999年的农历二月初四,春分,一个晴朗的日子。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是很富有冒险精神的,很早就起身在父母的叮嘱声中,拿起自己攒的零钱,独自一人骑车飞快的赶到了庙会上。由于没有吃早饭的缘故,到了庙会上美美的吃了一大碗炒凉粉和一大碗水煎饺,这两种在记忆中的美丽味道,我想即便等到老去也不会忘记。

  所记忆的是繁华零落,大大地戏台子,底下看戏的老人们。马戏团门口卖力的吆喝声,还有歌舞团门口漂亮的姑娘。很奇怪的,记忆中那天的天气明明是很阳光明媚的,可是你真的再在脑海里重过一遍这些场景的话,所道竟然全是灰白色的。我想这必是时光褪去了所有的无聊色彩,所留下的最真实深刻的美丽印象。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日子,因为那天是我的阳历生日。自己是在春分那天出生,我觉得自己的生日是一个很好的节日。于是我踹着自己的心眼,想在庙会上给自己买一个生日礼物。我从街南走到街北,却也没有发现很好的东西。

  那时的乡下生活贫瘠,很难有什么精致的美丽物件,我想存在的也许都是那时的中国制造。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一个老人推着一辆手推车,车上挂满了零零散散的精致玉石器件。也许是国人千古流传下来的玉石情节,我觉得应该破费买下一个,挑了半天选择了一个八卦形状的。

  我一问八元钱,可是我的兜里只有五块钱了,那也是我辛辛苦苦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于是我就给老人神说我多么喜欢这个物件什么什么的,具体细节忘了,最后五元钱竟然给买了下来。骑在车子上往回家走,竟然也高兴了老半天呢。

  人生就是这样,不自觉的你就再也很难见到,你以为会在你以后的人生中习以为常的美好事物。会以为每年的二月会都会如期到来,会以为每年的我都出现在相同的地点,会以为总能看到街东的大戏台子,会以为那些浓妆艳抹的漂亮歌舞团女子总能出现在每年的艳阳高照之下,可这都是自以为,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过二月的庙会。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觉得应该送给他这件礼物。人们小时候的想法就是这么奇怪,你很难理解那时你的各种海阔天空的浪漫忧伤可爱的原始情感。却也总能在无数年后的某天想起,给自己留下小小的感动,觉得做了件很美好的事情。

  我知道那个朋友所在的村庄,于是骑行了很久到了那个村庄打听到了他家。那时我们还不懂得如何恰好的交往,见面时虽然我只是很简单的说:“春辉,我找你玩来了”,可是我们明白彼此相见时的那种喜悦无法言表。于是我两去田野里疯跑了好久,相互谈论这些没见的日子我们听到的各种有趣的事情。看看田野里各种将生的植物,还有那些必将永生不能忘记的'绿绿的麦田景色。

  临走的时候我把礼物送给了他,他很高兴的接受了那件小礼物。我们笑笑的相互挥了挥手,其实这就是离别!

  从1999年直到2004年离开,又有在上蔡生活的五年时间,我再也没有去过二月的庙会。虽然我自己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但我想这必将又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二月庙会开的正热闹。不知道那好吃的炒凉粉还在不在、会做画糖的艺人还去不去、那些满街乱窜拿着糖葫芦的孩子脸上的笑容是否灿烂?如果有那么一天,一定会回去好好的坐在戏台子下,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戏吃着最爱吃的小吃,体会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乡亲们也许熟悉的故事!

  庙会散文随笔 篇10

  又是一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芜湖县九十殿已是一片喧闹。2月27日上午,主会场九十殿敏灵社区街道两旁人头攒动,广场内外鼓乐喧天、彩灯高挂、金龙狂舞,呈现一派欢欣鼓舞的节日气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芜湖县花桥镇“九十殿庙会” 于2月27日(农历二月初二)拉开帷幕。这是继2016年成功举办首届九十殿庙会大型文化活动周之后,又一次精心策划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盛宴。

  芜湖县花桥镇作为芜湖市东大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除楚王城遗址、东门渡官窑遗址等都是它辉煌历史的见证之外,在九十殿村还有一座在当地颇为知名、影响广泛的道观——敏灵观。古时因敏灵观殿宇北距太平府(今当涂县)九十里,南距宁国府(今宣城市)九十里,故被称为九十殿。九十殿以它独特的民间信仰和神奇的传说故事,吸引着远近游人前来一探究竟。

  透过庙会我们看到,这里商贾齐聚,香客云集。吉时一到,殿内钟鼓齐鸣,庙外鸣爆震天。善男信女,燃纸焚香,舞蹈献贡,三拜五叩首,祈福膜拜。庙堂上下,香烟缭绕,声乐不绝。千年道观古刹内传出的诵经声,钟鼓声与广场上的吆喝声,喧嚣声相互呼应,殿宇中飘出的香烛气息与广场上洋溢的各种香味交相混合,形成了浓郁的道教与世俗文化相融相合的恢弘场面,吸引了四方善男信女香众游客。这就是延续了千余年的九十殿庙会。它集中体现了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融和谐的特点,并形成了以此为中心,辐射到沪、浙、苏南、皖南尤其是周边的宣城、巢湖、铜陵、马鞍山等地区的独特历史文化现象。

  千余年来,九十殿历尽沧桑,已成为研究地方史和南唐历史的重要物证。修建于南唐时期的敏灵观内,供奉着治水英雄、道教徒张渤神灵——祠山大帝。因此这里便成为江南地区重要道教活动场所。水神张渤一生继承父业,在江南一带开河筑坝,造福于民,治理水患,为百姓平安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治水英雄,立祠供奉,远近百姓每年农历二月都赶来祭祀祈福,并由法师举行道教仪式和宗教活动。

  民间传承延续了1000多年的九十殿庙会,今年再次由“政府主导”,将特色民俗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打造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让传统庙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九十殿庙会过去虽然年年都办,但都是群众自发举行,主要是祈福、唱戏等老套套,随着老民俗、老传统渐渐变淡,逛庙会的人也少了。而今年继续由政府主导的庙会文化活动,却发生了新的变化,这里不仅有九十殿主会场,还设立了横岗分会场,并把传统习俗活动与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且活动内容如此之多,并有如此吸引力,这是出乎人们预料的。

  庙会期间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珍品,不仅让众乡亲尽情享受了视觉上的饕餮盛宴,领略到了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更集聚了人气、展示了民俗文化的风情。

  这里,不仅有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庐剧、京剧、越剧等经典戏剧,还有吸引年轻人眼球的旗袍秀、杂技、变脸、魔术、茶艺表演、猜灯谜、牛人绝活、民间手工艺展示等多项传统文化艺术活动。

  这里,特色小吃、小商品交易等应有尽有。在两个自由贸易区的200多个摊位上,一溜排特色小吃摊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驻足,如九十殿村的清明果、隆兴村的花生糖、红光村的羊糕、老观村的甜酒元等等让大家一饱口福。

  两个会场,每天举行的道教祈福、文艺表演、手工艺展示等大大小小活动10余场,周末高峰期预计每天突破2万人次。除了本地村民,还有周边宣城、马鞍山等地游客慕名而来。

  本次庙会最显著的特点,亦即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融传统庙会和民俗文化于一体,把九十殿庙会做大做优,以庙会品牌促进文化繁荣,拉动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掘了花桥镇传统文化,扩大了花桥镇知名度,推动了花桥乡村旅游发展,全力打造了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

  当下,庙会已成为较大空间里群众性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九十殿庙会早期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为纪念张勃而立祠祭祀。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沉淀,凝结出特有的`历史文化、感恩、祁福现象。一千多年来,九十殿地处以商贸立市,四方商贾云集的芜湖东部,浓郁的世俗商贸氛围,使庙会由单独的道教活动,演变成道教活动与民俗活动融合的群众性庙会,并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节庆活动。庙会的内容包括道教活动、民俗活动以及集市贸易等。道教活动有祠山神祭祀仪式,在神像前点亮琉璃油灯,“日夜玉盏常明”。会首及执事者到神像面前,焚香叩拜,民众纷纷祭祀祈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远近香客、信徒络绎不绝,争向祠山大帝敬香;民俗活动则有民间娱乐,如舞龙、舞狮、旱船、民俗小吃、素食糕点等;集市贸易如香烛、工艺品、手工服饰等。

  九十殿庙会传统民俗文化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庙会本身的所体现的价值,更看到它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

  九十殿庙会推动了当地商贸经济的发展。花桥镇现为寻古探幽旅游区,以寻古探幽、道教活动为主。同时又是打造芜湖市旅游的后花园,长期以来,九十殿庙会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内容与形式,给予了花桥镇及周边群众多方面的影像。香烛生意的兴隆,使香烛业的生产销售,逐渐成为当地传统经济中的一个行业。而大批进香的外来信众的消费,也使得花桥镇的农副产品、手工艺产品及素食走出了山村,并成为了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消费习俗和谋生手段。共有400余家固定摊位、200余家流动摊位。这里既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苗木花卉、特色农产品交易,又有农家乐推介、房企销售、金融服务等商家在此寻找商机。最让游客挡不住的诱惑是“舌尖上的美食”。花桥镇特色小吃:九十殿清明果、九十殿米糕、隆兴村的花生糖、红光村的羊糕、老观村的甜酒元宵,花桥渡香猪香肠等让游客味蕾大开。据不完全统计,开幕式当天共吸引游客两万余人。整个庙会活动期间,吸引了周边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拉动各类消费近千万元。

  九十殿庙会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九十殿庙会是历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文化底蕴深厚。庙会期间,除宗教活动外,游山观景,商贸活动逐渐成为重要内容。如今,九十殿庙会已成为芜湖县及花桥镇重要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当地及周边地区两万人来此参加庙会活动,各种文化娱乐、商贸与道教活动相互映衬,呈现出喜气洋洋的节庆气氛。它是融进香、娱乐、游历、商贸、人际交往于一体的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芜湖县及花桥镇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谐性,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由于受现代文化消费形式的冲击,庙会文化面临弱化的趋势。为保护好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传承其民族性、地域性、民俗性特征,弘扬其包容性、和谐性精神,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各项设施建设,为今后的九十殿庙会文化提供良好的载体。

  庙会散文随笔 篇11

  我听过庙会,看过庙会,感悟过庙会,似乎庙会本已成为我生命里一个重要生命体验。

  清晨,妻子早起。问之:“何时早起?”妻子:“今天庙会,要去烧香拜佛。”我低下了头,或许这就是家门传统,不识字人烧香拜佛,识字人也烧香拜佛。

  小的时候,每到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奶奶总会念叨,今天是庙会,要去小庙烧香拜佛。我不知道烧过多少回,也不知道多少次真诚的向佛祖祈祷平安幸福、荣华富贵,可又用多少祈祷佛祖听见,并予以庇佑。记得一次最让人不高兴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奶奶,在祷告时说:“大灾大祸吹到别人头上,大富大贵留在自家……”当时,听了第一感觉,这种话能在小庙说吗?难道佛祖真的要转祸移福吗?因为同村,所祝祷的内容实现与否在我们的眼前经历过、看过。心善之人,大多祈祷平安幸福,或许根本就不到寺院,在他们心中行善积德得福报,行善佛在心中。

  妻子去得早,回来的也快。小城的上方一公里处就有座寺庙。听妻子说:上香拜佛的人很多,有官员、生意人、学生和百姓,磕头都要排队。由于赶着回家,就在边上磕了头予以敬拜。平时对钱十分看紧的妻子,也捐了功德。还说:“我祈祷家人平安健康,还有愿你早日升官。”我害羞的低下头,难道妻子真的对我失望了吗?要把升官之事寄托神灵?难道神灵真能主宰我的命运?或许更多的问题,我寻找不到答案。谋人事,听天命自古有之。人的命运更多的要把人的事谋好,人事能决定天命,而天命却决定不了人事。或许在付出更多的`是人事的付出和汗水与血汗的付出之间,我属于后者。我更愿意安静的待着,看着汹涌前行的人群,看着逆流而上的勇者,最后溺死在潮流中,我为其在心底发以敬佩之情,暗地里伸伸拇指,净者已逝,净土已逝。

  在这次庙会里,我开始思考更多的现实和生活。童年的庙会,我更看重大人手里拿着的鸡。虽然佛门禁地不允许杀生,但那是小庙,那是小村,那是一片诚心敬佛,杀生也是成佛。看着窗外升起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我的妻子或许某一天还会拎着鸡和刀前去拜佛,血溅佛地,杀身成仁,以血祭拜仁慈,以血换回祈祷。

  曾何几时,我们也是别人手中祭拜佛祖的鸡。淡去,忘去,庙会的香味在小城几日后,一定会淡去。

  庙会散文随笔 篇12

  大年初六,我还在睡梦中就被女儿吵醒:“妈妈,快起来,你忘了昨天爸爸说今天要带我们去海浪谷玩吗?”

  “玩什么,有什么好玩的?不是年年如此吗?还不如睡个懒觉呢。你和爸爸去吧!”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不耐烦地说。

  “你不去,还有什么好玩的?妈妈快起来,爸爸说今年的庙会好热闹呢!”女儿一个劲在我耳边吆喝。

  “好吧!去瞧瞧也好,不知道今年会有什么不同?”我答应着,很快起床。起床后,胡乱热了一点剩饭,我们就驱车前往我们小城西的刘洪文化园,这里最出名的是园内的海浪谷。夏天这里无疑是一处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我在以前文章中已经写过,我和女儿经常在夏天的时候来游泳,享受不用出家门就体验海滩风情的惬意。

  但是这处地方进入秋季之后,很多水上项目就暂停了,所以显得有些萧条,但每年在春节期间,这里依然会吸引来自小城本地和周边一些地区的游客前来游玩、观光。这不,从正月初一开始的整个春节期间,这里就成为了小城最热闹的地方。虽然这里没有庙,但是人们喜欢来这里闲逛游玩,也被人们称之为赶庙会。

  春节期间,这里每天都会吸引很多民间艺术团体和各地风味小吃汇集,有时候还会请来戏剧班子表演各个剧种。虽然我对听戏一点也不感兴趣,但这毕竟也是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所以凑个热闹还是应该的。

  不到五分钟,我们就赶到了汶河大桥的东端,过了桥就是刘洪文化园和海浪谷了。从远处看,只见停车场和公路两边早停满了各种颜色和各种类型的大小车辆。景致还没看到,首先就看到的就是游人如织的景象。

  我们的车好不容易将进停车场,真巧,刚好有一辆车正要开出来,我们赶紧塞上。于是女儿欢呼雀跃着下车来,向着公园大门而去。春节期间,不收门票,所以游人从正门和侧门都可进入。

  我们从侧门进入,沿着公园中轴线走,两侧全是各地的风味小吃。什么西班牙拉丁果,泰国烧烤,巴西鸡翅,新疆烤肉、武汉臭豆腐、缅甸炸冰激凌……好嘛,各种风味小吃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暗暗感叹,还幸亏来了,否则怎么可以品尝这么多美食?即使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玩,享受一番舌尖上的美味也就心安理得了,我的心里如此窃想。

  进门什么还没看呢,先买了一份西班牙拉丁果,开始享受舌尖上的幸福。边走边看,先看右边全是儿童娱乐的场所,有旋转木马,碰碰杯,水上碰碰船,飞艇、秋千等等,应有尽有。各种小吃摊和娱乐场所播放的不同的吆喝和音乐,简直是一个各种声音的大荟萃,接个电话怎么也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左边是训练儿童智力和体能的各种游戏项目。雪山滑坡,古堡探险,接力大闯关等等项目,这早已经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长。

  再往前走,各种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令游客频频驻足。像什么套圈,打枪,投掷、砸金蛋、抽奖、渡船等,所有的项目也都有现场吆喝和录音回放的,可谓是热情好客得很。还夹杂着民间各种手艺人的表演:捏泥人、编制蟋蟀、做糖人的、描龙绣凤的、吹拉弹唱的……好不热闹……

  人群挤挤,我们竟然不知道要在那个地方多驻足一会,因为看到前面还有好多人头攒动,不知道是卖什么和表演什么的?似乎前面总有一种无形的引力在吸着我们的脚步前行。公园里到处是卖饮料的、卖糖葫芦的,卖煎饼果子的,卖奶茶的、卖手工艺品的、卖各种玩具的……

  继续往前走,耳朵里依然充斥着各种叫卖的声音。不觉间来到海洋动物展厅,这里是要买门票的。不大的帐篷里面会有什么神秘的动物呢?女儿很好奇,那就花钱进去看吧!丈夫花了四十五块钱买了三张票,于是我们就一起进入里面。按顺时针方向观看动物的世界:玻璃箱中有各种蜥蜴类和蛇类,还有海龟和海豹等动物,女儿给这些动物一一拍了照,留在我的手机中。不一会功夫就转完了,感觉这钱花得有点冤枉,不过反过来说,过了年,不就是出来玩吗?只要尽兴就好。

  出得动物展厅,我们来到马戏团的售票处,同样花了钱,买了票。正赶上演出开始,于是我们赶紧进入,解说员正宣布演出开始呢。我们赶紧找地方落座,看看周围人还真不少呢。围着舞台一周的观众席快满了,于是我们专心看节目。

  这场演出算不上很精彩,但是感觉演员们和剧团是做了精心准备的,虽然是轮回演出,但是演员们的脸上找不到一丝懈怠的表情,他们的脸上始终微笑着,让人感到无限温暖。

  第一个节目是传统的男女摔跤比赛,其实是一个人戴着道具表演两个人的摔跤,虽然节目略显不够精彩,但是一个人套在衣服套子中,表演两个人的动作,也着实算很辛苦吧?最后,大家还是把掌声送给了演员。

  另外还有训狗表演,让小狗钻圈、拉车、配合演员一起跳绳等,也显得比较好玩。瞧!三只小狗中,有一只小黑狗甚至还显得特别不听话,总想偷懒,惹得观众大笑。另外还有训狗熊表演,让狗熊走单杠,在双杠上滚雪球等动作,依然令观众捧腹。

  看这场演出最精彩和激动人心的是空中坐环和高空双飞人的表演了,还有马术表演和脚蹬大缸等节目。这让我感到实际上杂技艺术确实是一种危险和难度系数大的表演。节目要好看,需要演员们付出多少汗水呢?

  当我看到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和一位成年男演员在空中表演双飞人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很心惊。只见男演员在空中用红绸子打结,一手拉着小女孩的手,另一只手把结套在小女孩颈子上,而只用一只脚勾着铁环。当他把结套在女孩脖颈上,另一只手轮着女孩在高空飞翔的时候,我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个年龄她应该在学堂好好读书,不是吗?可是她却在卖艺,不知道她小小年纪,已经训练几年了呢?

  再说那个脚蹬大缸的中年女演员,躺在案子上,把头固定在一个卡子间,把一个几百斤重的大铁缸玩弄于双脚之间,需要多少力气呢?而且大缸中还坐了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我不由得佩服起演员的真功夫来。

  还有那在飞奔的马背上做各种惊险动作表演的演员,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马戏真是精彩,觉得这钱也算没有白花呢!

  马戏表演看完了,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欢乐中。这时主持人说:今天上午的'表演到此结束。我们起身随着人流走出,大家都各自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

  我和女儿也随着人潮来到了海盗船旁边,女儿要体验一下做海盗船荡秋千的感觉。虽然我和女儿不止一次体验过了,但每次当我们在船上随着海盗船划过的弧度大起大落再大起时,会惊呼,更多的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当我坐在船头上随着船身飞起来的时候,我就有了一种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开始的时候是有一点害怕,不过只要向远天使劲望去,就会放松很多,我甚至想摘一片天上的云朵下来,好不惬意爽情,感觉还没飞够呢,五分钟的时间就到了。

  海盗船慢慢停下来,我和女儿都感到特别兴奋。而站在地面上守望我们母女的丈夫,走近前来将我和女儿搀扶下来,笑着问女儿:“感觉怎样,晕吗?”女儿赶忙说:“爽极了!我没坐够,还想做呢!”我赶紧插话:“宝贝,你看那边是做什么的?怎么那么多人呀,咱们也去瞧瞧吧!”丈夫和女儿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去,果然见汶河码头那个地点围了很多人,于是我们前往探寻个究竟。

  走了大约200米,我们来到了一个卖手艺人的地摊旁边。这一处全是展示手艺的艺人,有捏泥人的,有写画字的,还有编织小推车、小筐子、小蚂蚱等小物件的,还有展示剪纸的、甚至还有缝制小孩戴的花虎头鞋帽的,也有制作糖人和糖生肖的,还有在小米粒上刻字的等表演。真是目不暇接,不知道看什么好了。

  我们先来到写画字的摊位边,这是一位看上去打扮很普通的中年男子,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给一位顾客写字,这种画字的意思就是写出来的字就像画一样。几年前丈夫出差带回来一副“画”,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有山有水有太阳,有青林有翠竹,还有蝴蝶和喜鹊等,仔细打量原来是女儿的名字,我赞叹这种艺术,丈夫说这是画字。我一直没见过这画字是怎么写成的,今天终于有机会看到了。于是,我仔细看他是如何写字的,我发现画字的各种颜色其实就是一支笔写出来的。在已经半成品的白纸字幅上,只见艺人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根灵巧的手指协作握着画笔,就如同写粉笔字的姿势,在画纸上如游龙走凤般上下左右飞舞,一副意趣盎然的画字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一般情况下是三五个字为一幅,要么是人的名字,要么是寄予人们良好愿望的词语或者一小句话。艺人写字的过程显得娴熟而优雅,干净而利落,绝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之感。看这位艺人写了好几副字,我提议:“咱们也写一副吧!”还没等丈夫说话,女儿说:“妈妈,咱就写‘家和万事兴’吧!”我和丈夫几乎同时回应:“好啊!”于是我们就写了一副“家和万事兴”的画字。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捏泥人的艺人的表演。这是一位打扮齐整的干练的约四十五六岁女人,看上去像一位很有文化素养的教师。她正在专心捏着一副作品,手中的作品大致成型,下面是人物穿着黑肥大褂子,露着胸脯,长着一对大扇子耳朵和一长嘴巴,他的背上一个红衣女子的身体轮廓渐渐丰满起来,然后是俊俏的脸庞,精致的五官和黑色如瀑的头发也正要活脱脱出现,无疑,这一定是猪八戒背媳妇啦。作品完成后,女人拿过一根细铁丝做成一个简易的铁丝架,然后把作品固定在上面,再给它装上把柄,递给顾客,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成交了。女儿的目光在艺人手上久久没有离开,我知道女儿一定也稀罕这东西,于是让她挑一个自己喜爱的东西或者故事,请艺人给捏一个。女儿想了想说,那就来个葫芦娃大战美女蛇吧。艺人并不多说一句话,她开始选择适当颜色的特别泥料,按照女儿的意思,很快一个惟妙惟肖的金钢葫芦娃大战美女蛇的作品就完成了。我和女儿一样,竟然情不自禁地惊叹:“真像!”并且由衷地对她说谢谢。

  继续往前走,我们又看了制作糖人的表演。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长得比较清秀的男子,他正在将熬制好的糖沥洒在一方不太大的铁砧之上。只见他不慌不忙来来回回,绕来绕去不断前进和重复糖勺在空中走过的路线,不到三两分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大水牛,甚至龙飞凤舞的镂空的图画就在铁砧上出现了,趁着糖还没有冷却凝固,赶紧找来一根长竹签粘在作品合适的位置,过一两分钟揭下来,递到早已等急的孩子手上。仿佛他心中早就装着花朵、蜜蜂、牛羊、猪狗和龙凤等的形象,真让人赞叹。开始的时候我试图用手摸一下铁砧是不是热的,我不敢触摸,怕烫着手,但转念一想,怎么可能是热的呢?只有冷了才可以把糖液凝成形,否则不就是糖浆了吗?我恍然大悟……

  我们又参观了一些别的表演,感觉己很累了,于是再去品尝小吃,买了各自喜欢的吃食坐在亭阶石凳之上,慢慢品尝,还观看各色人物的穿戴打扮。这新春里的来自各地的男女老少,红男绿女们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呢!随着人流走来的几个俊男靓女和小孩子,他们的头上都戴着花环,粉的紫的绿的蓝色各色的花朵装扮在他们的头上,还真是好看呢!

  没一会儿,几串烤鱿鱼和几份章鱼小丸子下肚,再喝上一杯香喷喷的热奶茶,还真是惬意呢!

  这时候,我和女儿也来到买花环的摊子跟前,我和女儿心心相连,每人买了一个。女儿喜欢紫色。而我喜欢翠绿色。于是我们把买来的花环戴在头上。用小镜子照照,觉得自己像春姑娘一样的美好,我的眼前马上就想到了自己当年上小学时的语文课本上那副春姑娘的插图,好美呀!

  于是,我和女儿一起牵着丈夫的手,带着花环,也带着春天的气息走出园门,我们唱起了“春天在哪里……”我们要把春天带回家!

【庙会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庙会随笔07-13

逛庙会散文06-09

赶庙会散文06-13

关于庙会的作文05-12

感受庙会作文03-08

家乡庙会作文01-31

家乡的庙会作文12-18

校园庙会作文05-16

有趣的庙会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