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经典散文:《望秋》

时间:2021-06-26 13:57:50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望秋》

  入伏没几天,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天气一下子凉爽了许多,像走进了秋天一样。

经典散文:《望秋》

  这样的错觉已不止一回了。在猛烈的酷日下,暴烤几日,人每日被汗水洗刷着,电扇几乎失去了作用,只想呆在空调房里,什么事也不想干。万不得已要出门,透过窗户看看屋外耀眼的阳光,柏油路都被烤化了,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泄了一半。门一打开,热浪扑面而来,人似乎被热浪撞击了,倒退几步,真想折身躲进那片舒适的小天地里。人是宇宙间一份子,是不能与世隔绝的,走出户外,让太阳炙烤,让高温熏蒸,才是正常的生活。痱子长遍全身,消了又长,长了又消,如此数遍,真可谓体无完肤啊!这时候,哪怕北方吹来丝丝凉风,你就会幻象秋风来了。

  小暑,大暑,立秋还有二十多天哩。气象专家说,就是到了立秋,暑天远未结束,真正的秋天到来,还要看气温的变化,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才算真正的秋天来了,大约在9月底10月初了。吾乡人把立秋称为“叫秋”。我一直没弄懂什么意思,现在想来,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涵义了,“叫”不就是“喊”吗?看来盼望秋天的远不止我一人。

  据说夏天最能让人消瘦,不仅仅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人不舒服,更主要的是,暑天,人普遍厌食,除了大口大口地喝水,什么也不想吃。家中几乎天天稀饭,绿豆汤,红豆汤,一个夏天都在清汤寡水中度过。水果单调得只剩西瓜,桃李虽也粉墨登场,终不过演一丑角,杂耍而已。苹果,梨也是有的,但那是隔年的东西味道有些变了,有吃“木乃伊的感觉”。(科技进步让应时而生,应时而吃发生了改变,让人不受时令,地域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几天前,有人送给我一袋莲蓬,于是,想起“采莲南塘秋”的诗句,采莲不是秋天一大盛景吗?莲子应是秋天成熟的呀,难道这莲蓬又是科技的作品?剥开莲蓬,一粒粒莲子应该饱含着秋的沉淀,沉重而结实,可是,摊在手中的莲子轻飘飘的,瘪瘪的,吃起了有些许苦涩,远不及秋天的莲子甘美。莲蓬终究还是属于秋天的。我又想起菱角来,“菱角鸡头牵衣来”菱角鸡头该又是秋天一大特色吧,煮熟的菱角当街叫卖,谁会想到那墨黑的硬壳里面会有如此洁白的莲子米?红彤彤的柿子不好贮存,必须即食,它该是秋天丰富食品中最具秋天气息的代表。一层菲薄如竹绡的柿皮,包裹着一团如蜜般的果汁,入口即化又齿颊留芬。不要再往下想了,口水都流出来了。

  阴雨过后,凉爽的天气被阳光驱逐得无影无踪,炙热更加酷烈了。日子开始数着过,报上每天报出今日是第几伏第几天,随着出伏之日逐渐临近,盼望的心情也随着强烈,仿佛出伏即是秋天,一夜之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气温仍在逐渐攀升,30℃→39℃。每天新闻里就有人中暑的报道,不厌其烦地推醒人们防暑防晒。天气预报也将副热带高压牢牢地划在中国大片区域上,看势头它赖在这儿一时半会不会走了。

  暑期是肠胃不适的高发期,连喝稀饭也拉肚子。饭菜过三四个小时就会霉变。然而,我未吃过变质的饭菜啊。是不是,买回的稻米有问题。抓起米仔细看,米质莹白,光泽诱人,没有半点瑕疵。凑近鼻子闻一闻,一股陈腐的气味冲鼻而入,这种米虽说不上变质,但已是经年的陈米了。人遇到绝境,往往逆向思维,我的嗅觉被逼追根溯源。刚收获的稻米的那股清香,如此清晰的冲击着我的'嗅觉细胞,不用咀嚼,米饭的清甜,芬芳就萦回在唇齿之间了。快二十年来未吃到刚收获的新米饭了。

  立秋,下了两天雨,气温降了许多,秋天真的来了吗?新闻正在播报台风过境的消息,看来,又是一个错觉。果然,雨霁天晴,炎热依旧存在。我在埋怨炎热的同时,不禁又希望这天气延续几天。记得稻子抽穗灌浆就是这个时节,高温让谷粒更加饱满,充实。

  从稻子抽穗开始,祖母就开始念叨:东一蓧西一蓧,四十五日上锅灶。这是个盼望的过程,从抽穗到收割,每日看着希望渐渐变成现实,内心经受着喜悦的煎熬。缸里的米,日渐矮下去,父亲更频繁地出现在田边了。那是怎样的一种焦灼的期待与等待啊。如同我徘徊在母亲即将做熟饭的灶台边一样。四十五日在人生中就那么短暂的一瞬,可是对于一家以蔬菜果腹,黄荆叶充饥的人来说,却是多么漫长啊!父亲从田边回来说起有人在剪谷穗了。祖母叹息:糟蹋呀,唉,有什么办法呢?据说有人在稻子开始灌浆的时候,就剪稍显成熟的谷子了。除了有人叹息,没有人责怪这么做暴殄天物,若能拯救嗷嗷待哺的生命,谁说这些谷子剪得不值呢?这些秕谷的价值比金子还昂贵。

  当孩子们拍手唱:“七月半,新米饭”。这又是怎样令人欣喜若狂的时刻,那是生命的赞歌,是劫后余生的吟唱。但七月半还不能称得上真正的秋天来临,新米饭也只是稀罕之物,儿歌后面还有一句“有人吃,有人看”。能尝到新米饭的人只是少数,做新米饭的稻子产量低,品质不高,只能作青黄不接之备,若同衣服的纽扣。真正的新米饭还早呢。

  但秋的脚步越来越真切,越来越响亮了。

  “秋期如约不须催,风声雨脚两快哉。”谁说的?秋天的脚步是迟缓的,但是稳健的,她肩负着希望和成熟向我们走来,冲破炎热,带着金风而来。我们已经能感受她的芬芳和稳重了。

【经典散文:《望秋》】相关文章:

《望洞庭》教案06-25

《望洞庭》经典教学设计08-16

《望洞庭》教学设计10-18

《望洞庭》的优秀教案06-24

《望洞庭》优秀教案06-25

春望教学设计10-14

《春望》 的教学设计12-05

望洞庭教学设计02-22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11-25

望海潮教案范本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