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 百分网手机站

浅析现实题材如何拯救中国影视制作

时间:2017-10-18 15:43:07 影视制作 我要投稿

浅析现实题材如何拯救中国影视制作

  整体而言,中国影视行业的编剧实力和故事创意灯依然仍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成名的文学和游戏IP也多被瓜分,使得从业人员在故事源头方面要多向其他领域借力,其中包括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写作等。因此,越来越多的“故事制造者”试图把手里的所有转化成影视IP,也有此出现一种创业趋势——“真实故事计划”等收集好故事的平台陆续出现。

  下面就由小编来谈谈现实题材如何拯救中国影视制作。

  作者或编剧:如何生产一个好故事

  “我们对故事的嗜好反应了人类对捕捉人生模式的深层的需求,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实践,而且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非常情感化的体验。”

  雷磊认为好的故事是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媒介来打动人的。记者出身的他,在《南方周末》任职期间曾写过《在天亮之前》等优秀的特稿作品,后来还担任了优酷自制剧《侣行》的编导。

  现在,他在北京创办“真实故事计划”,试图打造一个分享故事的平台,在分享不同故事的同时,从个人化的故事里寻找亮点和机会。“在优酷拍自制剧,我希望能够拍一个有真实故事的网剧,不仅是打色情擦边球,恐怖等类型片,就是生活里的小故事,我们生活中发生的。”

  8月1日,就在优步中国正式宣布与滴滴合并的当天,《智族GQ》重发了一年前雷磊撰写的关于滴滴公司的特稿。雷磊坐在四环外青年路的办公室里,向《三声》(ID:Tosansheng)记者回想起那段时间,“我采访了50多个人,在滴滴趴了一个多月。”

  正是在那个时候、通过那样的经历,雷磊发现了非虚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很多事情,坐在家里是编不出来的。不去问问滴滴的前台,很难知道在最开始员工们在程维的碗里抢饭这样的细节。”

  “真实故事计划”的公众号于2016年7月份上线,第一周就出现了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文章。这个围绕“小浣熊”水浒卡的故事,勾起了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和共鸣。实际上,讲好一个故事,要把生活本身创造性的转化为更有力度、更加明确、更富意味的体验。这需要搜寻出日常的内在特质,构建一个使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

  不过,一个好故事开始于真实的生活经验,但是要把故事升级为IP,又不能止于此。

  从非虚构写作者角度来看,好的故事最重要的真实性和情节性。作为国内目前的特稿平台之一,《智族GQ》的定位是一篇稿件要有“一锤定音”的效果。对一个故事的描写要透彻、全面,引人深思。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每篇1万字左右的文章往往要采访数十人,整理出几百个小时的录音,再通过作者严密的逻辑和扎实的文笔来表达出来。

  在编剧眼中,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对情节和爆发点的把握。大给是云莱坞的`签约编辑,已经有包括《坏事多磨》在内多部作品在平台上出售,他因此有机会成为热门网剧《心理罪》的编剧。在他看来,一个好故事中,情节必须有节奏感,像抖包袱一样不断爆发冲突,人物塑造要生动有特色。

  某种程度上,讲好一个故事的原理或许是相通的。《智族GQ》总主笔何瑫在写特稿的过程中也会用到很多编剧的思维,在他看来,很多电影编剧技巧可以直接挪用在特稿写作中,中间甚至不需要翻译转化。“特稿故事的整体结构和写作手法,与电影是高度同构的。例如,我习惯在开头中详细描绘一个冲突性事件,这在好莱坞电影中非常常见,先用一场紧张激烈的冲突把观众的情绪带进来,再详细叙述故事。特稿中对概述和描写的运用,非常像电影中全景、特写镜头的调度切换。”

  大给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去体验生活,或者采访一些相关人员,了解行业的特点。他最近创作了一个非虚构作品,主角是他邻居的女孩。在他看来,女孩的经历,是发生在湖南小镇上的西西里美丽说。在他看来,真实故事最大的魅力就是很多美妙的细节,“这些只有通过观察和体验得到的细节也会引起读者和关注的共鸣。”但是他会编剧的“救猫咪”节拍来梳理一个故事,补充真实故事里冲突和情节性不强的部分。

  创作一个好故事的准入门槛也非常高。“很多个人的故事你会发现最后是高度同质化的,很难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它们往往是开始于自身又止于自身,没有更丰富的指向和意涵。但是读者和观众往往希望得到更多。”《智族GQ》总主笔何瑫说。李海鹏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一个好看的故事,这个主人公要主动地去改变社会,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故事读起来才会有共鸣。”

  鼠标垫到电脑:真实故事变现的门槛

  在编剧和影评人张小北看来,不论是IP改编热还是非虚构作品受青睐,都代表着电影的创作环节终于开始步入正轨,“这都是偿还历史欠债。一个正常的市场是丰富多样化的,这只是开始。”

  改编真实事件同时又要面临一种很大的挑战,对大众心理底线的挑战,和公共良知的挑战。真实故事走向IP再到影视行业,是一条非常长的产业链。

  “写作是有门槛的,有水平的写作者可能发现不了好故事,而有故事的人又经常不会表达。”记者出身的雷磊认为是把一个故事完整的表达出来,就已经很有难度了,而“真实故事计划”的编辑正是试图从发现故事到创作出一个可以吸引读者的好故事。

  但是,即使具备了成熟的作者和吸引人的故事,作品同影视平台对接又是一个难点。曾在《南方人物周刊》和《时尚先生》任职的林珊珊在数年间有多部作品吸引了影视行业的关注。她在实习时的《少年杀母事件》,到后来的《线人》,都有影视公司接洽,但是因为审查原因没有进行。

  直到今年,她撰写的《黑帮教父》改编权才成功出售。“影视领域的关注一直不缺,但真正把特稿转化为商业收益更高的剧本和电影,并未达到理想的局面。”

  这意味着,真实故事从生产出来到转换为内容IP,是需要更多力量的介入,特别是特稿本事的故事性距离成熟影视剧本仍然有着差距,需要专业的编剧和影视工作者进一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