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公共环境设计中设计的原则

时间:2022-12-21 11:54:59 环境设计 我要投稿

公共环境设计中通用设计的原则

  通用设计则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求,是一种 “加法”思想的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共环境设计中通用设计的原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共环境设计中通用设计的原则

  一、通用设计的概念

  美国建筑设计师纳德·梅斯是一位自身残障的人士,他在1995年,针对无障碍设计的狭隘性,提出了通用设计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通用设计的概念被广泛运用开来。通用设计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否存在身体的缺陷,什么程度的身体缺陷,身体缺陷的部位怎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环境设计和环境设计。通用设计的对象从生活中牙刷、电视等小物品,到室外环境中的任何人工产品的 设计,都适用。本文主要是分析一下公共环境中的通用设计的问题。

  谈到室外环境的通用设计,似乎更为陌生一些,因为近几年才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于无障碍设计可能更熟悉一些。其实,通用设计和无障碍设计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残障人士的要求而言的设计,他们是对一个问题解决的两个方面。对于无障碍设计的概念而言,我们所熟知的主要是盲道、坡道、无障碍通行的卫生间等。那么,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都是为了残障的人公平的享有社会公共资源而提出来的,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本质上的不同。无障碍设计的思考点在于是为了让残障者更好的融入公共环境而采取的去除障碍的设计,是一种“减法”思想的设计;而通用设计则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求,包括残障人士的需求在内的设计,是一种 “加法”思想的设计。无障碍设计是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的特殊设计,这种设计在实际的应用过程 利用率低、花费往往高,社会效益低,但是通用设计则是针对每个人所采取的整体设计,利用率高,社会效益更高。通用设计相比较无障碍设计来说是积极的、主动的,以社会大众为受众人群,满足了社会大多人包括残障人士的需求,是一种预防式的设计,而不是被动的为了满足极小部分人群的设计。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来:二者虽然都着眼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由于思考的角度站位不同,以至于结果完全不同。而通用设计站在了大多数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似乎更能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是一种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设计方法。

  二、通用设计七原则

  通用设计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设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在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了今天具有广泛影响的通用设计七原则。表现在室外的环境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平的使用。设计应该是可以让所有人都平等的参与。具体到室外环境中主要是指公平地使用公共环境中的道路、座椅、器械、设备等,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来说能平等的享用它,而不是这部分是供正常人使用的,那部分是供残障人士使用的。

  2、广泛的使用。在室外环境的设计过程中,一些配套的设施要设计迎合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人们应该广泛的利用它,而不是成为空间的摆设。

  3、简单而直观的使用。公共环境中的设计要素,被设计出来之后,其使用方法应该是容易理解的,一看就明白的,就能够操作,不会因为文化程度、经验等,特别是身体原因受到影响。

  4、信息容易理解。公共环境中应该把信息传达给使用人群,无论是否视障,是否视弱。

  5、对人的宽容。对于室外的公共设计而言,室外的公共设施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的减少意外,或是把意外的结果降到最低。

  6、尽可能的减少体力上的付出。公共环境中的施设,对于使用者而言,应该是舒适的,尽量减少他们体力上的付出。

  7、提供足够的使用空间。提供适当的空间和空间的大小,让使用人群能够操作,不受其身体是否残障的影响。

  以上七项原则从不同的侧面、各个角度阐述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对“通用设计”的理解。这些理解将通用是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传达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诸如工业设计、生活环境、室内设计等多个方面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活的各个设计方面,力求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社会特殊群体在内的使用人群对室内外空间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需求。

  三、应用于公共空间的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在室内外环境设计领域,为设计师很好的解决残疾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和发展途径,是对无障碍思想的突破和有效扩充,同时,通用设计也回答了无障碍设计所没有顾及到的方面,为无障碍设计思想的发展开拓了思路,是设计领域思想的一次变革。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浪费,为设计更为合理科学迈出了一大步。

  通用设计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使用人群的界定面向了社会大众而不是单纯的为数不多的残障人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以残障人士和社会的其他的大众的共同参与为设计基点,来展开设计。通用设计在满足一般正常人使用的情况下,力求满足中度能力缺陷的人的使用要求,尽量满足重度能力缺陷的人的使用要求。

  室外公共环境的设计过程中,通用设计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可通达性;第二、设备的服务性。总的来看,在可通达性方面扩大其适用系数要重于服务性。可通达性上,主要考虑空间的通行性,所以,应在环境的配套设施上以利于环境的通达性。比如,设置合适的红绿灯的时间,让残障人士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通向公园、广场等室外活动空间。再比如,设置坡道和台阶并存的入口形式,让残疾车辆更方便的通行等;在设备的服务性方面,通用设计在这里表现为尽可能的扩大普通设备的适用系数,通过最大限度的设置既可以满足残疾人,又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设备,让设备的利用率更高。

  事实上,在室外公共环境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看到,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和通用设计的广泛应用是不可割裂的。在进一步研究无障碍设计的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倾向于通过通用设计来加以完成,从传统的关怀型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的思路已经逐步被大多数设计师所理解、所接受,并且在他们的设计实践中,逐步运用开来。

  通用设计理念7大原则

  1.等效使用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安心使用

  2.方便灵活契合不同能力者的喜好和需要·提供足够大的使用弹性

  3.简单易用避免复杂,可以让任何人凭直觉就能简单地使用

  4.信息简明考虑不同人的感官能力·提供正确、易懂且有效的必要信息

  5.容差纳误容许操作错误或误用·也不致引起危险或损坏,把危险和伤害减至最少

  6.省力易用有效和舒适使用的设计,减轻使用时的身心疲劳·

  7.空间尺寸可及性与易使用性提供容易到达之途怪及足够之操作空间·不会因其身型、姿势或活动能力而受限。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一、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概述

  空间是的概念比较宽泛,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科学家认为空间就是欧氏几何学所展示的实际存在的空间。哲学家认为关于空间的知识领域是地理学。一定的空间分布是地理现象的重要特点。地理学的一大视角就是空间视角,因而各种各样的空间观得以产生。建筑工程师认为把握空间应该从空间知觉入手,认为空间包括路径空间、领域空间、理想空间、街道空间、游牧空间和广场空间。我国有些专家把空间限制较少的空间叫做开放空间,是以大部分居民为服务对象的敞开的空间,除了包括绿地等自然景观,而且也包括庭院、巷弄等人文景观。这种定义比较全面,一方面强调服务目标,另一方面对开放空间的要素构成做了规定。也有专家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开放空间,它由公共绿地、道路、广场、自然风景和休憩空间等组成。因此,目前只能说,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很大得相似性。但对于公共空间或者城市公共空间现在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义。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秩序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一种物质空间,其功能就是供人们使用,使人们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它是城市公共资源之一,空间资源是其本质;拥挤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特点。

  二、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使城市的主体,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空间以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城市空间的最大价值。因此,在创造城市空间时,要贯彻尊重人、关系人的理念,使得人们的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在以前,城市管理和规范者把生活、交通、工作和游憩作为城市的四个功能,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城市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巴西利亚就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但它只注重汽车交通,却将步行系统排除在外,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种规划显示出了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片面理解,最终使城市的活力消失不见,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缺乏兴趣。现在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发展很快,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长远考虑不足;层次感不强,结构系统性不佳;城市规划没有地域文化特色;休闲娱乐空间不足,交通集散空间过多;城市广场规模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规划要有系统性,要对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给与高度重视。无论是街区,还是社区和邻里,都要做好规划,而且规化要体现城市的总体结构。

  第二,要适度围合一些建筑,创造积极空间,使人们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得以提高。如果空间规模过大,可以进行改造,使用地面高差、色彩、设施和植物等来进行改造。

  第三,尊重边界效应,在使用者容易接触的地方开展空间布局,做好空间边缘部分的设计,使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增强。

  第四,以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施的群体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同时也适当兼顾其他群体的需要,使各个群体都有自己合适的活动场所。此外,把残疾人、母婴和儿童的需要也要考虑进去,体现人文关怀。

  第五,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的设施,使人们的活动需要得到满足。此外遮阳、日照和通风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使人们能在空间了舒适地享受生活。

  第六,在公共空间设计要将可能的磨损和后期的维护考虑在内。以前在进行公开空间环境设计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一般考虑很少;现在设计者却非常注意环境与人的协调,想法设法使环境满足人的需要。

  2.2系统性原则

  对城市建筑的研究和分析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古与今,远与进这是整体进程的。城市与分区、单元、地段,体系与城市,地区与城是等等相对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建设、管理、教育等是各个层次。建筑的内外、单元的内外、城内与城外也是相对的整体。粗与细、上与下是设计操作和系统规划的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应该以工作作为突破口,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客体、环境主体和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造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整体。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功能正常、要素结构稳定和要素和谐共存。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整体性的思想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意义,还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意象理论认为,每个人眼中的城市环境是多种视觉元素叠加而形成的整体效果,也是几个空间场所的叠加。根据系概念,如果城市街道是点,那城市空间就可以看做是线,点线要完美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3动态性原则

  很多城市的寿命是很长的,它不像某些建筑存在的寿命比较短。时间跨度长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它从建立起就会一直新陈代谢,城市空间的塑造也不是某一个建造者或设计者完成的,而是很多代人的智慧结晶。动态性原则主要有四个表现。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建设,反馈,在建设的过程,所以是动态的;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其系统性逐步增强。

  其三,互动的动态性。与人为本的原则与互动原则联系紧密,互动原则是基础,实施其他原则要以互动原则为前提;互动原则的发展依赖于其他原则。

  第四,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施过程中,其具体设计的的约束条件是政策框架和三维轮廓所提供的。空间尺度、形态及其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等众多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这使得城市设计框架的弹性增加。其实质是要求动态把握公共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人群细分的关怀。综上所述,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功能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有三个,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