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百分网手机站

《聊斋志异之口技》原文及译文

时间:2017-06-16 15:42:37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聊斋志异之口技》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口技》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1]。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2],闭置其中。众绕门窗[3],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4]。至半更许[5],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未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6]。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7]!呜之不睡[8],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猫子声[9],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10],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11],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12]。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13],六姑以为宜得芪[14],四姑以为宜得术[15]。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16],拔笔掷帽丁丁然[17],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

  然[18]。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19],六姑之声缓以苍[20],四姑之声娇以婉[21],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尝言[22]:在都偶过市廛[23],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24]。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25]。亦口技之苗裔也[26]。

  注释:

  [1]售:犹行。 《文选》张衡《西京赋》:“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2]斗室:犹小室。

  [3]众绕门窗:此据二十四抄本,“门”原作“问”。

  [4]俱冥: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无此二字。

  [5]至半更许: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至夜许”。

  [6]刺刺不休:话语不断。刺刺,多言的样子。韩愈 《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7]拗:倔。

  [8]呜之: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鸣鸣”。呜之,抚拍之。《世说新语·惑溺》:“儿见(贾)充喜踊,充就乳母怀中呜之。”[9]猫子声: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增补,原无此三字。

  [10]千里且溢:即一千里还多。溢,超出

  [11]各各道温凉:犹言彼此问寒问暖。

  [12]食顷:一顿饭的功夫。

  [13]宜得参:应该用人参治疗。

  [14]芪(qí其):黄芪,又名黄耆,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黄色,根可入药。

  [15]术 (zhú 竹):草名。根茎可入药。有白术、苍术数种。[16]戢戢 (jíjí及及)然:折纸的声音。

  [17]丁丁(zhēng ēngzh争争)然:掷落毛笔铜帽的声音。[18]苏苏:通“”,物摩擦声。

  [19]清以越:清脆而高昂。以,而。

  [20]缓以苍:缓慢而粗老。苍,苍老。

  [21]娇以婉:娇细而婉转。[22]王心逸:名德昌,字历长。清长山 (今山东邹平一带)人。顺治进士。生平详《长山县志》。

  [23]市廛 (chán婵):集市。

  [24]曼声度曲:以舒缓的声调唱着歌。曼声,舒缓的氏声。度曲,制作新曲,或指依谱歌唱,此指后者。

  [25]弦索: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

  [26]苗裔:远末子孙;指馀绪、支派。

  译文: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只见她随身携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卖药治病。村里的人听说后,便出来请她诊治。但这位青年女子说是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这时候,人们自觉地停止了喧闹,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当夜来临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青年女子在里边问:"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身份像女仆的说:"来了。"然后,这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他的身体像有千把斤重,背着他真累死人!"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坛,吵吵嚷嚷。

  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太慢。"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