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素质 百分网手机站

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时间:2017-06-16 09:06:03 基础素质 我要投稿

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引导语:当今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和教师围着分数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2006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提出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指出,“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身心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就是青少年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健康比文化知识的学习还重要。“素质教育”、“减负”已经喊了多少年了,不能越喊越空,越减越重,这需要我们冷静反思并认真解决其瓶颈难题。

  1.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体育带动素质教育

  数据和现实情况的因果链接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等问题已经成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这一组数据强烈的警示着我们,素质教育贯彻乏力,应试教育观念强烈,由此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育锻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也才有了上述触目惊心的数据。

  评价体系围着考试转,学生体育锻炼成了“一条短腿”在社会就业压力大、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和家长对分数的期盼愈来愈高。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和教师整天围着分数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无论是社会群体性的体育锻炼还是学校体育课,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条短腿”。好些学校的毕业年级的体育课形同虚设,甚至学生根本没有上过体育课。有些地区变相地把体育课教学变为体育考试规定项目的练习课、训练课,考什么练什么,与课程改革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有一种误区,在实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一股“淡化运动技能”的做法,许多课看似热闹,“玩”得开心,但实际上脱离了身体练习这个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这种在新课程改革精神实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导致了体育课的走过场或向休闲课的不恰当转轨,这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在我国现有高考、中考不能取消的国情之下,国家正在进行和加大尝试考试和录取的改革力度。特别是高考,其考试的内容、科目、方式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识别和选拔;另外,要逐步使高考复习和录取工作社会化,与高中学校脱钩,录取结果不反馈到原高中学校,切断统计升学率的根源。中考改变了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打破了分分计较,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孩子去向的做法,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让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脱颖而出。各地纷纷探索多样、多次考试;尝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制呈现;积极探索从优质高中招生名额中拿出一定比例、免试保送或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课程改革还把学生综合素质纳入日常评价范畴,成为课程改革的又一亮点。中考改革从2004年开始,国家级课改试验区由最初17个到2006年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开,稳步推进。按照教育部的规划,2008年将加大高中新课程的推进力度,2010年以前普通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正是在良好的背景和前提之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重要切入口”的作用,让素质教育回归本义,关键的一步是把孩子应该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卓有成效的体育工作切实带动素质教育走向成功。

  2.纠正体育与智育分开的做法,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要让体育真正走进教学生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纠正体育与智育截

  然分开、应试体育的做法,这是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关键。中考和高中会考体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不断完善,尤其对毕业班的体育教学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让体育成绩客观真实反映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

  真正的体育锻炼应该磨练学生的意志,成为德行养成的重要途径。体育不仅仅是体质的问题,还是一种人文精神。学校要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体育活动方式及其内容上动一番脑筋,落实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融入运动的热情。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通过“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应加大对体育设施、器材装备的改进、添置和更新。2005年,教育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这为今后学校的体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国家和政府要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

  2006年,教育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建立《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测试报告书要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或中小学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列入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关心和重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他们是朝阳,是希望,我们要发挥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合力,为他们创造条件和环境,要真正使学校体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亿万学子接受科学的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塑造体魄强健的青少年一代,为使他们今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