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百文网手机站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脾的解剖形态

时间:2022-12-02 20:23:17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脾的解剖形态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脾的解剖形态,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脾的解剖形态 篇1

  1.脾的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

  2.脾的形态结构: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纲总枢》)。“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看,可知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脾的解剖形态 篇2

  1.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脾形似蚕豆,位于左季肋区,为左肋弓所遮覆,斜卧于第9-11肋的内面,长轴与左侧第10肋一致重约150-250克。脾有上、下两极,前、后两缘和膈、脏两面。

  膈面向外上方凸隆与膈相贴。脏面朝向内下方凹陷,近中央处明显凹入,叫做脾门,有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为腹膜所包被,叫做脾蒂。脾下方邻胰尾和横结肠左曲,右前方与胃底部相邻,后下方为左肾和肾上腺。脾前缘有1-3个切迹,脾肿大时该切迹可明显触及,是鉴别脾与其它肿物的标志。脾的下极为膈结肠韧带承托。

  2.脾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回流

  脾动脉起自腹腔干,粗而迂曲,沿胰上缘左行,经脾肾韧带至脾门,发出2-3终支入脾。脾静脉在脾门处常由3支脾支汇成,管径粗大,一般较脾动脉粗一倍,行于胰腺后面,至胰颈部与肠系膜上静脉汇成门静脉。

  脾脏的神经来自脾丛,主要接受腹腔丛的分支,也接受左肾丛等的分支。

  脾的淋巴管汇入脾淋巴结,其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脾的解剖形态 篇3

  1.概述

  脾是一个淋巴器官,色暗红、质软,受钝性暴力作用后易破裂、出血。脾的表面有致密的被膜包裹,被膜中含有弹性纤维和少量平滑肌,有时脾破裂可限局于被膜下,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胀破被膜,可引起突然的内出血。

  脾的形态不一,可分为三角形(53.0%)、长圆形(42.5%)和圆形(4.5%)。三角形者均有结肠面,分三个缘(前缘、后缘和下缘)、三个角、四个面【膈面和脏面(包括肾面、胃面和结肠面)】;另两种类型没有结肠面,分两个缘、两个端、三个面(膈面、肾面和胃面)。

  脾的体积约为11cm×7cm×4cm,重150g~250g。脾的膈面凸隆,紧贴膈;脏面(包括肾面、胃面和结肠面)凹陷,有脾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出入处,称脾门,出入脾门的这些结构有腹膜包裹,统称脾蒂。行脾切除术时,处理脾蒂是手术的关键。

  脾的上端称脾上极,略呈方形,脾的下端称脾下极,略尖。后缘较钝,前缘一般有1个~3个明显的切迹,当脾肿大时,该切迹可明显被触及,这是临床上鉴别左上腹肿物是否为增大脾的重要依据。

  2.体表投影

  脾位于左季肋部后外侧,其表面投影是:脾上极在左腋中线相当于第9肋高度,下极约在左腋前线第11肋处;脾的长轴与左侧第10肋平行。脾在腹腔内与膈、胃、横结肠脾曲、左肾及左肾上腺等相贴,其位置深在,正常情况下全部为肋弓所遮掩,不能扪及,若在肋缘下3cm内扪及脾,则脾已增大至正常人的两倍。

  3.脾的毗邻

  脾在腹腔内与膈、胃、横结肠脾曲、胰腺、左肾及左肾上腺等相贴,其位置深在。

  4.脾的韧带

  除脾门外,脾的大部分被腹膜所覆盖。覆盖于脾的'腹膜,在向周围其它结构延续时形成韧带。

  胃脾韧带为脾上极及脾门至胃大弯侧的双层腹膜,此韧带的上部含有胃短动、静脉;下部含有胃网膜左动、静脉。

  脾肾韧带为左肾前面与脾门之间的腹膜,其内含有胰尾和脾动、静脉。

  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有时不明显,内含小的血管支。

  膈结肠韧带为膈与结肠脾曲之间的腹膜,对脾有承托作用,但实际并非脾的韧带。

  脾在上述韧带的支持及周围脏器和腹内压等因素的作用下,其位置相对固定。正常情况下,可因呼吸、胃肠充盈程度及体位的变动而上、下移动2cm~3cm。如脾蒂过长,则可形成游走脾。并在此基础上发生脾蒂扭转。

  5.脾的动脉

  脾动脉多起自腹腔干(98.98%),少数起自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等处。其长度为5.7cm~23.1cm(平均12.5cm)。管径4 mm~10mm,平均6.5mm。脾动脉发出后自右至左横行,沿胰腺上缘(偶尔埋于胰腺实质内)至胰尾附近行于胰尾的前上方,并于此处分为数个分支入脾门。脾动脉在行程中可发出左膈下动脉、胰背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及分布于贲门、食管和胰腺的小动脉支。

  脾动脉在脾门附近分出1~3个一级分支,经脾门入脾实质,称脾叶动脉。据其分支数而分为单干型、双干型和三干型。其中以双干型多见,三干型次之,单干型很少。单干型者,脾动脉发出脾上叶动脉后,主干延续为胃网膜左动脉,后者发出数个分支,供应脾的其余部分。双干型者,脾动脉分成两支入脾门,分别称上叶动脉和下叶动脉。三干型者,脾动脉分成上、中、下三个叶动脉入脾门。

  脾叶动脉再行分支,称脾段动脉,供应相对独立的一块楔形脾段组织,楔形的底朝向膈面,尖朝向脾门。根据段动脉的支数,可将脾分为三段型、四段型和五段型,以四段型为多,占94.8%。

  脾动脉也可发出分支不经脾门而在脾上极或下极直接入脾实质,分别称为上极动脉。上极动脉的出现率为52%,多起自脾动脉干,少数起自上叶动脉或腹腔干。下极动脉的出现率为67%,多数起自下叶动脉,少数起自脾动脉干或上叶动脉。脾上、下极动脉的分布范围可自成一段,亦可分别分布于上叶或下叶的一部分。

  6.脾切迹与脾叶、段的关系

  脾切迹多出现于脾的前缘,可多达6个,以2个~3个为多见。脾后缘的切迹发生率也较高(38.81%),且其延长线向前下斜向脾门,多与相对的前缘切迹的延长线相连,从而构成脾叶间的分界。

  7.脾静脉

  脾静脉由脾门处的2条~6条(常见为3条)属支汇集而成,其汇集的部位与脾门的距离不一,平均3.4cm。脾静脉汇集成后,通过脾肾韧带,在脾动脉下方与胰腺后方右行,在胰颈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脾静脉长度为5.7cm~10.0cm,平均9.6cm。其行程中接受胃网膜左静脉、胃短静脉、胰腺的小静脉支及肠系膜下静脉。

  脾静脉的管径常为脾动脉的两倍,在门静脉高压症时更为增大,且其壁更加变薄。在巨脾切除术分离、结扎脾静脉时,应仔细操作,以免破裂出血。

  8.脾的淋巴

  脾小梁及被膜下的集合淋巴管皆走向脾门,注入脾门处的淋巴结,再沿脾动脉至腹腔淋巴结。因此,当对胰尾或胰体部癌行胰体、尾切除时,应将脾一并切除。

  9.脾的神经

  脾的神经支配来自脾丛,脾丛沿脾动脉走行和分布,主要接受腹腔神经丛,也接受左肾上腺丛和左膈丛的分支。左膈神经终末支有时达到膈脾韧带,故脾的疾患有时可出现左肩部牵涉性疼痛。

  10.副脾

  副脾的色泽及硬度与脾相同,约15%~40%的人有副脾,数目不等,多在6个以内。副脾的位置多在脾门、脾蒂、大网膜等处。此外,尚有报告,副脾可出现于后腹膜和睾丸附近。副脾的功能与脾相同,故当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及溶血性黄疸)行脾切除时,应仔细寻找副脾,一并切除,以防症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