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见字如面观后感「最新」

时间:2018-03-16 17:38:13 中小学辅导 我要投稿

见字如面观后感「最新」

  一个人、一之笔、一盏灯,一个幅暖心画面。一立台、一个人、一封信,一段动情的回忆。近来,在黑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电视节目《见字如面》。这是一个有温度的节目,一个有思想的节目,更是一个洗礼心灵的盛宴。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见字如话观后感,欢迎阅读。

见字如面观后感「最新」

  【1】见字如面观后感

  01这个节目的前身是英国的《Letters Live》,是邀请莎剧演员等为观众朗读各个时代的信件。《见字如面》借鉴了这种形式,结合了中国人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沟通方式,打造出独特的浪漫。

  本节目的导演关正文表示:为了节目达到更好的效果,他率领节目组,从全国大图书馆、档案馆、文学馆、博物馆、文史研究机构,名人故居,民间以及私信收藏家等手中,初选了千余封信件,再精挑细选,选出了最后的百余封信件来让观众欣赏。

  邀请嘉宾读信,解信。一个立台,一位读信人,几百位听众。再配上一束柔和的灯光,用书信交流,让心灵对话,使人感到了一阵安静与深邃。

  很多人都会问,这个节目想表达什么?

  我想说: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深邃的思想,感受文化的精髓。见字如面,提笔交心。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我们在一些不经意的信件中,在特殊情况下的家书中,一封封感情真挚的表达,一段段充满回忆的历史,更是一首首人性的赞歌。

  当观众被各种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腻坏了的同时,近期一档没什么噱头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却安安静静地火了。节目当中,一群“老戏骨”朗读着普通人们早年的往来书信,他们的演绎声情并茂,可以在寻常的书信故事当中发掘出情感内蕴,这样的表演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使人们“见字如面”、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过往生活的点滴细节,以及打动人心的人情味。

  02这几期看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诀别信《我不愿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由蒋勤勤朗读。

  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

  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这就是爱情。一段为世人所赞叹的才女林徽因用自己细腻的感情,用怀念而又不舍的悸动在年仅16岁时,就写出了这样的词句。

  林徽因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徐志摩说: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但这爱情发生在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这是天下最遗憾的一对儿。徐志摩遇见林微因,恨不相逢未娶时;林微因看到徐志摩,不能承受破坏他人婚姻之痛。

  让林徽因逃离激情、逃离欧洲的,是张幼仪的眼睛。作为这爱情的被伤害者,张幼仪的目光洞悉一切,哀婉入骨。林徽因的退出并没能挽救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离婚丧子之痛,也让张幼仪一夜长大,从羞怯少女转身成为铿锵玫瑰,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银行家。

  只有16岁的林徽因最终选择了退出。她给徐志摩写下分手信,我们无法想象一个16岁的少女,竟能如此细致地感受和表达爱情缠绵中的痛苦与决绝。

  蒋勤勤的演绎,完全化身为林徽因,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拒绝。一种浓烈的爱,不舍的情怀,更感受了心惜诀别的情。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对你的爱不会变,但我终究逃不过她的眼神,逃不过自己的心。我希望我们的一切彼此珍惜,希望我们能再续前缘,但这一切就交给上天安排。

  03还有就是张国立联手王耀庆读的1983年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的往来书信。张国立和王耀庆所读的这两封信,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段赤诚相见、披肝沥胆、见骨见血的交流。

  1983年,黄永玉写信给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的曹禺,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他的仰慕倾心“我爱祖国,所以爱你”;更在信中诤诤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曹禺接信后,视若珍宝,夹在相簿里反复翻看,还叫来妻女和他一同阅读,最后还把那用毛笔写就的9页长信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

  收到黄永玉的信十三天之后,曹禺同样也回了黄永玉一封长信,感谢他的坦率和真诚,并由衷地希望,”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

  这就是友情。一段让人不禁感叹的真诚。

  来自台湾,公认“全中国扮演金领最有说服力“的实力男星王耀庆演绎当年59岁的黄永玉,他慷慨陈词,澎湃铿锵,把鬼才黄永玉的率真坦诚和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与“黄永玉”的激越高亢不同,张国立把曹禺的沉着厚重却又睿智敏锐的一面刻划的入情入理。节目完整呈现了绘画大师和戏剧大师的思想交汇,其思考之锐利,言辞之恳切,令人动容。两岸两大实力派男神同台飙戏,如被角色附体,高潮迭起,观众大呼过瘾。

  从这里,我们体会了思想的饱腹,便得知文化的韵味。获得了人文的关怀,便感受了真诚如见的温暖。

  04《见字如面》,它的出现,恰逢其时地抚慰着信息爆炸时代的痛点,比如通信越来越便捷,但交心越来越困难,比如面对面坐着,但大家都只顾看自己的手机。

  怀旧是人类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我们中国人则对于“忆往昔”有着更深和复杂的情感体验,书信这种已经逐渐消失的物件以及它所承载和连接的生活方式,却在信息时代,通过娓娓道来的朗读,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

  近期一些包括《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之类以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走红以后,让我们更多的发现中华文化的逐渐缺失。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提笔忘字越来越明显,更别说随口的诗词运用与背诵。

  所以,当我们在铺天盖地的娱乐真人秀中眼花缭乱,迷茫的时候,更需要诗词歌赋的滋润,需要文化精神的洗礼,让我们着干涸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充足的营养。因此,那些专注于表达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传递如中国传统文化等审美品位的节目广受好评。

  【2】见字如面观后感

  天天求仁求义,老惦记着教育百姓的,是当官的心思,天天求财求利,老害怕受苦受穷的,那是老百姓的想法。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您凭什么拿当官的路数,批评我一个平头百姓呢?

  ——关正文译、何冰朗读版《报孙会宗书》

  “你们这个节目让我有一种很大的陌生感。”黄永玉开门见山地对导演关正文说。

  黄永玉口中的节目是《见字如面》。2016年,关正文和他的团队从上万封信件中,挑出近百封信,由张国立、王耀庆、归亚蕾、何冰、蒋勤勤、林更新、徐涛、张涵予等明星,通过声音表演。每封信平均朗读时长5—7分钟,整集节目60分钟,每周在视频网站和黑龙江卫视播出,此外,每段朗读还被做成“单曲”传播。

  演员王耀庆和张国立分别在节目中扮演黄永玉和曹禺,朗读了两封可以载入现代文学史的信——黄永玉写给曹禺的“批评信”,以及曹禺的回信。

  黄永玉给曹禺的信写于1983年3月20日,信中,59岁的黄永玉对73岁的好友、兄长曹禺的批评直截了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谁也不说不好,总说,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践了你。写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莎翁《马克白》里的台词: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

  4月2日,黄永玉收到了曹禺的回信,曹禺在信中连连称惊奇,“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创作,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这句话射中了我的要害……我现在正在写一个剧本,它还泥陷于几十年的烂坑里,写得太实也陈腐,仿佛只知沿着老道跋涉,不知回头是岸……”曹禺后来还郑重其事地将黄永玉的信裱起来挂在家中。

  2016年12月29日,《见字如面》第一期,视频网站点击量2000万次。黄永玉也看到了,他主动邀请关正文和张国立来家中做客。


【见字如面观后感「最新」】相关文章:

1.最新见字如面观后感2017

2.2017见字如面观后感「最新」

3.见字如面观后感

4.最新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

5.何冰见字如面节目观后感

6.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7.见字如面合集版第六期观后感

8.2017见字如面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