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助考 百分网手机站

新高考专业选择困难症该怎么做

时间:2017-06-22 11:28:47 升学助考 我要投稿

2017新高考专业选择困难症该怎么做

  面对志愿表上近百“格子”,一部分考生容易产生“选择困难症”。“新高考”首次考后填志愿,24个“院校专业组”,每组还设4个具体专业——面对志愿表上近百“格子”,一部分考生容易产生“选择困难症”。

  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纠结,因为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流程再造”,或打破院系区隔,或建立大类书院,按更宽口径培养本科人才。

  专业细分“本硕博”有别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感到,“三百六十行”已经远远无法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行业门类。然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从这一性质上讲,本科专业的细分程度不应超过硕博研究生——一些教育专家正是这样认为的。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直言,“当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之后,本科专业数量划分得太多太细,并不是非常好的选择。”他举例说,本科专业设置成“计算机科学”大致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学校偏重于数据科学,那个学校偏重于软件工程,或者硬件设计,则是学校特色的问题了,而且专业特色应该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

  纵观当今高校专业设置,全校仅设6个专业的高校少之又少,而新兴的上海科技大学就是如此。这座中科院与上海市合作共建的新校,招生目录上只有与国家战略发展相关的基本专业:生物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实际上,入校后仅分3个学院:生命学院、物质学院、信息学院。

  上科大副校长龚晋慷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其实参照国际一流院校经验,按“小校大院”的方式,全校根本不设任何系别,比如整个物质学院,就物理、化学、材料等3个理学和工学方向。

  在何云峰看来,一所高校如果有资格开设教育学的本科专业,那么它的绝大部分课程应该是教育学基础课程形成的核心课程模块,然后留出一定比例的课程作为特色课程选修模块,再加上必要的'通识教育课程,这样就可以形成课程体系。同样的教育学本科,不同高校应该主要通过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等诸多的选修模块来体现特色。而研究生专业则可以在这些特色中来做强。何云峰认为,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设置深度应该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性。

  研究型高校“大招模式”

  高考后,上科大刚刚结束7场“校园开放日”自主招生选拔,今年6500多名考生申请参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比上一年增长56%,而他们的第四届招生计划仍保持在350人,进行小规模、精品化办学。

  龚晋慷向考生承诺,在专业大类选择上,上科大尊重考生志趣所向,100%满足考生的第一志愿。也就是说,不论选填6个专业中的哪一个,就按照第一个专业志愿入学就读。而且次年,可以不受高考考分限制地转专业,进行二次选择。

  由于这项独特的专业大类培养策略,全校三大学院的本科生源分布并不平均,信息学院近半、物质学院占三分之一,生命学院不到两成。但龚晋慷并不在意,“对于科技创新,兴趣是第一位的”——这是学生的选择使然,学校宽口径、厚基础,完全有能力配置师资和课程。有意思的是,上科大作为研究型高校,规划研究生培养规模是本科生的一倍。到了研究生阶段,随着学科不同性质以及分化深化,生源又在生命、物质、信息学院从多到少分布,这样总体上三大学院在校生占比又重新在动态中达成“再平衡”。

  看来,大类招生的“大招模式”,并不与日后的行业细分矛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确有一个从“宽”到“细”的过程,对于考生在“入口”上不必窄化自己,提前限制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目前,另一种日渐增强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书院制,也是“宽进细出”的思路。

  事实上,专业院校也在探索专业类书院,近日建院的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就是一例。文伯书院以华东政法学院首任院长魏文伯为名,使华政成为第一个尝试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政法院校。记者了解到,今年全校约3000名本科新生中,法学类学生达1100人左右,他们将不分任何专业,悉数进入文伯书院,到大二才进行专业分流,就读民商法、刑法、国际法、金融法、经济法以及律师等几大专业。而明年,全校政、管、经、商以及人文等各大学科门类都计划尝试书院制。

  华政党委书记曹文泽表示,书院教育培养与专业教育培养自然衔接、有机融合,书院、专业学院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让学生充分汲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养分,接受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的熏陶,成长为既博又专、越博越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