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体

舞蹈入门要点

时间:2023-07-31 14:26:22 晓怡 舞蹈形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舞蹈入门要点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蹈入门要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舞蹈入门要点

  一、舞蹈中最重要的是舞感

  舞蹈最重要的是什么——舞感。舞感就是整体的范,一个舞者型的优美,便取决于舞感,舞感培养不好,跳出来的动作只会连自己都觉得别扭,对舞感的体会要从自己身体上感悟,看着镜子里跳舞的自己,要明白自己哪里别扭,并且及时纠正,切忌懒懒散散不观察自己不要求自己,要知道培养自己的气场,入门时动作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恰恰是对舞感细节的掌握,再就是听音乐,一般舞感不好的人,多数是节奏感协调性不好的人,这时候除了加强联系基本功,还要从音乐节奏变化表达含义下手,记住要让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它们都是息息相关的。记住,一个舞者的优美由舞感体现。

  二、良好的习惯

  即正确的舞蹈学习心态和正确的舞蹈练习方法。一个正确地学习心态是很重要的,假若怕苦怕累没有坚定的毅力,那又何谈学习舞蹈热爱舞蹈,这是生存在内心的东西,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热爱舞蹈的人都可以体会的到,学习不可抱有幻想,不要急于结果,要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是什么,然后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去舞蹈。还有就是正确的练习方法,这个是要求系统技术的一项,对于刚入门的学习者,最好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一定要选择会教的老师,而不是说在多短时间内可以学会多少成品舞,入门时,记住学的不是动作有多少,而是你的基础,各个方面的基础培养。如果种种原因无法专业的学习,那么自己练习时,正确地方法即,要面对镜子跳舞,方便自己纠正错误动作,到达提高效果,再就是要一心一意地练习,不要急于一时心热,导致看到这个也想学看到那个也想学,盲目性的练习只会导致你舞的越来越离谱,所以要了解一定的知识之后再进行正确地练习方法,不然也许跳了几年都不清楚自己跳的是什么。让良好的习惯在心里生根发芽。

  三、用心跳舞

  所谓用心,就一定要发挥脑力,用心思考,跳舞这个过程要一半用肢体,一半用心。勤于思考,善于理解。很多人看了教学视频并学习动作,可是多半跳出来看起来却不是那么完美,因为这样你学的只是舞形,只是形似,却无理解体会音乐舞蹈的灵魂,最好有老师指导,听老师的理解,剩下的就是自己更深层的领悟了。跳舞永远是要融进自己所学的一切,每每看着自己跳舞,一定要清楚问题出现在哪里,了解自己各个肢体动作的优劣,所不擅长的东西就要在学习的同时多多思考,把自己所理解的正确地东西要不断发挥出来,理解不足,从而完善自己。

  四、把握细节问题

  舞蹈中细节根据舞种的不同而改变。首先了解自己所跳舞种,再详细的进行分解学习,所有舞种里重要的部分有,肌肉耐力、心肺耐力、身体平衡、身体组合灵活、力量控制的把握等等。舞蹈来说肯定是一种大量的体育练习项目,这个平时的运动更能帮助你力量的发挥,耐力的提高,所以建议大家多运动。身体的组合要多练习自己肢体的灵活性,基本功很重要,再就是力量控制,能开能收才是最重要的,动作完成的同时要具有力量的控制,肌肉要有弹性,整体跳出来的感觉才会收放自如,当动作位置到位之后,一定要控住,瞬速发力,细节技巧成就舞蹈的精华。舞蹈内在的东西要自己多多琢磨。所有的细节一定要在正确地练习下加大训练度,只有多做,多习惯于一个技巧,它才会真正的生于你心,成为你的实力。

  五、舞蹈基本功

  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孩子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没有缝隙。如果孩子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孩子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向后伸展。

  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3、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孩子在做此类训练时,注意力不易集中,习惯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他们的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合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孩子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5、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步站好,绷直膝盖,抬头,平视前方。在踢后腿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绷直脚背和膝盖。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孩子无法把动作做到位,可以先单一的练习“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以纠正动作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腿的动作。

  6、劈腿跳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在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7、大踢腿

  这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踢前腿还是踢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在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绷直脚背和膝盖。孩子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易造成颈部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动作非常难看。因此,在踢腿前要让孩子知道:踢不高没有关系,踢腿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正确的姿态。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就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除了身体和腿的姿势,还要注意两只手臂的姿势,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8、下腰

  年龄偏小的孩子腰的柔韧性好,但是手脚力量偏弱,无法支撑身体,孩子常常在下腰的时候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而正确下腰的方法是: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腰完成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可以适当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

  下腰结束后,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身体,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家长可以顺着脊柱给孩子做按摩,以保护孩子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9、劈腿

  有利于拉伸孩子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

  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孩子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

  10、小跳组合

  训练孩子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在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拓展:舞蹈入门基础:舞蹈者形体训练

  舞蹈入门基础:舞蹈者形体训练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而目前的舞蹈教学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缺乏舞蹈表演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表演往往只能通过排练节目提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

  舞蹈艺术以人体为媒质、以动作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性决定了其艺术表演规律的特殊性:一是强调运用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二是情感的表达要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甚至呼吸等紧密联系,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具有音乐性;三是将生活中的各种情态抽象、升华为肢体语言,并以富于抒情的手段予以表达,它与自然状态的情感表达有明显区别,它往往超越生活的常态,采用人体动作的线条、力度、幅度,以及独特、夸张的风格特征来塑造形象,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舞蹈艺术特殊的表演规律决定了形体表达的重要性,它也是培养舞蹈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人体的各部位都是舞蹈表现的工具,每个部位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相互协调中形成完整统一的表现力。因此,训练的重点是发挥各部位的内在感情的综合表现力,使内心的激情能够准确地通过全身的肌肉、骨骼运动以及呼吸、表情等,以妙曼多姿的动作语言传达出美的内容。

  “艺术美”是一种持久性的气质和魅力,这种气质和魅力的形成需要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获得;更为重要的是, “艺术美”是靠一个整体结构来获得和展现的。人体是艺术表现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是艺术表演完美与否的重要前提。形体训练是舞蹈的基础训练,其最终目标是改造自然状态的形体,使之趋于艺术的和理想的状态,因此它有助于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

  从认识上来讲,人体美的形成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其一,人的体形、体态、容貌等。其二,通过体形、体态、容貌反映出“人”所具有的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理想的形体必然是这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形体训练才能真正理解正确、优雅、合理的形体语言,并将之融入艺术表演中去,最终在表演上形成内、外部的完美统一。可以说,舞蹈形体训练是舞台表演所必须具有的身体素质。

  从其重要性来看,理想化的形体是艺术表演的基础,人们在欣赏艺术表演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表演者的风度气质、形体姿态及外部造型,这些因素的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的演出效果。因此,舞蹈形体训练应该是展示和充分表达“美”的内容的一个最好途径。

  那么,形体训练中各要素都有着什么样的功用呢?

  形体训练具有打基础的性质,目的是为了提高形体素质,改善自然的形体条件,培养和训练节奏感、律动感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调节肌肉的用力与放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传递出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舞蹈的形体训练主要是通过舞姿和技巧,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彼此配合来体现人的情感和本质的形象。它讲求形体的规范性,具体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头、肩、手臂、腿部、腰部、躯干)之间的动作以及呼吸等的协调性、灵活性等。

  呼吸:呼吸是舞蹈的生命。想象和情感主宰呼吸和动作,它左右着舞蹈的节律、速度及力度,使舞蹈造型随着情感起伏而变化。丰富、微妙、细腻的情感通过呼吸的调节传递出各种不同的气质,如喜悦、欢快、狂喜,从容、安详、沉思,忧郁、悲伤、愤怒等等。舞者在表现一种幸福与自豪时,需要借助深深的呼吸和内在的自我控制使其外貌潇洒、姿态柔美动人。而当表现某种愤怒的情感时,带着无比仇恨和反抗的情绪,将身心沉浸于一种无限激越的状态,在急促的呼吸中使整个身体仿佛都在颤抖,呼吸控制着强有力的跳跃……

  头部动作:更多涉及演员的面部表情,也是情感表达最重要和直接的窗口。舞蹈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无一不通过面部表露出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通过面部特别是眼睛的表情而得到集中表达。激情是发自内心的闪电,从闪烁的目光中,它的光辉强烈地照亮面部的一切线条,让舞台人物刹那间变得神采奕奕,把所有的情感和激情都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肩部动作:舞蹈中的大量舞姿、舞步、技巧都离不开肩的积极配合。常见的以肩部为主的动作包括柔肩、拱肩、碎抖肩等。在某些民族的风格性舞蹈中,肩部动作的运用更显突出。比如我们熟悉的蒙古族舞蹈,其肩部动作的形态、动律、风格等,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活跃情绪和激动情感的手段,不仅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独有特征,而且传达出这个马背民族的豪迈与高傲。

  手臂动作:舞蹈中的手臂动作可以说最为丰富多姿,这与手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大量劳动(广义的)有关。它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手臂活动为基础,提炼、升华而来的,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和劳动状态中的手臂动作,而具有舞蹈艺术上的严格要求和自身的运动规律。它在各种各样的节奏中,用丰富多彩的动作及及变化,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态。手最富有细腻感,东方舞蹈中手的动作尤其重要。

  腿部动作:舞蹈艺术中的一切优美舞姿、舞步、全身性的造型以及跳跃、旋转等,都离不开下肢的参与配合。它往往构成舞蹈动作语汇的主干,也是大量肢体动作的基础,只有准确、优美、轻盈而富有弹性的腿部动作,才能使整个肢体动作呈现出和谐之美。芭蕾的基础训练主要是培养正确的腿部动作和控制能力,纠正肩、胸、下肢的不良体态,改善人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使身体端正、挺拔,富有美感。

  腰部动作:腰是上身与下身的连接点,是整个身体的“轴心”。在舞蹈中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线条、造型及曲线,其支点往往是经由腰部去实现的。舞蹈中腰部不仅有协同配合整个身体完成舞姿技巧的作用,还有它特殊的功能。腰部必须具有相当的柔韧度和力量,它是舞蹈动律的核心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