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百文网手机站

《人生》读后感

时间:2022-12-28 14:38:17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荐】《人生》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荐】《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1

  假期里带着无奈的心情打开乳白色封面的《好教育,好人生》,原因是以往也曾看过类似的教育类书籍,可看得越多越觉得失望、无奈。这一次完全是带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拿起肖川先生的这本书。拜读后轻轻合上,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仿佛作者在平静的心湖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尤其那一句朴素而真切的话语“受过教育的人,是这样一个人:他(她)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他(她)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这是肖川教授对于什么样的人是受过教育的人的一段解释,他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这里的受教育不仅仅指上过学,获得了某个学位或某种文凭。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太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教育对学生幸福人生的奠基和对完整的人的成全”,其实这个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予关注。

  我是一名家长,同时我又庆幸我是一名教师。同许多家长一样我渴望我的孩子能成为受过好教育有好人生的人,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的做法又让我不解:公然教孩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在大街上一边声如洪钟呵斥孩子、一边吐痰的家长;逼着孩子现在吃苦上苦将来作人上人的家长,埋头苦读“我送儿子上哈佛”和“天才儿子学习经”然后在自家试验田里耕耘不息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抢时间而插队、闯红灯的家长,……他们总让我心惊肉跳。他们的做法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初衷完全背离,有太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尚需成长,却被上苍和社会赋予了培育和监护孩子成长的特权。怎样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这恐怕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要补的一课。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对原来我们固有的思维和做法进行了批判,也给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从事教育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类电视中发现中外孩子在行为举止、思想品质上的巨大差异:很多外国的孩子能独立的面对世界,自信乐观,胆识过人;能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理性地思考问题,自主判断;能充分体面的表达自我,衣着得体,言行彬彬有礼;尊重他人,守时守信。我想有了这些教养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定会受益无穷,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一定会强与其他人。但再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有些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他们很多人身上所缺少的恰恰是这些。社会上的“啃老族”即使是工作以后还离不开父母的庇护;我们很容易人云亦云,在大家的共识中我们往往很少有人能坚持自我;我们很多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懂得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甚至包括自己父母的血汗也无动于衷;每一次集体活动总有人不守时守信,但他们毫不羞愧,还为自己的行为编制这样那样的理由。对照这些,我不禁汗颜,我们在责怪他们的同时,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者是不是也该反省?仔细研读肖川的书,他让我清楚地认识到:

  作为家长,我们不该只关注孩子今天考了几分,我们还要教给他们独立的意识和健康的人格,以自己模范的行动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更不能体罚,要给孩子成熟的,无条件的爱。适当的放手,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能自我发展。在此,我佩服国外的家长,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像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权威,这恐怕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一时无法适应的角色,但为了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转换一下自己的角色呢?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限于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良好的教养——内心纯正、举止文明、注重细节,又葆有生命的灵动与自由的天性——不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也不过多的讲究城府、深藏不露”。在此,我更愿意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体验成长的烦恼、快乐、激动、感伤。给他们帮助,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美感陶冶,拥有更多的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

  这本书中肖川呼唤我们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肩负着家长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我深深感觉生养一个孩子的不容易,可是,有什么事业能比把孩子培养成幸福和成功的人、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的人更为伟大的呢?那些成功地培养了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生》读后感2

  初中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大概因年少,到底未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想来有些书,需要阅历,读起来才有滋有味。

  早有耳闻《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但一直未拜读。

  故事概括起来很简单,主角高加林从教师被撸成了农民,又从农民成了干部,最后又回到农民身份,以及与巧珍、黄亚萍间爱情纠葛的故事。

  我认为,所有的书,说成了这样的梗概都是没意思的。

  听说有人读了此书后,如醍醐灌顶,以后成了成功人士。我这普通人,不想那么多,但翻开后,竟也放不下,或感动、或惋惜、或愤愤,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看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看书时要将自己代入角色,在那些境况下,主角怎么做,若是自己又会怎么做。思考得多了,也就成长了。

  这话很有道理。以前看书缺少思考,所以走马观花,了无痕。

  1

  App上看的此书,(这样的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此已加入购物车,准备买纸质书。)很多人写想法,扫了几眼许多人不喜欢高加林,气愤嘲讽。

  可我发现,只要将自己代入他的位置,就再难开口讥讽。

  从一个体面的教师,被走后门的挤下成了落魄农民。(从不识字的巧珍刷牙被围观、嘲笑事件就可看出当时农民地位。)

  巨大身份转变下,失魂落魄、颓废沮丧。因年轻,未经历过生活的大锤打击,像极了每个普通人。

  一个月后,出门卖白蒸馍那段,张不开口吆喝,躲躲闪闪,偏又遇到同学,觉得难堪,自尊心作祟下找借口遮掩,一整天未卖出一个白蒸馍,现实得扎心。

  此种绝望下,漂亮善良的巧珍,勇敢表白,喷涌的热烈真挚的爱,感动了他,成了他的救赎。

  虽然他以往瞧不起不识字的村姑。

  一方爱得全心全意,一方开始于感动。正是这份差异,为分离埋下了伏笔。

  我想在人生低潮时,收到如此热情可爱的姑娘的示好,大部分男士哪怕知道自己不爱,也会接受,就如高加林。

  哪怕很多人在评论里鄙视高加林高升后,选了家境好,有助他前途,与他有共同语言的黄亚萍,弃了巧珍。

  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展现道德,自己面临那样选择时,又有几个人能做得比高加林好?

  所以越发觉得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人难得。

  2

  高玉德叮嘱高加林,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对把他儿子撸了的高明楼,要笑脸相迎。

  有人说这是农村人的懦弱,可我觉得很有生活智慧。尤其当时背景下,为官一方的简直是土皇帝,想整个小老百姓,太简单了。

  哪怕现在,脾气比本事大,也成不了事。

  对农民的身份,从抗拒鄙视到接受,也只是因生活二字沉甸甸,只能勇敢面对,才能从深渊走出。

  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高加林当官的叔叔回来了,马占胜变了嘴脸,和高明楼商量,又走起了后门,只是此次受益者成了高加林。

  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高加林去了县城,当记者,出尽风头。

  身份不再是农民的他,黄亚萍觉得配得上自己了。

  在确认过能和自己爱的高加林开始后,甩了对她掏心掏肺好,且双方家长基本达成统一意见的结婚对象,张克南。

  被出局的巧珍,分手那刻的话,更衬托了高加林的不堪。

  两人理所当然恋爱了,时潮又高调。

  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张克南妈妈举报高加林,哪怕高加林有真才实学,在职期间可圈可点,也被清算处分,又成了农民。

  高加林年纪轻轻,已起起伏伏,还是老光棍德顺有先见之明。

  是的,内心有温度,做事有原则,就是极好的普通人了。

  3

  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悲剧。

  一方觉得自己卑微,又全心爱着那个自己觉得高攀的对象。

  而高加林,感情起于感动,未入心。成了干部的他和巧珍没了共同语言。

  虽然门当户对是老调,但我一直觉得有一定道理。

  在处于恋爱关系时,尚且可以说没共同语言、自由、找真爱,都结了婚,对方又无错的情况下,就为了遇到的“真爱”,而离婚,就不可原谅了。

  因很多人结婚后,总会遇到另外的“真爱”,还美其名曰爱情,曰自由,太讽刺。

  在谈到婚姻时,想到爱情的同时还应该想起责任。论人的自私,哪个朝代比得上现代?

  巧珍是金子,纯粹又善良,生活中几不可见,而黄亚萍生活中见得多。

  巧珍当然比黄亚萍讨人喜欢。

  可实际上,哪怕嘴上骂咧咧,多数人选择时,都会偏向黄亚萍。

  4

  极喜欢路遥笔下的景色描写。

  因一直在农村长到15岁,虽然南北有所不同,但作者的描写轻易能将人拉回那个时候。

  那场“粪架”,看得人既好笑又心酸。

  当初在村里时,爷爷连上厕所都要特意去叔叔家的。

  感觉过去很久,原来回首也只是十几年,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笔下所有的人物都立体,没有绝对坏的,哪怕是那个举报高加林的尖锐妈妈,也可看做是出自对儿子的打抱不平。

  每个的细节描写,都深入人心。

  没有英雄人物,充满现实的生活气息,因此越发发人深省。

《人生》读后感3

  英国前首相有句经典的话:"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一切留在身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重新开始。"是啊,从昨天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你更聪明更完美。而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过去的流年感伤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正如俗话说的好:"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车",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一点就是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一直往前走。

  人这一生是很矛盾的,很无奈地跟着人家往前走,这叫随大流。要是你逆着走,很可能被人讥讽为"另类"。所以我想,咱们或许是芸芸众生,随大流,别人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走就不行。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不说对大自然而言他是渺小的,而是说能力极其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你想做什么事,单靠自身力量是不成的,必须跟别人一道友好合作,才能完成。这一点不仅平凡人如此,就连世界上伟大的人物也同样需要众人的强力支持,才能成就事业,而且其一生也就干成一两件大事,更多的人则是一件大事也干不成。即使你的能力再强,要想做成某事,同样需要众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成功。所以那种能力强不需要与人为伍的人,实在是骄傲自大型,终究一事无成。往往成就一定事业的人,无不是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待人诚恳、友好合作。

  人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来讲,每个人都是悲剧,不管他当年多显赫,多么了不起,多么不可一世。他在其位置上的时候,人们把他当成伟人,了不起,有自觉地附庸者,也有自觉地与其拉开距离者。一旦他离开那个位置,就与芸芸众生的你我是一样的,都很可悲、凄凉!对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自有各自的看法且会采用各自的方法应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有的人当他通过"努力"获取某种位置时,就极力展现自己并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类人在眼下很有市场,不少人竞相效仿。与之相反的人,因其看到人生发展全过程,尤其是结果,于是在自己的现在位置上竭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努力做些为他人有益的事。一旦离开其位他就显得坦坦荡荡,自觉没有虚度这段时光,没有因为自己不尽力而延误事业的发展或事业受损;自觉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任何人,而前一种人虽然在他在位获利颇丰,却心灵难有安宁,时时怀有对组织对某人深深的歉疚感,尤其是到了垂暮之年,急想忏悔,否则难以消融那种歉疚感甚或负罪感。

  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不平等,要知道,人们一般都认为在肉体与幻想允许的范围内,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真诚与信任,然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是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真诚和信任的地方,却遭到了损害,不过也不要灰心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

  如今很多人对"做人"的技巧非常热衷。不过在世俗的浊浪中,有一类人却不以面具示人,不消日夜琢磨如何讨好别人喜欢,更不会去骗人去害人,总是以真诚待人,宽容他人,扶助他人。我以为这类人仍然是大多数,那种"小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骗人者的骗术是有限的,不会持久;害人的人终究要受到惩罚的,真诚虽是人人呼唤的、期待的,然而真诚的呈现与获取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有些人喜欢真诚,只是为了让他好看穿你。一旦你真诚到说话行事一无顾忌,损害到他的"自尊",利益时,他马上变脸。

  人们常常发现:依照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做人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极了,除非自己不断修养。然而生活要靠真才能支撑下去,一个人有心向善,那么在生活中就不会世故、圆滑,就不会以面具示人,那他的生活始终拥有更多的春天与阳光。如果人世间没有"虚伪"二字,那我们的日子自然惬意;如果没有"虚伪",我们就会象小鸟一样,尽情享受自由的快乐。

  人的内心就是最大的战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赛跑,赢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也就赢得真正的幸福快乐。那就象你获得某个运动项目的金牌,是自己人生的无价之宝。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爱,因为还有宽容和欣赏。别人的好其实就是自己的好,别人的完美无缺就是自己心灵的完美无缺。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将爱作为一种心境,那么,你就有福了,而且所有的刻薄和淡漠都将渐行渐远,留给你的永远是一颗湿润的灵魂。

  作者'宜景'的这篇文章抄完了,我觉得并不"闲话",他给人心灵的共鸣和震撼。文章首先要求忘掉自己的过去,把握自己的现在;接着阐明"跟随大流"的无奈和必须;再谈如何守住人性的底线,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摘下面具,真诚做人;如何将爱作为一种心境,以宽容和欣赏之心待人。我都记下了,这篇人生修养的范文。

  人生不只有"宽容",还要有奋斗。不然就成"阿弥陀佛"了。只有在奋斗中修养,才能修成正果。这是我的发挥罢。

《人生》读后感4

  “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胡适是这么说的。这使我想起孔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名言。那么照胡适的角度这就可以解了。先“齐家”,也就是为自己,把自己的步子扎实了,而后“平天下”,“平天下”可为,并且不可不为。这样把“为自己”和“齐家”等同起来,“为自己”的内涵就变得深刻了。它不再是简单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还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对他人有益处不就也是增加自身的利益吗?所以这里的“为自己”是以变成有益于自己与他人为目标而奋斗的。在达到“为自己有余”的这段期间,也就是为他人创造益处的准备时间。之后,就自发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造福,这哪里是什么有点逼迫的“不可不”啊?这是心灵至善的自认而然。所以,我可以对一种人说:“尽量使自己快乐吧,因为你的快乐可以使别人快乐,尽量为自己吧,因为为自己就是为他人”。“这种人”心里面有一杆秤,一端载着自己,一端载着他人。每逢选择的时候,他的感觉便会无意识地倾向于他人。这种跟着感觉走的自我主宰感觉,使他本人快乐,又为他人奉献,当真是为自己、为他人。

  所以,在当今自私自利横行的物欲世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光彩,但是从上面提到的新角度看这句话,我们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为他人,所以要为自己;为自己,所以要把自己提高到一定的精神水平上,使自己自觉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时下,最流行的莫过于提醒快乐。一堆堆着有怎样快乐的书本,一样样透着放纵快乐的极致诱惑,我们置身于其中,早已被迷得忘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也有某某学者呼吁:“读书使人快乐”。一样的话语,胡适先生的建议却突破当年世俗的藩篱,经过时间的洗练和沉淀使人更加信服。

  那时候,胡适是为了告诉大家所还未认识到的真理,而今,则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大刺刺地把真理“潇洒”一抛,快速令自己遗忘。每个人都记得这句话,都会说会解释,但真要做的时候为什么就止步了呢?又或者,在读书的时候,你真能感到快乐吗?有一种现象;你感受不到,但你在与别人交谈或写报告的时候势必要把“知识”、“快乐”、“力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当诡异。说实在的,我已经感受不到那份快乐,又或者它已经渺小到我无法察觉。但我很确定的是:书永远永远不会背叛你,它会永远永远陪着你。真的,也许你做什么事都会有阻碍,但看书一直都是畅通无阻。举个例子:最近我一直在注册各大网站帐号,不停地填写相同的信息,填完了网页系统还不一定能登进去,费了大量时间,那时候想:还不如拿那时间看书呢。可也只是想想。是的,只是想想而已。也许伟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发现读书的乐趣。有一天你发现了,你也就伟大了。

  “社会即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制裁者”。这句话出现即合理。在我们看来,我们为什么要信奉宗教,无非相信它有惩恶扬善,有保佑自己的神秘力量。这和社会有点相似。一个人必定生活在社会里,会与社会里的种种元素相交往,这时他自己特有的个性就必然与社会相互接触并产生摩擦,社会根据其是否适应来施以他作用和影响。一般情况下,就是坏、恶受社会惩罚,善、好受社会表彰。它是我们的制裁者。可为什么没有人会把社会当作制裁者?我想有一下几个原因:1等不及。社会的作用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以肉眼的变坏在进行的发展,他们等不及,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想象里主观臆想,并把这些归结于宗教的神秘,把自己的恶撇得清白,是神做的,与我无关,典型符合一看客心理;2差太远。太多的因素综合,社会的作用和我们原本想象的不一样。大部分都是“这罪受得太轻了”。这是不行的,所以他们又只好在自己的想象里主观臆想加重其罪,求心里舒坦,可这是犯罪,所以又归结于宗教惩恶扬善的神秘力量;3有例外。社会里并不总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这种例外使人们觉得社会不那么公平,更甚者,一点也不公平。所以,又要寄托于神了,神怎么会不公平呢?他们都是这么觉得的。也对,神怎么会不公平,从没出现过,审判过什么,何谓公平。这般看来,人们信仰宗教而非社会是有一定道理的,拿这道理反观胡适先生的观点,会发现他的观点并不尽然全对。但在那个迷信的年代,确实有敲山震虎之效。

《人生》读后感5

  《文化与人生》这本书是由贺麟先生编纂完成。贺麟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我国的哲学教授张祥龙曾这样说;“贺麟先生是引导我走上哲学之路的恩师,他的学识和人品是我所崇敬和终生感怀的。”并表示贺麟先生在他那个时代的哲学界中属于出色之列。

  坦然的说,作为一名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90后,《文化与人生》是我读过的第一部涉及到哲学,伦理,文化和文化与文化与人生等方面的著作。也是我读过的最有深度的一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它更需要的是读者的深度思考和对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纵向理解与把握,此外它也要求我们对西方哲学和文明进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当然也正因为它的深度与难度让我认识到文化的深厚意蕴,文明的伟大魅力与自己的浅薄。而这,也正是我的收获之一。

  书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为中国当前迫切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文化与文化与人生问题所引起,并且根据个人读书思想和生活体验所得去加以适当的解答。这些解答所取的途径,似科比较接近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洋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想主义。篇中大都亲切地自道所思所感和所体察到的新意思,以及与青年朋友们谈心论学的观点。寓个人的哲学见解以浅近的方式于各篇中,并希望引起读者的哲学兴趣进而启发他的哲学思想。当然,他也成功了。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感受较为深刻的当属文化与文化与人生问题及其引发的其他问题。贺麟先生在论人的使命,信仰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乐观与悲观,自然与文化与文化与人生观念与行动等数篇文章中着重与剖析文化与文化与人生问题,并寓文化与文化与人生问题于大的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差异之中,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使文章有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深度。在信仰与生活中,他剖开政治经济道德,对信仰进行客观研究得出客观原则,进而才通过信仰的功用种类过渡到文化与政治,在文章的最后则自然的谈起青年的政治信仰问题并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凡是学者专家以及有知识的青年,均应该有政治信仰,或均应该培养成健全的政治信仰和正常的政治兴趣。足以表明他对青年的关爱和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也正是这点,改变了我以往对哲学家的凭空的印象,哲学家并不是空想家,他也是根植于生活,发现与生活,同时深深的思考和关心着生活和伟大祖国的命运。

  在文化方面,可以说贺麟先生是学贯中西。可以说文化问题及这本书所透露出的文化的巨大张力与底蕴正是此书的精华所在。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学术建国与抗战建国,法治的类型,基督教与政治,纳粹灭亡与德国文化,诸葛亮与道家,学术与政治,政治与修养,从看外国电影谈到文化文化异同,认识西洋文化的新努力,文化,武化与商化等多篇文章均深深的打着文化的烙印。同时这些文章从始至终所传递和表达的一个思想也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是不分家的,不能独立存在,而是彼此影响互相扶持的。在文化,武化与工商化中,贺麟这样说:要搞政治,必须先有基础。政治的基础最初是武力,后来是财力。武力的政治产生霸道,工商业的政治产生资本家。以后必须加上一个“文化”。此外,贺麟先生所涉及到的纯正的文化知识则通过王安石的哲学思想,王船山的历史哲学陆象山与王安石等篇章表现出来,也着实让知识贫乏的我开了眼界。古人都已经做出了那番惊天大事与成就,而我们作为后人竟然还不知,不知也就算了,如果知道了还不知进取,那我们在自叹不如的同时,也该暗自羞愧了吧。

  说起伦理,其主题对象当然也还是人。也因此个人认为伦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与文化与人生问题。在五伦观念的新检讨这篇文章中,作者详细分析了五伦的四层

  要义。他讲道,在种种价值中,五伦说特别注重道德价值,而不甚注重宗教,艺术,科学的价值。希腊精神注重自然,故希腊是科学艺术的发祥地。中国的儒家注重人伦,形成了偏重道德生活的礼教。我也曾对中西方文化科技与艺术的不同发展甚至教育方式而深感疑惑,而贺麟先生的这番话也真是让我豁然开朗了。不再为阿基米德,麦克斯韦,伽利略,摩尔,牛顿等等的一大批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均出自于西方而暗自困惑了。此外,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三纲五常,五伦即为五常的意思。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而三纲是由五常进化而来,它是五常的发展与补充,提倡的是绝对,片面之爱用以补救五常相对关系的不安定。它成立于西汉,而儒教也是在西汉正式成为中国的礼教。一个伟大的帝国需要一个伟大的有组织的礼教,以严密有力的三纲说为核心的儒教自然因其优胜条件在那个恰当时候成为中国的礼教了。当然,它曾桎梏人心,束缚个性,妨碍进步达数千年之久,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三纲作为五常的必然发展,它也尽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对三纲五常加以新的解释与发挥,以建设新的规范和准则。实际上,中华文化与文明也正是因为与时俱进的吗特型而源远流长的。

  以上这些也只是我个人对贺老先生著作的浅薄理解。出生于上个世纪初的他,可以说是看着祖国受尽屈辱,也看着他流血流泪,看着他反抗,也是看着他一天天康复成长起来。同时他也花费毕生精力在研究着他的历史与现在。他丰富的阅历皆汇聚成深刻的文字,这些通古融今,纵横中西的学术性文字,又岂是我辈靠着二十载象牙塔的生活感悟所能理解的。唯可以做的是储备,储备知识,在以后的文化与文化与人生路途中去体会,吸收,消化。

《人生》读后感6

  “报纸上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是《人生海海》里的句子,把它用在书中的上校身上再合适不过。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这本书中引起我思考的内容。

  (一)上校-----全书的主角?

  上校是本书所探讨的一个中心人物,说他是全书的主角应该大多数人都认同。

  本书从尊严,爱情,友情等多方面来描述他的故事,试图探讨人性的多面,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可谓光怪陆离,而带着我们走进故事的,却是个孩子。

  在本书中,以孩子的目光来讲述这个大时代里的小世界,它掺杂着对事物的好奇,也掺杂着周围人的想法对他的影响。

  在故事开头就以看似散漫的语言描述这个村庄里的一草一木,看似无目的的介绍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在读者稍有艰难而无头绪的阅读完这些句子之后,聚光灯才开始慢慢打到上校的身上,接下来,围绕他的故事这才慢慢展开。

  上校在故事开始的描写十分负面,被人叫太监,被比喻成猴子,整个人十分古怪。

  这些都是“我”的感受,因为周围人特别是爷爷总爱说上校的不好,这让我想到东野圭吾的《恶意》,人们总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想法,不管你知不知道真相,只要人们都这样说,就不免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上校是全书的主角,毕竟从故事开始的指向到故事结尾,都在从侧面描写上校的各种事迹,而那个一直吊着读者胃口的秘密也和上校有关。

  很多人都认为“人生海海”,讲的就是上校的起伏人生,却忽略了“我”的人生同样跌宕。

  麦家老师说,“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卓绝中的道德。”这足以说明,上校不是重点,书中的每个人的“人生”才是重点。

  (二)父子关系-----孰是孰非?

  了解麦家的人都知道他与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原生家庭的阴影一直都摆脱不掉,甚至至今都对麦家有所影响。

  而在本书中出现了多对父子,如爷爷和父亲,父亲和“我”,瞎佬和小瞎子等。就连上校和两只猫也可以算的上是父子了,毕竟上校看似放荡不羁,而猫则是他表达爱的唯一突破口。当然,这有些扯远了,但从人类父子中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父子中的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各不相同,自身的人物形象也千差万别,可在对于保护儿子这一点上却都做了想同的决定:

  爷爷不顾道德批判去揭发他人以保护爸爸不受流言蜚语的伤害;爸爸宁愿“我”漂泊异乡来免受“鬼怪”纠缠;瞎佬则在祠堂长跪三日来换取村民对小瞎子的一丝同情,上校更是为了猫而错过投诚的机会。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不管有无违背道德,父亲想救儿子的心总是不变的。我们没有立场去评判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的表达,毕竟父子关系就是那样复杂又简单,神奇又微妙。

  从这些描写不难看出,麦家也许是真的放下了,毕竟“人生无路可逃,只有握手言和。”这也许称不上原谅,只能说是放过自己。

  (三)“我”-----是否真的握手言和?

  相比于上校,“我”是另一个重点,毕竟书中的很多想法都来自“我”的内心。“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书中的“我”在家庭处于危机之时被送去异乡,在之后更是经历了一段十分痛苦的岁月,在终于如愿回乡后,却发现家里早已物是人非。

  在“我”看来,这么多年来自己经历的苦难,亲人遭遇的不幸以及上校最后的结局,都是一个人导致的,若没有他,也许生活能一如从前。

  我们身为局外人自然看的清些,但如果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当面对你我此是正在经历的挫折,我们又是否能看清呢?我们是把这都归结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错,还是会觉得这是人生必经的挫折呢?

  “这就是命,事先讲不清,事后都讲的清。”书中在多年以后,“我”最终选择与人生握手言和,在每每看到那个人的落魄以后,“我”竟产生一丝怜悯之心,甚至还接济他。

  这不是什么圣母的表现,而是在经历无数次憎恶之后,选择放下,就是放过自己,“人生海海,潮起后是潮落。”不要因为上一个潮落而错过下一个潮起。

  四,强烈推荐

  现在的你是否也在经历挫折,是否也陷入了泥潭而失了方向?

  《向遥远的自己说你好》作者:从来

  如果是,那不妨花些时间走入书中各色人物的人生,与他们一起经历一次苦难,与他们一起思考一下人生,与他们一起品味这世间百态,与他们一起感受这潮起潮落,与他们一起狠狠的憎恨他人,再与他们一起好好的放下。

  放过他人,就是放过自己,我始终坚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所以,你怎么知道你此时的困境不会成为以后的基石呢,只要,你能挺过去。

《人生》读后感7

  路遥靠长篇大论的三部曲才描绘出一个“平凡的世界”,却仅以中篇小说的篇幅诠释了“人生”。书的开篇引用柳青的话说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作者正是借主人公的这几步“紧要处”展现了人生。

  高加林本是高家村的民办教师,却被村中领导高明楼的儿子靠后门挤下了位。这个不曾下地劳动的文化人,也不得不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最苦最累的活,与全村人赌气,想以一手鲜血来证明自己,凭身体的疼痛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从而获取些许精神上的欢愉。其实上天对高加林不薄,在他遭遇了生活的不幸时,也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他与刘巧珍相爱,巧珍是个勤劳能干·善良朴实的姑娘,恰似降到高加林心头旱地的甘霖,在高加林苦闷时给予他安慰。正当高加林开始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时,上天又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父回到地方做局长,连害他失去工作的高明楼也来巴结他家,高加林凭今非昔比的“地位”,又在县城“谋得”了好差事。

  高加林因后门失去了民办教师的职位,又因后门当上了县里的新闻记者。再次回到县城的他,不仅不再痛恨走后门,还开始理所应当地享受起后门的优待,有些飘飘然的他也不禁感叹道:“后门,可真比前面的威力大啊!”满腹经纶的他,不久便在县上大放光彩,高加林的一腔热血也全注入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中,许多姑娘千方百计地接近他,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也三番五次地上门暗示爱慕之情,高加林也渐渐发现他与巧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而当黄亚萍暗示高加林与她在一起会有更好的前途后,权衡利弊,一心想进更大的世界,想登上更大的舞台的高加林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黄亚萍。此时的他,一心想向外闯荡,却丢失了在内之本。高加林抛弃了刘巧珍,正式于黄亚萍交往,尽管心有愧疚,但他已被事业爱情双收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可好景不长,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被揭发,生他养他的山川土地又把他召了回去。

  对于曾立誓再也不离开的县城,原来他高加林只是其中的匆匆过客;面对新收获的爱情,他也因身份差别不得不与之了断。此时的巧珍已穿上了别人的嫁衣,做了别家的新娘,高加林已没有了退路。高加林失魂落魄地回到村,他熟悉的黄土,碧绿的庄稼,清晨的红日并未抹去他内心的灰暗。他以为自己会被讥讽和嘲笑包围,却未想到这些纯朴的庄稼人给予了他无限的关怀与安慰。在德顺爷爷的指点下,高加林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他的人生道路,还很漫长。在得知德顺爷爷和巧珍为自己说情,帮助自己后,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最后的喊叫,高加林叫的是“我的亲人”,那么这亲人是谁呢?是德顺爷爷?是刘巧珍?还是他的父母?我觉得都不是。他呼唤的是他手中那两把黄土,是他赖以生存的山川大地。土地,就是他的至亲,是他的生存之本,也是他的做人之本。

  作为读过书的文化人,高加林不满足于生活现状,渴望到外面的大世界去施展才华,这没错,他希望上进,抓住机遇,这也没错。可高加林最有远大的抱负,有不凡的才华,但也有自负自大的一面,这也正是因为他忘了自己的本,是土地。黄亚萍给高加林写的小诗中,她希望高加林是自由的大雁,可以飞到更适合他生存的土地,但她的立场毕竟与高加林不同。实际上,高加林不是她所愿的大雁,而是像德顺老汉口中所说,是扎根在土地的一棵苗,他可以生长,将自己的茎叶散到四面八方去,但他的根在土地,离开了土地,便不能生存。即使这片土地再贫瘠,他也不能脱离,不可能悬空飞起,即使能做到脱离土地,根浮着,是站不住脚的。如果高加林在面对一切抉择时,能想到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以此来判断选择,或许他的选择会更慎重些,他能思考地更透彻些,也不会过于急功近利。

  也因高加林并未记得自己的本在土地,一旦有不如意,踏遍轻易地自暴自弃自卑。巧珍被他抛弃,但看到她生活和劳作过的土地,看到她所耕耘的一切,便对生活重拾了希望。德顺爷爷做了一辈子光棍,无依无靠,但也从未轻生,依旧靠劳作来为村里贡献。这两人与高加林相比,都更坚强,也更踏实,他们也不会像高加林那样虚华、浮夸,因为他们都记得,土地是自己的生存之本,没有土地就什么都不会有,但只要有土地在,一切都能通过勤劳耕作得到;他们也明白,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脚踏黄土,就能播种下生活的希望。而高加林仅仅因为再次丢了工作,要再次当农民,心爱的人离他而去,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他不仅轻视了生命,还轻视了土地。最后的一声呐喊,我相信他已明白了土地才是他的根本,我也相信他会重新振作,开始崭新的生活。

  女娲用黄泥捏人,上帝也用尘土造出了亚当,这些古老的神话不谋而合,都认为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由土地塑成的。我们靠土地生存,人类文明的起源便是农耕文明,最初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文化都在日常耕作中产生。土地不仅给了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还教给了人们勤劳、踏实、淳朴的本质。从某种角度来说,土地便是我们的根本。

  人生总是戏剧性的,在生活中,你时而占上风,时而处下风。但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或喜或忧,或风光或潦倒,人,都不能忘本。

《人生》读后感8

  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这本书的介绍中写了这本书对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影响,当然还有入选日本小学教科书。而我家毅哥刚好小学一年级,我觉得有必要好好看看,里面可能有很棒的内容,将来分享給他看。

  这个想法在我看书的过程中,不断的被验证,真的是一本很适合給孩子看的书,当然孩子的家长更应该提前看看。

  “当你怀疑和迷茫时,这部经典小说一定可以帮到你””无论世界变得如何混乱与残酷,我们也能决定以怎样的姿态好好活着”如介绍这本书的卖点所讲,这本书真的很赞。

  书里面主要是介绍主人公小哥白尼上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引发的他的所思所想,里面涉及到舅舅和妈妈的引导,涉及和同学的友谊,涉及贫富差距阶级的看法,涉及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学生孩子角度的正确思考……由故事展开,一层层的揭露出真理,真正的善恶,勇气,从而告诉小哥白尼以及读者们,请独立思考,认真的想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做好世界的一份子。

  这本书一共十章,算上目录前言等等一共261页。十章中有六章都是小哥白尼的角度介绍故事,然后加上舅舅的笔记。章章精彩,没有废话,看到最后,你就是看到小哥白尼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变得成熟。就是长大的过程。

  比如,第一章,小哥白尼一年级,主要讲的就是看待事物的方法。实际根本就是独立的角度独立的视觉可以看待这个世界。

  比如,勇敢的朋友一章,讲的是同学之间一个孩子欺负另外一个,然后有个同学站出来制止,然后制止的同学和欺负人的同学打了起来。老师进来看到两个孩子打架,问原因。制止的同学没有告诉老师,因为不能告密。最后是班长跟老师说了情况,欺负人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了。这个过程,就是即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依然没有告诉老师,这种勇气,是正面并且充满力量的,让人敬佩。

  比如,牛顿和奶粉,讲的是牛顿被苹果砸到头,为什么可以可以把地球引力、天体物理,万有引力这些联想到一起。一些理所当然显而易见的现象实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一章阐述的这个观点是从小哥白尼的角度自己去领悟的。在这一章,我也深有感触。就是苹果会落到地上,如果100米、1000米呢,1万米呢都会落到地上,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为啥挂在天上呢。一切的思考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书中的奶粉,是小哥白尼想到自己喝的奶粉从奶牛的饲养员开始,一直到接奶制作杀菌出厂运输然后到小卖店这一系列多少人经手,最后才能到自己的桌子上。就是也思考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不能完全独立的,都是活在一张网里。

  比如:有一张讲的是贫穷的朋友。就是讲小哥白尼的同学有三天没有上学,他就去看望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家里是做豆腐的,和同学们生活条件看就是家里属于贫穷的。原来是这家的一个工人生病,爸爸又出门,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这位同学就没有去上学。生活原来还有这样的一面,小哥白尼的思索认识了这个世界并不都是美好的一样的。

  舅舅給小哥白尼的笔记中也说到,贫穷的人自卑的来源是褴褛的衣服,单一的食物,糟糕的住所等等。因为生活水平所限制,所以不能很方便的在日常生活中那么自由。世界上这样的人很多,因为生活条件差,什么都缺,,连生病可能都无法得到充分治疗,就别说学习学问和艺术,欣赏绘画和音乐了。

  不一样就摆在那里,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不一样,更多的结论是要小哥白尼去自己思考。实际上就是都活在网络中,谁也不能独立存在,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向上,高尚的情怀不管怎么样都会受人尊敬。

  这本书有很多这种价值观的考量,比如后面有一章是说几个小伙伴有个誓言要一起面对高年级同学的欺负。结果等到了这一时刻小哥白尼胆怯了。就是可能在那种危险的时刻,大部分都会胆怯,但是因为退缩的后悔是无以复加的。小哥白尼就被折磨了好几天,觉得失去了友谊,再也没有脸见自己的好友了。

  最后,是妈妈和舅舅共同开导了他。就是总要面对,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哪怕是他们最后还是不原谅你,你也要先努力道歉。妈妈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她小时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下,想要帮助一个老人,但是直到老人到台阶顶端,自己也没有出手。就是这么一个场景,让妈妈时常想起,即便每每想起都后悔,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损失。

  “就算发生了那种事,也绝不是什么损失,如果你只考虑那件事,那么确实无法挽回,但是如果你后悔了,而且因此明白了做人重要的道理,就不枉费你有那样的经历,之后的生活也会比以前更好、更加深刻,因为你会成为比以前更成熟的人。所以无论何时,你都不能对自己感到绝望,如果你能振作起来,那就太了不起了,肯定有人会明白的”妈妈的这对话,道理深刻又容易懂,对于一个学生面对的那种压力来说,非常有效。

  小哥白尼最后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他的好朋友们最后也原谅了他。更重要的是欺负人的高年级同学得到了惩罚。

  很喜欢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人看。

《人生》读后感9

  好久没更文了,但我还想为我那仅有的一百几十个粉丝一直写下去,感谢可爱的你还没有取关我。顺便和大家说一下,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份实习,回到学校里上课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刚读的一本书,路遥的《人生》,是我离职前公司小编送我的一本书。让最近意志消沉的我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理由。

  先给大家梳理一下书中人物的主要关系和性格特点:

  01 高加林

  书中的男主人公,有文化有报复,不愿意做农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村子里当民办教师的他刚发表了几个散文诗等文学作品,觉得离自己理想的生活又靠近一点之后。

  被村里第一能人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民办教师的职位,他又变成了农民,并与大字不识的巧珍相爱。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农民生活和体验到爱情的滋味后,他在新疆当军官的叔父回来了,成了他们地区的劳动局长,是村里第一能人高明楼的上级。高明楼怕加林和叔父告状,就伙同马屁精马占胜走后门,把加林弄成了县里的通讯干事,成了国家的正式工人。

  高加林利用自己在文学方面的优势和打篮球方面的精湛技术,迅速成了小城里的明星人物,并且受到了高中时期互生好感的黄亚萍的青睐。

  当亚萍要随父母迁回南京后,和加林表明爱意,并承诺自己的父亲可以帮助加林在南京的大城市帮他在《新华日报》等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时。高加林犹豫了,为了自己的前途,也想和有文化的人生活在一起,他放弃了和巧珍的感情,与亚萍谈起了恋爱。

  后受到亚萍原来男朋友母亲的报复,加林找工作走后门的事情被揭发,使他失去了工作、城市户口、还失去了亚萍,同时他最爱的巧珍也嫁给

  别人,他又变成了农民……

  02 巧珍

  村里第二能人刘立本(和高明楼是亲家关系)的二女儿,由于刘立本先前的自私,为了攒钱,没让大女儿和二女儿读书,导致巧珍成了文盲,但巧珍却喜欢读书,并喜欢上了有文化的高加林。

  她真诚地爱着高加林,懂他的所有心思,并主动向加林表达爱意,帮他卖白面馍,给他买好烟,穿他喜欢的黄色的确良衬衣,还因为他说:“以后,你要刷牙。”

  就不顾全村人的眼光每天刷牙。甚至等到加林去县城里工作后还怕加林在城里消费高,把自己在地里干活拿公分换的钱都给加林。

  当加林为了前途要和巧珍分手时,巧珍就放手让他走,还让他再找个更好的对象。

  这个勤劳善良的女孩子失恋后也没放弃对生活的热爱,继续劳动,嫁给了一直追求她的马栓。

  而且在加林被举报失去工作回家当农民时,还央求姐姐不要羞辱加林,甚至请求姐姐的公公——高明楼,帮他找一份民办教师的工作,好让他不那么受苦受累。

  03 黄亚萍

  博学多才还关注各国大事,父亲是县武装部长,母亲也有着体面工作,由于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高中毕业后当上了县里的广播播音员。高中的时候与加林互生情愫,但因为加林最终回了老家当农民就不了了之。后来与高中就开始喜欢亚萍的克南(门当户对)在一起了。

  因为加林当时通讯干事来到城里工作时,又想起高中的时候两个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那种美妙的感觉,意识到克南在她心里的分量没有加林重的时候,决然放弃和克南的感情,选择和加林在一起。

  她是自私的,但她真诚地爱着加林,把她所有的工资都用来打扮加林,给加林买没吃过的东西。同时她也真诚地不情愿加林是个农民。

  04 顺德老汉

  有一颗及其善良的`心,热爱着村里的每一个娃娃,有点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会分给娃娃们,从小就很照顾加林。

  当加林失去民办教师的工作,只能回家但农民下地干活磨得满手是血泡的时候,他心疼,劝他慢慢来。并且细腻地发现了他和巧珍的爱情,支持他鼓励他。

  在加林抛弃巧珍时,他还劝说加林不能忘本,不能轻浮;在加林最后失去城市工作回家又当农民时,开导加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甚至怕明楼打压报复,去敲点明楼。

  总结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慨是,人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不要忘本,如果高加林不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亚萍在一起而抛弃巧珍,也不会受到克南妈妈的举报,也不会刚刚好起来的生活又变回了从前,又成了农民,也失去了最爱他的巧珍。

  人生啊,有很多岔路口,总听别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其实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并坚持下去才重要!

  20多岁的你马上就要面临人生最重要的岔路了,你会怎样选择你的学业,家庭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最近选择方面的困惑,我们一起帮助你吧!

《人生》读后感10

  活出自己,才算不枉此生。

  怎样活出自己?武志红老师在《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序言中列举了一些名人。股神巴菲特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动漫之王宫崎骏说:“我从来不考虑观众。”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说:“过于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太在乎他人的想法,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但什么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序言中没有作详细回答。

  1.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形成一定的自我觉知

  喜好什么、追求什么、人生价值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实现目标?对于这些认识越清晰,自我意识就越强烈。然而认识自我,说来易,做来难,很多人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个不好的自己:开会、上学迟到,给出的理由不是家住的远、就是归咎堵车或者天气。总之,他绝对不会说:“经常迟到是由于自己对学习和工作不够重视,不够自律,没有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承认这些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好的,这种不好会给自我带来不适。为了避免这种不适,人们宁愿从自身之外寻找原因,即所谓的“外部归因”。外部归因能让人一时爽,但不能让人一直爽。总是向外寻找原因而忽视自身问题,会让我们一次次错过认识和改变自我的机会。久而久之,你避开不仅是责备,更是自我。

  2.能区分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别人想要的”

  一件事背后的动机,往往既受内部因素影响,又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学生寻找伴侣,动机可能是遇到了心仪的对象,也可能是出于跟风或攀比心理:看到室友都出双入对,自己也不甘落后;室友对象是高富帅,自己也相应提高了择偶标准。显然,前者主要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后者则更多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生活中,如果我们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别人眼中那个“精致的自己”,必然会觉得很累,因为评判的那根标尺始终在别人手中。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能够区分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的标准,并且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合理地进行权衡。

  3.相信身体的感受

  想必你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事做起来特别容易疲乏和无聊,做完毫无成就感,反而有些空虚。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容易让人觉得生活无趣,甚至有一种停滞感。反之,有些事明知做了也没什么好处和利益,甚至可能会带来麻烦,但总感觉冥冥中有股力量在推动自己去完成。是的,对自己是否有价值,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身体会告诉你答案。你能说服自己的理智,但不能欺骗自己的感受。

  4.有坚强的意志

  自我,仅仅认识还不够,还要能够保持。我们不妨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兴趣等各方面想象成一个球形空间,称之为“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肥皂泡,很容易感受到内外的压力,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外界的高压下,它可能会缩小乃至破灭。因此我们可以将在外界压力下保持自我空间的能力理解为意志。

  心理学中对意志的定义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其中,独立性和坚定性是它的两个重要品质。独立性指的是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独立性强的人既不容易受他人暗示,也不会独断专行。坚定性指的是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的品质。坚定性强的人不会轻易动摇,也不会固执己。可见坚强的意志是强烈自我意识的必要组成部分。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你连飞的勇气都没有,还怎么出头?所以,你敢出头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自我”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将自我过度延伸,错认为世界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运行,一旦世界违逆了我,就对外界产生愤怒或敌意。“活出自己”不是“随心所欲”。试想,上课时想喝奶茶就出去买、排队时不愿等就插个队、看某人不顺眼就让他滚蛋…这将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社会是无数自我的有机结合,所谓的有机,体现在个体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自我,还能意识到他人的自我,并且找到方法使两者共存,否则人和人之间将无时无刻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此,强者,既能玩转社会规则,又能充分发挥自我。

  生活,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图,我们,只是其中的无名小卒。上帝在创作时,只为每个人勾勒出了大致轮廓,但我们被赋予了自我描绘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穷尽一生,去刻画只属于自己的容颜,既是给别人看,也是给自己看。

《人生》读后感11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等十篇作品。作者以淡泊从容的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间的种种现象发表看法,旁征博引,睿智幽默,举重若轻,诙谐有趣,给我以众多的人生启迪。

  这些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钱钟书先生的冷嘲热讽,是那种辛辣的讽刺。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可惜我学识浅薄,对这样的讽刺懂得并不多。我曾看到有人这样评价钱钟书先生的讽刺和鲁迅先生的讽刺,他说钱钟书先生的讽刺与幽默中没有热情、没有痛苦,这一点和鲁迅先生有非常大的不同。鲁迅先生是战士,是在人生之中感受人生、解剖人生;而钱钟书先生是学者,是在人生之外眺望人生、分析人生。我想,钱钟书先生的这一特点在《写在人生边上》这一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便是我对《写在人生边上》这一文章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章的开篇是《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初读《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便觉得十分有趣。阴间的魔鬼与阳间的作者竟然对起话来,不得不说怪诞之余还会觉得有那么点新奇。这个机缘巧合下进错作者屋子的魔鬼,饱经沧桑,表面上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其实却是“否定精神”的化身。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魔鬼说的一句话,“即使有一两个给上帝挑剩的灵魂,往往又臭又脏,不是带着实验室里的药味,就是罩了一层书的灰尘,再不然还有刺鼻的铜臭,我有爱洁的脾气,不愿意捡破烂。”钱先生此文的写作时间正是国难当头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钱先生此时刚刚从国外学成回国。有人说,三四十年代钱先生不向恶势力低头,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的社会,这的确可以从魔鬼的话中找到蛛丝马迹。我也认为钱钟书先生在借魔鬼之口剖析世情,感叹人生,宣愁泄愤,意在揭露与讽刺。

  文章的第二篇是《窗》。我也曾经注意过窗,当时觉得窗太普通了,普通到人们会忽视它的存在。但读了钱钟书的《窗》后,我才渐渐发现了窗里面有另外一个世界。人是有私心的,想待在屋子里也能感受到外面的自由,所以用窗暗地里呼吸“自由”的气味,调剂苦闷的生活。因为得不到,屋里的人对窗外的自由总充满向往。

  同时,不容置疑的是,窗外的确是唤醒生命的境地。窗外的一切,特别是在春天,总是生机勃勃的。而窗子,也将美景同屋内者共同分享。就像《窗》中写到: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是的,窗打开了大自然与人的隔膜,我们可以从窗中体会到时间和空间的无穷,通过窗诗意地把握世界。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透过窗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窗,让我们与自然更近一些。同时,窗也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人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好比开窗和关窗,就那么小小的一扇窗,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生活中需要理解和沟通,我们也不妨敞开心中的那扇窗,让理解走进来,让误会走出去。所以说,钱钟书先生的《窗》,让我知道窗并不是形同虚设的,它可以让我们离自然更近一些,让我学会了敞开心扉与人沟通。钱钟书先生的《窗》也让我知道原来窗里也有哲理。

  《写在人生边上》中还有一篇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文章便是《论快乐》了。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再说“永远的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的确,钱钟书先生说得没错,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我们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满足,甚至有些人可以说是吃穿不愁,还有大把的钱可以挥霍,但他们就真的快乐吗?或许,他们的生活过得很潇洒,但不能否认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从这种生活中找到快乐。相反,物质上不够富裕的人,却往往能够从普通的小事中体会到精神上的快乐。所以,布雷默才会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我认为,钱钟书先生还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地对,那就是“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可以选择乐观地面对生活,对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不得不说,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真是在人生边上看人生啊!

  捧读此书,心中无限感慨。身为作者的钱钟书先生,曾谦虚地说他这几篇散文,不过是如同中国旧书上的眉批,补的是人生这部大书的空白。而实际上,在人生边上看人生的钱钟书,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更令人深刻地感受到钱钟书先生的旷世才华和热爱生活的坦诚情怀。

《人生》读后感12

  路遥的《人生》:环境在变,感情在变,人生也在变。那天到朋友家里溜达,偶然看到路遥的《人生》,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时间买回来看看。机缘巧合,读完这本书。

  《人生》讲的是农村孩子高加林的人生,成绩好,爱看书,刚出来时当民办教师,3年后,被关系户顶替。他接受命运的安排,当农民,种地,失意的阶段有善良的巧珍的陪伴,当他凭借着叔父的关系,到县城里做起记者时,又与曾经有着好感的漂亮女同学相好,狠心与农村姑娘巧珍分手,不曾想命运再一次捉弄,清查关系户,他又被打回原形,当农民。

  我感触挺深,可能因为我是农村的孩子,才如此理解高加林的择偶观。先说说我父母。我爸读过初中,我妈不识字,熟人介绍认识的。我外公看我爸人高马大,做事勤快,便应允了这件亲事。我妈说不喜欢我爸,最初的几年,穷,日子不好过。

  在一起30多年,我爸说一直很喜欢我妈,不管我妈脾气怎么坏,对他怎么骂。

  以前不能理解,他们没有共同爱好,我爸喜欢看小说看电视剧,跟我妈没共同语言,可是他就是顺着我妈,赚的钱也都给我妈。在看完《人生》后突然理解了,年代不一样,他们所追求的婚姻和爱情是不一样的。

  大环境下的趋同形式,到了适婚年纪,找到喜欢的人,过一辈子。感情不合?磨合,调整,容忍,包容,慢慢地就是一辈子。择偶观是个人意识问题,但在身边的环境里容易受到改变。

  在《人生》里,高加林的择偶观很有主见,毕竟他读过那么多书,算是知识分子。不同环境下,心境发生改变,懂得取舍,更懂得自己想要的什么。他飞黄腾达时,抛弃农村姑娘巧珍,肯定很多人认为他不识好歹,忘恩负义。如果换做是你呢?你会怎么办呢?

  1、高加林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合一、志同道合、合拍的伴侣。

  高加林读过高中,有知识,有文化,巧珍,农村姑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善良,纯真,一心爱着他,愿意付出一腔热情,她的爱很纯粹,不求回报,只要他好就行。

  两个人距离相差太大,可是在情感上却也产生过共鸣。在他失意落魄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姑娘投来一颗热忱的心,让他心动不已。他讯速地与她在一起,甚至接吻。黑夜里,躲在在草垛里看星星,接吻,做着谈恋爱应该做的事。

  这是年轻人荷尔蒙的作用。这时候,我们不讲究读没读书,是因为处于那个环境,情不自禁。后来,他做了记者,发现自己的身份不一样了,似乎与巧珍的关系不再亲密,似乎一夜之间,她便不再懂得自己。

  他在繁华里,在虚荣里,在自我感觉里,与高中同学黄亚萍速度升温,确立关系。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有着谈不完的对生活的热爱,有着更美好的憧憬。虽然好景不长,在得知高加林被查,回老家当农民时,她也犹豫着,同时也想不顾一切的跟着他去。

  几分真情,几分世俗。

  在农村,这样的事再正常不过。就拿现在女孩择偶标准来说,得有车有房有存款有工作吧。可是如果没有感情,有这些也同样过不好日子。找一个喜欢的,合拍的,说什么他都懂的人该多好。你弹琴,他唱歌,高山流水难遇知音。

  2、工作发生变化时,择偶观也发生改变。

  如果高加林是农民,他就会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巧珍走在一起。但是他踏上当记者的路,改变了人生轨迹,那么在相对应的环境里,他便有权利换一种择偶观念。

  不同环境里,不同选择。

  比如暴发户,曾经过着很苦的日子,突然有钱了,看着家里的老婆又丑又老,他肯定会在外面找个年轻漂亮的。小说里经常看到是有钱人士三妻四妾,朝三暮四,不过就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这是人性。

  但是人的感情是真的,无论怎么变,曾经在一起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真心的为对方付出。这些经历是无法抹灭的。就算是假的,是欺骗,终究存在过。

  3、婚姻与爱情的不同之处,爱情是两个人的感觉,婚姻是家庭的磨合,父母的认可。

  高加林的父母得知他与巧珍在一起时,告诫他,他们门不当户不对,不要在一起。黄亚萍的父母得知高加林要回去当农民时,也是劝他们分手。父母所考虑的都是门当户对。

  父母观念认为家庭环境相差太大,在一起不会幸福。

  不无道理,两个人身份悬殊,经济不同,价值观不一样,生活在一起的有着无尽的矛盾。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城里儿媳妇给农村的婆婆买200的衣服,农村婆婆嫌贵舍不得穿,给自己亲爸买20xx的羊毛衫,她老公看不惯,说她为什么区别对待。关键是城里的岳父是领导人物,平时都穿这个价位的,跟农村的婆婆的肯定不同待遇。

  男人却认为是媳妇不懂事。他看不到自己的地位和角色,看不到自己的差距,一味指责媳妇儿,能有什么好结果吗?高加林深知世俗的眼光,他立马与黄亚萍提出分手。他要斩断曾经的情投意合,斩断不可跨越的父母的在意。他是一个明白角色,他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该想些什么,该得到些什么。

  总结: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你配得上的伴侣过一生。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无论环境怎么变,身边的人说什么,唯有面对真实的内心,才能得到解脱与释然。

  爱情,是有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互相吸引,在一起的欢喜与悲伤,离别时的凄凉,过程中包含的体谅与惊喜,证明曾经来过的情绪,慢慢都会消融在现实生活里。

  人生起落,唯有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不管是择偶,还是工作,顺逆终有时。

《人生》读后感13

  《我的人生感悟》里所收的都是季羡林先生有感而发所写的具有文学性的文章,应归入散文类。这些文人散文无论是回忆往事、记述师友,还是写物抒情、感时言志,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真情,字字都流露出推敲的匠心,因此感人肺腑。而行文之优美、运笔之轻松,又令人爱不释手。这些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以真情真意为蕴涵的散文并不刻意追求情节的完整与结构的清晰,而以篇幅不等、形式自由,表现出不拘一格的灵性,彰显季先生的精神人格。

  《我的人生感悟》里的散文不仅让人看到了作为散文家的季羡林,而且也让人发现了一个学者活的灵魂。这些散文思想厚重而文字轻灵,集史、识、才、情于一体,堪称“老生派”散文的杰作。他以自身亲历过的事情,感受过的情愫,高度概括与浓缩了自己九十余年漫长的人生苦旅中,那些最为刻骨铭心的生存体验与人生感悟。由于他的学者经历,这部散文集超越了个人生活史记录,具有对人生、社会深度思考后的一种人文精神,表现出20世纪一代知识分子生存档案的性质。从一个学者的人生个案,人们发现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批老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我的人生感悟》中的这些散文不仅表达了季先生学者型散文家的思想探索,也反映出一个智者那种寄情明志的磊落,那种以史为鉴的达观。散文中含蓄深邃的哲理思辨、无穷的韵味,都使人感到一种睿智的生命律动和历史沧桑所引起的感动。它来自散文中那些丰富人生感受所给人的启迪与开悟,来自个人传奇性的曲折生命史与人民苦难史重合的惊讶,更来自面对逆境、直面人生的那种浃于骨髓的精神高度与人格魅力。季先生的生命意识由于杂糅了民族的基因而表现出如此强烈的韧性,其思维方式也因为融入了智慧而形成一种对生命追求的执著,他的散文写作不会缺少睿智的思考。

  季先生散文中流露出不少的智者之思,悟者之思。他自身修行历练成一种智者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底蕴,他经常从细微之处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评析、判断现实生活细节中的是与非,其所用之笔是如此的轻快准确,如此的驾轻就熟。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判断使他能以一个普通人难以觉察到的角度去审视现实中的细部,使人们通过他的智慧之笔发现生活之美,触摸鲜活的灵魂。身为智者的季先生在当前文化快餐充斥的情况下,敢为天下先,于默默无闻中,用如椽之笔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从中透出的使人驻足观望、凝神思考的圣洁之光,毫无折射地射入人们的心田。

  《我的人生感悟》有不少自己的人生体验,写出来颇似老人的谆谆教诲,不温不火,一派仁者风范,因此又可说是仁者的散文。仁者似的评价对季先生而言颇为恰当。他的散文具有“老生派”性格化散文的特点,虽处尘世,但充满了宁静、淡泊、肃穆、安详的气氛。散文中既没有显山露水的抒情言志,也没有剑拔弩张的激动情怀,只有光风霁月般的温柔,在温文尔雅中流露出明辨是非的骨耿与率直。他竭力以一颗对生活无比虔诚的心在当下环境中去寻觅那些被时间、世俗磨损而且遮蔽了的生命美感和生活诗意,以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审视历史的瞬间所呈现的彩虹之美,这种宽广的胸怀,超脱的精神,铸就了仁者的大仁大义,一派长者之风。

  《我的人生感悟》中的散文有优美的抒情,有舒缓的叙述,娓娓道来的随意性却颇具匠心。作者的写作心态平和,寓含褒贬却不直言,形成含而不露、婉而多讽、皮里阳秋的写作特色。季先生散文的抒情性源于文中所蕴涵的深邃思想和老道的语言表达。无论是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都给人一种随手拈来,天然去雕饰之美,因此颇有随笔特色,信笔而写,不拘一格。这种作者个体的思想以反思、记忆方式表达出来,会形成当前文坛一种社会集体记忆、叙述的方式。随笔的随意、漫不经心,实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它虽然是作者心灵最大限度的敞开,但却构筑在社会公众的认同与共鸣上。它依赖于个体生命的张力自由闭合,却延伸至芸芸众生可能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个体记忆碎片连缀成社会全景。季先生所显示的个人人生踪迹,通过春秋笔法将自己的判断播扬给他人,调动起广泛的社会记忆。人们从这种随意叙述中感受到被引领而进入审美层次的喜怒哀乐。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虽然只是一己的人生感悟、小小悲欢,作为读者的我依然被笼罩在作家本身所散发出的温柔的精神光芒之中,并且从中体验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样一种震颤灵魂的生命感动,不禁让人想起千年之前范仲淹的那句慨叹: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人生》读后感14

  第二章阐述了第一种分类——人的自身,是全文的一个核心章节,占据了相当多的内容。作者首先论述了“愉快”这一人类感觉。他认为人如果愉快,原因是其自身是一个愉快的人;追求愉快是正当的,人们不应该犹豫不决地接受愉快的心情,因为生活的真实性就体现在此时此刻——它无法割裂地连接无尽的过去和将来——此时此刻的愉快。作者认为应把把获得和促进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种追求的首位,而增进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避免纵欲放荡的行为、令人不快和剧烈的情绪动荡,以及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劳累;每天至少在户外进行两个小时的身体快速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勤洗冷水浴,饮食有节。相比较而言金钱财富对于愉快心情的贡献最小。

  这里作者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妄图给“愉快”这一极度主观的感觉一个定义。首先,每个人的愉快都是有其限度的,一个相对总是心情愉快的人,我们只能说能够使他愉快的事物范围比其他人大,但不能说他是一个“愉快的人”,否则让他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让他经受各种非人的待遇甚至死亡,“愉快的人”还会愉快,这不是很荒谬吗?愉快的对象总是有下限的。否则不分具体对象的“愉快”犯了形而上的错误,或者说这里的“愉快”其实翻译有误。其次,作者认为一个人追求当下的愉快是正当合理的,那么有些愉快当下让人舒服一时,过后却造成了长远的痛苦;有些事情完成的过程中没有一刻是愉快的,完成后却带来了长久的愉快,那么眼前的愉快还有那么重要吗?并且作者所反对的纵欲放荡、饮食无节,在进行的那一刻带来的肯定是极大的愉快,否则人们就不会去干这件事。只是因为伴随着这些极大的愉快的,是极大的空虚与痛苦,所以作者才反对它,那么追求这些愉快的人难道不是在追求此时此刻的愉快吗?作者的说法前后矛盾。我们只能说,有些愉快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愉快持续的时间较长,我们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应追求长远的愉快,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愉快是应当规定崇尚和禁止的,只有当获得愉快的途径违反了社会规则时,才会去惩罚这种行为。但问题又来了,长远的愉快,其愉快的感觉固然长久,但也必定不那么明显,不那么强烈,那么这种愉快与其称其为愉快,不如说是平和,已经脱离了一般感觉的范畴;而短时间的愉快,其感觉必然是强烈、深刻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认为前一种愉快就是真的愉快,后一种愉快就是假的愉快?综上所述,如果有人认为自己能够规定他人的愉快,那么这个人就是荒谬的,愚蠢的。他可以说,人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或为了其他特定的目标,应该追求怎样的愉快。但单独拿“愉快”出来说事是形而上的,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接着,作者认为:

  1、幸福取决于愉快情绪,愉快情绪取决于身体健康;

  2、但身体健康的人如有天生超常的感觉能力也会产生忧郁情绪(天才是忧郁的)——人有愉快型和郁闷型(两者各有利弊);不满情绪越厉害,自杀所需的诱因就越小;愉快情绪越强烈,自杀的诱因就必须越大。这里的见解可谓深刻,以个人之浅薄阅历,实不足以妄加评论。

  作者认为幸福有两个死敌:

  1、痛苦;

  2、无聊。两者在外在和内在两重含义上对立:外在: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痛苦——丰裕和安定产生无聊;内在: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每当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这里实在是指出了人生不幸的根源。

  作者认为精神富有的人会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思想深远者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人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人最终只能诉求于自身,不应向自身之外期望太多。此处实属不刊之论,个人感同身受,是作者真正令我赞叹之处。到始信峰始信黄山之美,见此语方信叔本华之伟。人类的绝大多数痛苦,都是因为把期望放在了外界的事物身上。

  作者认为闲暇被伟大人物视为最可宝贵的东西,因为闲暇之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和这个人自身的价值对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于闲暇。”个人赞同叔本华的观点,但是有必要指出,也许有一部分人会将忙碌视为一种幸福。因为我们无法确切得知每个人对自己所忙碌的事物的情感态度。有些人可能终日忙碌,却也感觉到幸福。有些人可能终日清闲,但却感觉痛苦。也许这里的“闲暇”特指的便是那种有益的不为俗务所累的状态,那么这里的思考又纯属累赘了。

  叔本华列举了很多哲人的观点,说明智慧是矛盾的:愚人可能比智者更愉快。这里个人还是持上文的观点:离开特定的目标或实际情况讨论“愉快”,是形而上的,是对世界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的蔑视,容易陷入臆断的错误之中。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连愉快这一再主观不过的情感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里,而要随意地评价他人和受制于他人的评价,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可怕。

《人生》读后感15

  故事的开始在一个风啸雷吼的夜晚,这样压抑的环境无疑与刚刚被下岗的主人公高加林的心情相适应。三年前,没考到大学,他已经很崩溃了,现在的处境无疑让他感到绝望:他想逃离被捆绑在土地上的命运,而今却也只能被捆绑在土地上。渴望外面新世界的高加林很痛苦,他想利用他的学识大显身手,可在高家村这片土地上,他拼尽全力能得到的也只会是和勤劳的庄稼人一样的满工分。他看不见人生的希望。

  颓废地过完一个月,在瞧得满头银发的母亲后,他自责起来,他决心改变。可能真如中庸之道一般,命运不会给太好的也不会给你太差的。他遇到了他的爱情,遇到了可爱的刘巧珍。巧珍是村中“二能人”的二女儿,家境殷实的她却由于封建思想而没有上过学。她羡慕那些文化人,她的内心渴望能有一个有文化有气质的人当她的家。在四邻八村,她唯一能看见的就是肚子里有墨水的教书先生高加林。她很早就爱恋着加林,但由于二人学识的差距,她很自卑,一直不敢有所接近。如今,高加林回到农村了,看来只能是在农村了。她没那么自卑,鼓起了勇气,向加林坦露了心声。

  加林万万没想到,爱情会在他最失意、落魄的时候到来。起初他很惊慌,但很快巧珍的爱抚平了他受伤的心灵,再次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但这自由的爱情,在这新文明春风尚未吹到的高家村无疑是不被允许的,不被人接受理解的。在旁人看来,这二人竟然敢在外面偷偷约会,亲嘴,呵!多么败坏风气啊!村农民的议论无疑激怒了高加林,他想破除高家村的封建礼教:他故意与巧珍在太阳底下,人多的地方向众人展示他们的爱恋,捍卫他们的爱情。

  所谓欲扬必先抑,前期种种的挫折与不幸,铺垫来了高加林“逃离”农村的机会。加林在外从军多年的叔父回到了当地,成了当地的劳动局局长,他也由此去了县城。有抱负、有锐气的新青年高加林很快崭头露角:跟着去抗洪救灾,熬夜写下新闻稿;带着相机,报导县城内的各大会议;篮球场上,身披11号球衣精准灌篮。他很快成了小县城的风云人物,人们都在打探着这个出色的年轻人。他也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

  黄亚萍是干部子女,在上学时她被这个虽然来自农村但却学识过人、谈吐不凡的年轻人所吸引。但他是个农村人,她们断然不会有所结果。而如今,加林来县城了,在事业单位工作,有了编制,并且如此耀眼夺目、引人注意。她没有顾虑了,勇敢地向加林坦露了心声。加林知道后,先是惊喜,又是惊慌。他已经有了巧珍了,但巧珍的谈吐永远是农村的几只鸭,几只猪仔。与他想要求知的国际问题截然相反,他们无疑是没有共同语言的。而亚萍却是能给他讲美国政治、十二种新能源的存在。一番思量与挣扎,他选择了与有共同语言的亚萍在一起。可怜的巧珍,知道他的心思,成全了他,不再黏着加林,伤心地回到了农村,嫁给了一直爱着他的庄稼人马拴。

  命运总是这么出其不意,刚给你一段好的光景,又立马让你有了一河滩的愁事:加林走后门的事被人举报了,他要被送回农村。这无疑是晴天霹雳,痛苦万分的他,在长夜思考中明白了真正爱的人是巧珍。然而却是他亲手抛弃了视她如命的巧珍,他很冷静地和亚萍分手,在一个天亮回到了生养他的高家村……

  读罢整篇小说,高加林短暂却坎坷的人生命运令人吹嘘、令人感慨。他满怀希望去外求学,想要“逃离”农村;高考落榜,“回到”农村。叔父原因,到了县城有了编制,“逃离”农村;被人举报,“回到”农村。在这“逃离”与“回归”的过程中,他拥有了爱情,错过了爱情,懂得了爱情,最后也懂得了热爱脚下这片土地。

  再回到文章的伊始,柳青先生的序“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我想,它无疑是对《人生》最好的概括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对许多个岔路口,或悲或喜,或酸或甜。在这样的旅途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许多,同样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这样一场玩笑。但是有时我又会去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没有人想象笑话一样度过一生,然而人生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它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困难。没有笔直的人生,更没有缺少岔道的人生,而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去选择,去面对。

【《人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生》读后感06-19

《人生》的读后感06-11

人生读后感09-09

《人生》读后感08-10

感悟人生读后感08-18

《感悟人生》读后感08-18

《读懂人生》读后感12-26

关于人生读后感12-26

《风雨人生》读后感06-20

路遥《人生》读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