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陇州随笔散文

时间:2021-06-28 15:52:46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陇州随笔散文范文

  咚、咚,嘡、咚咚咚、咚咚,嘡、咚咚,嘡、咚咚,嘡、咚咚咚、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嘡嘡嘡嘡、嘡嘡嘡、咚咚咚咚咚咚,嘡嘡嘡嘡嘡嘡嘡,咚咚咚咚、咚咚咚……

陇州随笔散文范文

  过年,总有一些与其他日子不同的地方,总有一些特别的动静,总有一些令人振奋的声响。锣鼓,就是我们陇州最具代表性的绝响。我曾经听过许多锣鼓的声音,北京的,广州的,山西的,山东的。什么威风锣鼓,舞狮锣鼓,太平鼓,四点子,凤凰三点头等等,但没有一家锣鼓像我们陇州锣鼓这样激越豪放,深沉悠远,霸气十足。没有一家锣鼓有如此地威武张扬,没有一家有如此地雄浑亢奋。曾经有音乐界的专家研究过陇州锣鼓,其震撼人心的节奏和绵延不绝的气势,让专家震惊。他们最后莫能两可的结论是,很可能是一种用于古战场上催促英勇杀敌的实用战鼓。

  咚、咚,猛然用力地重敲,最前面的两声,果断而有力,有如将军的号令,短促而高亢,似出发、似进攻、似前进、似冲锋、……,这两个重击响亮音符只出现在开始,以后不管多少次循环,都不会再出现这两声。命令如排山倒海,只有一次。然后是三声平稳而力度稍轻的鼓点,稍顿连接两声急促而沉重的鼓点,再后是急促的两个两声稳重的重叠,仿佛果敢地迈出的脚步,整齐而有力地踏在大地上,发出千钧万钧之力的震颤。再过渡到三声急促和稍顿两声平稳的重叠,仿佛那无法阻挡的前进步伐,正有力地向前冲击。再下来就是四声急促稍顿,又紧接三声果断沉稳,再后来是七声连续的急促,再下来是四、三声稍有间隔的连续催促。下来这鼓点越敲越急,一阵紧似一阵,而在最激越处,往复循环,造成连绵不断的气势。这种鼓点,它完全契合成年人果断豪迈地大步向前挺进的节奏。试想一下,面前有数十万雄赳赳、气昂昂、杀气腾腾的军队,他们手持长戟戈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步伐整齐,踏步之声地动山摇,大步向前推进,他们在鼓声的催促下,踩着鼓点的节奏,一往无前地冲过来,那种压倒一切,毫不停顿的阵势,会将多少对手吓死,在这种威武之师的面前,除了崩溃和仓皇逃遁,还能有第二种选择吗?!最急促处,仿佛两军对接,喊杀震天,数千万刀光剑影,在腾腾烟雾和滚滚尘土的阵地上闪耀翻飞。这种节律和气势,彰显着无与伦比的霸气和杀机。

  真是:气推震撼千均韵;势裹惊魂万里风。

  气势,往往是一场战争的决定因素!这就是陇州鼓传达给人的惊人力量和无敌的气势!它排山倒海,摧城拔寨,勇往直前,所到之处望风披靡!

  我小时候经常被这种声音所震撼,也经常忘情地陶醉在其中。常如痴如醉地听,也常如痴如醉地跟伙伴们击鼓操练,打的昏天黑地。

  陇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是秦皇朝的大本营,随着这种锣鼓的鼓点横扫六国,为什么没有随着军队的步伐传播出去?这是一个让人值得细细思量的问题。征服者需要的节律和气势,被征服者恐怕是不配享有的,反过来,被征服者也只有表现出称颂和歌功颂德的节律,才能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他们的精神状态,只能是歌唱太平,不敢有丝毫逼人的气势和桀骜不驯。一派祥和,其乐融融,恐怕才是他们的节律。

  太平鼓,称颂和平,平民之鼓;四点子,不俗不媚,士人之鼓;威风锣鼓,惊心震撼,将相之鼓;陇州社火鼓,气吞山河,王者之鼓也!

  今年腊月二十八那天,吃过饭没事干,到南河堤上去遛弯。城里边一片寂静,除了汽车偶尔驶过的轰鸣声,再无可以入耳的音响。心里寻思,现在的年已经不如过去那么热闹了。漫不经心地步过南河桥,突然有随风飘来的隐约锣鼓声。它的韵律那么熟悉,不禁使人心头一颤。它的.声响那么微弱,仔细辨别方向,大约是从南塬顶上飘下的。看塬边,郑家沟连着杨家庄一溜七八里长的村庄,除了袅袅炊烟之外别无异样,静悄悄的,那锣鼓声是从塬上随风滑落下来的。以方向猜测,这鼓声不是梁家村就是何沟寨的,细想,何沟寨那是出将军的地方啊,大约那些遗留的精神还在。声音微弱,但是我依然捕捉到了春节特有的气息和音律。站在那里细细地听,虽然隐隐约约,但还是感受到了节日特有的感动。那轻微但熟悉的节奏,撩拨着我久积心底但还没有寂灭的情愫,不能平静的心就突然慌慌地激动不止。

  记得小时候,我住的南道巷有一大帮同龄的朋友。锁牢、毛娃、胎娃、祥娃、有治、宏昌、八十、狗娃、天恩、惠民、文均、九德等等,也有好十几个小伙伴。一到年节,大家除了零零星星放几个炮,那时节大家都没钱,买一挂一百头的鞭炮,从腊月二十五可以放到大年初五,每次只能点放一两个,感觉一下点炮时的紧张和炮响以后的兴奋欢愉。还有一个特殊节目就是打鼓,那时好多人家里都有锣鼓等家伙。一到下午吃完饭,就拿出来聚拢成一伙,没完没了地敲。你敲累了,换一个人继续。一直打到夜里十二点。我那时笨,鼓点虽然会,但往往连接转换不到位,造成整个锣鼓停下来重新开始。我打的最多的是镲钹,镲钹的点几乎和鼓一样,鼓打什么点,镲钹就打什么点,只是有几小段,鼓声大节奏空白处,镲钹才发挥主导作用。那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劲头,大家都在后边排队,你打完了下一个接着继续打,打的响彻天地,打的惊心动魄,打的痴迷陶醉,好象那节奏明快的鼓点里有什么魔力,将大家都吸引成一堆,久久不愿意散去。那个声音竟管很大,闹腾的也很晚,但大人绝不反对,还会鼓励。一里多长的巷子里除了我们这个摊儿,东边牲口市那边,西边西城墙根那边各有一摊。整个巷子里锣鼓喧天,热闹的沸腾了一样。

  在陇县,人们一般不单独说它是鼓,只要提及,就一定会说“马社火鼓”,也不限于耍不耍社火,非要叫马社火鼓不可。也就是说这种鼓是马社火的专配,和马社火是不能分离的。那么马社火又是哪里来的呢?查了一些资料,下面是对社火的解释。

  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是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

  是啊,上面提到的的传说是逐渐融入到社火中,那就不是社火的本质了,只是一部分因素而已,再怎么融入,也只是改变了一部分,而不是社火的主体。这种解释是否可信,我这里存疑。以我自己的理解,周秦时期既然社火已经出现,那一定是周秦时期人们在官方的推动下,形成了一种大规模庆祝活动。尤以先秦时期的可能最大。我们知道,先秦时期是战争最活跃频繁的时期。人们以尚武为成人立命的第一目标。一个男儿如果成人以后,不愿去当兵打仗,那就永远不会有前途。以战功而封王封侯,那才是男人们一生最高的追求。而社火这种形式,一定是为了推崇人们的尚武精神而举行的宣传游演活动。除了这一点,其他的说法都太牵强。试想,由于某场战役胜利了,大家庆祝一下,那只是一种临时庆贺,可是把这种活动定格在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以后,每年坚持游演,那它在认知和意识上的深刻程度就会大不一样。正如同现在许多节日一样,为了某些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事件,为推动某种意识,得到人们更深刻的强化记忆,往往设立相应的节日。社火这个古老的节日,也一定是统治者为了强化某种意识而专门设立的。它绝不会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那么简单。尚武,现在人们已经将他淡化到可有可无的程度。可是在部落时期,在战国兼并时期,你没有足够的武力,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早晚会被别人吞并消灭。这大约也是那时候的生存准则。

  假如剥去各种政治因素和社会反复的因素不提。我见过的最有气势的社火锣鼓,还是在人民公社时期。那时候由县上统一组织,由公社出头,气势和风头最盛大的是东南公社。一到十五这天,东南公社进城就成了万人关注的焦点。东南公社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并不大,但它的人口密集,梁家村和何沟寨两个村子是全县最大的村落之一。生活水平也相对比其他公社强。大约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还是第四年。全县组织社火大游演,东南公社那是一枝独秀,独占鳌头的。最前边是旗手,八人并排,共计十二排,旗手就是九十六人,号称百人旗阵。九十六面红旗一字排开,足有二十多米,二十米旗帜飘扬,那种风采和热烈,灌满了整个街道。那些旗手,齐刷刷全穿紫红色平绒上衣,清一色毛蓝平绒裤子,上衣还有带花的滚边。那个精神,那个靓丽,难有和其比肩者。旗手的后边是八人十二排的锣鼓队伍,光大鼓就有五十面,还有镲钹,大锣,这还不算,鼓队的前边,还有一个用拖拉机拉着的,直径两米的大鼓,一个大鼓由四个人站在四周同时敲打。打鼓的人全部白毛巾扎头,亮黄的上衣和裤子,衣边上也是带花滚边,那种气势和威风,简直无与伦比。那五十多面鼓,三十对镲钹,二十多面锣,一打起来,震耳欲聋!更特别的是,那些鼓手,打鼓的时候会挽花子,在鼓点的空隙里,手里的鼓槌,或凭空抛起,或在手里挽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旋转,看得人眼花缭乱,还要自带伴奏,配合大锣在鼓边上敲出响亮清脆的声音和锣配合。他们的队伍一过南河桥,整个县城,都是他们的锣鼓声。那时真是鼓声振宇,十室九空啊!所有能走动的人,全部都涌到街上来。那个威风,令人异常震撼。让人至今不能忘怀!

  过去人们在形容北方人的时候,总说北方人淳厚而民气彪悍,这种彪悍的性格那是由这里独有的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培养浸润出来的。

  土生土长,这句话多么准确,多么深刻。你是吃这里的粮食蔬菜长大的,这些粮食蔬菜都是这块土地上长出来的,这块土壤里除了一些有机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微量元素,这块土地上什么元素含量多,那粮食蔬菜里边,这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必然会多,你的身体里,这些元素也照样会多,人就是间接从这块土地上生长成的。这是你肌体的个性。你在这里一天天生长,每天接受这里人的语言熏陶,你在听这里发生的每一个历史和当今的故事,你在接受这里人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式。你也在每天接受这里爱的方式和恨的方式。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这里所有的习惯,将你雕琢成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这一切造就了你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取向,在这块土地上,大家认为善的事物,那也一定会是你心底里的善,大家认为厌恶和恶的事物,在你的心底里,也一定会是厌恶和恶!这一切,都是你性格的基因,无论你走到那里,这些基因总会左右你的观点和喜好。现在文化人常说文化积淀,你的一切所闻所见,都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子里,沉积在你的心底里。这些都是你很难摆脱的客观因素。我喜欢马社火鼓,那是因为它从我小的时候起,就始终在我的耳边回响不绝,就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里,就融进了我的血液。

  前天去给老爷子抓药,路过街道广场,发现那里有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赶到跟前一看。这里聚集着几十人。大家围做一圈,伸头往里一看,发现那里有七八个打陇州社火鼓的人,他们专注而痴迷,打得热火朝天,鼓槌翻飞,镲钹飞扬,锣音嘹亮。他们眼不旁顾,完全不在乎满场子围着他们看热闹的人,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迷醉而癫狂无人的境界。我站在旁边,看他们神采飞扬的表情,看他们发际挂着的细细汗珠。那时我真想钻进他们的圈子,接过镲钹或者鼓槌,猛力地打上一气,可是,五十年过去了,我还能不能敲打在那准确的鼓点上,我自己都没有把握,想了想,君子不夺人所爱,还是忍住了!打鼓的全是退了休平时在广场上谈天晒太阳那些人。他们也是你打一会儿,累了就有人接手,一连数十天接连不断,他们乐此不疲。在这里我竟然没看见年轻人上阵,围观的年轻人也很少,将来它们会学习打鼓吗?或者说他们会坚守这种庆贺传统节日的方式吗?疑问挂在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浅浅的忧虑爬上心头。

  时间突然好像倒流回了少儿时代,那时候打鼓的是我们这一批人,现在打鼓的还是我们这一批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那个鼓点,那个节律,似乎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激越而澎湃,豪放而乐观。他们和我一样,在心底里,在形式上,仍然在坚持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这些东西让人无法割舍!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温暖,但那种温暖里边,还有些许凄凉和酸楚!

【陇州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陇州随笔散文05-30

经典随笔散文精选04-20

随笔-散文03-13

随笔散文06-14

散文的随笔10-13

散文的散文随笔07-13

随笔录散文随笔07-13

雨夜随笔散文随笔07-14

冬雨散文随笔散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