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日华宫的介绍旧址在哪里

时间:2021-06-08 16:40:35 历史 我要投稿

日华宫的介绍旧址在哪里

  日华宫的建造,其目的就是广求书籍、招贤纳士、整理古籍、开展学术研究, 一时成为全国儒学研究中心,对于抢救先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功莫大焉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日华宫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日华宫的介绍

  日华宫旧址在泊头市富镇严铺村内,系西汉河间王刘德所建。《西京杂记》载:“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廿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日华宫的建造,其目的就是广求书籍、招贤纳士、整理古籍、开展学术研究, 一时成为全国儒学研究中心,对于抢救先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功莫大焉,如毛苌研究释义的《诗经》被称为“毛诗”即在此所著。

  日华宫的发展

  汉代以后,日华宫荒废无存,历经几个朝代的一千多年后,明成化年间,御史王注在其故里南侧寻得日华宫旧址,在此处“建别业,植杏树数百株”,当地人称为“红杏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沿御路过此地,看到东有御路南北通达,西有老盐河流水潺潺,是一块风水宝地,遂敕建行宫,名为“红杏园行宫”。行宫建筑规模比日华宫庞大,南北长八十步,东西宽六十八步,四周绕以墙垣,宫内有殿房十几座,长廊逶迤,曲径通幽,荷塘菰蒲,平台亭榭,月桥拱架。池边栽种杏、柳、榆、槐等各种树木,尤以杏树最为繁茂。每逢春季,群芳争妍,云霞蔽天,一派胜景。

  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行宫遗址上建义塾。光绪九年(1883年),献县(此时该地属献县)知县王瓒元又重修“红杏园义塾”,扩大其规模,占地面积扩大到63亩。中华民国期间,又将义塾改称日华学校。如今,昔日风物已荡然无存,旧址被严铺村民房包围,只留下一片野草丛生、残石瓦砾面积不大的低洼地。

  从古至今,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或专程凭吊,或途经此地,都留下不少诗词歌赋。清乾隆皇帝驻跸时曾写《红杏园诗>>:

  “渤海经古邑 /芳园驻翠辇 /徘徊寻故迹 /云昔日华馆/三雍曾著称/五经亦赖显/崇构早倾颓/土阶新拓展/池台取略具 /琴书供静遣/物力毋殛劳/容膝斯已善.”

  关于日华宫

  日华宫的建造,其目的就是广求书籍、招贤纳士、整理古籍、开展学术研究, 一时成为全国儒学研究中心,对于抢救先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功莫大焉,如毛苌研究释义的《诗经》被称为“毛诗”即在此所著。《泊头市志》记载“汉后荒废,至明成化中,御史王注,得其故址,建别业,种杏树百株,称为红杏园。清乾隆十五年,即其地置行宫,为乾隆帝南巡驻跸之所,至今遗迹犹在。目前村中散弃园中假山石数方,并存清朝光绪年间所立“日华宫遗址”石碑一幢”。日华宫虽颓,但刘德筑日华宫以待学士,修学好古,为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得到了历代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和称赞。  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春,皇帝颁诏,立五个皇子为王。同时受的封的是:河间王刘德、临江王刘阏、淮阳王刘馀、汝南王刘非、广川王刘彭祖和长沙王刘发发这是汉景帝刘启登基后第一批分封诸侯王。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130年,他被封为河间王,相当于今天的任丘、河间、献县、泊头、南皮等县市区域及青县西南、沧县西北、武强、武邑、阜城三县交界一带,国都乐成,即今天献县河城街村南。

  刘德被封河间王之前,秦赢政三十四(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颁布了“焚书坑儒”的“挟书之律”使大量儒家经典付之一炬,项羽火烧阿房宫,又使所有存典籍再次化为灰烬。汉始,高祖刘邦虽然承认儒学的`正统地位,但起自草莽的他,忙于安定秦后战乱留下的社会秩序和发展农事,没有真正的重视复兴儒学,其后几代皇帝更是不信“儒教”,推崇“无为而治.西汉前期主导政治的学说是黄老之学书阴阳五行之说。在到汉武帝即位,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为刘德搜集、整理古籍,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刘德封王后,认为“惟学问可以广明慧德”。于是他在自己的封国内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等优越条件,开始了广泛搜集天下遗书的活动。他的招募天下有识之士、名儒硕彦、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宫。为方便群儒校勘轶籍,研究儒学和著书说,专门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日华宫,日华宫旧址在泊头市富镇严家铺村,北距当时的国都乐城15公里,史书载在当时,这一带“水木清华,川原物瑟”。因为此地是个水清物丰的好地方,刘德才选址于此。

  古代人对日华宫当时的修筑规模,有详细的描述:“大启尔宇,新宫嵯峨,文石则采自诸岩洞,大木则从自江河,经营缔造宛若鸾坡。著日华之佳号历千载之弗磨。繄宫之左,清斋相接,潇洒无尘,吟风弄月,架满缥缃,以翻以阅。可濡墨而亡忧,可呼茶而消渴。繄宫之右,间庭相列,一望疏棂,允称修洁。袅袅庐烟,晨夕不绝。助高雅之高杯,怡出人之窟穴。计其附宫之馆,盖有廿余区,专以迓君子之车辙。而且莳名葩,植异卉,弱柳垂青,乔松挺翠。循碧槛之蜿蜒,眺朱栏之迢遥,既不浅陋以荒凉,亦不纤秾以靡丽。盖参酌于华朴之交,以听诸君子之朝游而暮憩,方其散处”。由此可见,日华宫所有木材、石料都经过细筛精选,采自大江南北,幽山深谷。它不仅建筑规模恢宏,嵯峨堂皇,朱栏玉砌,雕梁画栋,而且古松参天,垂柳袅袅,植有奇葩异草,名贵花卉。再者还有供儒者消遣的书房茶室,喂马放车的马厩车棚。

  献王刘德在这里奉善四方饱学之士,齐、鲁、燕、赵等地儒者上千人聚集于此,昼夜讲读、校理、编辑从民间求索来的诗书典籍,儒士们“褒衣雍容、弹冠奋袂”,“或翼而翔,或趋以跄,登降于堂”,一时间日华宫内“殿阁灿烂,古光璀璨,纵横断策纷纭”(晋葛洪《西京杂记》)。  刘德广搜民间佚书,每得一本好书,就命人抄书一份送给书主,然后将真本留下,并赐献书者以金帛,所以“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因为前来献书的人多,使河间国收集到的书与朝廷所收书籍数量相等,在整个日华宫里,满满排列。刘德在搜集整理、聚残补缺,传播先秦文化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抢救辑传了《毛诗》和《左传》。相传《诗经》之学出自孔子弟子子夏,子夏作《诗序》授曾申,曾申授李克,李克授孟仲子,孟仲子授荀卿,荀卿传于毛亨,人称“大毛公”,毛亨作《毛诗诂训传》传于毛苌,人称“小毛公”,刘德欲招毛亨为经学博士,毛亨因病谢绝,推荐其徒毛苌,毛苌被招为经学博士,整理注疏了《诗经》。

  为了区别当时流传的《齐诗》、《鲁诗》和《韩诗》,刘德特在诗前加一“毛”字,谓之《毛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而其他三诗早已亡轶。《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汉朝初年,贯公随贾谊学《左传》,刘德将贯公招为河间国博士,才辗转得到此书,经日华宫群儒校正核实,释解笺记,才加工整理成今天传存《左传》。刘德从河间人李氏手中得到《周官》一书,该书为儒家经典,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可李李氏此书,缺少《冬官司空》一篇,他出重金购之许久不得,只好从搜得的《考工记》中择取相关内容,经过多次删校增补,辑成全书

【日华宫的介绍旧址在哪里】相关文章:

神农宫的介绍位于哪里12-14

咸阳宫的介绍及遗址在哪里02-18

固宫的介绍及遗址在哪里12-14

苏州轩辕宫的介绍在哪里12-14

沙丘宫的介绍遗址位于哪里01-20

星云宫的介绍位置在哪里12-14

甘泉宫的介绍遗址在哪里01-26

阿房宫的介绍遗址在哪里01-26

大明宫的介绍遗址在哪里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