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史铁生散文欣赏

时间:2022-08-05 10:46:08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史铁生散文欣赏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史铁生散文欣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史铁生散文欣赏

  1、三月留念

  活着的事,大抵在两个方面:务实与务虚。缺其一,便可算得残疾。譬如一个家,家徒四壁势必难以为继,便是笃爱如牛郎织女者,也是“你耕田来我织布”地需要务实。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爱情没了,万贯家财很可能只是内战的火药捻;爱情,即务虚的一面。

  现在的中国,是空前地务实起来了;市场经济正在淘汰着懒汉和清谈家,这真是个好兆头,没有人不盼望她从此富强。但这并不是说,她过去就多么地理解务虚,连年的文打武斗多不过是虚误罢了;爱情呀,人性呀,人道主义呀,都曾一度做过被唾弃的角色,可见务虚的方面也是多么荒芜。

  辩论先务实还是先务虚,先谋生计还是先有爱的追寻,先增加财富还是先提高文明水平,似乎都是无聊的逻辑。房子有了而找不到爱情,或新娘来了再去借钱盖屋,都是极不幸的局面。为什么不能舍生忘死地爱着,同时又废寝忘食地建设家园呢?虚实相济才是好文章,才有最新最美的图画。

  2、合欢树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到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3、黄土地情歌

  “你爸你妈怎么给你讲插队的事?”

  他不假思索,说有一件事给他印象最深:第一年他爸他妈回北京探亲,在农村干了一年连路费都没挣够,只好一路扒车。(扒车,就是坐火车不买票或只买一张站台票,让列车员抓住看你确实没钱,最多也就是把你轰下来。)没钱,可那时年轻,有一副经得起摔打的好身体,住不起旅馆就蹲车站,车上没你的座位你就站着,见查票的来了赶紧往厕所躲,躲不及就又被轰下去,轰下去就轰下去,等一辆车再上,还是一张站台票。归心似箭,就这样一程一程,朝圣般地向京城推进。

  如此日夜兼程,可是把他爸他妈累着了。有一次扒上一趟车,谢天谢地车上挺空,他爸他妈一人找了一条大椅子倒头便睡。接连几个小站过去,车上的人多了,有人把他爸叫起来,说座位是大家的不能你一个人睡,他爸点点头让人家坐下。再过一会儿,又有人去叫他妈起来。他爸看着心疼。爱情给人智慧,他爸灵机一动,指指他妈对众人说:“别理她,疯子。”众人于是退避三舍,听由他妈睡得香甜。

  我说他的出生一定曾使他的父母陷入困境,不单是指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舆论。二十年前的中国,爱情羞羞答答的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得不犯的错误;尤其一对知识青年,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尚未大有作为,先谈情说爱,至少会被认为革命意志消沉。革命、进步、大有作为、甚至艰苦奋斗,这些概念与爱情几乎是水火不相容的;革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独身。

  那时候,爱情如同一名逃犯,在光明正大的场合无处容身;戏里不许有,书里不许有,歌曲里也不许有。不信你去找,那时的中国的歌曲里绝找不到爱情这个词。以往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所以,我看着我这位年轻的朋友,心里不免佩服他父母当年的勇敢,想到他们的艰难。

  史铁生这么说: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他就是这么顽强地弹好了自己的这一张被“拉紧”的人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或许你会遭遇生活无情的对待,但是,总还是会有希望的。他在人生的后半段写了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生死的体悟,有人看不懂,有人却看得泪流满面。

  或许就是因为残疾,才让史铁生能毫无遮掩地写下一本又一本描写残缺的人内心纠葛的文字。可是何为残缺?我们每个人都有残缺,史铁生残缺的是身体,而我们残缺的'可能是长相、可能是身高、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心灵。没有人能十全十美。史铁生选择用温暖去面对苦痛。

  所以为什么史铁生的文章如此打动人心?或许是他的文章总让我们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对于一个残疾作家,你没法不向他致以敬意,向他的顽强致敬。史铁生的文字朴实无华,读来却有一种力量,不断地敲打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感动,让你热泪盈眶。

  也因为残疾,所以才成了那样的史铁生,成了用残缺的身体追逐健全思想的史铁生。

  拓展

  《记忆与印象》散文

  长长的巷弄是从古代延伸出来的。青石板上刻满挑夫的脚印,每一个足迹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写。阳光从树枝的缝隙间漏下来,安静如卧在石阶上那只睡觉的猫。阁楼上,坐着喝茶的老人手摇蒲扇,目光注视着墙上挂着的一张渔网。他曾经也许是个渔夫,站在木舟上,向江面撒网,夕阳和晚风都在他的网中歌唱、舞蹈,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岁月的涛声。如今,大江东去,波浪滚滚。所有的鱼都从他的网眼中逃走,留下他自己,成为网中人。

  林立的商铺旌幡飘动,吆喝声此起彼伏:古镇鸡杂、毛血旺、张飞牛肉、香酥麻花、过江鲫鱼……店主穿着旧时代的衣服,不知疲倦地喊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却很少有人问津,只忙着取下肩上挎着的相机,对着一排排仿古的店面,啪啪按动快门——寻找消失的文明。

  几个算命先生,盘坐地面,闭目养神。摊开的红布上写着:能推远古知未来,能算祸福卜吉凶。空闲时,他们也会凑在一起打打牌——都是神算大师,打牌时,居然也出“老千”。

  一种文明消失了,另一种文明总会诞生——这是乐观主义者的文化发展论。而现代文明往往是站在传统文明的废墟上找饭吃,他们说:这叫继承与创新。磁器口,一个古镇。满街的画家在这里卖画,众多的书法家在这里替游人设计签名,三两个披着长头发自称搞艺术的年轻人,蹲在巷道的拐角处,给人画漫画,20元一张。这里的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在试图告诉人们: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也有真正超然于物外的人,比如,江边那个垂钓者,手持钓杆,静坐在裸露的河滩上,从上午到下午,从黄昏到傍晚。路过他身边的人都要朝他看一看,不知道他是在钓鱼,还是在钓时间。

  《秋天的怀念》散文

  每年秋天的时候,老校区略显破败的校园里梧桐总是最美的。几十年的老树,成排的穿上亮黄色的秋装,肃杀而又整齐。一夜风过,清晨主干道上总是铺满一层厚厚的树叶,像一场明黄靓丽的大雪。整个秋天瞬间就轰轰烈烈了,肆意而张扬。

  每当那样的时刻,我总是欢喜不已。一边踩着落叶,听着脚下发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一边和身边的朋友絮絮叨叨的感叹这秋的美艳,然后再感慨初来时对校园的失望和对梧桐厚重身躯的喜爱,日子就那样晃晃悠悠的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想在那条路上终老。

  而关于法国梧桐和中国梧桐断然是分不清的,亦是不知道二者的区别。便一直以为那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诗句中的梧桐就是校园里春夏郁郁葱葱,秋冬张扬明艳的梧桐。也一直以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梧桐就是那阴雨天庄重,阳光明媚时俏皮的梧桐。

  直到有一天,我记得那时一个春夏时节的中午,文学史老师白军芳老师在讲到“梧桐”时,为了缓和绵长而沉闷的课堂提问道“你见过中国梧桐吗?”当时我真在神游一篇关于最近自己状态的日志,听到白老师如此低智商的问题,着实惊讶一番。心底嘀咕“院子里主干道上长满了梧桐,难不成她没看到?”教室里的听课的,睡觉的和神游的同学也都发出了和我心底一样的声音,“院子里不是么?”“老师,你太搞笑了。”“白老师闹哪样啊?”

  白老师看着清醒过来大家惊讶和不解的脸,一脸笑意的说道“你们确定主干道上的法国梧桐就是中国梧桐?”有人高喊道“当然啦,不过是为了洋气取了个外国名字嘛。”

  我突然开始意识到自己犯的错,一声声的说着“校园里的法国梧桐”却没有发现这个名字本身就有问题。中国本土的梧桐怎么会叫“法桐”这样一个洋气的名字呢?那些古诗词中也从来没有法桐一说啊。我开始自己着急,百度百科的网页在教学楼的教室里,怎么也刷不出来,不得不自己一遍遍的在脑海里回想着学过的古诗词,想看清楚中国梧桐的身影。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是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是雨中的梧桐,一叶一枝满满的是文人的情丝和哀愁。

  《诗经》比喻美好高洁品质的是梧桐。“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南朝著名文人谢眺《游东堂咏桐》诗有:“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种植的是梧桐。

  《孔雀东南飞》里“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是梧桐,,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这取自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它是忠贞爱情的象征。

  可是想了很多很多,越来越发现,所有的梧桐都不是身边常见的法桐,而是中国本土的梧桐。可是,我却真的没有见过。那一课几千年文人墨客假托哀思的树,她长在哪里呢?

  从自己的思绪中出来,刚好听见白老师说“现在国内本土的梧桐越来越少了,甚至不被人们熟知。而法桐开始遍布大街小巷,长在一代代新人的记忆里。”

  我记得那节课后,我仔细的查了关于“国桐”和“法桐”,百度百科上明确的写着,“梧桐,又名青桐、桐麻,是梧桐科的一种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12米;幼树皮绿色,平滑;叶子掌状3-7裂;夏季开淡黄绿色小花,圆锥花序;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目前已经被引种到欧洲、美洲各地作为观赏树种。”“法桐,又称三球悬铃木。属于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树皮薄片状脱落;嫩枝被黄褐色绒毛,老枝秃净,干后红褐色,有细小皮孔。

  主要生长于中亚热带地区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但我国引入栽培的仅3种,即二球悬铃木,也称英桐和该杂交种的亲本一球悬铃木,又称美桐、三球悬铃木又称法桐。现在我们通常把这三个种统称"法桐"(补充一点: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分三种,分别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俗称分别是美国梧桐、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

  时至今日,搬离了老校区,每当到了秋天,还是会想起甚至是想念老校区的法桐,想起她装扮的那轰轰烈烈的秋天。想起它的庄重,她的惊艳。偶尔念叨某句有关“梧桐”的古诗词也会想起那一排排的老树,然后一半怀念一半沉默。

  可惜啊,再回想,我还是不知道关于那一个“梧桐”的问题,白老师前面说了什么,清楚记得的是她的最后一句话里,我却听出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史铁生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散文11-29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原文散文11-21

念史铁生情感散文07-18

史铁生的最新经典语录供大家欣赏05-07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范文(精选26篇)11-03

史铁生散文集读后感12-27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的参考范文03-13

精选散文欣赏05-27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通用11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