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 百分网手机站

如何提升演讲水平(2)

时间:2017-05-08 08:56:48 演讲技巧 我要投稿

如何提升演讲水平

者的文化修养,又能吸引听众,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5.悬念型。如果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面对的是各种层次不同的听众,可以.用这种方式开头。例如一位竞争工会领导职位的演讲者,在抨击官僚的主义作竞争演讲时,就运用了悬念式的开头。

  演讲者:“人从哪里老起?”听众甲:“大脑。”

  听众乙:“大腿。”

  听众丙:“心里。”一演讲者:“我看有的人从屁股老起,”(全场哄堂大笑)“某些领导不深入实际,整天泡在‘会海’里,坐而论道,屁股受苦了,既要负担上身的重压,又要与板凳摩擦,够劳累的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屁股先老么?”

  首先演讲者利用提问的方式制造了一个悬念给听众,调动了绝大多数听众的积极性,紧接着他又作出一个意料之外的解答,制造了“第二个悬念”,从而控制了听众的思想和情绪。此外,悬念还可以让听众在笑过之后进行深思。

  在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中若要运用这种类型的开头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一是不能用听众全都熟悉明白的那些普通浅显的问题来设置悬念;二是在演讲中设置的悬念要及时解开。否则,听众会对演讲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6.礼貌型。大多数演讲者都要采用一些礼貌性话语与听众沟通感情。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也可以采用这一方式,特别是在听众与演讲者不熟悉时,通过礼貌式的话语,演讲者可以简单地介绍自己,可以与听众联络感情。礼貌型开头主要分为楔子和引子两个部分。l984年4月27日,美国总统里根曾在人民大会堂发表如下演讲:

  谢谢您,周培源博士,谢谢各位尊敬的女士和先生。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人民大会堂向贵国发表演说的美国总统。

  我和我的夫人一直盼望来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访问,同你们伟大的人民见面,一睹贵国历史宝库的风采。北京宽阔的大道使我们赞叹,贵国人民的待客热情,使我们深深感动。

  我们惟一的遗憾,就是这次访问的时间太短。看来只能像唐代一位诗人所写的那样“走马观花”了。但是中国的《汉书》里还有另外一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南希和我深有同感。

  里根总统的这次演讲很长,这段开场白可看作全篇的一个楔子。他的作法是聪明的,在开场即对大会主持人及全体听众表示了深深谢意,对中国表示高度赞扬,对中国古老文化有深厚理解。从礼貌、礼节上讲,这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这番话很快地架起了里根总统与听众之间的感情桥梁。

  接着里根总统说:

  12年前,前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他走下空军一号专机同周恩来总理握手。事后,周恩来总理告诉他:你那只手,是从世界上最浩瀚的大洋的彼岸伸过来的手,是经过25年的完全隔绝之后重新伸过来的手。

  从那次握手开始,美国和中国都打开了自己历史上新的一页。我认为现在历史又在召唤了。

  这两段话就是整个演讲的引子,通过引子很快把演讲引入了正题。他将演讲引入正题,用的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这一有深远意义的历史镜头,转折自然、恰当,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里根总统这次开场白是成功的,极具典型性,成功的因素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礼貌的称呼;提及演讲地点时,以愉悦心情感染了听众;以赞赏的口吻表现听众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对听众的文化背景抱有浓厚的兴趣;回忆双方感到愉快的事,以此引出正文。

  里根总统的这些成功因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演讲技巧,都被演讲者所广泛采用。例如:1950年6月2日,法国驻德大使朗索瓦庞赛在两国市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上的演讲中就是这样运用的。他的开场白与里根总统的开场白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由于法、德这两个国家在历史背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交往本身也极为密切,所以庞赛的演讲就更轻松自如。他说:

  联邦主席先生,市长先生,法兰西的市长先生们:我以十分愉快的心情接受德法两国市长会议的邀请,前来参加闭幕式。对能借此机会重游斯图加特感到高兴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不瞒大家说,如果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是怎样在贵国的城墙下度过的话,我就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感触。联邦主席先生知道我这个人比较容易伤感。可是还有什么地方能比斯图加特这地方更令人感到舒适呢?那次露宿城下差不多过去了半个世纪。1902年,当我还是个年轻的中学生时,就来到过斯图加特这个神奇的地方……

  然后,他引入了正题:

  由于我的独特经历,由于我对斯图加特独特的感情,所以,我始终把德法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放在心头,作为大使,我要谋求的正是这一点。

  庞赛挑选了一段极具人情味的、而且德法双方都理解的插曲作为开场白,迅速地沟通了与听众之间的感情,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主题让听众接受,这是一种极为和谐的开场。

  他的开场白技巧十分高超。先是称呼得体。与会的所有市长的身份都是相同的,可他作为法国人先问候德国市长,然后才称呼本国的市长,这种做法是非常礼貌也是极为恰当的;接着他感谢了这次会议对他的邀请,以及他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同时,他又很自然地把这一切转向了联邦主席个人。他那富有人情味的`插曲就是两国间相互理解的一段美好回忆,从而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引入了演讲正题。

  如果在演讲时演讲者的意见与听众中许多人的理解相反,演讲者就是在向听众挑战。在与听众争辩。演讲者最头痛的是出现这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得演讲的成功,用礼貌型语言开头,来表达自己友好的热情,显示自己的演讲是在说道理而不是与听众故意对立,这样可以消除听众的敌对情绪,使演讲成功。1775年3月23日美国人亨利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讲中把这种技巧使用得最完美。亨利本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最出色的政治活动家、演说家。在1775—1776年间,他曾先后担任弗吉尼亚州部队司令和州长。在1787年还起草了《人权法案》。l775年3月23日的演讲,是亨利在独立战争期间的最著名的一次演讲。英国统治集团的妥协主张,在1774年9月5日的第一次大陆会议上占了上风。因而,亨利这篇以“制止这种妥协”,主张“不自由、毋宁死”的激情演讲,就是对大部分人的直接挑战。为了打破那种因情绪对立而稍显紧张的氛围,亨利用了一段“楔子”以表明自己诚恳的态度,同时叉以一则哲理作为引子引入演讲主题,结果他的演讲出乎意料地获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据史书记载,当他演讲完毕时。先是全场寂然,接着响起了“拿起武器”的强烈呼声与雷鸣般的掌声。他在演讲中喊出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战斗口号成了当时的历史宣言并流传于后世。他的那次演讲是这样开场的:

  主席先生:

  诸位可敬的先生已向议院提出了请愿,我比任何人都更高度地赞赏他们的才干和爱国之心。然而,对同一事物往往各人有各人的见地。虽然我的观点与他们的截然不同,但当我毫无忌讳、畅所欲言时但愿不被误认为是对先生们的不恭。现在不是客气礼让的时候。议院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认为,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鉴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各抒已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望得到真理,才可能对上帝和祖国尽神圣的职责。我认为,这种时刻若是怕冒犯诸位而隐瞒自己的观点,这是对祖国的背叛,也是对高居人间的一切君王之上的万物之主的不忠。

  主席先生,人们常容易沉湎于希望的幻境中,我们往往无视使人痛苦的真理,听凭那唱着蛊惑之歌的女海妖将我们重新变成牲畜。难道那些为争取自由而进行伟大、艰巨斗争的明智的人们就应当扮演这样的角色?难道我们竟甘心与那些有目却视而不见、有耳却听而不闻的苟且偷安者同伍?至于我,无论心灵将忍受多大的痛苦煎熬,我甘愿追求完美的真理,接受最坏的结果.并为之贡献一切。

  亨利的这篇演讲明确地表露出来的意思是不愿妥协,是号召全国人民“拿起武器”。然而在提到他的对立面时,亨利首先“赞赏他们的才干和爱国之心”,实际是在向听众表明,在所谓的爱国心和才干上,双方是一致的,所不一致的主要是具体的主张。这无疑显示了亨利先生求同的诚意,以便于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使对方明白双方有合作的基础。接着,他又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与对方是截然不同的。有了如是声明,对方便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亨利的立足点并不是要对先生们不恭,从而会减少对方对自己的敌意;其次,他那种对上帝和国家的责任感促使他说真话,用以唤起对方的觉醒和理解;最后,他列举“唱着蛊惑之歌的女海妖”的典故来提醒大家,不要一味沉湎于幻想而忘记了真理。经过这些铺垫,基本上消除了对方的敌对情绪。这时候,亨利才开始了他的关于‘t拿起武器”的正面论述。这种追求技巧的演讲能够达到化敌为友,使更多的人站到自己的立场上来的效果。

  在演讲时听众往往会在听顺耳的话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包括被人愉快地提到名字、亲友、家乡、祖国等等。总之,这种独特的方法会使听众以一种愉快心情来接受你的主张,因此,尽管自己的主张有时与听众的想法相悖,而通过这种方法也能促使演讲取得成功。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不仅仅是提出自己的主张,有时还需要反驳他人包括其他竞争者在内的意见,如果在演讲的开头先用一些与听众“套近乎”的话感染听众,会显得自己更有风度和礼貌,更能赢得听众的支持。

  (三)演讲结束回味无穷

  演讲的结束也非常重要,好的演讲结束以后能使听众回味无穷,甚至能给听众以美好的回忆。这就要求演讲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演讲结束方式。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如果能够恰当地掌握和运用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演讲的结束方式。

  1.高潮式。演讲结尾的高潮式是指在演讲主题思想的升华、情绪氛围的渲染都达到了最高点时干脆利落地收尾。

  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相继遇害,6000多名市民为他们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追悼大会。闻一多先生的儿子代表家属致答谢词。他那满怀悲愤的凭吊演诜无数次被悲愤群众的哭声、掌声和口号声所打断。他最后说:

  我爸爸被杀死了,有人造谣,说是共产党杀死的,是什么地方人士杀死的,还有的人说是爸爸的朋友杀死的。我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痛快地说,是我哥哥把我爸爸杀死的!(群众愤怒到了极点,掌声震耳欲聋)我爸爸死了半月了,现在还没有捉到凶手,现在我请求大家援助我,我们要求取消特务组织!(全场爆发出“我们要求取消特务组织”的怒吼声)

  闻一多先生的儿子在演讲结尾时把群众的愤怒情绪调动到了最高潮。

  而实际上,“把高潮放在结尾”是许多演讲人士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在运用和遵循的一条重要法则,如果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一法则,有意在训练时进行这样的结束设计,能够大大提高演讲的成功率。

  2.总结式。总结式结束就是,在演讲结尾时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和总结。例如,有一篇题为《假如我是人事处长》的竞争上岗演讲,演讲提出了演讲者对人事制度改革的看法和总的设想。最后,演讲者以总结式的方法结束了演讲:

  招才要有方,用才要有道,扶才要有法,这,就是我当了人事处长后的实施方案。

  这种结尾方式很容易被掌握,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演讲常常会用到这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总结时要避免对前面演讲内容和形式做简单的重复。

  3.余韵式。余韵式就是在演讲结束时以含蓄或者留有余地的语言来表达主题,让听众能在演讲结束后的思索中体会其言外之意,而受到启迪。

  有人曾问一生为官清廉的林则徐:“为什么不设法给子孙后代留点钱物呢?”林则徐回答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林则徐的回答极其委婉含蓄,余韵无穷,在一种反复的回味中使听者能清楚地感受到他那清正廉洁的为官准则和人生价值观,这就是典型的余韵式回答法。

  又如,1923年,在北师大附中的校友会上鲁迅先生发表了题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其结尾是: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艰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而且也很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正不必花卉自身,这才心旷神怡的——假如当作泥土也有灵魂的话.

  鲁迅先生用这种形象的比喻结尾,让听众自己去思索,从而得出演讲的主题:努力去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运用余韵式结尾,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主题搞得太难理解,听众根本没有办法从演讲的结束中理解到演讲者要表达的用意。

  当然,演讲的结束方式还有很多,像格言式、号召式、呼吁式、引述式、幽默式和赞颂式等,我们只主要介绍以上几种常用的演讲结束方式,以期望对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的演讲者能有所帮助。

  演讲的结构由开头、中场和结尾三部分构成。开头应有吸引力,中场论证要衔接自然、有说服力,结尾要有回味。一篇演讲能否成功,关键往往就在于开始的一两分钟是否能抓住听众。演讲的结尾应该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但也不能虎头蛇尾。

【如何提升演讲水平】相关文章:

1.如何提升审计成果的水平

2.如何有效提升日语听力水平

3.如何提升GRE作文水平

4.如何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5.如何提高演讲水平

6.如何提升演讲技巧

7.如何提升演讲气氛

8.如何提升城市燃气企业营销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