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

时间:2021-07-11 12:42:03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1

  1.纪念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65周年。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

  2.纪念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胡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5周年。

  3.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纪念辛亥革命105周年。

  4.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

  5.纪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的85周年。

  7.1951年和平解放了西藏65周年。

  8.1961年春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55周年。

  9.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45周年。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2

  明清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由官府控制和垄断,不以获利为目的,加强中外之间的友好关系。

  民间海外贸易的出、入港口:月港是进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

  输入和输出的主要商品:

  1)输入:香料之类的奢侈品;

  2)输出: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蔗糖。

  清朝逐渐走上闭关道路的原因:

  1)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2)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表现:

  1)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2)康熙晚年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3)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

  4)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3

  早期的西学东渐

  早期西学东渐的重要史实:

  1)耶稣会士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也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

  2)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3)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系统介绍了西方算数的笔算法;

  4)利玛窦曾绘制多种世界地图,最著名的是《坤舆万国全图》;

  5)水利技术专著《泰西水法》;

  6)徐光启、李之藻编写《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作用: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4

  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人专注于自身事物,民族意识日趋明晰。法国因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的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切都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

  1)玫瑰战争后,英国完成政治统一;

  2)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3)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在全国通用。形成时间:15世纪末。

  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

  1)百年战争结束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2)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3)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形成时间:15世纪末。

  君主专制背景:

  1)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2)封建贵族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3)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4)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时间: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影响:

  1)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

  2)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5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1、自信的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尊自信的积极作用:自尊自信使人不断进步;催人自强不息;使人品德高尚。

  3、如何分析:“有了自信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好”。

  一个人的成才与成功离不开自信心,但并不等于有了自信心就能办好任何事情,还需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等。还需要与他人比较,扬长避短,任何人只要具备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意志坚强,拼搏进取,就可能取得成功。

  4、创造成功的纪录,最需要的是勇敢的行动,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径。

  5、自负和自信是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自负者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6、自信的基础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成功的生活经验)。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7、自信心与自尊心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了自信心。

  8、自负者特点:(1)自视过高,瞧不起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意见。(2)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3)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9、自卑的特点:自己轻视自己,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进而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低人一等。把困难想象得过于严重,常处于孤僻悲观的状态,易自暴自弃。严重者会轻生。

  10、自卑心理的危害:自卑的人首先对自己不满,往往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自卑的人是吝啬的,不愿意鼓励别人、赞美别人,更不愿意看见别人快乐。

  11、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有: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创造成功的纪录;要有正确的'方向。

  12、自信者所具有的良好心理品质:乐观、好奇、专注。

  13、树立自信的基本方法有:(1)看到自己的进步;(2)发现自己的长处;(3)勇于尝试,接受挑战;(4)战胜挑战,增强实力和信心。

  14、表现自己和好出风头是不同的。许多中学生,往往感到自己长大了,会寻找各种机会去表现自己,让别人感到自己的存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努力。表现自己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是自尊自信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我们在表现自己时一定要虚心诚实,大方得体,并注意搞好同学的关系,切不可盲目自傲,目中无人。

  15、如何矫正胆怯自卑的心理:(!)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自己的闪光点。(2)多与胆大的同学交流。努力使自己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克服胆怯和自卑,获得勇气和信心。(3)积极锻炼自己。要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要有遇事试一试的勇气。(4)发挥个人特长,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诸如音乐、美术、书法、棋类等。这样不但能增加生活的情趣,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且还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久而久之,自卑和胆怯就会远离自己而去。

  16、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1)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为自卑心理所左右。(2)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自强不息,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才能树立起牢固的自信心。(3)要自觉地创造自信的条件。当你遇到一件事,心里没底时,要敢于大胆尝试,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17、怎样看待中学生“班门弄斧”这一问题:(1)传统观点认为“班门弄斧”是不知天高地厚、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是自负的表现。这扼制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2)是否能“班门弄斧”,关键要看动机。如果是为了哗众取宠、出风头,则是不可取的;但如果是为了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提高自己的水平,“班门弄斧”是无可厚非的。(3)为了培养自己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为了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青少年应当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班门弄斧”,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6

  1.向东交流:唐朝与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概念、作用)

  遣唐使是日本派往唐朝学习制度、文化、技术的使团。

  遣唐使的到来密切了中日人民间的友谊,为日本社会带去了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互联网的搜索相关图片,展示中日文化的相同相似之处,包括钱币“开元通宝”与“和同开珎”的对比,唐装与和服的对比,唐朝饮茶习俗与日本茶道的比较,唐朝的三省六部和日本的二官八省的比对,中国罗汉和日本的罗汉,中国寺庙和日本寺庙的建筑样式的比较,中文与日文的比较等等。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文化、宗教、医学。

  下载“鉴真东渡视频”,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思考鉴真为何成为中日两国共同纪念的伟大历史人物?

  鉴真作为唐朝高僧,一心要到日本宣导佛法,百折不挠,经过六次努力终于成行,成为中日两国共同怀念的伟大人物,鉴真在日本传播医学,创立律宗对日本政治、宗教、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向西交流:唐朝与天竺——玄奘西行。

  搜索下载《玄奘西游》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并请学生思考“取经”究竟是取什么经:原版佛教教义。

  搜索下载《西游记》片段,让学生观看并请学生思考对比《西游记》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小说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资源《玄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玄奘的装扮,了解玄奘西行的艰辛和我们要如何向玄奘学习。

  下载并展示“玄奘西行路线图”,结合玄奘取经的著作——《大唐西域记》,感受玄奘对唐朝与天竺的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

  小结:玄奘西行是唐朝对外学习交流的代表人物,玄奘为了追求佛教真义,为了自己的理想历尽辛苦西行取经,在此过程中密切了东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7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明清君权的加强

  1、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时期。

  3、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①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③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④八股取士。

  4、“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这句话的意思是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材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这句话表明明朝的科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危害很大。

  5、明太祖的分封藩王不利于君权的加强。

  6、“靖难之役”指的是燕王朱棣反对建文帝的战役,以燕王的胜利告终。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削藩政策;在锦衣卫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1405~1433年,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郑和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这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雄条件:、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明朝前期,条件厚的物质基础,这是最根本的原因。②唐宋以来,我国的造船技术不断提高,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等,这些都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科学技术条件。③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影响):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海波平”的意思是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句话表现了他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他抵御外辱,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6、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1、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2、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清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①雍正帝设内阁六部,同时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②雍正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名存实亡。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③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

  4、“文字狱”的消极影响: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雅克萨和尼布楚。清朝康熙皇帝带领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

  答: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略技术得当,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积极支持;而沙俄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侵略军人数较少,就决定了中国的胜利。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颁布法令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2、乾隆时期,在维吾尔族等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并且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渥巴锡渥巴锡的带领下,粉碎沙俄军队的追击,回归祖国,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妥善的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玉米、甘薯、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农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丝织业发展也很迅速。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3、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是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4、面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朝政府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6、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利弊分析):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由于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1、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各朝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编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的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该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同时代的科学家徐光启代表作是《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①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④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汤显祖是明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批判了封建礼教。

  4、明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形成了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京剧。

  5、明朝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代表人物董其昌。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明末徐渭,善用泼墨,代表作《墨葡萄图》。“扬州八怪”发展了其手法,作品很多,如郑板桥的《兰竹图》、陈洪绶为《西厢记》等作品的插图。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8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太平大国运动的打击下,清朝内外交困。在清政府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他们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1.洋务派奕欣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师夷长技

  2.洋务运动前期以“”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三大海军。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自强求富南洋北洋福建京师同文馆

  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

  3.北洋舰队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例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的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D.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点拨:本题涉及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在所提供的答案中,A、B、C较好地体现了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但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旨在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涉及不到政治制度的变革,故本题答案为D。

  1.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最终实现了洋务运动所表达的愿望

  B.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

  C.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重视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有很大影响

  D.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1.A点拨: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选项。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由于其从维护封建统治入手,不是把资本主义先进制度引入中国,因而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例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只重军事不重经济B.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

  C.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D.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摘要】“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同步练习”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期末试题,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1.在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B.“自强”和“求富”

  C.“民主”和“科学”D.“扶清灭洋”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慈禧太后B.曾国藩

  C.李鸿章D.奕?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4.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思想文化

  5.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人是()

  A.李鸿章B.张謇C.曾国藩D.左宗棠

  6.“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①严复②谭嗣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

  7.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做的最多的一项工作是()

  A.创办工厂B.游说太后

  C.资产阶级思想宣传D.组织暴动

  8.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9.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指启什么思想之蒙()

  A.封建主义思想B.帝国主义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

  10.在维新变法期间,暗中告密、出卖维新派的人是()

  A.荣禄B.袁世凯C.李鸿章D.刚毅

  11.甘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人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1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

  13.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

  14.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同步练习”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初中>初二>历史>初二历史试题

  D点拨: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答案应为D。

  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D.西方列强的阻挠与破坏

  练习

  1.洋务运动能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原因有()

  ①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局面②西方列强控制了清朝中央政府③洋务派的思想被朝廷普遍接受④洋务派中有许多掌握地方大权的官僚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洋务运动发生在()

  A.19世纪60~90年代B.19世纪70~80年代

  C.19世纪60~80年代D.19世纪70~90年代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李鸿章B.曾国藩C.奕昕D.张之洞

  4.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有()

  ①自尊②自强③求真④求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5.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6.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是()

  ①轮船招商局②汉阳铁厂③湖北织布局④开平煤矿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7.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D.促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变化

  8.中国近代历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山人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

  8.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判断能力。分析四个选项,都是洋务派人物,但是李鸿章曾参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故此题选B项。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训练题”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初中>初二>历史>初二历史试题

  【摘要】“初二历史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多做试题,在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有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试题,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巩固题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北京大学B.清会大学

  C.复旦大学D.京师大学堂

  2.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C.是中等教育行政机关

  D.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颁布于()

  A.1898年B.1904年

  C.1912年D.1949年

  4.在中国各地逐步建立各级新式学堂是在()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中期

  5.“此事乃吾国数千年电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里所说的重大事件是指()

  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新文化运动

  C.废除科举制度

  D.开办洋务运动

  6.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A.《人民日报》B.《时务报》

  C.《申报》D.《京报》

  7.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A.北京B.上海

  C.南京D.武汉

  8.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①新式教科书

  ②工具书

  ③流行小说

  ④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9

  1.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主张崇尚德治,提倡德教。所谓“慎罚”,就是要求在运用刑罚时做到审慎、宽缓,也就是要求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2.九刑:一种解释是指周朝的刑书。另一种解释是指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九中刑罚。

  3.七出三不去:所谓“七出”,即丈夫或夫家借口休弃妻子的七种表现——“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舌”、“窃盗”。所谓“三不去”,即已婚妇女不能被遗弃三种情况——“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4.五听:是指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

  5.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铜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6.城旦舂:秦汉时强制男犯筑城女犯舂米的刑罚。

  7.鬼薪、白粲:鬼薪、白粲是一种男犯上山砍柴、女犯择米的徒刑。鬼薪,指男犯要为祭祀鬼神而去上山砍柴;白粲,即是女犯要为祭祀鬼神择米做饭。

  8.隶臣妾:战国时存在不少的官司奴隶,主要来源于罪犯。

  9.公室告、非公室告:公室告是指控告主体对其家庭以外的人所犯的杀伤人、偷窃财物之类行为所提出的控告;非公室告是指控告主体对其家庭内部的犯罪行为向官府提出的控告,对此种控告,官府不予受理。

  10.约法省刑:约法省刑是汉初的立法原则之一,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实施的立法原则。

  11.九章律:西汉初期,相国萧何依照秦法,适应新形势,以《法经》六篇为基础,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故称《九章律》。《九章律》是汉律的核心和基础,通常所说的汉律,主要是指《九章律》。

  12.上请:是指贵族官僚犯罪后,一般司法官员无权审理,须通过廷尉直接上奏皇帝进行请示,由皇帝根据犯罪者与皇室关系的远近亲疏、官职功劳的高低大小,决定刑罚减免与否的制度。

  13.亲亲得相首匿: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14.举劾:官吏代表国家控告犯罪,负有纠举犯罪责任的官吏主动纠举犯罪,形成案件,类似于现代的公诉,汉朝称为“劾”。

  15.录囚:皇帝和各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监狱,对在押犯的情况进行审录,以防止冤狱和淹狱,监督监狱管理的执行司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监狱史和司法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又称虑囚。

  16.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

  17.纳礼入律:强调以礼指导立法,以礼充实立法,使儒家的“礼治”思想和原则在法律中得以体现。

  18.律令分修:

  19.八议:所谓“八议”制度,是对封建官僚、贵族、地主等特权人物在犯罪后给予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一种法律制度。“八议”对象包括: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20.官当:“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管制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也叫“以官当徒”。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03-17

政治历史复习资料01-20

2017成考历史现代史考试复习资料07-19

初三历史的复习资料05-20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整理03-22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03-19

关于历史朝代总结初中历史复习资料11-24

PHP考试复习资料11-06

CPA考试复习资料09-22