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 百分网手机站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运行知识常考点(2)

时间:2018-02-22 09:48:47 证券从业资格 我要投稿

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运行知识常考点

  二、我国主要的证券价格指数 (一)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

  1、中证指数公司及其指数:2005年9月23日成立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共同发起设立

  (1)沪深300指数。上海代码:000300;深圳代码:399300,指数基期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指数调整一般在1月和7月初进行,调整方案每次比例不超过10%,排名在240以内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最后一次财务报表亏损的股票原则上不进入新选样本,除非该股票影响指数有代表性。

  (2)中证流通指数

  2006年2月27日正式发布中正流通指数。指数代码:000902(沪市),399902(深市)

  指数采取派许加权法加权计算、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3)中证100指数,2006年5月29日发布中证100指数(CSI100INDEX)。指数代码:000903(沪市),399903(深市)指数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中证100指数成分股原则上每半年调整一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设置缓冲区,排名80以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120名以前的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值数

  (1)样本指数。

  ①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180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选择180只有代表性的股票为计算对象,流通股数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基期为2002.6.28收盘指数3299.05点为基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是上证30指数的延续

  选择样本股的原则:行业代表性;流通市值规模;交易活跃程度样本股需要专家根据其代表性的强弱进行调整

  ②上证50指数2004年1月2日发布,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期指数1000点

  ③上证红利指数简称“红利指数”

  (2)综合类指数

  ①上证综合指数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计算

  ②新上证综合指数:简称为新综指,指定代码:000017,于2006年1月4日首次发布,新上证综指是一个全市场指数,不仅包括A股,还包括B股,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总市值为基准,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

  (3)分类指数类:A股指数、B股指数及工业类、商业类、地产类、公用事业类和综合分类指数

  3、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

  (1)样本指数类

  ①深圳成份指数。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为1000点,起始计算日:1995年1月25日

  从上市股票中选择40种股票作为成分股,流通股量为权数,以1994-7-20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0,包括深圳成分指数;成分A股指数;成分B股指数;工业

  分类指数;商业分类指数;金融分类指数;地产分类指数;公用事业分类指数;综合企业指数

  选取成分股的原则: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时间;有一定的上市规模-用平均可流通市值和平均总市值为衡量标准;交易活跃-总成交额和转手率;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行业代表性、财务状况、盈利记录、发展前景及管理素质,以及地区代表性

  ②深圳A股指数: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为1000点,起始计算日为1995年1月25日

  ③深圳B股指数以成分B股为样本,以可流通股数为权数,才用加权平均法,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准,基日指数为1000点,起始计算日为:1995年1月25日

  ④深证100指数。2003年初深圳信息公司发布,深圳100指数。深交所选中100只A股股票作为成份股,以成份股的可流通A股数为权数,采用派许综合法编制。深圳100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基准指数定为1000点。

  (2)深圳综合指数

  ①深圳综合指数

  种类: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

  计算原则: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前两者以1991-4-3为基期,后者以1992-2-28为基期,基数为100‘以指数股计算日股份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公式:综合指数=计算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

  另外情况处理:新股上市,第二天纳入指数计算;暂停买卖的股票,剔除指数计算;突然停牌,以最后成交价计算综合指数

  ②深证新指数深交所2006年2月26日正式编制和发布,代码:399100样本剔除了ST股票以及被管理层认为经营有重大异常类的股票。以流通股为权重,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准,基点日为1107.23点。

  ③中小企业版代码:399101由深交所编制以2005年6月7日为基准日,设定基点为1000点,以2005年11月30日计算发布点位,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3)分类指数农林牧渔指数、采掘业指数、制造业指数、建筑仓储业指数、信息技术指数等13类。分类指数以1994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设为1000点,起始计算日:2001年7月2日

  4、香港恒生指数(新)

  恒生指数

  (1)恒生指数1969年11月24日,由恒生银行选了33种股票,包括: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工商业14种,用加权平均法

  四个标准:①股票在市场上的重要程度,②股票成交额对投资者的影响,③股票发行在外的数量能应付市场的旺盛需求④公司的业务已香港为基地

  (2)恒生综合指数系列。恒生银行2001年10月3日推出

  (3)恒生流通综合指数。2002年9月23日推出

  (4)恒生流通精选指数系列。

  (5)台湾证交所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

  5、海外上市公司指数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全资子公司CBOE期货交易所(CFE)推出CBOE中国指数。

  中国指数期货是标准化合约,代号为:CX交易时间芝加哥:8:30—15:15

  (二)我国债券指数

  1、上证国债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剩余期限在1年以上的固定利率国债和一次还本付息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计算,用派许法

  2、上证企业债指数:上交所于2003年6月9日起发布企业债指数。该指数以上交所、深交所的固定利率付息和一次性还本付息、剩余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信用评级为投资级(BBB)以上的非股权类连接企业债券为样本、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基日指数为100点采用派许加权。

  3、中国债券指数。2002年12月31日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开始发布,以2001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期指数为100,每个工作日算一次

  (三)我国基金指数

  1、上证基金指数:选择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证券投资基金为样本,即基金金泰、泰和、安信、汉盛、裕阳、景阳等12只基金,基准日指数为1000,指数代码为000011,于2000年5月9日公布

  2、深圳基金指数:以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基金为样本,新上市的基金第二个交易日纳入计算范围

  指数计算采取派氏加权平均法,以2000年6月30日为基金,基准日指数为1000

  三、国际主要股票市场及价格指数

  (一)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数

  来历:1884-7-3,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亨利.道和爱德华.琼斯根据当时有代表性的11种股票编制了股票价格指数。

  道琼斯指数包括一组股加平均数:

  ①工业股价平均数(30)

  ②运输业股价平均数(20)

  ③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数(15)

  ④股价综合平均数(65)

  ⑤公正市价指数(700种股票)

  (二)金融时报证券交易所指数(FTSE100)

  一是金融时报30种股票指数,以1935年7月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二是100种股票交易指数又称“FT-100”指数,该指数1984年1月3日起编制并公布。

  (三)日经225股价指数

  名称变更过程:1950-9开始编制,从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225种股票中计算修正平均股价,命名为“东正修正平均股”,1975-5-1,采用道琼斯修正指数法计算,更名为“日经道式平均股价指数”,1985-5,因为与道琼斯公司合同期满,更名为日经股价指数

  日经指数有两种:

  日经225指数:包括150家制造业,15家金融业,14家运输业和46家其他行业,样本股原则上不变,以1950年计算出的平均股价176.21元为基数

  日经500指数:选择500种股票为样本,约占总数的50%,有很大的代表性,样本股可以替代

  (四)NASDAQ市场及其指数:

  NASDAQ:全称全美证券商自动报价系统,于1971年正式启用。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把全美6000多家营业网点连接起来,形成全美统一的场外二级市场。后来这些被很多国家模仿建立二板市场。

  NASDAQ设立了13种指数,分别:NASDAQ综合指数、NASDAQ-100指数、NASDAQ金融-100指数、NASDAQ银行指数、NASDAQ生物指数、NASDAQ计算机指数、NASDAQ工业指数、NASDAQ保险指数、NASDAQ其他金融指数、NASDAQ通讯指数、NASDAQ运输指数、NASDAQ全国市场综合指数和NASDAQ全国市场工业指数。

  第三节 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一、证券投资收益

  (一)股票收益

  定义:投资者从购入股票开始到出售股票为止整个持有股票期间的收入。

  构成:股息、资本利得和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收入流的支出顺序: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偿还债务债息-缴纳税金=税后利润-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优先股息=普通股东的股息

  1、股息

  (1)现金股息:以货币形式支付股息和红利,是最基本的股息形式。若公司有剩余盈利,发放给普通股东股息数量的多少由董事会决定。发放现金股息对投资者和公司各有意义(投资者注重短期利益,公司注重长远发展,也要考虑市场影响)

  (2)股票股息:以股票的方式派发的股息

  (3)财产股息

  财产股息-公司用现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向股东分派股息,常见的有其他公司或子公司的股票、债券或者实物

  (4)负债股息

  负债股息:用债券或者应付票据作为股息分派给股东。这往往是因为公司已经宣布发放股息但又面临现金不足难以支付的情况才采取的方法

  (5)建业股息

  建业股息-经营铁路、港口等业务的公司,由于建设周期长,在短期内不可能盈利,但为了筹集资金,在公司章程规定并获得批准后,可以将一部分股本还给股东作为股息。建业股息不同于其他股息,它不是来自于公司的盈利,而是对未来盈利的分配,实质是一种负债分配

  2、资本利得

  3、公积金转增股本

  4、股票收益率

  (1)股利收益率的计算

  定义:公司发放的现金股息与股票的市场价格之间的比例

  意义:计算实际获得的股利或预测股利收益

  举例:以每股20元买入某公司股票,持有1年获得现金股息1.80元,计算股利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1.80/20*100%=9%

  (2)持有期收益率:指持有期内股息收入与买卖差价占股票买入价格的比率。

  (3)股份变动后持有期收益率:{(调整后的资本利得或损失加上调整后的现金股息)/调整后的购买价格}*100%

  (二)债券的收益收益包括:利息收入、资本利得和再投资收益

  1、利息收入除了浮动利率债券和保值补贴债券外,利息率一般固定;利息支付方式:发行人在债券的有效期内如何或者分几次支付利息,一般分为一次性付息和分期付息

  债券利息支付方式

  一次性付息的方式有:单利付息、复利付息和贴现付息三种方式

  分期付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债券,是在债券到期以前按约定的日期分次按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再偿还债券本金。付息可以按半年、年或一季度等多种方式

  2、资本利得,买卖差价

  3、再投资收益率

  4、债券收益率

  (1)付息债券的收益率

  ①票面收益率-名义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额*100%

  票面收益率

  计算:收益率=债券的年收益/债券的票面面额

  适用范围:持有者从发行时买入持有到债券到期,且债券按面额还本的情形。

  缺点:不反映债券的买入价格,不反映债券中途交易的情况

  ②直接收益率-本期收益率: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比率。

  债券的直接收益率

  计算:收益率=年收益/买入价特点:反映投资者投资的成本收益,不反映资本利得。

  举例:债券的面额为1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10%,现以950元的发行价公开发行,投资者在认购债券后到期满可获得的直接收益率为:

  1000*10%/950*100%=10.53%

  ③到期收益率:息票债券到期收益率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收益率

  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适用:从买入期到债券期满。

  计算:(债券年利息+持有期每年的资本利得)/买入价

  举例:1000元面额、期限5年,票面利率10%,买入价为950元,到期收益率为

  [1000*10%+(1000-950)/5]/950=11.58%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收益率

  计算:债券的本息和-债券的买入价=债券的利得

  收益率=资本利得/债券期限/买入价

  举例:面值1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2%,发行价97元,持有期收益率:

  100*(1+12%*3)-97=39

  39/3/97*100%=13.40%

  ④持有期收益率:买入债券持有一段时间,又在债券到期之前出售而得到的收益率,包括持有期的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分成两种情况:息票债券持有期收益率和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利息率。

  息票债券持有期收益率

  计算:(债券的年利息+持有期平均每年的资本利得))/债券买入价格*100%

  在债券期满之前出售或转让的情形。

  举例:1000元面额、期限5年,票面利率10%,买入价为950元,到第三年末以995元的价格转让,则持有期收益率为:

  [1000*10%+(995-950)/3]/950=12.11%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收益率

  计算:平均每年资本利得/债券买入价格

  适用: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中途转让。

  原因:转让价格中包含了持有期的利息收入

  举例:5年期1000元面额,票面利率10%,买入价为1035元,到第三年末以1295元的价格转让,则持有期收益率为

  (1295-1035)/3/1035=8.37%

  ⑤赎回收益率:

  (2)无息票债券的收益率

  ①到期收益率

  ②持有期收益率

  (3)贴现债券的收益率

  ①贴现债券到期收益率:贴现债券发行公布面额和贴现率,计算收益率首先计算发行价格,再计算收益率

  发行价格=债券面值*(1-债券发行期贴现率)

  收益率=贴现额/发行价格*365/持有期限

  举例:债券面值1000元,贴现率8%,期限为150天。

  发行价格:1000*(1-8%*150/360)=966.67元

  到期收益率:(1000-966.67)/966.67*365/150=8.39%计算出的到期收益率要高于贴现率,因为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低于债券面值。

  ②贴现债券持有期收益率

  计算公式:持有期资本利得/买入价*365/持有期限*100%

  举例:前一例子在发行60天后以面额9%(6%)的折扣出售,则债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为:

  卖出价:1000*(1-9%*90/360)=977.5元

  收益率:22.5/977.5*365/60*100%=14%

  (若折扣为6%,则相应的卖出价为985元,收益率为:15/985*365/60*100%=9.26%

  (三)组合收益率

  YP=∑XiYi(i=1---n)

  二、证券投资风险

  定义:证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和变动幅度

  (一)系统风险

  定义: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包括:政策风险、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

  *利率风险利率从两方面影响证券价格:改变资金流向和影响公司盈利

  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主要风险,尤其是债券,这种风险与债券的质量无关

  利率风险是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它没有信用问题和偿还的财务困难,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和购买力

  利率风险对长期债券的影响大于短期债券

  利率对股票价格也产生影响,但对优先股的影响更大

  *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对固定收益证券的影响最大,如优先股和债券

  长期债券的购买力风险比短期债券大

  浮动利率债券或保值补贴债券的影响小

  普通股的购买力风险相对小

  股票和债券的风险

  股票风险包括公司亏损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债券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债券价格风险

  (二)非系统风险

  定义:只对某各行业或者个别的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通常由某一特殊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

  价格不存在系统全面的影响,而只对少数或者个别的证券收益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规避风险。 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非系统风险

  信用风险:发行人到期无力还本付息的风险,发行在财务状况不佳时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受证券发行人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以及规模大小的影响,不同种类证券的风险大小不同。

  经营风险:管理决策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公司盈利水平变化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不可抗拒的风险。内部风险包括项目投资决策失误;不注意技术更新,企业竞争力下降;不注意市场调查和产品更新;销售决策失误等。

  财务风险: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的风险,是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者融资不当导致的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多发债还是多发股,存在成本利息以及利润分配的对比。

  三、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收益与风险相对应。风险较大的证券,要求的收益率相对较高。收益与风险并存,承担风险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风险的成本和报酬。

  公式表示如下:

  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补偿

  几种情况的比较 (一)同一种类型的债券,长期债券利率比短期债券高 (二)不同债券的利率不同,与发行主体的信用有关 (三)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债券的票面利率会提高

  (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于债券

【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运行知识常考点】相关文章:

1.2016证券从业资格《基础知识》证券市场运行

2.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基础知识模拟考点

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之证券基础知识

4.2017证券从业考试证券交易考点知识

5.2017证券从业考试证券经纪业务知识考点

6.2017年证券交易证券经纪业务知识考点

7.2016证券基础知识章节考点精讲:证券与证券市场

8.2017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常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