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培训 百分网手机站

产后护理相关知识

时间:2018-01-21 11:55:50 护理培训 我要投稿

产后护理相关知识

  生产后,妈妈们身体处于受创的状态,此时不好好护理,稍一不慎会对女性健康造成影响或者留下后遗症。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产后护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产后护理相关知识

  产后护理基本知识

  1、每日应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凡是超出正常量,或色、气味改变,以及时间的延长,均视为异常。

  首先是量的异常。刚刚分娩后,如果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及有凝血功能异常造成,即称为“产后出血”,这往往在医院发生,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处理而化险为夷。

  还有一种在分娩后2~3周以后出血量增多,甚至发生大出血,这需要产妇特别注意,往往在出院后红色恶露一直未净,然后突然出血量增多,可能为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或蜕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

  2、顺产和剖宫产的护理区别。剖宫产由于产妇经过手术创伤,身体虚弱,并且子宫上有创面,所以恶露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产后出血量上也较顺产多。

  另外,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时,考虑的原因侧重有所不同,顺产首先考虑子宫复旧不良,胎盘附着处血块脱落出血,再者就是胎盘胎膜的残留,而剖宫产则首先要考虑子宫切口感染发生的出血。

  3、保证室内有新鲜空气,这一点对产妇、婴儿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但流动的空气绝对不能直接吹到大人与宝宝身上!可在开窗换气时拉上窗帘,另一边的门、窗开关程度调节至合适位置,以空气流通又没有明显风为度,建议:在早晨、上午通风,空气质量好一些。

  4、产妇要保持心情愉悦,有利于自身身体恢复正常更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后期可以适当看几分钟电视,但时间不要长,不要看书、用电脑。

  5、炎夏季节不开空调是不现实的,但温度控制原则是:宁高勿低。人(不是指产妇,产妇体虚容易出汗)在室内安静的休息时不出汗即可,出风口要朝向与人相反的方向,无法调整时可在空调出风口挂帘布挡风。

  6、衣服穿着要寛松、要穿纯棉织物;要勤换洗,换下的衣物、尿片等物要及时移至室外,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7、产妇吃、喝的食品一定要新鲜、清淡一点,营养丰富点、不用特别忌口但忌辛辣之类;水果尽量要买当季的,尽量别买反季节的(催生长、催成熟的化学药品相对用得多);买蔬菜也是一样的。

  8、提前做好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产后别走马灯似的来探望,应该让产妇充分休息,也减少病菌、病毒感染机会。

  产后护理的关键

  观察出血量:产后出血是产妇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仍是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后两小时内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出血400毫升,24小时内出血500毫升都可诊断为产后出血。

  产妇出血过多可导致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所以分娩后仍需在产房内观察两个小时。此时要注意子宫收缩乏力也会引起产后出血。因此,产妇在上厕所时应注意把卫生护垫等收集起来,不要丢弃,如出血量较多,或阴道排出组织都应及时告知大夫。

  多吃蔬菜水果:产后第一天应该吃些稀软但有丰富营养的食物。有汤水的东西,像鸡汤、排骨汤,对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而且对防止便秘也有帮助。总之要荤素搭配,开胃,多样化。

  坐一坐,走一走:很多妈妈在产后第一天基本上是躺着度过的。这样可不好。其实,顺产产妇可以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要多坐少睡,不能总躺在床上。躺在床上不仅不利于体力的恢复,还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这就有可能阻碍尿液的排出,引起尿潴留,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关于初乳:初乳不可浪费。一般来说,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喂奶了。母亲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的侵害。

  所以这个时候应尽可能地给婴儿喂初乳,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其次,哺乳的行为可刺激大脑,大脑发出信号增加乳汁的分泌,因此,在产后第一天尽早地给孩子哺乳,可形成神经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

  产后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

  产妇分娩后气血虚弱,首先要注意保暖,应避免吹冷风、使用冷水、饮用冷水及食用寒凉食物。

  2.注意休息

  产后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养精蓄锐,不宜过多的行走或站立,以免恶露不尽或是子宫下垂。下地行走应束腹带,适度的活动,使气血流畅,促进子宫复旧。

  3.注重中药调理

  产后食用的中药或食膳应偏重于补益气血和肾精、有利于乳汁生成,身体恢复;另外适量使用活血化瘀之品,有助于恶露排出。

【产后护理相关知识】相关文章:

1.产后如何护理伤口-产后伤口护理方法

2.产后护理知识

3.顺产产后护理

4.产后护理常规

5.引产后如何护理

6.产后伤口护理方法

7.引产后怎样护理

8.产后护理常规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