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百分网手机站

浅谈太极拳的灵魂(2)

时间:2017-06-22 18:08:01 太极拳 我要投稿

浅谈太极拳的灵魂

  从炼气的层次来说,太极拳的练功层次,由低到高,从分清阴阳,到阴阳平衡,进而阴阳中和,中和为一。其中,阴阳平衡与阴阳中和,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过程,不可混淆。练太极拳当然要分阴分阳,阴阳平衡,但是还不够,不能到此为止,应当更进一步,迈向中和之美景。因为阴阳并非凝固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即使阴阳动态平衡的概念,仍不能充分反映阴阳变动不居的本质关系。事实上,阴阳的动态变化,也就是新一轮的太极一气,并且循环往复,不断螺旋升华。道家经典《太平经》,干脆把阴、阳、和三者,作为三种气质来看待,三气中和为一,它指出:“阴、阳、和三者为合,上应天理,下合人伦。”

  从太极拳的懂劲来说,也要中和为一。王宗岳在拳谱中描述了练功懂劲的全过程:“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有懂劲而阶及神明”。怎能懂劲呢?他进一步说:“须知阴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阴阳相济如何理解?济者,渡 也、和也,相济,即相互济渡到对方去。所以王氏所说的阴阳相济是指阴阳二气相互济渡到对方里面去,和合为太极一气,并不是说五阴五阳的平列。若是一半阳,一半阴,各自平立,互不相关,怎能达到懂劲练成妙手呢?王氏提出的懂劲要分六部走,一是着熟,二是知阴阳,三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四是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第四步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练成了,才能进入“懂劲后越练越精,默识揣摩,渐至随心所欲”的第五步,最后的第六步,才是“阶级神明”的阶段。

  炼气之法

  太极拳之炼气之道,与松柔之道相辅相成。松则能通,通则易顺,顺而能致和,所以要“炼阴阳中和之气,练天地至柔之术”。松柔要诀,将另文介绍,这里主要谈炼气之法。

  武当丹派,以道家内丹功为根基,练拳与炼丹结合,练拳过程,就是炼丹过程,初听起来,似乎复杂玄奥,其实下手功夫并不难。三丰始祖在《道言浅近说》中指出:“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心止于脐下日凝神,气归于脐下日调息”。宋唯一在《武当剑谱》中概括为“揉转玉环,鹤息归脐”的心法。李景林总结出易知、易练、效果好的独门修炼法一脐转胎息法。

  脐轮,俗称肚脐眼,穴名神阙。它是人处母胎时,赖以呼吸的脐带,出胎后脐带虽短,元阳一点(元气)尚存,输气血,通百脉的功能犹在,是人的“性根”、“命蒂”,是内丹练功的主要穴位,炼中和之气的入门要道。胎息,是练功到高深阶段的一种呼吸法,如胎儿在母胎中的内呼吸,故名胎息。它是培育元气,修炼精、气、神的有效呼吸法。法有四个层次:

  一、守脐。守脐内深处约寸深,常守此穴,能激发脏腑经脉充血的生成与运行,促进阴阳平衡乃至中和。先贤说:“常守肚脐,寿与天齐。”

  二、敛脐。吸气时意念肚脐内敛,吸至背后命门穴,使命门鼓撑饱满,呼气时将气从命门穴注入下丹田。命门又后升田,是阴阳二气生发之源。命门属火,肾精属水,命门饱满,则水火相济,真气生发。

  三、脐息(胎息)。初时,只是意念上的脐息,练之日久,慢慢忘却鼻息(实际鼻息尚在),由脐窝呼吸,让脐轮成为呼吸出入之门户,若有若无,进入胎息。三丰始祖指出:“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四、阴躏之息。阴躏即会阴穴。三丰始祖说:“调息者,调度阴躏之息,与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倘能知此,则天门常开,地福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上朝,中和为一。

  这四层功夫,并不难练,只要掌握好“守脐”这把钥匙,就能开好这把锁,从无极式直到收势,行拳练剑的全过程都要贯彻始终,再辅以静功修炼,就能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