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百文网手机站

日本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1-06-11 12:24:35 企业文化 我要投稿

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任何时期,企业文化都是存在的。有关日本企业文化的案例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案例

  索尼公司是60年代崛起的企业,至今已经成为全球知名企业。索尼对于日本商业的意义,在于让“日本制造”由“山寨”的代名词变成了“东方精品”的代名词。

  索尼最早被称作东通电会社,第一件产品就是当时看来特别科幻的电饭锅,而因为东通电生产的该产品过于简陋,最终沦为失败作。

  当时欧美最为流行的电器制品是收音机,当时日本处于战后百废待兴的时期,民众的工作压力以及民族信心的溃败,需要直接的信息和娱乐去调和。于是日本开始瞄准国内的收音机空白。开始大规模仿制电子管收音机,在三菱、住友、三井三大财团的联合压制下,总算存活下来。

  基于东通电汇集了旧军人里面的技术工,很快,他们制造出了更为轻便的单晶管收音机,并将其作为拳头产品,在日本国内打响了名堂。

  日本东通电(索尼)的成功,成为了日本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模板,从纺织业到印刷业,购买欧美技术,并将其投入应用,大量生产,成了当时日本企业的群像。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将对方最成功的技术学过来,并用于己身。

  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兼好法师所著之《方丈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某位双六(日本的一种棋)高手,他的秘诀是“欲胜缓败”,即为,将最容易输的方法想出来,并弃用之,先让自己存活下来,再慢慢寻求胜机。

  存活二字,秘诀就在于“模仿”,模仿的方向,自然就是当时最畅销的产品。这一点,我国的“山寨风潮”即与当时日本中小企业如出一辙。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战后日本在短短30年时间里就使自己从一个被战争催毁的战败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大国。令世界惊叹。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靠什么手段实现经济腾飞的?在诸多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它独特的经营理念。日本企业没有将获取最大利润作为首要目标。相反,他提出产业报国,以社会为己任的口号。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国家乃至全人类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下面日本知名企业的社训即可看出这一点。松下电器:“产业报国”。丰田公司:“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京瓷社训:“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日本TDK公司:“为世界文化产业作贡献。”

  日本企业都把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尽忠放在了首位。究其原因,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观是一致的.。3世纪后期,中国的儒学经朝鲜传入日本。儒学传入日本后,其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国儒学特别重视“仁”,而日本的儒学特别强调“忠”。在封建时代对主君尽忠,明治维新后尽忠的对象从主君转移到了对天皇尽忠。尤其是对天皇尽忠被看作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这种对主君对天皇尽忠的儒学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内化为日本人的内在思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天皇从“神”变成了人,而对天皇尽忠的思想就内化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尽职尽忠。也就是说,国家观念是日本国民道德的核心。

  在日本的传统观念中,“商”一向被视为民之末而受到鄙视。据说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刚刚进入商界时内心也非常矛盾,不知应该有怎样的操守。于是他想起了曾学过的论语。《论语》中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就是说富贵是人人都追求的,但是不仁不义的富贵应该抛弃;如果是仁而义的富觉,谁都可以去追求。从这里涩泽荣一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工商人士找到了追求利润的合理动机,破除了日本人耻言富贵的传统观念。同时涩泽荣一根据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思想提出不仅要富民,而且富民的最终目的是强国。也就是说办企业经商的目的国家利益才是惟一的目的。这样,国家观念不仅是日本国民道德的核心也成了日本经济道德的核心。他的这种理论也就是他提出的有名的,〈论语〉算盘说。〈论语〉算盘说为后来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独特的企业制度――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

  每年大企业通过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面试,选择录用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最初几年,他们受到全面培训,或担负各种工作,扩大他们关于公司的知识。最有前途的人可能被授予最有挑战性的职务。被认为无能的人,通常也不会被解雇,因为公司要严格遵守终身雇佣的原则。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密切相关。它根据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年数、学历等确定其工资和职务的制度。企业内工会指企业内部的工会,它只限于企业内部,不分工种。成员只限于科长以下的员工。企业内工会成为员工与雇主之间交涉的主要角色,它缓和了雇主与员工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三项制度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终身雇佣制可以使职员产生归属意识和效忠精神,年功序列制可以使有才能者发挥实际作用,同时也可以从公司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企业内工会可使职工参与决策,成为公司助手。

  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曾发表了《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书,她认为日本社会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纵式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集团要求个人必须全面参与,即个人一旦加入某个集团便只能属于某集团。在集团内部强调“纵式”人际关系,人们排列出序列(等级)。例如传统的日本家庭中本家和分家的关系,本家即父母,长兄等,分家即兄弟、孩子、家臣等,本家的权利至高无上,对分家有绝对的控制权。并对分家的生活安全负有责任,分家有尽忠于本家的义务。这是“纵式社会”中最典型的形式。日本近代化的成功,企业文化的形成等都根源于此。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以“和”为代表的团队精神和以“勤”为代表的进取精神。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国家,灾难大多来源于天灾而非人祸。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火山、地震、和海啸十分频繁。为了从灾害中求生存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团结一致。日本地形中平原仅占15%,而且很多在斜坡上,为了完成水稻的精耕细作,必须依靠人和人之间村和村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艰苦的自然条件培养了日本人团结协作和勤劳的品质。这种品质流传下来,便形成了日本企业中的“和”与“勤”的精神。例如: 在日本企业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并且经常加班到很晚。被人们称之为勤劳的工蜂,这正是和与勤精神的体现。

  纵上所述,日本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在自己民族底蕴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显示出本国文化的特点。随着世界国际化信息化的加速,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拉近。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将发展前进,拥有自己的百年、千年企业。也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希望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要迷失自己,而应该充分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

  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是看员工自觉践行的程度。优秀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注重知行合一,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生存方式和工作习惯,体现在员工的言行之中。这些日本企业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

  一是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这是日本企业的通行做法。优秀的日本企业都建有员工培训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培训机构。日产公司是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2003年7月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全面合作,这个公司规定要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主要是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操作技能等,培训结束经过考试,确认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后方可进入实际工作岗位。

  二是通过各种仪式,举办多种文化培育活动。日本企业提高员工文化执行力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如:举行入社仪式、创业纪念庆典、每个经济年度的庆典仪式、车间恳谈会等,其中荏原株式会社的案例教育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荏原株式会社成立于1912年,主要从事风水力发电的机械制造、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和精密电子仪器制造业务等,2003年3月23日因排污管连接错误导致该会社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事故发生后,荏原株式会社认真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了5条基本行为准则,并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基本行为准则再确认日,由董事长从8点30分开始对员工进行30分钟的演讲,用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的案例,引导员工对照五条基本行为准则反省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践行基本行为准则的自觉性。

  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全员构建企业文化。员工不仅是文化育人的对象,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这在JR西日本铁道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JR西日本铁道公司18年前由国有转为民营后,企业文化面临着转型,这个公司注重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通过开展“我的建议”、理念征集、统一朗读“感谢乘客利用JR铁路”的宣传用语等活动,组织全员参与文化创建,营造人性关怀的文化氛围,确定了新的经营理念即:“立足于尊重人性化的立场,在建立劳资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铁路事业的活性化。同时,以成为一个受爱戴的、共同繁荣的综合服务企业为目标,作为国家的主导企业,积极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贡献”,从而成功实现了文化转型,塑造了企业新形象,促进了企业的飞速发展。


【日本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11-25

关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案例分析12-25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07-24

物流案例:日本包装减量化分析04-15

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06-24

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论文11-21

知名企业文化经典案例01-25

关于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故事12-25

数学改革的案例分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