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形象 百文网手机站

圣诞节的礼仪

时间:2022-10-18 13:01:56 礼仪形象 我要投稿

圣诞节的礼仪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快要到了,那么圣诞节的礼仪有哪些呢?一起看看吧!

圣诞节的礼仪

  一、三台弥撒

  圣诞日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这一天可以举行三台弥撒:子夜弥撒、黎明弥撒、天明弥撒。这一惯例源自罗马的教宗礼仪。当时的牧灵原因和责任使然,教宗必须在圣诞日举行三台弥撒。主历第四世纪,在由君士坦丁大帝兴建、由他的儿子君士坦提乌斯完成的圣伯多禄大殿(大约354 年)里,白日只有一台常规弥撒。主历第五世纪在圣母大堂加上了子夜弥撒,这座教堂由教宗西克斯图斯三世(Sixtus III, 432-440) 于主历431 年的厄弗所大公会议之后建造,此次大公会议宣布「玛利亚为天主之母」。该教堂本是要建成一座“罗马的白冷城”像存放着主受难遗迹的耶路撒冷圣十字教堂一样,成为「罗马的白冷城」。这座教堂有个岩穴,是白冷那个岩穴的复制品,因此,圣母大堂又被赋予“马槽中的圣母” Sancta Maria ad Praesepem这个名称。自七世纪以来,那里的五块木板也受到了敬礼,据说是耶稣马槽的残骸。圣母大堂因此成为罗马的圣诞教堂,很自然地,罗马主教在圣诞节要拜访这座教堂,在夜间主持夜祷和感恩祭。

  主历第六世纪在圣亚纳大西亚教堂,加上了由教宗举行的第三台弥撒。当时这是罗马的希腊教堂,他们在12月25日庆祝其主保节日。作为罗马主教的教宗需要对此表示尊重,因此在圣诞节的早上,会拜访罗马的希腊侨民,并在他们的圣堂里与他们一起举行感恩祭。这之后,他继续前往圣伯多禄大殿举行常规的节日圣祭。因此,罗马的主教出于牧灵的原因(在圣亚纳大西亚教堂的希腊移民)和罗马的特殊情况(作为圣诞节教堂和小白冷的圣母大堂) ,需要在圣诞节举行三台弥撒。教宗的这一做法,后来为其它教会所仿效,尽管他们并没有罗马所具备的那些特别缘由。

  三台弥撒的传统沿袭至今,《圣事手册》和读经本中也都有了这三台弥撒的内容。《天主教法典》第905 号1# 和951号1#都提到且允许了圣诞节的这三台弥撒。举行三台圣诞弥撒是一项特恩,但不是必须的。神父可以根据牧灵需要而庆祝一台或两台弥撒。弥撒规程必须合乎当日的时间,即子夜弥撒必须在半夜时分,第二台弥撒在黎明时分,第三台在天明以后。《天主教法典》还允许了一项奇怪的特权,即神父在圣诞节的每台弥撒都可以收取献仪,这是圣诞红包!这令不少人倍感遗憾。但愿这样一个法律上的例外,不会演变成一个只是为了献仪而举行弥撒的诱惑!

  二、读经

  读经不是三年一循环的,而是每年都重复。

  子夜弥撒

  读经-1 (依九1-6) ,开篇非常贴切: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这是半夜的弥撒,人们来到教堂,从而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在黑暗中行走的滋味。他们从外在的表征上,也可等同当日的以色列了,或许这可以作为圣诞节反省的一个起点。在我们这个时代,灵性的黑暗与依撒意亚先知的时代很相似:许多人背负重轭,受苦良多(参:3 节) ,军靴在战场上踩踏,战袍染满了血迹(参:4 节)。而在这所有的悲哀画面中,先知听到“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的喜讯,这婴孩的名字是“和平之王”他将建立“正义与公平的王国”。这个在苦难和困境中传来的伟大和平讯息,是所有圣诞节反省的中心,将来也依然如此。那么,这一切将如何发生?在如此骚乱的世界上,是什么赋予我们勇气,来培育这样一个梦想和希望?关键词在“万军土主的热诚必要完成这事”(6 节)。人类历史上的这个转折,将是天主的作为,而不是我们的活动。福音(路二1-14) 中,基督的诞生补充说明了读经一。“和平之王”被托付给地位卑下的父母,在贫苦中降生。他是软弱的、无助的,预示着他将不会以政治权力或武力革命来改变这个世界。他带来改变的方式将是召集门徒、教给他们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他将创建一个门徒团体,这个团体以上主的力量为依托,不依赖自己的成就;这个团体的人彼此帮助,并走近困境中的人们。通过这个方式,耶稣将成为“救世主”(福音前欢呼词、答唱咏)。

  读经二来自《弟铎书》(铎二11-14) ,从那为今日带来如此喜庆和欢乐的事实开始: “天主的恩宠已经出现”。天主的仁慈和温良曾经借着一个新生儿展示给我们,今日依旧如此。祂教给我们如何生活得节制、正义、热诚,使我们能满怀希望地,期待祂的第二次来临。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个重要的三角关系:基督事件,在今天是祂的诞生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命,以使我们能期待祂光荣归来。

  黎明弥撒

  福音(路二2-20) 是子夜弥撒福音的一个延续。它以简单动人的方式,描述了牧羊人遇见新生婴孩的过程。如牧羊人这等地位卑下的人们,却被拣选成为第一批寻找并发现这孩子的人。“他们急忙去……他们一见,就明白了”。这就是救恩的计划:每个人都知道、都有机会,但只有卑微的人才能以开放的心,认出它并全心接受。牧羊人是玛利亚在《谢主曲》中,清楚道出的真谛之明证:“他驱散了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他从高位上退下权贵,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参路一51-52)

  读经一(依六二1l-12) 简洁有力。这是天主对犹太人的爱的邀请,邀请他们从流散之地回到熙雍。救主来了,祂随身带了礼物:他们将成为圣洁的民族,是上主所赎回的,熙雍将被称为“受宠爱的城”、“不被遗弃的城”因为天主拣选了她,并将与她同在。先知的预言,如今已藉基督的诞生完成,并被赋予更深的意义。祂给予祂子民的圣诞礼物,便是使我们成为圣洁的民族,由祂所救赎,并时常伴随祂左右。读经二(铎三4-7) 强调依撒意亚先生日预言的最后面向:我们真正地被拯救了(在基督的诞生中开始了这个救恩过程) ,但不是因为我们的任何功德,这救恩是白白赐给我们的礼物。在洗礼中,我们接受了这救恩,天主的神拥有了我们。如此,我们便成为天主的儿女和天国的继承人。

  天明弥撒

  在圣诞节的前两台弥撒中,路加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道成肉身的事实:历史在故事中被放大和阐释。在第三台弥撒的福音中,我们听到了福音(若一1-18)作者神学家若望的声音,他通过手法娴熟而又抽象的写作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圣子降生的奥迹:“圣言成了血肉”。那从起初就有的圣言、那就是天主的圣言来到这个世界上,居住在我们中间。从祂的满盈中,我们优先领受了恩宠,“而且是恩宠上加恩宠” (16节)。在成了血肉的圣言中,一切黑暗势力都被打破。这篇褔音意义紧凑,促使人从中选出一两个思想作为一次默想或讲道的主题。它表明了降孕奥迹的两极化与吊诡性:天主成了人;光明驱走了黑暗;血肉中注入了新精神;那不可见的天主向人显示了自己。

  读经二(希一1-6)在救恩史的框架下,展现了道成肉身的奥迹。在过去,天主通过众多不同的方式与人讲话;但是现在,通过天主降生成人,最完美的启示已经来到。从现在开始,天主通过他的儿子与我们讲话,“祂天主光荣的反映,是天主本体的真像”。成了人的天主,作为天父最完美的启示者而介绍给我们,通过言语、行为和存在而显示出来。那些看到祂的人,就看到了父(参:若十四9)

  读经一(依五二7-10) ,是对耶路撒冷的慰藉讯息。这讯息的安慰和力量,以非常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 “耶路撒冷的废墟啊!你们要兴高采烈,一起欢呼” (9 节)。那么,是什么在流徙和废墟的困境下,带来如此欢乐?是上主将光复熙雍、将安慰祂的子民、将救赎耶路撒冷。这对所有的国家,都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标记,它所彰显的也不止是天主的力量,而特别是天主对祂的于民以色列的爱。在基督的出生事件中,天主的救赎工程业已开始,这工程将延续至所有时代,并到达所有民族。因此我们才可以在今天高唱:“全球看见了我们天主的救恩”。(答唱咏) 。

  根据各自的福音内容,这三台弥撒也有了不同的名字。子夜弥撒称为“天使弥撒J”因为是天使向牧羊人宣报了救主的降生并唱起光荣天主的歌。黎明弥撒称为“牧羊人弥撒”因为牧羊人寻找那孩子,并在找到后为他们所听所见的一切而光荣赞颂天主。日间弥撒称为“圣言弥撒”因为圣若望在他福音书的引言中,把新生的婴孩介绍为变成血肉的永生圣言。

  另一个根据福音,将圣诞节三台弥撒系统化的尝试,使得天主呈现于世的诞生,有了三重性的解释;“子夜弥撒”庆祝的是《路加福音》所描述的降孕与诞生; “黎明弥撒”描述的是由人们心中的信德和爱而诞生的基督,那些牧羊人就是第一批在心中迎接基督降生的人; “日间弥撒“尊崇的是自父而来的永生之子、与天主同在且在天主内的圣言。

  所有的这些分类,都是人为的、虔诚的、很不错的界定,但却没有历史实情的依据。这三台弥撒的引入,其实并不是为了表明天主诞生奥迹的不同面向,更不是三个不同的降生,而是源自于罗马当地的牧灵和特殊地区情形而已。

  三、祷文

  圣诞日的「光荣颂」和「信经」有特别的意义和重要性。将临期主日不唱「光荣颂」日的是在「让它在圣诞节时获得一种新鲜感」《罗马年历》注解II 、2) 。在这段时期,只在节日和庆日时才唱光荣颂,实际上也就是只有在12 月8 日圣母始胎无原罪节上。在阔别几乎一个月之后,这首天使之歌在圣诞节弥撒里回归了。因此光荣颂要带着特别的庄严来歌唱,或许圣诞节是向教友们解释这首令人肃然起敬的赞美诗的好机会。因为我们有太多机会听到它、并用它祈祷,但什么时候听过关于它的解释,或默想过里面的内容?每个文化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来接回久违了四个礼拜的光荣颂:或许只是唱得庄严一点而己,或许是像复活之夜一样以响铃的方式,或其它方式。重要的是,这首圣诞赞美诗在诞生之夜,被赋予特别的意义。

  这个节日弥撒中的信经,同样也得到特别的强调。在梵二的礼仪改革之前,念到信经中的圣诞奥迹时,是要跪下或屈膝的。礼仪改革简化了这一点,以鞠躬代替了下跪和屈膝。但在圣诞日以及圣母领报日,仍然保留了屈膝或下跪的动作。这是为了表明我们不止用语言赞同圣诞的奥迹,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敬畏和谦逊。希望这一礼仪在圣诞节,是在完全的意识下进行的,心中明白屈膝是为在降生成人的天主面前成为渺小的。面对这样一个奥迹,又有谁不会感到渺小呢?

  祷文中贯穿了黑暗和光明的主题,尤其是子夜弥撒和黎明弥撒。基督光芒的照耀,使黑夜光辉灿烂(子夜弥撒集祷经),我们沐浴在降生成人的圣言所带来的新光之中(黎明弥撒集祷经)。我们祈祷这光能进入我们的生活(黎明弥撒集祷经)照耀……在我们的言行上(子夜弥撒献礼经)使我们与基督更加相似“子夜弥撒领圣体后经” 求使我们能师法他度圣善的生活“黎明弥撒献礼经”使我们能跟随降生成人并居住在我们中间的基督的`榜样。

  最后的“隆重祝福礼”重拾此主题,即愿基督的诞生驱走这个世界上的黑暗,并祈求也驱散我们生命中的罪恶之夜。仅存的另外一个主题,是围绕着救主诞生的喜乐,以及因祂所给我们带来的平安和恩宠的喜乐。天使把好消息和极为欢乐的音讯带给牧羊人,我们则祈求自己能将这个喜乐传递给他人。黎明弥撒的领主咏总结了这个主题:“熙雍的妇女,请踊跃:耶路撒冷的妇女,请歌颂:请看,你的圣者、君王、世界的故主就要驾临”

  天明弥撒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它颂扬了新生婴孩的权威和大能:他肩上担负着王国l 进堂咏ì ,“上主宣布了他的救恩,将他的正义显示给万民”(领主咏)。祂是全世界的救主,使人与天主之间重归于好,并使我们成为天主的儿女。马槽里那个无助软弱的婴儿,的的确确是强大有力的。

  礼仪经本上有三个圣诞节颂谢词,分别用于耶稣诞生庆典、八日庆期,以及圣诞期内没有适当颂谢词的日子。

  第一个颂谢词的主题是「基督是光」。它在圣诞节所带来的新景象下,描述了圣诞奥迹。这景象就是天主成为我们中的一员,是和平与公义的景象,是复兴世界和人性的景象。在圣诞节天主使自己显于世人眼中,使我们「被拍绑在那不可见的天主的爱中」

  第二个颂谢词的主题,是「降生的圣子重整万有」。这首颂谢词很好地表述了圣诞奥迹的两极性: “没有肉眼能看到作为天主的基督,现在他却以我们的模样显示于人间。基督是永恒的,他原生于万世之前,现在却开始了时间之下的生活”他是天主爱的启示,并来到世界上,以彻底改变人类的处境。

  第三个颂谢词的主题,发生于圣诞节的天人间的奇妙交换天主成了人,使人能够再次与天主合一:祂成了有死的人,我们才可以获得祂的不朽;祂成了软弱的,好让我们成为强大的。这是我们在这一天所庆祝的奇妙的「天人同一性体」这三个可以在圣诞期任意使用的颂谢词,可以增加这期间感恩祭庆祝的主题性。但选择颂谢词重要的是,要仔细选择最切合当日读经主题的那一个。

  拓展:

  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现在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就是围绕纪念耶稣而展开的,做弥撒是每一个虔诚的xx教徒都会在圣诞节做的事情。在圣诞节当天虽然城市被装点一新,但是在街道上你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因为大家都聚集在教堂做弥撒,纪念耶稣的诞生。

  那么耶稣时候什么时候诞生的呢?

  现在耶稣诞生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了,只能确定耶稣是在公园前一年诞生的,具体耶稣的生日是在哪一天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后来,罗马天主教将圣诞节的时间定在12月25日。而东正教将圣诞节的时间定在1月6日。到现在为止,美英和一些西欧国家在12月25日过节,而俄罗斯在1月6日过圣诞节,这也许是美国一直看俄罗斯不顺眼的原因之一吧!

  圣诞节的由来传说

  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在还没结婚的时候,因梦怀孕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诞下耶稣,所以圣母玛利亚是童贞女。神也告诉玛莉亚的未婚夫约瑟,他未来的妻子将会诞下神子,要取名为耶稣,他是来拯救世人的。后来耶稣就这样诞生在了一个马槽里,耶稣的诞生还是很有传奇色彩的。

  这样的记载是不是和刘邦的出生背景很相似呢,根据史料的记载,刘邦是其母在梦中与龙神相通,后来怀孕产下的孩子,所以有人说刘邦是龙子,生来就是天地的主宰。刘邦母亲与龙相通,他父亲就是见证者,原话是这样记载的“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所以太公也是知道刘邦不是他亲生的,至于刘邦到底是谁的娃就不好说了。

  圣诞节有哪些庆祝活动

  分发圣诞糖果

  这是所有传统中最有趣的一个。圣诞季人们向邻居们分发圣诞糖果;圣诞节那天,所有误会与仇恨统统化解,邻里之间团结一致共同庆祝的诞生。这些传统沿袭已有几十年,一年比一年热闹,盛况可谓有增无减,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

  给亲友送礼物

  这个传统源自一个传说:三位智者在圣诞节给婴儿送出了礼物。每年圣诞节,亲朋好友尤其是孩子们都会互赠礼物,圣诞老人的故事也源自这个传统。

  唱圣诞颂歌

  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圣诞期间总是回荡着一首又一首圣诞传统歌曲。歌曲给人们带来欢乐,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每年欢度圣诞之际,《第一个圣诞节》、《铃儿响叮当》、《普世欢腾》等各种圣诞圣歌或颂歌都会奏响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