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百分网手机站

老年抑郁心理干预分析

时间:2018-04-18 17:31:10 心理咨询师 我要投稿

老年抑郁心理干预分析

  导语: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抑郁情绪。几乎我们所有人都在某个时候觉得情绪低落,常常是因为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持续性的抑郁--受影响的这段时期称之为重度抑郁--则是另外一回事。在全世界,受某种形式的抑郁影响的人数占全部妇女的25%,全部男性的10%,以及全部青少年的5%。在美国,这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年大约有一亿七百六十万人因此而苦恼。

  1 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概况

  在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抑郁”或“抑郁症”或“抑郁障碍”)和(“老年人”或“老人” )和(“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或“心理护理”)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限定在1980年~2008年,检索到文献525篇,然后根据“干预对象年龄在60岁及以上、干预方法基于心理学理论、干预内容针对抑郁、实证研究”的入选标准,最后得到文献121篇。其中1980年~1997年0篇,1998年~2008年每年的文献篇数依次为2,0,1,2,8,4,14,17,20,26,27。总体上看,我国针对老年抑郁开展心理干预的文献较少,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2 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是接受心理干预的老年群体。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已有研究进行分类。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分类方法。①根据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来分类:抑郁症的研究30项,占24.8%;抑郁症状的研究13项,占10.7%;抑郁程度轻重不一的研究15项,占12.4%;抑郁程度未说明的研究63项,占52.1%。②根据研究对象的招募来源进行分类:来自住院患者的抑郁样本研究100项,占82.6%;来自门诊患者的抑郁样本研究12项,占9.9%;来自社区的抑郁样本研究7项,占5.8%;来自养老机构的抑郁样本研究2项,占1.7%。③根据研究对象是否躯体疾病伴发抑郁进行分类:单纯性抑郁(无躯体疾病)的研究19项,占15.7%;脑梗死伴发抑郁的研究23例,占19%;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的`研究20项,占16.5%;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研究8项,占6.6%;糖尿病伴发抑郁的研究6项,占5%;其他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研究45项,占37.2%。

  2.2 心理干预的实验设计

  心理干预是在现实环境中对变量进行操纵,在研究方法上隶属于实验法。因此,心理干预设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研究对变量的操控程度。真实验设置了实验变量(即实施干预的实验组和未实施干预的控制组),并对自变量进行了严格操控,如对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而能够准确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准实验也设置了实验变量,但对自变量的操控不足,如研究对象不是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故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有一定的误差;非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因此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存在较大误差〔6〕。绝大多数心理干预研究采用了单因素前后测量实验设计。见表1。表1 心理干预研究的实验设计,篇(略)

  2.3 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的筛查、诊断和效果评估工具

  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和第三版(CCMD?Ⅲ)分别使用了15次和14次;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使用了56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使用了37次;老年抑郁量表(GDS)使用了19次。此外,相关工具还有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不过它们使用的次数较少。

  2.4 心理干预的方法

  在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的研究中,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出现了97次,占80.2%,综合心理干预方法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理干预方法,如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疗法、认知性疗法、放松疗法等的不同组合。支持性疗法出现了13次,占10.7%;认知疗法出现了5次,占4.1%。此外,少数研究还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回忆疗法和音乐疗法等干预方法。

  总体上说,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基本设计为:①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住院和门诊病人,大多数老年抑郁样本伴有躯体疾病;②实验设计:以真实验设计为主,少数采用了准实验或非实验设计;真实验和准实验全部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目前还没有考虑到多因素实验设计;③心理干预方法:大部分是综合心理干预方法;④效果评估方法:大多数研究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抑郁的前后测量结果比较来判断心理干预的效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实验组前后测抑郁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抑郁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大多采用t检验;二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抑郁程度分布人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卡方检验,通过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抑郁得分改变率的大小来计算各种类别的人数,如分为基本痊愈(干预后得分比干预前得分下降75%以上),显效(干预后得分比干预前得分下降51%~75%),好转(干预后得分比干预前得分下降25%~50%),无效(干预后得分比干预前得分下降低于25%)〔7〕。此外还可以根据抑郁量表的诊断标准决定各种类别的人数〔8〕。

  3 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研究对象范围狭窄

  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住院和门诊病人,而来自社区和养老机构的样本较少。社区和养老机构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居住和活动场所,对社区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开展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心理干预可以使更广大的老年人受益,能更有效地预防或延缓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此外,心理干预的对象主要来自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样本,而单纯抑郁样本相对较少。这些因素使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受到限制。

  3.2 老年抑郁的筛查和诊断标准问题

  老年抑郁的筛查和诊断是心理干预的基础工作,国内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然而使用HAMD比较混乱,研究者关于该量表抑郁程度的划界分有不同的标准。此外,有些研究中抑郁症的诊断单纯采用SDS,而SDS是一个抑郁自评量表,它主要用于抑郁症状的筛查,用于抑郁症的诊断是欠妥当的。

  3.3 心理干预的实验设计单一

  从实验设计本身来看,全部研究是单因素干预设计,目前还没有出现多因素干预设计。虽然单因素设计简单容易操作,所需要的被试量也较少。但由于现实情境中干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因素的设计只考虑了一种影响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以及其他因素和干预方法的交互作用,对干预效果的结果解释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3.4 心理干预方法的介绍缺乏可参考性

  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主要采用了综合心理干预方法,这也是当今国际上心理干预的一个主导方向〔9〕。心理干预研究者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恪守于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只信服于某一家学说,而是博取众家之长,为其所用。然而国内研究介绍综合心理干预方法时存在一些问题:只是罗列所采用的干预方法,而对于具体的心理干预流程的阐述比较简单。如对各种干预方法的顺序排列、干预的周期、干预次数以及每次干预所需时间等细节性东西较少介绍,从而不利于他人参考。

  3.5 心理干预效果评估问题

  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大部分是由干预者本人执行,而较少采用单盲法或双盲法排除实验者的评分偏差。研究一般是在干预前施测一次,然后在干预结束后再施测一次,而较少在干预中期评估干预对象的抑郁状况,这不利于有效监控心理干预的进程。同时研究也较少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追踪,这可能低估或高估心理干预的效果,前者可能忽视了“睡眠者效应”〔10〕(心理干预的效果随着时间而增长,心理干预可能不能马上导致抑郁的降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后者可能忽略了心理干预只是暂时性起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对象的抑郁又复发了。此外,国内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大多只是单纯考虑干预前后抑郁得分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到干预效果评估的一些外部指标,如心理干预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11〕。

  3.6 心理干预方法本土化的问题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存在于一定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中。中国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中国人可能有中国式抑郁〔12〕。尤其是中国的老年人,长期生活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大,其所产生的抑郁与中国文化可能有更密切的关系。然而,国内目前采用的老年抑郁心理干预方法多为国外引进,其哲学背景和价值理念具有很强的西方色彩。因此,这些心理干预方法是否完全适合中国老年人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国内针对老年抑郁采用基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干预方法还较少,唯有一篇研究采用了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来治疗老年抑郁症〔13〕。

  早在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报告了在非传染性疾病中,抑郁症的负担最重〔14〕。而老年人首当其冲,是潜在的高危人群。因此,可以预见今后针对老年抑郁开展心理干预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后的研究应在老年抑郁的筛查和诊断上采用更可靠和一致的标准,应更多地关注生活在社区或养老机构的老人,同时对心理干预方法描述应突出其是如何具体开展的,注意对干预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评估,以及研制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干预方法。在研究设计上,应考虑采用多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法,可考虑干预对象抑郁程度、心理干预方法类型和干预测试时间点等多种因素的结合,这样既可以对不同心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又可以发现干预效果如何随时间变化,还可以考察不同干预方法是否对不同人群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

【老年抑郁心理干预分析】相关文章:

1.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作用

2.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

3.护士资格考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4.焦点解决咨询理论与心理干预

5.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6.心理干预对精神症患者心理健康的作用

7.心理干预对急救人员心理健康的作用

8.心理抑郁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