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第一课时

时间:2018-02-27 16:58:49 小学辅导 我要投稿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第一课时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第一课时,欢迎大家参考!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第一课时

  【1】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第一课时

  散文之美,美在它是作家真实的内心观照,流畅出来的华丽抑或朴实的文字定能折射出作家心中那个编织已久情结。牛汉对自己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书的情愫也是如此,尽管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一组画”、曾经凄惨地“简直是一团纸”。但沉淀在心底,随着岁月的牵扯却不断地酝酿着、发酵着……

  “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他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从文本呈现的这些词句中,不难看出这本书在牛汉心中的地位和价值:它是作者无法忘记的瑰宝,伴随一生的醇醴,甚至可以说这第一本书一直萦绕着作家的思绪,是他为人处事的圭臬。所以作者在文中不仅由衷地感慨,要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更是把它作为人之根本在铭记着。

  印在事中的情结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一本书——微不足道的书如此厚重的爱恋着、难以释怀呢?其实原因并不在书的本身,更重要的是那些与书关联着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作者的童年时代,就像冰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不禁颜色人,吃起来的味道更使作者没有幽默的童年感应到生命中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首先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一个农家的孩子来说,能进学堂已经是件很荣耀的事情了,更不用说能拥有自己的第一本书。尽管“我”的父亲有一箱子书,我也能够好奇地在那里翻看、认画,但那毕竟是父亲的书,况且里面很多奇妙的东西我也不懂。“我”的第一本书就不同了,就如孩子过年必买地新衣服,我定然是无法忘记的,连那酷似德国卜劳恩地《父与子》中的一组图的内容也让“我”喜欢。

  其次,这本书显现着“我”的仗义和父亲的善良。“我”因为得知乔元贞买不起书,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把书摆在课桌上,就不顾会不会受责骂,毅然把心爱地第一本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了。当“我”泪水盈眶地把这本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书拿给父亲准备挨揍时,父亲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还让“我”从乔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连夜在昏黄地麻油灯下把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使元贞终于有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本书。以致我到崔家庄小学念书,还把这本完整的不同寻常的课本带了去。

  另外,这第一本书还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童年没有幽默,而有了第一本书,“我”的童年有了些许的快乐与梦幻:“我”很聪明,能够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即使在父亲抽查的时,也能背得一字不差;“我”很幸运,乔元贞就因为没有念书,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我”也很调皮,调教狗儿随着喊声汪汪叫,在哄堂大笑中使课没法上……

  藏在背后的情结

  当然,围绕第一本书,肯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但在作者的笔下,为什么只有这些事情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透过这些事情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文本中,作者由第一本书牵连出了三个身份相同但处境迥异的“大人”。“我”的父亲曾是北大的旁听生,大革命失败后只能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当了一名教师养家户口,但他的言传身教却让我懂得了即使在困难的生活中也要同情弱者、要充满爱心,生活中也不能失去努力的方向。乔元贞的父亲和“我”的父亲自小是好朋友,他在离家很远的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但极其贫穷的家庭使他的脸又黑又皱,生活的重担压得他的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在他的身上,使“我”看到了什么是苦难,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冯百成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以致落了一个“弄不成”的绰号,他也的确没有本事,只给“我”念了一本《国语》,却没有念《算术》和《常识》。这样的误人子弟,却还带着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但在“弄不成”老师的身上,我们读不出作者对他的谴责,而可以读出作者对他的怀念和理解,读出了当时农村社会的落后的现实。

  也许到现在,我们该理解作者写作此篇的心情了吧。这“第一本书”应该是童年之书、成长之书、生活之书。《第一本书》是尝遍人间百味后唱出的,其中涌动着的东西,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潜藏着。它使你感到一种撞击灵魂的力量,它能引起你的共鸣,唤醒你沉睡的生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快乐。牛汉先生一生饱经沧桑,曲折的人生形成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坚强的品格,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溶进了他童年生活的人、事、物中,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牛汉先生的童年与他的生存哲学,他的对苦难现实的理解,他的向不可捉摸的命运顽强抗争的原动力,他的在危机关头从生命深处爆发出的超常力量。他将那些被名利遮蔽的人性中闪光的天性重新发掘了出来,为我们展示出名利之外的一个纯然生命的境界——人不能忘本。

  我不敢说你一定要读牛汉,但我敢说,你不妨读一读牛汉。诚如牛汉在《根》这首诗中所写: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中有一个太阳……在驱遣慧眼的过程中,你将会触摸到那用生命编织的不散情结。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感受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

  2、整合信息,了解围绕“第一本书”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3、理解信息,把握“第一本书”所呈现的深刻意蕴。

  教学重点:

  把握“第一本书”所呈现的深刻意蕴,寻找文本中的不散情结。

  教学预设

  设疑导入

  提问:有谁还记得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

  学生七嘴八舌之后,教师接过话题:在物资充裕的今天,也许我们很容易把那本微不足道的第一本书给遗忘,给丢失。但曾经让我们领略过《华南虎》的不羁灵魂的著名诗人牛汉却对他的第一本书念念不忘,永远铭记。

  筛选信息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表达对“第一本书”情感的语句。

  “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他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2、学生朗读这些语句,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这第一本书和我之间的关系。

  例句:第一本书是我的朋友,他总是默默地支持着我。

  ……

  整合信息

  呈现主问题1: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一本书——微不足道的书如此厚重的爱恋着、难以释怀呢?让我们再次阅读课文,探寻一下其中的原因。(提示:可以从书和我之间的关系着手思考)

  这是属于我的第一本书

  书与我的关系 这本书显现着我的仗义

  这本书见证了我的成长

  ……

  教师小结:发生在“我”和“第一本书”之间的切切实实的故事,就像冰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不禁颜色人,吃起来的味道更使作者没有幽默的童年感应到生命中最初的快乐和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