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时间:2024-02-06 09:55:19 金丽 中医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1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1.生理性黄疸特点是:

  (1)黄疸出现时间较晚:一般在出生后2~3天(早产儿3~5天)。

  (2)黄疸持续时间较短:足月儿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完全消退。

  (3)黄疸程度较轻:血清总胆红素峰值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1mg约等于17μmo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

  (4)血清胆红素性质: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不超过34μmol/L(2mg/dL)。

  (5)伴随病证:均无伴随病证,一般全身情况好。

  (6)其他: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2.病理性黄疸 系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引起的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1)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或太晚:一般在生后24小时或36小时内即见,或于生后1周或数周出现。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常超过2周,早产儿常超过3~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3)黄疸程度较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2mg/dL)。

  (4)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

  (5)伴随病证:均有伴随病证。

  (6)其他:预后随原发病而异,多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湿热熏蒸证、寒湿阻滞证、瘀积胎黄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1.湿热熏蒸

  临床多见,主要表现为阳黄。

  症状 目黄、身黄,其黄鲜明,哭闹不安,呕吐腹胀,乳食不思,尿黄便结,或伴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

  本型主要表现为阴黄。

  症状 目黄、身黄,其色晦暗,黄疸持续不退,精神差,吮乳少,易呕吐,小便黄,四肢欠温,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舌质淡,苔白腻,指纹色淡。

  治法 温中化湿退黄。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

  症状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右胁下痞块,神疲纳呆,小便短黄,大便不调或灰白,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苔黄或白,指纹紫滞。

  治法 化瘀消积退黄。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2

  一、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

  (1)红细胞增多症:即静脉血中红细胞>6×10^12/L,血红蛋白>220g/L,血细胞比容>65%。常见于母-胎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及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等。

  (2)血管外溶血:如较大的头颅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3)同族免疫性溶血:见于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等,我国ABO溶血病多见。

  (4)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l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5)肠肝循环增加: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低、饥饿和喂养延迟等均可使胎粪排泄延迟,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加;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有关,试停喂母乳3~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则有助于诊断。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都是什么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胆红素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约80%来源于血红蛋白,约20%来源于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前体。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新生儿8.8mg/kg,成人3.8mg/kg。

  2.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胆红素进入血循环,与白蛋白联结后,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不能透过细胞膜及血脑屏障引起细胞和脑组织损伤。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此外,早产儿胎龄愈小,白蛋白含量愈低,其联结胆红素的量也越少。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bilirubin)进入肝细胞后,与Y、Z蛋白结合,在光面内质网,主要通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催化,形成水溶性、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bilirubin),经胆汁排泄至肠道。新生儿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生后5~10天达正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含量也低(生后1周接近正常)且活性差(仅为正常的0~30%),因此,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3

  1、发热

  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常常会有急性胆管炎的症状出现,宝宝同时还会有畏寒的症状出现。

  2、腹痛

  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绞痛或疼痛者,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与钝痛;肝脓肿或肝癌也可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或胀痛。

  3、皮肤瘙痒

  黄疸伴皮肤瘙痒者多见于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郁积性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癌肿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复发性黄疸等。部分肝细胞性黄疸者也可伴有皮肤瘙痒,而溶血性黄疸常无皮肤瘙痒。

  4、尿、粪便的颜色

  梗阻性黄疸时尿色深如浓茶,而粪便颜色可变淡,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黄疸者尿如酱油色,粪便颜色也加深;而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轻度加深,粪便色泽呈浅黄色。

  5、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与呕吐

  宝宝如果还有病毒性肝炎的话,在黄疸出现的时候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长期厌油腻食物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发作者,多为慢性胆囊病变;老年黄疸患者伴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应考虑系癌肿所致,且常伴有体重呈进行性减轻,甚至发生高度营养不良的表现。

  6、消化道出血

  黄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时,多见于肝硬化、肝癌、胆总管癌、壶腹癌或重症肝炎等。

  7、巩膜及皮肤黄疸的色泽

  根据黄疸的色泽可初步判断黄疸的病因或种类。巩膜皮肤黄疸呈柠檬色多提示为溶血性黄疸;呈浅黄色或金黄色时多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呈暗黄色或黄绿色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梗阻时间愈长,黄疸呈黄绿色愈明显。

  8、皮肤其他异常

  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肤有色素沉着,同时有肝掌、蜘蛛痣或颈胸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腹壁静脉显露曲张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如皮肤有瘙痒抓痕、色素沉着及眼睑黄瘤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患者一般皮肤色泽较苍白。

  9、肝脏肿大

  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时,肝脏呈轻度或中等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常有压痛;肝脏轻度肿大、质地较硬、边缘不整齐或表面有小结节感多见于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脏多呈变硬缩小表现;肝脏明显肿大或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感时,多提示为原发性肝癌。

  10、脾脏肿大

  黄疸伴脾脏肿大时,多见于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肝癌、溶血性贫血以及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等疾病。

  新生儿黄疸检查

  1.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

  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2.其他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2)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

  (3)红细胞脆性试验

  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

  (4)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5)血、尿、脑脊液培养

  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

  (7)超声腹部B超

  超声腹部B超为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时,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结石、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都可显示病变情况。

  (8)听、视功能

  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用于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道功能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毒性所致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性中毒症的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4

  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5、另外母子血型不合也会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无法排出,另外病理性的黄疸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的疾病导致,比如新生儿窒息、早产、感染等因素菌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过高。

  6、母乳喂养也可以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造成新生儿的黄疸偏高。

  新生儿黄疸偏高如何护理

  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可以给宝宝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要保护宝宝的眼睛,不要晒到。另外,还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因晒太阳而吹风受凉了。

  喝白开水

  爸妈每天早晚可以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能够在排尿的同时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宝宝是喝配方奶粉的话,应在两餐之间要加喂水。

  喝葡萄糖

  当爸妈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很高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宝宝喝就可以了。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5

  生理性黄疸

  不需治疗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

  诊断: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3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要满月才能消退。

  应对: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

  母乳性黄疸

  不影响健康

  母乳性黄疸是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诊断: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应对: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溶血性黄疸

  可换血治疗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诊断: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

  治疗: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防感染性黄疸

  应做产检

  感染性黄疸是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诊断: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若孕妇坚持做产前保健、检查,孩子出现感染性黄疸就会很少。感染性黄疸需送医院治疗。

  阻塞性黄疸

  b超可确诊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

  诊断: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需到医院治疗。

  病理性黄疸

  及时送医诊治

  不论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6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有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之分。生理性新生儿黄疸是黄疸指数在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之内,当超出正常范围就是病理性新生儿黄疸。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7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有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身体里红血球代谢过程中由于胆红素制造过多、排出减少而导致的,是很常见的生理现象,大部分的新生儿都会有此症状。从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3~4周,这类型的新生儿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黄疸,或者出生后3~5天才出现,同时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频出状况的胆红素

  NG状况1

  制造过多 症状发生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等,或是非溶血性黄疸、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巨大婴儿等。

  NG状况2

  排出减少 初期哺喂母乳不顺利、宝宝摄取水分不足,或是遗传性胆红素排出障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

  NG状况3

  合并上述两种状况,包括早产、败血病等因素。

  Q1新生儿为什么比较容易有黄疸症状?

  A新生儿体内有较高的红细胞数目,而且红细胞的寿命较成人短。造成黄疸的原因是当红细胞老化破坏时,血红素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由血液运送到肝脏,而新生儿肝脏的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吸收胆红素的能力较差,经代谢后,由胆管排出胆红素于肠胃道间,通常粪便会呈现黄色。但由于新生儿的肠内菌较少,加上肠道的蠕动比较差、吸收能力也不好,因而会增加肝肠循环,还来不及排出的废物又被身体吸收,所以造成黄疸症状。

  黄疸症状会随着时间而改善,由于新生儿体内器官功能的生长会逐渐成熟完整,所以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会在出生后两周内改善。由于胆红素对身体的组织具有毒性,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更大,因此严密监控黄疸指数很有必要,一旦遇上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则须进行积极治疗,严重者则需要换血治疗。

  Tips令人又爱又恨的胆黄素

  过去的研究认为,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能造成宝宝中枢神经的伤害。但时至今日,有些医学研究指出,胆黄素其实是绝佳的抗氧化剂,能帮助新生儿面对离开母体后大量氧化的情况,并有助于新生儿适应新环境。

  Q2有黄疸症状,在家自己照日光灯或是晒一晒太阳就可以了吗?

  A一般来说,蓝光治疗是帮助缓解黄疸症状的治疗行为之一,有些家长以为让宝宝在家照日光灯或是晒晒太阳就可以。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穿透力很强,会对宝宝的肌肤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确诊宝宝患有病理性黄疸,医生会采用光照疗法,选择光源中最适合降黄疸的波长及灯光(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光),主要设备有光疗箱、光疗灯和光疗毯等。光照时,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持续照射时间以不超过3天为宜。

  光照疗法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治疗。蓝光可分解体内的核黄素,故光疗时应遵从医嘱给宝宝补充核黄素。此外,光疗时还要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和钙。

  Q3新生儿住院照黄疸,日后是否容易造成近视?

  A由于住院照黄疸时宝宝是脱光衣物躺在保温箱中,双眼需戴上遮光罩,以免损伤视网膜。由于遮光罩的材质是完全阻绝紫外线的,因此医护人员在照光期间需随时注意宝宝的状况,避免遮光罩脱落。另外,还要注意宝宝是否适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若做到上述注意事项,是不会对宝宝的视力及身体造成其他影响的。

  Q4如何观察宝宝水分摄取是否充足?

  A以宝宝的体重来观察,1千克的体重一天需摄取120~180毫升的奶水,假如新生儿的体重是3千克,每天则需摄取奶水量约为400~500毫升。若是采取母乳喂养,在奶量上不易计算,则可以观察宝宝的嘴唇会不会干干的、尿布是否需要常常更换(每天最少6次),以及宝宝的尿液颜色会不会太黄等加以判断,并适时补充水分。

  Tips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临床上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指数,若血清胆红素超过12.9毫克每分升时,医师就会施予治疗,治疗与处置方式有两种:

  1.照光治疗是利用胆红素的分子可以吸收特定光波的能量而改变结构的特性,将胆红素分子转变为毒性较小且易溶于水的物质,经由胆汁排除。

  2.换血治疗较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新生儿黄疸若能早期监控,施予照光治疗,通常能大幅度减轻症状,降低换血治疗的几率。

  Q5黄疸宝宝如何居家照护?

  A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却不容忽视的症状。有此症状的宝宝在家时需注意水分的摄取是否足够,随着时间增加,宝宝的身体可以自行代谢,减轻症状。倘若外观上无从辨识症状是否减缓,可以经由门诊请医师加以诊断,施以治疗。家有新生儿黄疸的宝宝,哺喂母乳的妈妈则需要家人的支持与协助,密切观察宝宝的喂食及吸吮状况,必要时可求助专业医师,让宝宝平安健康地长大。

  Q6有人说喂食新生儿葡萄糖水或是服用中药可以降黄疸,是真的吗?

  A在新生儿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充足的水分摄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许多新手妈妈一开始哺喂母乳的情况不太顺利,导致宝宝连带没有摄取到足够的水分,代谢状况差,黄疸迟迟不退,因此建议可在餐与餐中间补充适量的水。至于喂食葡萄糖水,恐怕会养成新生儿口味上偏甜的不良饮食习惯。中药治疗黄疸效果不错,但是小宝宝服用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一定要请正规医院的医生开具药方。

  Q7因为哺喂母乳,所以害宝宝黄疸?

  A临床上有许多新手父母都有同样的疑问,宝宝有黄疸症状,该不该继续哺喂母乳?由于母乳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及雌激素,的确会影响新生儿黄疸症状的持续,但并不是因为哺喂母乳才导致新生儿黄疸。一般来说,生理性的黄疸主要还是因为新手妈妈刚开始喂食母乳的状况不佳,宝宝摄取水分不足,无法从尿液中排出,所以黄疸症状不容易消退。其他病理性黄疸症状,可询问专业医师后施予治疗。只要事先做好心理准备,用心观察小宝宝的喂食状况,即使有新生儿黄疸症状,仍然可以持续哺喂母乳。妈妈们需警惕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新生儿黄疸 8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还是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黄疸一般可以从宝宝脸色和肤色的异常来判断。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黄疸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

  一、黄疸的介绍

  黄疸在新生儿中很常见,通常不会有很大威胁。然而,黄疸可以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征兆,偶尔还会造成持久的神经损伤,家长需要知道如何辨别危险程度。

  二、相关概念

  胆红素,母乳黄疸,母乳喂养黄疸,高胆红素血,核黄疸,新生儿黄疸,病理学黄疸,生理学黄疸。

  三、什么是黄疸

  黄疸在皮肤上或者眼睛里显现出来的是黄色。黄色是旧红细胞的产物,被叫做胆红素。如果你曾经皮肤被擦伤,那么在恢复过程中你将会看到皮肤上被损伤的红细胞的一系列颜色变化。当你看到擦伤部位的黄色时,那个就是胆红素。

  大多数时间,我们的红细胞每天都会有百分之一死亡,被同样数量的新的红细胞代替。老去的红细胞在肝脏里被处理。大多数胆红素都通过粪便排出身体。如果有太多的红细胞被淘汰,那么就会有黄色在体内产生。如果黄色素产生足够多到能被看见,黄疸就是这样形成的。

  黄疸的原因有太多的红细胞衰老或肝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也有可能是这两种因素的结合。此外,脱水或者粪便减少会加速胆红素的集中,让黄疸更快变严重。

  四、患黄疸的人群

  大多数婴儿在刚出生的第一周内患黄疸,分娩会让更多的红细胞提早衰老,婴儿的肝脏通常不能承载过多的负荷。在喝母乳之前,宝宝体内的胆红素更容易积累。黄疸在早产儿中更是普遍。

  1.生理学黄疸

  生理学黄疸是普遍出现在健康婴儿身上的标准类型的黄疸。

  2.病理学黄疸

  病理学黄疸是指当黄疸已经开始威胁宝宝健康,病理学黄疸有多种原因,包括血液不相容、血液疾病、遗传综合症、肝脏疾病、感染、药物治疗或者生理学黄疸恶化(比如脱水、早产或者难产)。

  两种类型的黄疸都和母乳喂养有关,因此它们也被叫做母乳喂养黄疸和母乳黄疸。

  五、黄疸会传染吗

  尽管有些潜在原因导致的黄疸可能具有传染性,但一般情况下黄疸是不会传染的。

  六、黄疸的持续时长

  生理学黄疸通常在第四天的时候达到巅峰,在大约第7天的时候逐渐消失。病理学黄疸则会持续演变,无论黄疸或者潜在问题是否被治疗好。而母乳黄疸会自己渐渐减弱直至消失,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花费3-10周。

  七、黄疸的症状

  黄疸通常可以通过脸色看出来,当胆红素的含量达到大约5毫克每分升时,在脸上可以显现出黄色。如果胆红素含量已经达到15毫克每分升时,可以从头部到腹部这一部分皮肤的颜色看出来,如果胆红素含量达到20毫克每分升时则可以从头部到脚底都可以呈现出来。通常还会伴随着发烧、食欲下降、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

  1.生理学黄疸通常在婴儿出生第二或者第三天的时候第一次出现。在第四天的时候是黄疸的高峰,通常不会延伸到腹部以下的部位。每天胆红素的含量以5毫克每分升的速率上升。患生理学黄疸的婴儿不会出现其他症状。

  2.病理学黄疸可能会出现更早、更晚、恶化更快、胆红素达到更高的水平、持续更久,或者伴随着其他症状(可能有呕吐、小便黄赤、昏死、失重、反常的体温等等)。在4-6天的时候出现的黄疸可能是由败血症或者尿路感染导致的。

  3.母乳喂养黄疸是那些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第一周可能会患的黄疸的类型。母乳喂养黄疸的导致因素可能是减少母乳摄入量导致的脱水或者热量不足。这是生理学黄疸的一种。

  母乳黄疸远远没有那么普遍,通常200个婴儿中只有1例病情。这种黄疸通常在婴儿一周大的时候可以肉眼看到,通常会在第二周或者第三周的时候达到巅峰。母乳黄疸是由于妈妈的母乳里的成分导致婴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母乳黄疸很少导致其他问题,无论病情是否痊愈。

  八、黄疸如何诊断

  一般黄疸的诊断都是依据身体检查来判断的。一般看皮肤的颜色就能看出是否患有黄疸。如果发现婴儿除了脸与身体皮肤发黄意外,手臂、手掌、手心、脚底都发黄,那么这就属于情况比较严重的了。

  一种特异性黄疸的诊断是以测量胆红素的含量为依据的。对于新生儿来说,测量的结果会在一张图表上显示出来,以婴儿出生的小时为时间单,这样可以看出胆红素的变化趋势。

  对于其他的可能造成黄疸恶化的风险因素要格外注意,包括早产、过重或者分娩创伤,更进一步的工作是要去发现造成病理性黄疸的根本原因。

  九、黄疸如何治疗

  1.光线疗法是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初级治疗手段。高强度的右波长的光线可以将胆红素的含量转换到安全的含量,然后就可以很容易从体内移除,而不至于会达到毒性水平。除了光线疗法,保持婴儿处于充足的水分状态也很重要,还要鉴别他是否还有别的潜在问题。

  2.如果光线疗法没有将胆红素的含量减少到合适的水平,那么特殊类型的输血(是一种交换血液的手段)是必要的。不过这种情况很不常见。

  3.治疗黄疸还可以用药物。可以口服泼尼松、茵栀黄口服液和保肝药物。除了药物,日常饮食也是很重要的,应该多喝牛奶,多喝水。

  4.如果孩子患的是母乳性黄疸,可以不用吃药。一般也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最有营养的食物,但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可以将母乳暂时换成其他配方奶粉。等病情缓和下来之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十、黄疸如何预防

  预防黄疸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核黄疸、脑部的胆红素的毒性水平上升。辨别病理学黄疸和制定治疗方案都能够预防核黄疸。对于有些婴儿来说,频繁的喂食和避免脱水可以有效预防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