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类培训 百文网手机站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

时间:2022-04-29 14:23:46 棋类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国际象棋游戏规则

  导语:学好国际象棋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知识和每一个棋子的下法,象棋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那么大家知道国际象棋怎么玩吗?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关于国际象棋游戏规则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国际象棋游戏规则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棋盘和棋子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一样,也是由两人对下的,各据一方,执棋搏杀,双方的智慧通过在棋盘上依次移动棋子来体现。

  国际象棋棋盘为正方形,由纵横各9条直线组成64个深浅两色的方格,交错排列组成。下棋时必须把棋盘黑格的一角放在自己的左侧。棋盘上由对局一方到另一方竖直的各行,称为直线,从左到右用a、b、c、d、e、f、g、h等8个小写拉丁字母表示,和直线垂直相交的各行,称为横线,从白方到黑方用1到8共8个阿拉伯数字表示,64个方格各用一个拉丁字母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棋盘上由同色的小方格斜角相连而成的长短不一的各行称为斜线,用首尾两个格子的坐标来表示。

  依照“王”和“后”这两子在棋盘上的原始位置,由a、b、c、d4条直线组成的地盘,叫“后翼”,由e、f、g、h4条直线组成的地盘叫“王翼”。其中,d、e两条直线称为“中路”,a、h两条直线称为“边线”。由d4、d5、e4、e54格所组成的区域称为“中心”,再加上邻近的一圈格子。即c3、c4、c5、d5、d6、e6、f6、f5、f4、f3、e3、d3等12个格子,称为“扩展的中心”。

  国际象棋共有32个棋子,依颜色不同分为两方:浅色的白棋和深色的黑棋。每方各拥有1王、1后、2车、2象、2马、8兵共6兵种16个棋子。

  国际象棋的棋子是摆放在棋盘内的方格内的,和中国象棋棋子摆在纵横线交叉点上的位置放法不一样,但每个子都有其原位置,其原始阵形(未行棋前阵形)按照坐标记录法应记为:

  白方:王e1、后d1、象c1和f1,马b1和g1,车a1和h1,兵a2、b2、C2、d2、e2、f2、g2、h2。

  黑方:王e8、后d8、象c8和f8,马b8和g8,车a8和h8,兵a7、b7、C7、d7、e7、f7、g7、h7。

  棋子有立体式和平面式两种。立体棋子上面不写字,呈立体形状。平面棋子亦不写字,用图形代替,亦成扁平的圆片状。所以,用两副中国象棋合起来亦可以下国际象棋,只不过以将(帅)代替王,以士代替后,再去掉一些多余的子即可。棋盘也可在中国象棋盘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棋子的走法

  下国际象棋时,双方轮流走棋,把棋子由一个方格走到另一个方格算一着。由白方开始对局,白方走一着,黑方应以一着,称一回合。

  除“王车易位”外,一个棋从一格走到另一格,均为一着,如果走到的格子有对方棋子占据,就可以把对方棋子立即拿到棋盘外,这称为“吃子”。

  和中国象棋不同之处,各种棋子都可以在整个棋盘范围之内行动,没有任何限制。

  各种棋子的走法和价值如下:

  王:横、直、斜都可以走,每次一格,除“王车易位”外,可以走到未被对方棋子的火力所控制的任何相邻格子,它的性能不很强,但价值最高,是一局棋胜负的标志。

  后:横、直、斜都可以走,而且每着格数不限,综合了车和象的性能,威力最大,价值也高,仅次于王,相当于两个车或者三个马(象)。

  车:横、直都可以走,每着格数不限,但是不能斜走。威力仅次于后而优于其他子,所以价值相当于一个半马或一个半象。

  象:斜走,格数不限。由于不能横或直走,所以,黑格里的象永远不能走到白格里。象的威力和价值与马相当,有时略优于马,次于后和车。

  马: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即走“日”字形。无“别”腿的限制,这一点和中国象棋中的“马”不同。马与象恰恰相反,黑格上的马只能走到白格上去,白格上的马也只能走到黑格上去。马的威力价值相当于象。

  兵:只能沿直线一格一格的前进,但在走步时,如前方无子挡,可随意走一格或两格,走了这第一步以后,就只能每着走一格了。兵是绝对不能横走的,但吃子时只能斜着一格吃,不能直着吃前面的子。兵的前方如有子拦住,不仅不能吃,而且也不能走了。兵的吃子还有一项特殊规定:如果兵从原始位置一步走了两格,而在同一横引线上正好有对方的兵时,那么,对方的兵也可以吃掉它,但不占有它的格子,而是占有它经过的格子。这种吃法叫“吃过路兵”。

  吃过路兵必须在对方走过之后立即吃,隔了一步棋,就不能再吃了。一般说来,兵的威力、性能和价值是较小的,但升后就大不相同了。“升变”,就是当兵走到底线,对白方来说是第八横线,对黑方来说是第一横线时,可以升变为除王以外的任何棋子,而且规定不能不变,由下棋者宣布一下就可升变为其他子。如说“现在我的兵变成后(或是车、象、马)了!”这句话马上有效,一般都是升变为后,因为后的威力最大。但也可以根据棋势需要变为其他棋子。升变后的子再不能还原,也不能再变为其他子。升变后的兵不用换子,因为一般此时已接近残局,到胜负的尾声,不会在棋盘上造成混淆而乱套。

  在一局棋中,黑白双方都各有一次权利,使自己没有走动过的王和车同时起动,而只算为走了一着棋。这就叫“王车易位”。具体的走法是:王向参加易位的车的方向横移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置的和王相邻的横格。

  王车易位时:如果王和后翼的车易位,称为“长距离易位”,简称“长易位”;如果王和王翼的车易位,称为“短距离易位”,简称“短易位”。

  在下列情况下,暂时不能易位:

  王正被对方棋子叫吃;

  王易位经过的格子正受时方攻击;

  易位后,王到过的格正受到对方棋子攻击;

  王和准备用来易位的车之间还有别的棋子。

  走王车易位时,必须先走动王,如果棋手先碰了车,那么他的王就不能够再和这只车易位了,他只能走动这只车;如果在易位的同时碰了王和车,那么他的王也不能再和这只车易位了,他必须为王选择其他的定法,也可以向另一方易位;只有王在没有合乎规则的着法的情况下,他才能选择其他走法。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胜负的规则

  用棋子攻击到对方的王,即在下一步就要吃掉王时,称“将军”、“照将”、“打将”等。“将”有下面几种:

  闪将:一个棋子走开,让另一个棋子将军。

  抽将:一方的棋子,在起到将军不吃子的双重作用时,称“抽将”。

  双将:两个棋子同时“将”着对方的王,叫“双”将。

  被将军的一方必须采取措施保卫王,叫“应将”。如果一方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棋就下输了。

  应将办法有三种:

  用己方的棋子,包括王,吃掉对方进行“将军”的棋子。

  把王走到不受对方棋子攻击的格子,称为“避将”。

  走动己方除王外的任何棋子,到对方“将军”的子和己方王之间,用以阻隔、遮拦,称为“通将”或“垫将”。

  如果对方实行“双将”,那么只能应以“避将”;如果对方用马或兵“打将”,就不能“垫将”。

  能将死对方王的一方为胜;令对方认输的一方为胜;一方超过规定的走棋时限则另一方为胜。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 篇1

  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宗师的这个谦卑的请求。

  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与宗师的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这位宗师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

  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但如果善于指挥,使兵深入敌垒,走到对方的底格时,兵就可以变成最强的棋子。这就是第一盘象棋的产生,并很快就传播开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最大出版集团编辑撰写的简介中,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假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假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第一,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第二,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国际象棋比赛时间规则

  白先黑后

  比赛时,规定白棋先走,黑棋后走,双方轮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国际象棋属于零和游戏,零和游戏又被称为游戏理论或零和博弈,源于博弈论(game theory)。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摸子走子(摸子动子)

  在对局中,行棋方用手触摸了自己方面的某个棋子,就必须走动它。只有当所触摸的棋子根本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如果用手触摸了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它。只有当自己任何一个棋子都无法吃它时,才允许走别的着法。如果预先说明自己的意图,则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摆正一个或者更多的棋子。

  落子无悔

  一着棋走了之后,手已离开棋子,就不能再改走它着。如果这时行棋方的手还没离开这个棋子,还可另改其他格位,但必须按“摸子走子”原则走动这个棋子。

  纠正错误(摆棋)

  1.在对局时,如果发现棋盘的方向摆错了,即黑格的棋盘角放在了自己的右侧,应即把对局已走成的局面移置到另一块摆放正确的棋盘上,然后继续对局。

  2.在对局中,如果发现双方所用棋子颜色反了,先后走不符合比赛的编排规定,应交换棋子,重新开始对局。如此时比赛时间已过了第一时限所规定的四分之一,则对局应继续进行。

  3.一方“将军”时,另一方未采取相应的“应将”措施而误走了其他着法,要及时纠正。被“将军”一方要重新选择“应将”的着法。但是,重走时误走的棋子如果可以“应将”,就必须用它来“应将”,只有在它无法“应将”的情况下,才能另用别的着法来“应将”。

  以上发现的各种情况,要在对局过程中及时纠正。如果赛后才发现,那么对局的结果有效。

  做好记录

  在规定要做记录的比赛中,双方在对局进行过程中,都要用竞赛规则规定的代数记录法在对局记录纸上逐着做好记录,包括自己的着法和对方的着法,都要记录,要求字迹应当尽可能地清晰可辨。可以走着以后记,也可以走着以前记,由棋手自行决定。

  如果某一方棋手的棋钟上所剩时间离开时限已不足5分钟,这时,可不做记录,待时限过去后,再用自己的时间补记完全。

  对局记录上不要遮盖任何东西,应该使得裁判员能够看得清楚。

  用好棋钟

  正规比赛一般都用棋钟计时,比赛规则规定,走出该走的一着棋之后,方能按钟,而且必须用走棋的同一只手按钟。比赛时,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走满规定的着数。发现棋钟指示有误或工作异常时,应当举手示意,请来裁判员及时解决。比赛开始前,应当观察棋钟钟面调得是否正确,如发现有误,应在赛前向裁判员提出,要求重新调好。

  提议和棋

  比赛时不可连续地向对方提议和棋。一方提和时,如对方表示拒绝,必须等对方也提和一次以后,才可以再次提和。对于对方的提和可以用口头表示拒绝,也可以用走棋方式表示拒绝。提和必须占自己的走棋时间,即走出一步棋后向对方提出,并按下自己的钟。

  比赛禁例

  1.对局时棋手不得借助书本、棋谱或任何手写或印刷的资料,不得在另一个棋盘上分析棋局,也不得求助于第三者。

  2.比赛时,在记录纸上除了记录实际对局的着法和用时外,不得做笔记以帮助记忆。

  3.在对局和比赛时间内,不得在比赛室内进行棋局的分析。

  4.禁止以任何方式干扰或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包括不顾对方的拒绝一再提出和局的建议。

  国际象棋一些特殊规则

  【国际象棋简介】

  国际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拥有众多爱好者的棋类游戏。

  同时也是融科学、文化、艺术和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

  【国际象棋游戏规则】

  1.游戏人数

  国际象棋是两人对局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

  2.棋盘

  国际象棋棋盘为正方形,由横纵各8格、颜色一深一浅交错排列的64个小方格组成。

  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棋子就放在这些格子中移动,每个玩家的右下角为白格。

  8条竖格别用小写字母a、b、c、d、e、f、g、h表示。

  8条横格分别用数字1、2、3、4、5、6、7、8表示。

  这样每个格子的坐标都可以用字母+数字的形式来标识。

  3.棋子

  棋子共32个,分为黑白两组,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各16个。

  兵种是一样的,分为六种,每方配置的棋子如下:

  王(1)、后(1)、车(2)、象(2)、马(2)、兵(8)

  在正式比赛中,国际象棋棋子采用立体棋子,非正式比赛中可以采用平面图案的棋子。

  QQ国际象棋游戏提供了立体、平面、QQ风格三套棋子给玩家选择,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在游戏设置功能中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棋子类型。

  4.棋子的布局

  如图:

  每方的次底线各摆8个兵,每方的底线由外向内依次是车、马、象。

  底线中间的两个格子摆王和后,白后在白格,黑后在黑格,白王在黑格,黑王在白格。

  5.走棋规则

  对局由白方先行,每次走一步,双方轮流行棋,直到对局结束。

  下面介绍各个棋子的走棋规则:

  ● 王

  横、竖、斜都可以走,每次限走一格。

  特殊:如果将要移动到的位置受到对方棋子的攻击(王被照将),则王不能移动到这个位置。

  ● 后

  横、竖、斜都可以走,格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 象

  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

  ● 马

  每步棋先横走或竖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 车

  横、竖均可以走,不能斜走。格数不受限制,除王车易位的情况,平时不能越子。

  ● 兵

  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

  特殊:走第一步时,可以走一格,也可以直进两格。

  ● 吃过路兵

  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且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

  吃过路兵的操作必须在形成吃过路兵的条件后接着的下一步棋立刻进行,否则失去吃掉这个过路兵的机会。

  如图:

  (1)原始位置

  (2)黑兵直进两格

  (3)白兵斜进一格

  (4)吃掉过路兵。

  ● 王车易位

  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

  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如图:

  短易位:

  长易位:

  以下情况,暂时不能王车易位:

  王和车之间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对方“将军”;

  王经过或达到的位置受对方棋子的攻击。

  以下情况,本局都不能王车易位:

  王或车已经移动过。

  ● 兵的升变

  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玩家必须把该兵升变为车、马、象或后之中的一枚棋子。

  6.吃子规则

  玩家棋子移动到的位置如果有对方的棋子,则吃掉对方的这个棋子,并占据该格。

  兵的移动和吃子规则是直进斜吃,如果兵的斜进一格有对方棋子,则兵可以吃掉这个棋子,并且占据该格。

  7.攻击和将军

  如果一个棋子能够根据移动和吃子规则在下一步吃掉对方的某个棋子,则称为攻击对方的这个棋子。

  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称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

  此时被攻击方的下一步走子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论怎样走子都无法避开被照将的情况,王即被将死。

  8.胜、负、和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