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考 百分网手机站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附答案」(3)

时间:2018-04-10 13:25:13 事业单位招考 我要投稿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附答案」

  二、多选题:

  1. 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______。

  A. 准确B. 合法

  C. 及时D. 从轻

  2. 婚姻法属于______。

  A. 普通法

  B. 特别法

  C. 实体法

  D. 程序法

  3. 下列哪几项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______。

  A.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公开投票原则

  D.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 行政违法的构成,即行政违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______。

  A. 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

  B. 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C. 行为人有主观过错

  D. 行为与危害性后果有联系

  5. 对于有下列______情形之一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作出撤销判决。

  A.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B. 违反法定程序

  C. 超越职权

  D. 滥用权力

  6.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A. 罪刑法定原则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罪刑相当原则

  D. 刑法个别化原则

  7. 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 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 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8. 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______。

  A.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只能附带)

  B. 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C. 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

  D. 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9. 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______。

  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 意思表示真实

  C.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D. 必须是书面形式

  10. 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______。

  A. 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

  B.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

  C. 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D. 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11. 公文主题要求“以意役法”,其含义是______。

  A. 要讲究“一文一事”

  B. 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它

  C. 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要统统删去

  D. 文章的开关、结尾、分层、划段应突出主题的需要

  12. 议案的.正文部分在陈述提出议案的根据时,一般包括______。

  A. 政策依据

  B. 法规依据

  C. 事实依据

  D. 历史依据

  13. 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______。

  A. 命令B. 决定

  C. 通知D. 通告

  14. 公文的标题由以下几部分构成______。

  A. 发文机关名称B. 公文接受单位名称

  C. 公文内容D. 文种

  15. 下列有关公文成文日期的说法何者正确______。

  A. 成文日期,以印制的日期为准

  B. 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 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D. 标准成文日期要求用汉字写全具体的年、月、日

  16. 书写公文时,应使用的字迹材料为______。

  A. 铅笔B. 墨汁

  C. 碳素墨水D. 蓝黑墨水

  17. 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______。

  A. 墨汁B. 碳素墨水

  C. 蓝黑墨水D. 纯蓝墨水

  18. 在决定中,应该特别注意做到切实可行的内容包括______。

  A. 对事物性质、程度、范围的划分

  B. 有关职责的划分

  C. 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有效时空范围的确定

  D. 所提各项措施和要求

  19. 决定的内容必须做到______。

  A. 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

  B. 请求单位各个领导人审批同意

  C. 与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有关规定保持一致

  D. 与本机关原有的各项规定紧密衔接,不要相互抵触或前后自相矛盾

  20. 下列有关内容,应在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撰写的有______。

  A. 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给读者以概貌的认识

  B. 告诉读者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

  C. 给读者展示前景,发出号召

  D. 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