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

国产话剧的分类

时间:2023-11-29 22:45:36 诗琳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产话剧的分类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产话剧的分类,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剧

  历史剧就是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注明历史人物的经历创作的作品,部分是根据中国传统剧目改编的。历史剧的特点是通篇的基调都非常严肃,基本没有任何搞笑元素在其中,反映的主题多样,但都与那个年代息息相关,比较深刻。历史剧质量大多还不错,不乏经典剧目,但是在观众群体中属于小众了,商业话剧选择弄历史剧的着实不多,大部分观众看历史剧的目的也是出于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向往。

  舞美剧

  听到舞美剧这个词,大家可能会奇怪,“舞美”就是舞台美术,不是所有话剧中都必须包含的东西吗?怎么成了一个话剧分类了。别误会,这里所说的舞美剧具体指的是非常侧重舞美的设计,花大价钱砸在服装、道具、布景上,大手笔制作,甚至加入一些高科技效果,舞台效果会给人一种非常大气蓬勃的感觉。然而这类剧就像一些国产的大制作3D电影一样,特效确实非常炫,但是剧情内容本身就非常水了。炫丽的舞台效果绝对值这个票钱了,但剧要是水,想要在话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真的很难。况且话剧不同于电影,成本不是那么容易回收的,除了一些知名大导演或者官方支持出资的话剧外,肯在舞美上大手笔投入的着实不多。笔者就看过一些侧重舞美的话剧,效果不可谓不炫,内容却不可谓不水。

  改编剧

  所谓改编剧就是那些改编自现如今正流行的,或者非常知名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的话剧。改编剧大多借助改编对象本身的名气推销自己,可以吸引到很多原本不看话剧的人。比如最近比较火的话剧版《盗墓笔记》,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是冲着小说的名气去的,其中很多人从不看话剧。改编剧一般时效性很强,那个东西如果不再流行,也就没有改编的必要了。另外,由于电影、电视剧和小说的跟话剧剧本的结构差异巨大,很多场景不容易在舞台上实现,实现起来也很别扭,这就造成了改编剧的不伦不类。有些改编剧为了方便在舞台塑造,对原版剧情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修改,这样做反而容易让一些忠于原著的人吐口水。总之,改编剧没有特别成功的,但票房还算可观。

  内涵剧

  内涵剧堪称是话剧界业内的良心剧了,在这个三俗充斥市场,和谐遍地开花的年代,肯静下心来做艺术的真不多了。《驴得水》算是内涵剧的杰出代表了。内涵剧的特点是很注重话剧本身的艺术性和故事的深刻内涵,主题往往贴近社(和谐)会问题,剖析人性,可以给观众带来深层的思考,让人拍案叫绝,堪称当代的经典。不过,像《驴得水》这样成功的内涵剧还是少数,这类话剧真心不好写,很多内涵剧的票房还是很低迷的,数量上也自然非常少。尽管如此,观众对内涵剧的评价都非常高,内涵剧应该也是大陆话剧崛起的希望。

  主旋律剧

  用一个词形容主旋律剧,那就是坑爹……长期以来一直经久不衰,原因大家都清楚。我估计就算商业话剧在国内彻底没落了,主旋律剧也不会消失,总是有人不遗余力地演,然后又有人十分无奈地看。主旋律剧最大的特点是尿点多,表现的东西……这个就不细说了,大家都懂。正常的观众估计都不会爱看主旋律剧,纯商业话剧团体几乎没有哪个脑残到渴望主旋律剧来吸引观众。不过国内大中小的话剧比赛中,只要不是纯艺术性质的,夺冠的几乎都是主旋律剧,笔者就因为这个事情郁闷过。其实主旋律剧最大的受害者是广大校园剧社,总是有领导没完没了地要求演主旋律剧,然后组织同学强制观看受受教育,搞的广大校园剧社的孩子们恶心自己的同时还要去恶心别人,被主旋律压着的校园剧社发展往往很艰难,也许,上帝创造主旋律剧就是为了坑校园剧社吧!

  发展历史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800年以上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地发展蔓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先时代的要求。曾经流行一时的时装新戏,乃是对中国戏曲进行改革的尝试。在旧剧改革和西方戏剧的双重影响下,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春阳社于1908年上演的《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1910年以后新剧被称为“文明戏”,多是用幕表的形式,只有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编演。在这前后,这种戏剧形式还有“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意在使之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

  二十世纪初,随着大清帝国的日趋衰败,一些有志之士遂把目光转向西方,试图从中寻求疗救中国社会之药方。正是在中国人探求革命的过程中,西方戏剧被引进来,应当说,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当然,也是一种历史的遇合。

  近代话剧

  《茶馆》

  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话剧剧本,经由中国著名导演焦菊隐执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参与演出。多年以来,这出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已成为中国当代话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80年代初期,《茶馆》曾赴联邦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演出,反响强烈,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茶馆》

  《茶馆》以旧北京一家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以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北京社会风貌。时间跨度50年,出场人物70个,确实展示了民族历史变迁的恢宏画卷。王利发是这个大茶馆的主人,在他的周围,聚集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人物的命运又随着历史的动荡而沉浮,变幻出摇曳多姿的景象。松二爷是个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他的命运像他的大清帝国一样江河日下。踌躇满志要兴办实业的秦二爷最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打击下,一败涂地。诚实本分、精明干练的王利发,只想做好自己的茶馆生意,过上安稳自足的日子,可是动荡的社会却使他走投无路,惨淡经营,最后无力撑持,抑郁而终。这中间还穿插着太监娶妻的闹剧、吸白面的人贩子诱拐民女的恶行等等。该剧的结尾处,几位被世道摧垮、被命运捉弄的老人聚在一起,他们抓出街上拾来的纸钱,带着无奈的苦笑,为尚且活着的自己举行祭奠。这一场面的出现,把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面貌刻画得深刻细腻,也从中透示出这样的时代必将结束,而新的时代必将到来的信息。《茶馆》演出的成功,既显示了老舍戏剧创作的雄健笔力,也凝聚着导演焦菊隐舞台处理的超人才华。

  焦菊隐

  (1905-1975),原名焦承志,曾用名居颖、居尹、亮俦,艺名菊影、菊隐,天津人。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抗战时期归国,在西南地区从教。解放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导演,曾为北京人艺导演过《蔡文姬》《虎符》《武则天》《明朗的天》《胆剑篇》《关汉卿》等话剧。焦菊隐的导演风格浑厚、浓郁、古朴、典雅,他不仅系统地研究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体系,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的舞台实践,结合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在话剧舞台上创造出了富有民族特色和美学风格的艺术形式,同时,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

  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茶馆》中,焦菊隐打破现实主义的自然生活形态,在高度艺术化的舞台情境中,表现出浓郁的诗情和韵味。在表演上,焦菊隐注重“内心体验”,指导演员去创造富有意味的“心象”,从戏曲表演中借鉴表现技巧,使台上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情感状态、心理体验和外在动作有机统一。《茶馆》的丰富内涵和它所具有的艺术水平,为新中国话剧的历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