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百文网手机站

《聊斋志异之席方平》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2-03-11 12:00:25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聊斋志异之席方平》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席方平》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搒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少选,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写状。趁城隍早衙,喊冤投之。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愤气无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司。迟至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赴案。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投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曰:“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犹未信。俄有皂衣人唤入。升堂,见冥王有怒色,不容置词,命笞二十。席厉声问:“小人何罪?”冥王漠若不闻。席受笞,喊曰:“受笞允当,谁教我无钱也!”冥x益怒,命置火床。两鬼捽席下,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肉焦黑,苦不得死。约一时许,鬼曰:“可矣。”遂扶起,促使下床着衣,犹幸跛而能行。复至堂上,冥王问:“敢再讼乎?”席曰:“大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王曰:“讼何词?”席曰:“身所受者,皆言之耳。”冥王又怒,命以锯解其体。二鬼拉去,见立木高八九尺许,有木板二仰置其上,上下凝血模糊。方将就缚,忽堂上大呼“席某”,二鬼即复押回。冥王又问:“尚敢讼否?”答曰:“必讼!”冥王命捉去速解。既下,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忍,顾亦忍而不号。闻鬼曰:“壮哉此汉!”锯隆隆然寻至胸下。又闻一鬼云:“此人大孝无辜,锯令稍偏,勿损其心。”遂觉锯锋曲折而下,其痛倍苦。俄顷半身辟矣;板解,两身俱仆。鬼上堂大声以报,堂上传呼,令合身来见。二鬼即推令复合,曳使行。席觉锯缝一道,痛欲复裂,半步而踣。一鬼于腰间出丝带一条授之,曰:“赠此以报汝孝。”受而束之,一身顿健,殊无少苦。遂升堂而伏。冥王复问如前;席恐再罹酷毒,便答:“不讼矣。”冥王立命送还阳界。隶率出北门,指示归途,反身遂去。

  席念阴曹之昧暗尤甚于阳间,奈无路可达帝听。世传灌口二郎为帝勋戚,其神聪明正直,诉之当有灵异。窃喜二隶已去,遂转身南向。奔驰间,有二人追至,曰:“王疑汝不归,今果然矣。”捽回复见冥王。窃疑冥x益怒,祸必更惨;而王殊无厉容,谓席曰:“汝志诚孝。但汝父冤,我已为若雪之矣。今已往生富贵家,何用汝鸣呼为。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乃注籍中,嵌以巨印,使亲视之。席谢而下。鬼与俱出,至途,驱而骂曰:“奸猾贼!频频反复,使人奔波欲死!再犯,当捉入大磨中细细研之!”席张目叱曰:“鬼子胡为者!我性耐刀锯,不耐挞楚耶!请反见王,王如令我自归,亦复何劳相送。”乃返奔。二鬼惧,温语劝回。席故蹇缓,行数步辄憩路侧。鬼含怒不敢复言。约半日至一村,一门半开,鬼引与共坐;席便据门阈,二鬼乘其不备,推入门中。

  惊定自视,身已生为婴儿。愤啼不乳,三日遂殇。魂摇摇不忘灌口,约奔数十里,忽见羽葆来,幡戟横路。越道避之,因犯卤簿,为前马所执,絷送车前。仰见车中一少年,丰仪瑰玮。问席:“何人?”席冤愤正无所出,且意是必巨官,或当能作威福,因缅诉毒痛。车中人命释其缚,使随车行。俄至一处,官府十余员,迎谒道左,车中人各有问讯。已而指席谓一官曰:“此下方人,正欲往诉,宜即为之剖决。”席询之从者,始知车中即上帝殿下九王,所嘱即二郎也。席视二郎,修躯多髯,不类世间所传。九王既去,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堕也。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刻,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判云:

  “勘得冥王者:职膺王爵,身受帝恩。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贪墨以速官谤。而乃繁缨棨戟,徒夸品秩之尊;羊狠狼贪,竟玷人臣之节。斧敲斫,斫入木,妇子之皮骨皆空;鲸吞鱼,鱼食虾,蝼蚁之微生可悯。当掬江西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床,请君入瓮。城隍、郡司,为小民父母之官,司上帝牛羊之牧。虽则职居下列,而尽瘁者不辞折腰;即或势逼大僚,而有志者亦应强项。乃上下其鹰鸷之手,既罔念夫民贫;且飞扬其狙狯之奸,更不嫌乎鬼瘦。惟受赃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是宜剔髓伐毛,暂罚冥死;所当脱皮换革,仍令胎生。隶役者:既在鬼曹,便非人类。只宜公门修行,庶还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肆淫威于冥界,咸知狱吏为尊;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当以法场之内,剁其四肢;更向汤镬之中,捞其筋骨。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诈。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余腥犹能役鬼,大力直可通神。宜籍羊氏之家,以偿席生之孝。即押赴东岳施行。”

  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又索抄词,则已无矣。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即有置其田者,必梦神人叱之曰:“此席家物,汝乌得有之!”初未深信;既而种作,则终年升斗无所获,于是复鬻于席。席父九十余岁而卒。

  异史氏曰:“人人言净土,而不知生死隔世,意念都迷,且不知其所以来,又乌知其所以去;而况死而又死,生而复生者乎?忠孝志定,万劫不移,异哉席生,何其伟也!”

  【白话文】

  席方平,是东安县人。他的父亲名叫席廉,非常憨厚老实,和村里一个姓羊的富户结下了怨仇。姓羊的先死了;几年后,席廉得了重病,快要死时,告诉家人说:“现在姓羊的买通了阴间鬼吏,要拷打我。”接着身上又红又肿,号叫着死了。席方平想着父亲临死时的悲惨样子,难过得吃不下饭去,说:“我父亲一生老实巴交。不会说巧话,如今竟被恶鬼诬告,遭人欺凌;我要到阴间去,替父伸冤报仇!”从此,席方平不再说话,时而坐着,时而站着,就像傻了一样。原来,他的灵魂已经离开他的躯体了。

  席方平觉得刚一出门,不知道往什么地方去,见路上有行人,便上前询问去城里的路。一会儿,进了城。他父亲已被关在监狱里。席方平来到监狱门口,老远就看见父亲躺在屋檐下,样子很狼狈。父亲抬头看见儿子,伤心地哭起来,告诉儿子说:“狱吏们都受了羊某的贿赂,日夜拷打我,两腿都被打烂了。”席方平气愤极了,大骂狱吏:“我父亲要是有罪,自有王法处置,怎么能由你们这些死鬼随意摧残呢!”于是出了狱门,写下状子。正赶上城隍早上坐堂问事,席方平大喊冤枉投了状纸。姓羊的害怕了,里里外外贿赂串通遍了,才出来对质。城隍说席方平没有证据,断他无理。席方平满腹冤气,无法伸述,只好又在阴间走了一百多里路,来到郡衙,把城隍营私舞弊的情况申诉给郡司。郡司拖延了半月,才给审理,却把席方平痛打了一顿,仍然批回城隍复审。席方平回到县衙,受尽了酷刑,悲惨的冤情无处可伸。城隍怕他再上告,就派衙役押送他回家。衙役到龙口就回去了,席方平不肯进门,又偷偷地逃到阎王殿,控告郡司和城隍贪财受x,残害无辜。阎王立刻派人押郡司、城隍来对质。郡司与城隍害怕,秘密派心腹找席方平说情,答应给席方平一千两银子。席方平不听。过了几天,旅店的主人告诉他说:“你太意气用事了!官府跟你求和你都不听,如今听说城隍与郡司都给阎王送了信去,你的案子恐怕糟了。”席方平以为这是道听途说,不太相信。

  不久,有个穿黑衣服的衙役传席方平去见阎王。升堂后,席方平见阎王满脸怒气,不容他申辩,就命衙役打他三十大板。席方平厉声责问:“小人犯了什么罪?”阎王就像没听见一样。席方平挨着打,大喊:“我该打!我该打!谁叫我没有钱啊!”阎王更火了,命小鬼准备火床。两个小鬼把席方平揪下堂,见东台阶上有张铁床,床下燃着熊熊烈火,床面烧得通红。小鬼剥掉席方平的衣服,把他按到火床上,反复揉搓。席方平疼痛至极,骨肉都烙得焦黑,苦于死不了。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小鬼说:“可以了。”就把他扶起来,叫他下床穿上衣服。虽然一瘸一拐的,幸而还能走路。又来到堂上,阎王问:“还敢再告吗?”席方平说:“大冤未伸,决不死心!如果说不告了,是欺骗大王,一定要告!”阎王说:“你告什么?”席方平说:“我所遭受的一切冤苦,全都要告!”阎王大怒,命小鬼用锯锯了他。两个小鬼把席方平拉过去,只见一根八九尺高的木柱竖在地上,旁边有两块木板,木板上下糊满血迹。小鬼刚要绑上他,忽然听到堂上大喊“席方平”,两个小鬼又把他押回去。阎王又问:“你还敢告吗?”席方平回答:“非告不可!”阎王命小鬼捉下去快锯。下堂后,小鬼用两块木板把席方平夹住,绑在木柱上。刚下锯,席方平觉得头渐渐成为两半,疼不可忍,却咬着牙一声不吭。听见一小鬼说:“好一条硬汉子!”锯声隆隆地响着,快锯到席方平胸间了,又听见一个小鬼说:“这人没有什么错,是个大孝子,锯稍偏一点,别损坏了他的心。”就觉得锯锋曲折着锯下来,席方平疼得更厉害了。一会儿,身体锯成两半。小鬼解下板子,席方平的两半身子都倒在地上。小鬼上堂大声回报,堂上传呼,叫把两半身子合起来去见阎王。两个小鬼就把两半身子又合到一块,拖着席方平走。席方平觉得中间锯缝疼痛得像又裂开了,走半步,就跌倒了。一个小鬼从腰间拿出一条红丝带给他,说:“送你这条带子,报答你的孝心。”席方平接过来捆在身上,立刻觉得身体健壮,没有一点痛苦。于是来到堂上跪下,阎王还像前面那样问他,席方平怕再受酷刑,便回答:“不告了。”阎王立刻命小鬼送他回人间去。

  鬼差领席方平出了北门,指给他回家的路,转身回去了。席方平想,阴间的暗无天日,比阳间还要厉害,怎奈没有办法到上帝那里。世上传说灌口二郎神是玉帝的亲戚,为神聪明正直,向他告状,一定灵验。暗自高兴那两个鬼差已经走了,就转身往南跑去。正跑着,有两个鬼追上了他,说:“阎王怀疑你不回去,果然如此。”拖他回去再见阎王。席方平暗想,阎王一定非常恼怒,这次遭的罪更惨了。但是阎王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对席方平说:“我知道你确实是个孝子,你父亲的冤案,我已为他昭雪了,如今他已经到富贵人家投生去了,哪里用得着你去喊冤?现在送你回去,给你千金家业,百岁之寿,该满足了吧?”接着就注在生死簿上,还盖上巨大的官印,叫席方平亲眼看了。席方平谢了恩退下,小鬼同他一起出了殿门。走在路上,小鬼驱赶着骂他:“你这奸滑的贼人!一次次地反复,叫我们跑来跑去,快累死了。要是再犯,就把你扔到大磨里,研成细末!”席方平瞪着眼怒骂:“你们这些小鬼想干什么?我这性子耐得住刀锯,可受不了抽打!请回去见阎王,阎王如果叫我自己回去,也用不着你们送我!”说完,就往回跑,两个小鬼害怕了,好言好语劝他回来。席方平故意慢慢地走,走几步就坐路旁歇一会儿,小鬼憋着一肚子气不敢说。走了半天,来到一个村子,一家大门半开着,小鬼拉席方平一块坐下歇歇,席方平就坐在门坎上。两个小鬼趁他没有防备,把他推进门去。席方平吃了一惊,再一看自己,身体已成了婴孩。他愤怒地哭着不吃奶,三天后就夭亡了。

  席方平的灵魂飘瓢摇摇,没忘去灌口找二郎神。大约飘荡了几十里,忽然看见一队用鸟羽装饰的仪仗队走过来,旌旗戟铖摆满道路。席方平赶紧想跑开躲避,不想,冲撞了仪仗队,被前面的人逮住,用绳子捆着送到车前。席方平抬头见车中坐着一位年轻人,气度非凡,问席方平:“你是什么人?”席方平冤恨正无处发泄,猜想这一定是个大官,或许能利用他的权威为自己作主,就把自己的悲惨遭遇说了一遍。少年叫人给他松绑,让他跟着车子一块走。一会儿,来到一个地方,有十多个官员在路旁迎接。车中的少年向每个人打了招呼,然后指着席方平对一位官员说:“这是下界人,正想去找你诉冤。你最好立即察明案情,进行判决。”席方平向随从一打听,才知道车中坐着的少年是玉帝的九王子,他所嘱咐的人正是二郎神。席方平端详端详,见二郎神身材高大,胡须很多,不像世间传说的样子。

  九王子走了以后,席方平跟着二郎神来到一座官署。看见他父亲与姓羊的及衙役都已经在那里。不一会儿,从囚车中押出来几个犯人,却是阎王、郡司和城隍。二郎神当堂审问,查明席方平所控告的全部属实。那三位官吓得战战兢兢,像老鼠一样趴在地上。二郎神立刻提笔写判决书。接着,传下判决书,叫案中所涉及到的人都看过。判决书写道:“查得阎王:职任王爵,身受帝恩,本当廉身自法,给臣僚作表率;不该贪赃枉法,招人责骂。而你却结党营私,夸耀你官阶的尊严;狠毒贪婪,玷污了臣子的气节。斧敲凿、凿入木一般,妇孺的骨髓为之一空;鲸吞鱼、鱼吃虾一样,蝼蚁般小命实在可怜。应当捧西江之水,给你洗肠;烧红东壁下的火床,请君入瓮。城隍、郡司: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替上帝管理好百姓,虽然官位不高,也应尽心竭力,不辞辛苦;就是大官僚以权势相逼,有志气的也会刚正不阿。而你们却上下勾结,枉法作弊,早已忘了百姓的疾苦;任意施展你狡猾的奸谋,更不嫌乎鬼瘦。只知贪赃枉法,真是人面兽心!应该剔去你们的骨髓,剥去你们的皮毛,暂处以阴间死刑,罚你们转世投胎变作牛马。差役:既然身在鬼府就不是人类,只应在衙门里修身行善,或许还可转世为人;怎能在苦海中兴风作浪再造弥天大罪?飞扬跋扈,狗脸布满杀气;横行霸道,阻断九衢大路。在阴间滥施淫威,人人都知道狱吏惹不起;帮昏官干尽坏事,百姓们都惧怕你们屠夫般的凶残。应当在刑场上,剁去你们的四肢,再扔进油锅里,捞出你们的筋骨。姓羊的:富而不仁,狡诈多端。金光遮地,致使阎王殿上昏暗不明;铜臭熏天,直教枉死城中不见天日。铜钱能役使鬼卒,金银能买通神灵。应当没收羊家的家产,奖赏席生的孝行。上述人犯,立即押赴东岳大帝执行。”二郎神又对席廉说:“念你儿子孝义,你又生性善良懦弱,再赐给你三十六年阳寿。”说完就派两个差役送他们回家。

  席方平抄写了判决书,路上父子两人一块读着。回到家,席方平先苏醒过来,叫家人启开父亲的棺材,见父亲僵硬的尸体仍然冷冰冰的。等到天黑了,才渐渐温暖复活了。再找那抄来的判词,已经不见了。从此,席家慢慢富裕起来,三年的功夫,良田成片。而羊家子孙则败落下去,楼阁田产,全部归了席家。村里有人想买羊家田产的,夜里都梦见神人叱责说:“这是席家的东西,你不能占有它!”起初还不相信,等种上庄稼,一年下来连一升半斗的粮食都收不到,于是,只得又卖给席家。席方平的父亲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才死。

  【拓展】聊斋志异人物介绍

  1、聂小倩

  聂小倩是一个美貌女鬼,生前只活到18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2、宁采臣

  宁采臣,浙江人,为人慷爽正直。某日他借宿浙江金华北郊的一座古寺,先后结识陕西剑客燕赤霞和女鬼聂小倩。聂小倩被夜叉妖怪驱使害人,但本性善良,不愿助纣为虐。妖怪欲杀害宁采臣,幸在聂小倩和燕赤霞帮助下躲过一劫。宁采臣也助聂小倩逃离魔掌,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宁妻病逝后,宁采臣娶聂小倩作鬼妻。后在聂小倩指点下,宁采臣用剑袋消灭夜叉。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聂小倩也生下一个儿子。之后他还纳了一个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3、燕赤霞

  燕赤霞是一位降妖除魔的侠义之士,为人正气凛然,宽和从容,颇有仙风道骨之姿,是一位性格怪异的降魔者,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4、黑山老妖

  黑山老妖是妖魔两界之王,黑山也是个千古伤心者,莫问爱,莫问情,过去不再寻,爱过方知情重,一切只因有爱有情。我爱你,你却不爱我,我为爱成魔。据说黑山老妖是怨气与恨凝结所化。很久以前他本来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是突如其来的事情变故让他承受不了重大的打击,没有办法,唯有离开。却因狠心大作怨气太重,本想复仇,想来想去算了罢了,与其遗恨终生,不如选择原谅,居住一座万物不生、荒无人烟的万妖山,是万妖群魔之首。[5]

  5、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是一个一心为苍生奉献的小狐妖,红衣佳人,长得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虽身为狐妖,但心地善良,与狐狸父亲及十八个姐妹一同寄住禅院之中,因在十九个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名。她着意行善积德,以助人为乐、修道成仙为志,希望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

  作品鉴赏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 前”(《中国小说史略》)。这里明确指出了《聊斋志异》一书而兼志怪、传奇二体的特色。“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能简单理解为“用传奇的笔法,去表现志怪的题材”,其实,蒲松龄对志怪传统和传奇笔法,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六朝志怪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内容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艺术粗糙平板;《聊斋》虽然也写花妖狐魅的怪异题材,但为的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内心“孤愤”,在内容的深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志怪、传奇。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鲁迅认为,唐传奇“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异,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史略》)可见,唐传奇比之六朝志怪,除了题材内容的发展之外,特别是在艺术上的超越。从情节结构上,它从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发展到丰富曲折、首尾完整的故事;在语言文字上,从志怪的简率古朴、粗糙平板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在表现手法上,从六朝志怪单调平板的如实记述发展为“尽设幻语”的委婉叙写。

  《聊斋》对传奇笔法的超越:

  《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有又对其的超越,具体表现 在: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聊斋》每叙一事。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做到有起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韵,一步一折,变化无穷;故事情节力避平淡无奇,尽量做到奇幻多姿,迷离惝恍,奇中有曲,曲中有奇。曲是情节的复杂性,奇是情节的虚幻性,曲而不失自然,奇而不离真实,这是《聊斋志异》艺术力量之所在。

  手法多样,塑造形象

  1、赋予花妖狐魅形象以“物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

  《聊斋志异》所写鬼狐花妖,作家一方面赋予它们以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又保持它们某种自然性,写得狐有狐形,鬼有鬼态,从而显得牛趣盎然。如虎精苗生的粗犷(《苗生》),牡丹精葛巾的芳香(《葛巾》),蠹鱼精素秋的善读书(《素秋》),鼠精阿纤的善积粟(《陶纤》),蜂精绿衣少女的细腰(《绿衣女》)。这就不仅使人物性格特点突出,而且使读者有鲜明的形象感受。

  2、通过主要特征和生动细节写人。

  《聊斋志异》刻画人物时,或通过人物的声容笑貌和内心活动,或通过生物、准确的细节,往往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例如写婴宁,作家抓住她爱笑、爱花两个特征,加以反复渲染,于是她的天真无邪的性格便跃然纸上。王子服初见她时,她“拈梅花一枝,华容绝代,笑容可掬”。以后她便在各种笑声中出现:或“含笑拈花",或“嗤笑不已”,或“掩其口,笑不可遏",或大笑、纵笑、狂笑,或忍笑、浓笑、憨笑。

  每一笑又都与拈花、簪花、攀花、种花的行为相配合。作家写婴宁这两个特征,正是为了突出她蔑视世俗礼教,敢于按自己的意志和感情行事,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痛恨丑恶行为的的性格。花,是大自然的美,笑,是人间的美,她兼而爱之,作家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此外像小翠的顽皮(《小翠》),小谢的调皮(《小谢》,青凤的庄重(《青风》),孙子楚的痴情(《阿宝》),乔生的真溅(《连城》),杨万石的懦弱(《马介甫》),贾儿的机智(《贾儿》)无不生动真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善用环境描写映衬人物。

  比如《婴宁》,处处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来衬托人物:村外的“丛花杂讨”,门箭的丝柳垂荫,墙内的“桃杏、修竹”,门前的夹道红花,窗下的海棠繁叶,庭中的豆棚瓜架,使得人物与环境十分和谐,相得益彰。婴宁是狐精所生,鬼母所养,从小远离尘世,没有被人间污浊熏染。作家用一系列清新雅洁的环境来衬托人物的生活,是具有象征与寄托意义的。

  《聊斋志异》的语言既具有文言文的简练典雅,又不失小说语言的生动形象。例如写冯相如见红玉自墙上来窥一段:“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在如此简短的语言中,描写了人物的外貌、心理和动作,表现了少女情窦初启时的娇态和冯相如的执着、热烈的爱。

  语言精粹而内含丰富,不仅熔铸了古文语言的精粹,同时还吸收了民间文学和群众口语乃至方言的精华。又如《镜听》中写郑家兄弟赴考之后,妯娌人正冒暑在厨房做饭。“忽有报骑蹙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大妇日:‘大男中试炙,汝可凉凉去’,次妇忿恻。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这里的“汝可凉凉去”,“侬也凉凉去”,都是口头语,用在这里,突出了郑母与次妇的性格,十分生动,如闻其声。《聊斋志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也十分突出。例如《翩翩》,写翩翩与花城娘子两位少妇调笑:“一日,有少妇笑入,目:‘翩翩小鬼头快活死!薛姑子好梦,几时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贵趾久弗涉,今 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女笑日:‘花娘子瓦窑哉!那弗将来?,曰:‘方呜之,睡却矣。’”这里把古语、俚语,熔铸成生动活泼的对话,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聊斋志异》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使文言语汇产生活力,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现实生活。

  作品评价

  蒲松龄的同乡好友王士祯则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时)。”士祯对《聊斋志异》甚为喜爱,给予极高评价,并为其作评点,甚至欲以五百两黄金购《聊斋志异》之手稿而不可得。但此书也有不合常理之处如:《医术》中载:“有病伤寒者,言症求方。张适醉,误以疟剂予之。醒而悟,不敢以告人。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根据现代医学,伤寒最忌腹泻。

  纪晓岚:“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非独文笔之佳,独有千古,第一议论醇正,准情酌理,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警戒顽愚。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为有关世教之书。”

  陈廷机《聊斋志异》序:“亦以空前绝后之作,使唐人见之,自当把臂入林,后来作者,宜其搁笔耳。”[9]

  鲁迅评:“《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 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细按原意,当是指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所以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

  鲁迅从12岁就读这部书,1921年在《唐传奇体传记(下)》中写道:“清蒲松龄作《聊斋志异》,亦颇学唐人传奇文字,而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者诧为新颖,盛行于时,至 今不绝。”

  张爱玲早期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作品也明显受《聊斋志异》的影响。她在散文《天才梦》中说:“直到现 在,我仍然爱着《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其实,不独莫言,许多文学大师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