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2)

时间:2017-06-01 16:26:43 初中辅导 我要投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词,并能根据词中注释完整阐述词意。了解“通假字”的知识。

  2、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该词中各角色所表达的情感。初步领悟词中“一语双关”的用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该词所表达的情感。初步领悟词中“一语双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读出该词所表达的情感,“一语双关”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部分:初步感悟这首词,理解词意

  (一)、由《送别》这首歌引出送别的这个课题,为下文做铺垫

  1、 欣赏李叔同的《送别》

  师:一首《送别》让我们感受到友谊的美好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师:我们也马上面临着分离,面对和你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此时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2、 生谈感受。

  (二)、导入新课

  师:谈了这么多分别,古人也如是,不过他们会把这些话用诗词的形式留存下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词人王观写的一首词。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读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解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 、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这是一首什么词?(送别词)这首词分为上阕、下阕。

  相机出示诗人简介

  3、理解课题。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师: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分别时的心情,因此送别诗一般都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

  生:悲伤。。。痛苦。。。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这首送别词,看看诗人在这首词中又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三)、初读词,正确流利的朗读正首词

  1、指名读。(字正腔圆)

  2、指名读。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诵读的形式。

  3、汇报读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插入通假字:“那”的讲解。

  在这里“那”同“哪”(板书),这是一个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注意啊,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在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

  3、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来自学,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再解决不了,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给以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领悟,并巡视,倾听,答疑)

  师:看来同学们读得差不多了,那好,老师要问问各位了。(板书)“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呢?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就是说那里的水像美人的眼波,山像美人皱起的眉毛。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把水比喻成眼波,把山比喻成皱起的眉毛。

  师:美人的眼波是什么样子呢?

  生:就是。。。就是。。。非常的漂亮,迷人。。。水汪汪的。。。

  师:而诗人又把那连绵的群山比喻成了美人皱起的眉毛,这个比喻形象吗?谁能做给大家看看。。。

  生:(相互表演,表情各异,哈哈大笑)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想想诗人在写上阕的时候,他的内心应是怎样的心情?

  生:好像应该是比较轻松、快乐的。

  师:你能读出这种轻松吗?

  (生读,语调轻盈,教师适时点评)

  师:我们再来看下阕。(板书)“千万和春住”。“千万”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

  师:为什么一定要同春天住在一起呢?(生自由发挥)

  师:真是诗情画意啊。大家说的太好了,在这里“春”不仅指春天的景物,还可以比喻成自己好友的家啊,如果鲍浩然回到自己自己的家,家人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讲解和家人在一起的欢悦。

  师:来,谁能读出这种祝福与祝愿?

  二部分:再创情景,品读感悟诗人的感情

  看着王观和鲍浩然依依惜别,我都被感动了,很想穿越时空,回到一千多年前,和他们一起感受这浓浓的友情,你们愿意陪老师一起去吗?

  鲍浩然的浙东家里,都会有些什么人?

  (双亲、兄弟姐妹、爱人),根据词中对山水的描绘和诗人的去处——眉眼盈盈处,你们觉得这些人当中,那个角色更符合词中所指。根据下图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随机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2.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范文

5.《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6.《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7.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与反思

8.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